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毕业论文 第1篇
First of all, I would like to extend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my supervisor, Zhang Hong, for her instructive advice and useful suggestions on my thesis. I am deeply grateful of her help in the completion of this thesis.
High tribute shall be paid to Ms. Geng Li, whose profound knowledge of English triggers my love for this beautiful language and whose earnest attitude tells me how to learn English.
I am also deeply indebted to all the other tutors and teacher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for their direct and indirect help to me.
Special thanks should go to my friends who have put considerable time and effort into their comments on the draft.
Finally, I am indebted to my parents for their continuous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英文毕业论文 第2篇
My study at the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will soon come to an end and, at the completion of my graduation thesis; I wish to exPss my sincere apPciation to all those who have offered me invaluable help during the four years of my undergraduate study here atTai Zhou Institute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rstly, I would like to exPss 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my supervisor, Professor Xu Guixiang, for her constant encouragement and guidance. She has walked me through all the stages of the writing of this thesis. Without her consistent and illuminating instruction, this thesis could not have reached its Psent form.
Secondly, I should give my hearty thanks to all the other faculty members of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for their patient instructions in various courses and their Pcious suggestions for my study here.
Lastly, my thanks would go to my beloved family for their loving considerations and great confidence in me all through these years. I also owe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my friends and my fellow classmates who gave me their help and time in listening to me and helping me work out my problems during the difficult course of the thesis.
英文毕业论文 第3篇
关键词 英语专业 毕业论文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A Tentative Study of the Dissertation Innovation of English Undergraduate
PAN Qinfe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Zhejiang 310023)
Abstract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nglish undergraduate dissertation is not so satisfying. The main problems include the lack of innovation in choosing the topic and the related materials, the lack of logic in organizing the structure, the lack of fluency in using the language and the inconsistence of the forma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dissertation innovation of the English undergraduate from the viewpoint, material, and the form and suggests that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English undergraduate be developed through the cooperative work of the authorities, the teachers, the student staff as well as the students.
Key wordsEnglish major students; dissertation; innovation
毕业论文写作是英语专业培养计划中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也是《_学位条例》规定的大学本科教育的必要环节,可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估其学业成绩,其主体实践者是学生。从论文的选题,可以考察学生在专业知识领域的创新能力,从论文的结构,可以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论文的写作,可以考察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毕业论文也是考察教师教学成败的有效手段,是最为直观的检测教学成果的方式。
毕业论文是展示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窗口。早在2000年制定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就已经十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来强调。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对于毕业论文,“评分时除了考虑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把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作为重要依据。”《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也指出“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有效改进教学方法,着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今后数年摆在英语专业面前的主要任务。”
1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
毕业论文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历时长,跨度大,包括选题、申报、开题、初稿、修改、定稿、评阅、答辩、归档等环节,在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诸如选题鲜有新意、材料拼拼凑凑、结构不甚合理、语言错误百出、格式不一而同等问题。究其原因,不难看出,除了语言因素,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欠缺,仍是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除此之外,没有围绕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或者说没有理论联系实际,也是造成毕业论文人云亦云,没有新意的一个原因。没有心得,当然不可能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最后的结果是,毕业论文成了他人观点的堆砌和拼凑。对学生来说,毕业论文成了没有办法、仓促应付的环节。而对于指导教师来说,毕业论文成了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的教学环节。这不符合《大纲》中关于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精神。
