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合集5篇)

个人学习 8 0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第1篇

【关键词】 团队协作精神;学生团队;教师团队

团队精神是一种合作精神,依靠的是群体的合力[1]。 临床护理工作是昼夜不停地为病人服务的,仅靠一个护士或几个护士的努力工作是远远达不到护理要求的,况且护理工作还要跟其他部门的工作配合,比如医疗、医技部门等。护理人员如果能在团结协作中实现优势互补,积极发挥协同效应,就能带来“1+1>2”的绩效。护理本科生是未来临床护理工作强有力的接班人,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我们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上引进了团队协作教学理念,现将培养方法总结如下。

一、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1.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的意识

团队精神能推动团队运作和发展,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亲和力,有利于提高整体效能[2]。但是很多同学认为护理工作是个人的工作,所以有必要端正思想。可通过现实的许多例子如著名的“木桶理论”、现阶段招聘员工把是否具有团队协作精神作为重要标准等等,在讲授理论课时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团队协作精神。可采用案例教学法,选择临床典型、常见、有代表性的综合案例,通过让学生分析、讨论并角色扮演,在学习中培养团队协作的意识:如急性中毒病人在抢救时,一人负责询问病史,并承担总指挥和总协调;一人负责连接心电监护;一人负责开放静脉通道,及时用药;一人负责插胃管和洗胃;一人负责记录并核对执行医嘱的正确性[3]。也可通过到医院见习,让学生身临其境了解护理工作的团队工作方式。

2.实验教学实施弹性管理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愿组织团队,4~6人一组。为了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学习水平等主要方面的合理搭配,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还有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主课老师可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实行合理干预。操作练习时每组都按照给出的案例进行模拟练习,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反思学习,操作时能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实施护理,并认真书写实验报告。课外时间开放实验室由学生自主练习,实行弹性管理和自我管理。

3.成绩评定的具体办法

经过教学团队的讨论,决定学习成绩由四部分按比例组成: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和态度成绩。理论成绩分阶段性考试和期末考试。操作成绩分必考项目和抽考项目,必考项目要求每位学生都要考,考试时以不同病例考学生的整体护理水平;抽考项目的形式为:按照课堂练习的分组,每一团队抽考一名同学,这位同学的成绩也代表其他团队成员的成绩。为督促学生养成平时自主学习的习惯,抽考项目可采取阶段性考核。实验报告成绩:必须完成规定的一定量的实验报告,并符合要求。态度成绩包括行为规范、仪表仪容、学习态度、参加课外练习次数、护理行为是否符合护理伦理、实验器材使用管理情况、是否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科学思辨精神等。

二、教师团队精神的培养

1.改革以往的教学模式

以往的教学中采用专人教学,即由1名专职教师承担某个轮次的全部教学任务。这种方式由于教师个人能力、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不能保证每个轮次的教学质量平衡发展;学生也易于对固定教师的惯用教学方法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我们在专人教学的基础上,采用1人主要负责、多人参与的团队式教学模式[7]。根据教师资历,选配1名讲师资格以上的教师担任每一轮次的教学负责人,除具体参加授课外,主要负责课程的设计、见习的安排、考试的实施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为使教学和临床接轨,我们还聘请教学医院的临床教师参与团队教学。根据各教师的教学和临床主攻方向及特长,选配高、中、初级职称教师各1~2人组成5~7人的教学组,每人承担1~2个章节的教学任务,共同完成某一轮次的教学任务。

2.集体备课注重标新立异

教师团队定期进行集体备课,统一教学理念,统一观点。一般于课前两周左右对将要进行的实验操作进行集体备课并记录。教师可以标新立异,围绕本科教学的创新、护理知识的新观点、案例的讨论、实验指导方法等各抒己见。备课时可由主课老师先全程操作实验内容,然后教师团队就临床具体操作的不同点、操作新进展以及是否适合教学等进行讨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后综合大家的意见取舍,选取最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另外,对于需要进行操作考核的项目在统一考核标准的基础上再统一考核要求[5]。集体备课的资源可共享,避免教师的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3.集体指导操作练习

