写一篇数学小论文五年级 第1篇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超市里、菜市场内、就连家里也不例外。
那是寒假里的一个星期天,我正在家里津津有味地边吃零食边看电视。突然,爸爸把我拉到一边,“干嘛呀?”我不以为然地问道,爸爸神秘地笑道:“儿子,你还剩多少零食呀?”我心里想道:难道爸爸想吃我的零食?这时爸爸又说道:“只要你回答出我的题,我就再给你买。”“不就是一道题吗?行,我答应你。”爸爸像变魔术似的从身后拿出一张纸,上面的题目是这样的:小华今年3岁,爸爸今年26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我分析道:根据这个题目的条件可知,今年爸爸和小华的年龄差是26-(3-1)=24,再根据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三倍这一关系,我画了一张图,他们俩几年后年龄还是相差24岁,再根据差倍问题算出几年后小华的年龄,用他的年龄减去2岁,就是经过的年数。所以算式是26-2=24(岁),24÷(-3-1)=12岁,12-2=10(年),所以结果是十年,爸爸看了之后,对我竖起了大拇指,带我去买了许多零食,履行了他的诺言,我吃着靠自己挣来的零食,心里非常开心,我成功了。
生活中真的处处存在着数学,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写一篇数学小论文五年级 第2篇
0的意义
大家一定从小就开始奇怪了,0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关于0的起源,有以下几种观点。①、古巴比伦的0的'符号是用空位来表示的,例如要表示一百零一,古巴比伦写作1。1②、在古印度数学中,发现0的最早记载是公元876年,欧洲许多数学家都同意这一观点。公元6世纪,印度人就开始用“”,后来变成了一个圆圈。到了公元九世纪就固定成了今天的“0”。③、0的故乡在中国。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0的记载,只不过当时0的意思是“暴风雨末了的小雨滴”。在我国远古时代的结绳记数法中,0是在对“有”的否定中出现的,意思是“没有”。总之,有关0的起源还没有一个定论。
但是无论如何,0自从一出现就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现在,它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在课堂上,常听老师说,0就是没有的意思,你有0元钱,就代表没有钱;你有0支笔,就代表你没有笔。在这样的情况下,温度表上的0度就代表着没有温度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就是0度。
想一想我们的素数与合数吧!老师是这样解释的“自然数可以分成3类:1、素数与合数,一个自然数只有一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是素数,因数大于3个就是合数,1单独为一种。”那0也是自然数,它是最小的自然数,0到底是质数还是合数呢?这个谁也说不清楚。
我还有一个关于0的问题,自然数也可以分成奇数与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就是合数,反之就是奇数。0是奇数还是偶数呢?看上去像偶数,但又说不准,到底是什么数谁也不清楚。
0还有许多奇妙有趣的事就在我们身边呢,大家一起来发现吧!
写一篇数学小论文五年级 第3篇
今天晚上,我瞅着桌上的20块糖,馋的直流口水,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想吃糖啦?”“嗯。”“那我们先来玩个游戏,你赢了你就吃吧。”我想都不想,直接答应了。
妈妈把糖放到我的面前,说:“这里有20块糖,每次最少拿一颗。最多拿三颗,看谁能拿到最后一颗谁就赢。”“好啊好啊!”我好不容易把目光从糖上移开,“一言为定,我先拿!”我们两人你拿一次,我拿一次,每次都是妈妈拿到最后一块糖。
“怎么每次都是你拿到最后一块?”我特不服气的说。
这时在旁边观战的爸爸忍不住发话了:“你妈妈每次都拿到第16块糖,所以肯定能拿到第20块糖啦!你没有注意到是有规律的吗?”
我仔细一想,还真是,每次我拿一颗,妈妈就拿3颗;我拿两颗,妈妈就拿两颗,我拿三颗妈妈反而拿一颗,我和他每次一共拿4颗,照这样算,妈妈稳稳地拿到了第四,第八,第十二,第十六,第二十!我不输才怪!
经过老爸的'提醒,我终于想通了。“不公平!这样每次都是后拿的人赢!”
“这次你先拿!”我想吃糖的心依然不改。“愿赌服输,再说睡前不吃糖,时间不早了,明天还要上学,上床睡觉吧!”我恋恋不舍的看了糖最后一眼,睡觉了。
写一篇数学小论文五年级 第4篇
我的数学成绩一向很好,素有“数学小神童”之称,我也常常引以为豪。
这天,我要去看电影,爸爸不同意,两人争执很久,最后爸爸说:?好,如果解决了我的问题,我就同意你去看电影!我想:为了看电影,花费点脑细胞,值!何况我的成绩很好,随爸爸什么问题,我解决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于是,我信心十足地说:请出题!
题目是这样的,一辆货车去山里运矿石,晴天每天可运20次,雨天每天可运12次,它一共运了112次,平均每天运14次。这几天中有几天晴天,几天雨天?
我思索片刻,根据平均每天运14次,运了112次,可以列式112÷14=8(天),算出运了8天,假如这8天全是晴天,就能运20×8=160(次),比原来112次多运了160-112=48(次),晴天多一天,就多运20-12=8(次),一共多运了48次,就有48÷8=6(天)雨天被当成了晴天,实际晴天就有8-6=2(天)。我又验证了一下:20×2+12×6=112(次)。
于是,我把思路讲给爸爸听,爸爸听了直点头。
我得意地说:?假如全是雨天我也会做:[112-12×(112÷4)]÷(20-12)=2(天),这是晴天天数,雨天用112÷4-2=6(天)?。
爸爸看到我的思路如此清晰,脸上挂满了笑容,我见此情景撒腿就向电影院跑去。
写一篇数学小论文五年级 第5篇
你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吗?其实生活中有许多数学,比如重量,还有百分率,这些在生活中都很常见,连人民币中都藏有数学呢!
超市是我们经常去的地方,每当付钱时收银员阿姨找钱时,我们都可以看见许多被收得整整齐齐的人民币,有1角、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和100元,看到这么多面值的人民币时,一个问题就会悄悄地浮现在脑海中: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种面值的人民币?怀着这样的`疑问,我久久不能入睡,干脆起来把这个问题研究透彻,经过彻夜的思考,我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因为5个1角=5角,如果没有5角,那么你买东西时1角的就要找很多,很不方便,而有了5角,就可以5角5角地找,如果不满5角再用1角。而5个1元等于5元,也就像1角和5角一样,这样设计会方便很多,整十数也是一样。可是,为什么不设计30元、40元这些整十元的钱呢?因为1个20元加上一个10元就等于30元,其它的面值也可以自由组成,如果设计了很多,反而会更麻烦。
生活中的数学不仅现代有,古代也有呢!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都听过,把大象的重量用与其重量相等的石头来代替,这也是数学。
事实证明,数学其实无处不在,只要生活中大家观察,多思考,多请教,就一定能发现许多有趣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