2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创新
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方案(征求意见第三稿)中,学生的毕业论文被划入到了检验教学效果下的反映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栏里。可见,毕业论文不该只是资料的整理和重排,而应该反映学生对相关问题的一定的独立见解和创新。毕业论文在内容上可以有所创新。论文所讨论的“相关问题”能反映社会和时代特征,具有理论价值或实践意义,这是创新。从不同视角、不同观点来讨论毕业论文中的“相关问题”,这也是创新。毕业论文写作中使用实践中新发现的材料,这同样也是创新。
不仅如此,毕业论文在形式上也可以有所创新。根据不同类型高校的英语专业、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尝试不同形式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新模式是对课程改革的延伸。以翻译方向为例,翻译课改的直接好处是学生参与大量的翻译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第一手材料。而毕业论文形式上的创新正是以大量的翻译实践活动为基础,使学生有机会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杜绝了抄袭的现象。
对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撰写形式,教育部学位办[2007]78 号文件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有以下规定,MTI 学位论文除了研究论文形式外,还可以采用项目、实验报告等形式。项目主要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进行翻译,字数不少于10000 字,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5000 字的研究报告。实验报告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口译或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10000 字的实验报告。
那么,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是否也可以借鉴以上的两种形式呢?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英语专业的高年级段开设有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汉英互译)、口译、实用翻译等翻译方向课程,翻译课程已形成体系,而且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汉英互译)课和口译课都进行了教学改革。此外,我校英语专业学生还有短学期做翻译大型练习的传统,每年有“翻译大赛”, 暑期有全省英语纠错活动,高年级的同学还成立了翻译社团,积极参与翻译社会实践活动。所有这些,都为学生毕业论文新模式的尝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3 实现创新的举措
有一个现象值得大家反思:有些同学学习成绩不错,但毕业论文却写得不怎么样。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创新能力不足。因此,要实现毕业论文的创新,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学生自身的努力,还需要教学管理者、论文指导教师、学工人员的联动配合。
从教学管理者层面
首先,教学管理者要根据《大纲》要求,合理制定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及专业实践设置。课程设置可以针对培养目标进行拓展,增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知识,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术研究热情,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设置要以课程为基础,可以针对各个方向课程设置短学期大型作业或者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允许学生以社会实践活动为素材,开展毕业论文的撰写。其次,要加强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选拔,推进导师制的实施,并且严格控制指导学生人数,保证指导时间和指导质量。建议在大三年级实行导师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取相应学科的导师,在专业知识及相关课程上予以指导。第三,要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拓宽视角,开阔眼界,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从教师层面
授课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考试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倡导自主学习、研究型学习,采用开放式、合作式、发现式、研究式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除此之外,论文指导教师还要加强自身的学术修养,熟悉学术前沿,引导学生开展毕业论文的创新。
从学工层面
学生工作管理者要积极配合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让学生成为老师的教学助手、科研助手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能力。要积极动员学生参加学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并把课外实践、研究、创新等活动纳入综合考评体系,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除了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推进学生毕业论文创新,还要做好毕业论文的动员、组织和指导工作。各院校的英语专业要设立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制定工作细则,完善规章制度,解决疑难问题。在毕业论文撰写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论文进程,尽量减少学生的考研、专八考试、实习、求职等对毕业论文的影响,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查找资料,与指导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选取自己感兴趣而又切实可行的方向或选题。为避免毕业论文选题重复,缺乏新意,还要严把选题关。可以公布近几年的学生论文题目,要求学生不得重复选题,在此基础上,再请指导教师、学科方向负责人等把关,督促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创新。除此之外,对论文的评定也要做到科学、合理。要注重学生论文写作的过程,把论文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论文写作和修改以及答辩情况等纳入学生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体系,以保证论文的质量和创新。
4 结语
英文毕业论文 第4篇
论文摘要:目前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高校盲目扩招、高校英语专业建设上的不成熟、高校英语教学模式陈旧及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择业观上的偏差等是造成目前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高校必须确立起与学生的就业相适应的办学理念,必须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人才培养的方案,必须优化课程设置,必须为学生构建起专业演练的平台,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论文关键词:英语专业 毕业学生 就业难 对策
如何实现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充分就业目前已成为高校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提升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当前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被动局面,高校必须根据英语专业的特点,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推动英语专业教学改革,重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也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目前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1.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由“热”转向“冷” 2.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门槛由“初级”转向“高端”