带教老师上实验课时应以身作则,除了应身着护士装进入实验室外,还应以一个具有良好的护士职业道德、纪律、技能、信念、情感、意志、习惯等职业护士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良好的表率作用,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护士形象应当是仪表庄重、举止大方、态度和蔼、待人诚恳、亲切热情、文明礼貌、衣帽整洁,同时语言要通俗、有艺术性,让病人能够接受[6]。另外,带教老师在指导学生操作时要按照统一的操作要点进行指导,先指导每个组的组长结合案例按照护理程序的步骤(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连贯地做完整个操作,同一组其它同学在旁认真观摩;然后由组长指导同一组的其它成员操作,带教老师在旁监督。

三、团队协作教学的积极作用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的兴趣来源于学生学习的动机、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还来源于不同教师的和不同的授课风格。在对我校护理本科共79名学员的问卷调查中,%的学员更愿意接受团队模式的教学方式。的学生认为引进团队模式教学后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上有提高,的学生认为有明显提高。操作时同学之间配合的默契度、同学之间相处的融洽度、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精神也明显提高。况且我们将学习态度纳入考核指标后,给学生一定的压力,能促使学生重视课堂练习,并积极主动地练习,认真研究操作,激发了学习兴趣,改变了被动学习的状况,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适应“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和现代护理观的需要,在护理实验教学中,不但要教会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技能,还要教会学生与人协作的精神和科学思辨精神。培养学生的爱伤观念,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阶段性的操作考核,学生的总体成绩提高了10%,总体操作水平(尤其是在护理评估、护患沟通、人文关怀、灵活应变这几个环节)明显提高了。

3.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和实现教学相长

现代教学模式的转变将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促进者、引导者。信息时代教师要保持知识方面的绝对权威已不可能。因此教师本身在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的同时,还应是终身学习者。团队式教学模式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和时间在自身的专业方向上进一步学习和发展,自身专业的发展又能促进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经过多轮次的相似内容的教学实践,教师易于总结经验,根据学生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修正教学思路,充实教学内容,有利于精品课堂、优质教学的培养和形成。团队式教学模式采用高、中、初级职称教师梯度搭配,青年教师能在教学实践中向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级职称教师学习,有利于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而高级教师又能从青年教师身上感悟到不断的创新精神和活力。由于教师团队有着同一个目标,利于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得团队学习的成绩向整个组织普及[7]。

自引进团队协作理念后,学生只有努力提高全面素质才能取得好成绩。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深刻体会到该方法切实可行,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与人协作的理念,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基护教学质量[3],还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然而在探索中也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如技能考核的进一步完善,实施和监督制度的落实,学习态度的评价较难把握等,有待进一步总结经验使其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罗巧红.培养护理团队精神[J].现代医院,20xx,12(12):115.

[2]赵美燕,护理管理中团队精神的建设与维护[J].现代护理, 20xx,9(27):252.

[3]方海飞,竺 静,胡晓斐,护理操作的综合模拟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xx,8:96.

[4]黎雪梅,李继平,王国蓉,护理团队精神的培养[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xx,9:533-534.

[5]刘翠侠.集体备课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中的重要性[J].卫生职业教育,20xx,11:82-83.

[6]孙会珍.护基实验指导教师的职业形象与带教[J].中国医药导报,20xx,2:88.

[7]冯晓勤,李春富.实践教师团队模式,促进儿科学教学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xx,2:241-242.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第2篇

我国护理学本科培育的是有科研能力与临床能力的综合型护理人才。教育重在培养质量 ,既要关注护理学本科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又要强调其科研实践能力。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学本科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开题报告是护理学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撰写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护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所要研究的问题,并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的过程。开题报告的撰写是训练护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对 xx~xx 级某中医院校的 243 名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开题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以期对提高中医护理学本科生开题报告撰写质量进行深层次地探讨。

1、研究对象

xx 级、xx 级及 xx 级 3 届中医护理学本科毕业生共 243名,其中 xx 级 62 名,xx 级 74 名 ,xx 级 107 名 。 均为国家高考统一招生,学制4 年。

2、方法

依据选题范围、科研设计及撰写方法3 个方面对 243 份开题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开题报告由资深护理专家与护理学院专职教师依据评分表评分。采用 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

3、结果

选题范围 243 份开题报告所涉及的选题范围见表 1 和表 2。

科研设计 开题报告中实验性研究占 ,均为临床试验,调查研究占,无研究设计开题报告占 。其中,实验性研究设计,明确研究对象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占, 随机占;正确设置对照的占 。