据相关调查显示,当前就业市场需要的是精通专业技能、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端人才。比如,翻译专业中的“同声传译”就要求从业者的英语听说能力要强,英汉两种语言的语音、语感、语调要好,对母语为非英语的发言者的口音也要了解,对政治、金融、制造、环保、文化、哲学等领域要通晓,同时要反应迅速,思维敏捷。因此,该领域已被列为最需人才和含金量最高的领域。由此看出,英语专业就业的门槛已经由“初级”转向“高端”。
3.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的要求由“一专”转向“多能”
英语是一种交流工具,所以英语专业毕业学生在运用英语与人交流时就不仅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比如商务英语专业就要求毕业生要具备该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要熟悉商务法律法规,具备计算机及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操作能力,同时了解对外贸易、涉外商务、会计、金融、投资、保险及旅游等行业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惯例。这也就是说,该专业的毕业生要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要将自己打造成为能适应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影响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因素的分析
1.高校盲目扩招造成英语专业人才需求饱和
几年以前,在高校扩招的浪潮中,扩招最多的专业是英语这类“热门专业”。相关调查显示,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具有英语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是200多所,20xx年变成了598所,到20xx年已增加到959所。与此同时,英语专业的专业设置也从综合类、师范类扩展到财经类、理工类、农林类和文体类等,这导致了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饱和。
2.英语专业的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近年来,一些新兴领域成了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福地,如传媒、金融、通信、咨询、物流、娱乐及体育等行业。这些行业对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工作中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较高或较多的要求。但目前一些高校英语专业的建设尚不成熟,大多数高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仍然较多地集中在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和英语教育上,而翻译、文化研究、商务英语、科技英语、语料库语言学等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都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3.教学方式不够科学,致使学生综合能力不强
目前,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也不能较好地适应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要求。对于很多院校来说,其教学内容仅限于大纲的要求和课本上已有的,所以最终不仅使学生的知识相对陈旧,且其结构也不合理。以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常常以自己为中心,还用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忽视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甚至不给学生以自主地尝试解决问题或寻找答案的机会。这样,经过几年的大学学习,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的面一般都较窄,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也不强,其就业竞争能力当然也不会较强。
4.英语专业毕业生择业观不成熟
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职业发展目标不明确。其中,不少学生甚至不认真思考自己的前途问题,所以就更没有一个较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出现这种状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学生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也缺乏寻求顺利实现就业的主动性。及至毕业,许多学生也只看重眼前利益,不考虑自己的专长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没有一个正确的择业观,所以也往往会丢失一些合理就业的机会。更有甚者,因为过分地考虑待遇,过分地在地域等问题上计较,一些人还成了“自愿”的失业者。_
三、促进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学校对策
1.确立与就业相适应的教学理念,提升英语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毕业时所具有的能获得就业、维持就业以及在需要时能重新获得就业的能力,它是大学毕业生拥有的对雇主有吸引力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组合。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探索英语专业教学如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也就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就成了高校英语专业教育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高校应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应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实现这种改革,目前重要的是,应利用英语教育与社会、经济、科技及教育发展的需要有紧密联系的状况,以牵引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朝着有就业竞争能力的方向发展,从而培养出具备较高的科学和文化素质与实践能力的英语人才。
2.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培养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要提高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必须根据英语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搞好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在建设课程体系时,要考虑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出合理的课程结构,明确各类课程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基础理论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及其他相关课程,使之与培养目标的要求相符合,并将相关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3.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环节,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构建专业演练平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孤立而分散。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面向就业,实施实践性教学。这样,也就要求要加强专业演练教学的建设,要在明确职业指向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直接经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现今,满足学生就业需要的实践教学是多种多样的,但最重要的是加强各种综合实践演练,加强诸如英语演讲与辩论能力、学术论文写作能力、计算机辅助下的专业翻译能力、对中西文化的英语表述能力和多学科背景下的英语贯通能力的训练。进行这类训练有利于学生施展才华,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此同时,高校还可依靠社会和企业,安排学生到企业或社会相关部门进行综合性的实践演练。这有利于增加学生演练中的“含金量”,增强演练的针对性,全面锻炼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
5.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基础
高校应加强对授课教师的专业实践课的审查力度,严把任课教师上讲台关。高校教学督导组成员应全程跟踪任课教师的授课,定期召开教学状况分析会,以便能够认真听取在校学生和已毕业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提出解决存在的问题的办法。高校还应在教师授课质量与教师评职获奖之间建立起联系。部分教师授课内容很丰富,态度也很认真,但缺乏学生就业需要的内容,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因而也感觉离自己的需要较远。据此,应设法增加教师对社会、对企业的了解。除了到国内外相关高校参访或调研外,教师也应多参与社会实践,应与从事英语相关工作的人员多接触,从中了解他们工作、学习甚至生活的实际状况,借此丰富实践经验,为改进课堂教学提供帮助。
英文毕业论文 第5篇
xx年11月10日深夜,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无论按什么标准来撰写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都将会被列入这一时期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中国加入世界组织必将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可以说,中国加入世贸对中国绝大部分行业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有机遇同样就会有挑战,尤其是对中国农业的发展。目前,中国农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加入wto,农业面临一个新的国际环境,新阶段新环境将把中国农业推向市场竞争的巅峰。
论文百事通中国农业的市场竞争会由国内竞争转向国内国际双重竞争,农业资源也会由国内配置转向国内国际双重配置。中国入世,绿色壁垒逐步取代了关税和配额,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最大障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农业如何应对将会是一个亟待做出抉择的问题。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wto规则和机制来保护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鉴于此,我选择了中国加入wto后的外贸研究这个论文课题,希望通过自己论文写作的过程,来加深对wto的了解。
英文毕业论文 第6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创新性;研究
对于英语专业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要想顺利获取学士学位证书,其毕业论文就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特色,展现其专业水平。进行毕业论文题目的设计不仅能够反映出毕业生对所学专业的掌握情况,还能够体现出毕业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而当下许多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时,不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的专业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考虑,这也主要表现在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时没有创新性。因此,研究高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创新性十分有必要。
一、英语专业在毕业论文选题方面缺乏创造性的原因
根据调查表明,许多高校的英语专业在毕业论文选题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毕业论文的题目和英语专业没有直接的联系。例如,“得体的礼貌”、“日本的茶文化”等。第二,选题的题材过于单一和传统。大多数的学生多是选择文学类的题材作为自身选题的主要方向,尤其是对文学名著的分析,在毕业论文中更是十分普遍。例如,关于世界名著《呼啸山庄》,英语专业的学生就只是简单地将题目设计为《呼啸山庄人物分析》或是《呼啸山庄人物性格特点分析》。借用别人的毕业论文题目进行局部修改,再次套用,缺乏自身的思想和观点。第三,题目设计没有立足于实际,过于空、大。
二、提升英语专业在毕业论文选题创新性的建议
(一)充分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
英语专业作为一个大的专业方向,不仅有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还有英语技能的掌握,有着非常多的英语语言学习方向。例如,英语语言学专业、英语文学专业、英语翻译学专业、旅游英语专业、科技英语专业等。所以,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之前,要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方向,并运用自身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对写作材料进行收集。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就要有创新意识,对相关资料进行全面综合地收集,不可只局限于文学方面。当前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方面没有创新性,主要是由于大部分的学生将文学方面的题材作为最重要的一个选题方向。除了一些学生偏爱文学题材以外,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在于,文学资料相较于其它的资料,方便查找和理解,可供参考的文献也比较多。所以,许多学生认为选择文学类选题更好进行毕业论文的创作。针对这种情况,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立足所学专业,根据自身的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资料收集,同时,还要勤于观察和思考,着眼于大处,着手于小处。例如,英语语言学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时,就可以将落脚点放在语言方面,针对我国公民对英语语言的学习情况进行论文创作。而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将旅游和英语有机结合,针对旅游和英语的关系进行论文创作,而不必要将选题局限于文学方面。
(二)专业知识结合日常生活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
将专业知识结合日常生活,就是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总的来说,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在选题方面有许多的素材。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速度加快,英语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商务英语;英语教育;英语电影、英语歌曲等都可以作为论文题目。当然,理论来自于实践,应当为实践服务。因此,英语毕业论文选题的创新性必须要建立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只有具备了实用性,方可谈创新性。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时,要选择那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还要考虑其是否具有理论价值和认识价值,是否具有普遍性的意义,是否能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和综合认识。对于那些与实际生活相脱离、过分咬文嚼字、追求时髦没有意义的题目,要果断摒弃。除了将专业知识结合日常生活以外,还可以将专业知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社会热点问题就是指那些在社会上乃至全世界范围内,人们都高度关注的问题。而且对于学生来说进行这方面的论文创作,其好处在于,第一,在一定的时间里,各种媒体都会对该事件进行跟踪报导,资料便于收集。第二,在现实生活中,关于这类问题有着自身的切身感受,更加容易找到切入点。第三,由于许多人都关注这类问题,更加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共鸣。通过把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更加能够体现出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锻炼。例如,有一段时间里,美国枪击平民案件经常见诸报纸,引起了我国公民的广泛关注,不少人都在讨论这些问题。结合这种现象,英语专业的学生就可以把“美国枪支文化”当做毕业论文的题目进行相关的论文创作,以此,做到题目上的创新,独具一格,吸引老师的眼球。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知道,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设计的选题方面,其创造性还有待加强。本文简单地对一些方法进行了介绍。但是,对于强化毕业设计选题的创新性还有许多方法,需要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和创新,从而更好地提出问题进行毕业论文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