开题报告撰写情况 243 份开题报告撰写存在问题详见表 3。

4、讨论

选题范围

从表 1、表 2 中见开题报告选题范围较大 ,其中 ,临床护理最多,占,其他为中医护理占 ,社区护理最少仅为。 中医护理中,中医技术操作技能最受关注,涉及内容包括静脉炎防治、穴位按压、腹部按摩等中医专科护理技术,占中医护理选题方向的。 中医护理学本科生开题报告选题范围较广泛,特别是涉及到中医护理及临床护理的内容较多。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穴位按压及各种防治静脉炎的中医护理操作方法最受关注,占中医护理选题的 ,这不仅表明中医院校护理学本科生对本专业的重视度及理解力,更说明护生选题能从解决患者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 对本专业的操作技能勤思考与研究,而以社区护理作为选题方向的最少,可能与护生对社区了解不够有关。心理护理占选题方向的, 这与当今社会更重视患者、家属以及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有关。

开题报告撰写质量

开题报告中需要详细论述的内容包括选题的目的和依据;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并附有主要参考文献;自己的设想以及课题的学术和实际应用价值;选题的基本内容、构思及预期达到的水平;所需的科研条件,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 ;论文工作计划

预期研究成果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 、方法和措施;工作量、工作进度计划和经费估算等共计 8 个方面。回顾分析中医护理相关开题报告中,主要存在缺陷是中医基本理论的阐述过少,占总数的 。 而中医护理开题报告应包括课题的中医理论基础;辨证施治的原理以及理、法、方、药的依据。同时还存在书写体例不规范;语言文字粗糙;文献资料查阅不足等。

对策

实行导师制的论文指导

培养护理学本科生具备护理研究的基本能力是高等护理教育的目标之一。 指导老师在科研选题、文献查阅、科研设计与科研实施、数据统计分析等标书撰写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指导过程中,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科研设计能力。许多导师本身是护士长或护理部主任,她们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了学生护理管理意识;在与导师的接触中也锻炼了学生的沟通技巧〔2〕。 导师制论文指导的关键是指导教师的科研素质和指导方式。 在现有条件下建立一套科学、严格的导师选拔制度,是培养本科学生科研能力的关键〔3〕。 而指导老师应充分认识本院的特色及自己的专长开展课题研究。

提高中医护理学本科生及指导老师对开题报告的重视度

分析243 份开题报告的撰写质量,发现部分护生及临床导师对于开题报告的重视程度不够。建议开题报告应作为护理学本科生毕业考核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 以期提高护生对于开题报告的重视程度。护生开题报告的评定应作为临床导师的工作绩效考核内容之一,以提高临床导师的积极性。

加强中医护理学本科生开题报告撰写写技巧的训练

学生开题训练, 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促进了科研实际能力的提高,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探索精神,拓展了科研思路和知识面。在临床实习实践过程中,护生在临床导师的引导下,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找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方法, 有意识地加强护生创新性思维和评判性思维的训练。对于开题报告撰写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如书写体例的不规范、语句的欠通畅及个别用字错误等在组织撰写开题报告前应进行多次的专题讲座指导。

综上所述,毕业科研实习是护理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方法的全面检查过程,是集中训练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 开题报告是完成毕业论文的重要一环,不仅是护生对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体现,更是对导师指导能力的一种检验。在现有条件下建立一套科学、严格的导师选拔制度,也是培养本科护生科研能力的关键。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第3篇

参加各大学组织的学位英语水平考试成绩合格

②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达到333/345/355/370/375/380/425分及以上;

③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考《英语(二)》课程考试成绩达到60/65分及以上;

④以我校学生身份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位外语考试取得成绩合格证书;

⑤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三级笔试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

⑥英语专业:00600高级英语≥60分; 第二外语(日语)考试≥60分;雅思及格或托福及格或以上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第4篇

1、人文护理模式应用于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2、家庭协同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影响3、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4、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5、OSCE考核方案在PBL护理实验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及研究6、案例讨论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7、循证护理降低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改善康复效果的临床研究8、精细化护理模式对眼科手术患者康复及护理质量提升的作用9、全面护理对产妇中转剖宫产发生率的改善作用10、本科护理伦理学课程的教学研究分析

11、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影响12、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13、团体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血糖水平的影响14、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知识认知及足部护理行为的影响15、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开展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价值16、行为转变理论的整体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17、糖尿病产妇生产引起新生儿皮肤损伤的护理18、优质护理对老年糖尿病疾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19、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的护理体会20、手术室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21、全过程针对性营养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22、标准化护理干预对胃溃疡伴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及内镜检查依从性的影响23、循证护理降低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改善康复效果的临床研究24、小儿肺炎合并糖尿病的整体护理临床效果观察25、患有糖尿病骨科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26、营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营养状况的影响27、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28、老年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急救与围术期护理体会29、多样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遵医行为的影响30、血糖信息化在提升血糖监测率PDCA循环护理模式中的作用

31、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32、儿童抗癫痫药物超敏综合征临床特征及其护理干预策略分析33、小儿推拿配合抚触护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观察34、重力喂养配合体位舒适护理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影响35、近二十年我国养老护理人员研究的现状与趋势36、护理管理在骨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37、团队培训模式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观察38、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国内外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研究比较分析39、围术期全流程综合护理在种植牙手术中的应用研究40、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行为管理及血压控制的影响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第5篇

信仰是一种精神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信仰,信仰佛教、基督、天主,也有崇尚马克思主义,这些都属于人的精神追求,可谓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引导人的行为.美国着名诗人惠特曼说:_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_可见信仰在社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护理学职业信仰的概念与重要性

信仰不仅是理念和精神,更是人生的指南和人生的最高追求[1].同样是一种精神载体,每个学科都有自己所谓的学科信仰,医学更是如此.没有信仰的学科将会是一片混沌,缺乏核心价值,更不会有凝聚力.作为_救死扶伤_的生命医学,拥有自己的学科信仰就如同找到了自己的终生价值,不觉劳累、辛苦,对职业始终有憧憬之情.信念与信仰不同,信仰是对世俗的超越,是对彼岸世界的纯精神对象的信服,纯精神层面的信仰不会随世俗生活的改变而改变[2].

相关概念

护理学科信仰是护理人对护理学科的信服和崇拜,是基于人与社会发展的、涉及护理学科使命定位、功能定位和价值定位等学科价值观的信仰,包括对护理学科本身的信念,如判断与命题等,也包括与护理学科知识相关的一切观念和信念等[3].职业信仰是对职业至高境界的相信、仰望、敬仰和仰仗[4].护理职业信仰是与护理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护理这项职业的价值观的认可,对所从事的职业报以崇高的敬意,能够以医学誓言、护理誓言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具有良好的职业修养,并将其作为自己一生最高的精神追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阐释人在不同阶段,需求不同,塔顶是人最高的精神需求,也是人发挥潜能的精神力量,护理职业在基本需求都能满足的情况下,自我需求的精神力量可以发挥出潜在的力量,正如现代护理奠基人南丁格尔一样,将一生奉献于护理事业作为自己终生的信仰.

护理职业信仰的重要性

时统君等[5]对当今世界医学人文信仰的现状分析后,提出了医学人文信仰的时代价值.护理职业信仰的意义就在于它独特的思维方式,佛学中的_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_的布施理论,所倡导的奉献精神正是护理职业的南丁格尔精神;禅文化里有_四随_即随喜、随业、随顺、随缘与佛学布施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皆与护理理念息息相通.

护理的职业信仰犹如远方的指明灯,在黑暗中给人光亮.有了信仰的追求和哲学的疑惑,会活的更有力量,特别是当学会了爱、信心、充满希望和理想,会感恩,明晰周围的各种复杂的关系和纠缠不休的事物,或是什么遭遇突发的事变或者不幸,就有能力和智慧战胜,重新获得内心的平和与恬静[6].有了职业信仰的人好比_历史已经进入生命之中,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曾化于水的盐,不必有形,不必可见,却始终存在,且无处不在_[7].护理学只有有了其职业信仰,才能固守住护理学的精神家园.

2护理学职业信仰现状

有了人类便有了护理,护理专业的确立和护理职业信仰的升华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逐渐成形的.南丁格尔的出现让护理史诗重写.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信仰缺失、信仰危机、无信仰等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正确的职业信仰十分必要.信仰危机指集体共有的信仰危机,个人所拥有的个体信仰和个人信仰是不一样的,严格意义上而言个人信仰不存在危机问题[8].由此可以看出,信仰问题不是个人问题,而是整个护理界所共有的.

3护理职业信仰淡化的原因分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