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的翻译 第1篇
其实查重率的存在本来就是为了避免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现象出现。降低查重率严格要求打眼一看也没什么问题。
可他们忽略了学科之间存在差异性。像是文科硕博、理论的创新也得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可当你引用的文献原文也被标红,让很多学生写起论文来着实无从下手。
再加上,查重严苛的背后,是高校希望学生们写文能够有独到的创新,可创新点,却不是随手就能抓到的东西。
实际上,很多研究生到了最后一年,论文也不知道该做什么题目,我们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得大多数学生只会被动接受知识,以至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重缺失。
曾有博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有本科毕业于211高校的学生读研之后,很迷惑地对我说,“老师你让我从知网上下的三十篇论文我看了,但我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更不知道怎么提出自己的观点。”
毕业论文的翻译 第2篇
自2019年到现今,已经有三年的时间。每年的毕业季,都会有无数被论文所困扰的人在社交平台上宣泄,或是直接到翟天临本人的微博下留言。
毕业生觉得,自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之后,因为他,每年自己要多花几百甚至上千的查重费不说,还要熬夜改论文。甚至微博专门成立了超话#翟天临 睡了吗#。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们总会亲切关心翟天临的睡眠状况。
这个话题的火爆程度,我给大家截几张图看看。
有质问翟天临的:翟天临,你睡了吗?你睡得着吗?你睡得好吗?你知道查重多贵吗?你知道降重多难吗?……
也有埋怨的:明天早上八点答辩,刚查完重,已经可以不用战斗了,去改格式了。翟天临,我讨厌你。结尾部分,不忘问候一下,翟天临睡了吗?
一直到2021年5月23日晚间,有网友在翟天临的社交平台下留言,“翟天临,我论文查重又没过,你睡了吗?”
翟天临连续回复多位网友,鼓励大家加油写论文:“如果骂我能让你写好论文,我可以接受”、“我觉得我也承受了好多”、“关于知网这件事,改天好好聊聊,我也有委屈”。
2021年5月24日,翟天临直接发了条微博,首次回应了毕业季被骂事件...
他表示:“我知道写论文的过程挺难的,如果骂我能帮助大家缓解论文季的压力,那我觉得被骂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希望大家文明宣泄,宣泄完了加把劲儿,加油!保过(保佑过)。”
这回,除了声讨翟天临的声音外,另外一种观点也开始在评论区被反复提及。
不少人质疑,因为降重而拿翟天临出气的,是否本人的论文就是我们常说的“水”出来的。不然自己写的又何惧降重呢?
不可否认的是,相当一部分人,确实在毕业的时候通过大篇幅复制、粘贴等方法来完成自己的论文,各平台上常见的神攻略如 「一周写完硕士论文」「如何用 4 天通过盲审」 获得大量关注,传递 「兼顾实习和求职、极速完成毕论」 的观念竟也形成了小气候……
但正如上文所述,查重率的降低,在击杀这些“水文”的同时,也确实击杀掉了很多正常的论文。
说到底,我们僵化的查重制度急需一个改变,查重本没错,可矫枉过正,那反倒会失了本意。
在当下,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实打实的写好自己的论文,人生海海,愿我们在读研的海域里成功各自登陆吧。
毕业论文的翻译 第3篇
就这样,一场“不知知网”风波,波及到了全国所有应届毕业的学生身上,他们的毕业论文难度陡然上升了无数个台阶,学校的审核标准堪称有史以来最难,不少学子叫苦不迭。
先是2019年初,随着翟天临事件引起的轩然大波,“开展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被列入教育部当年的重点工作,并投入800万的教育经费,抽查应届毕业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其中博士的抽检率约为10%,硕士约为5%。
而相应的,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了。过去只有少数院系抽检盲审,现在大多数院系要求毕业论文在答辩前,必须经过“盲审”关。盲审专家也从三个,变成了五个,但凡有一个给出“不通过”的意见,论文就要被打回重写,且修改率需达到50%以上,才能重新送给该专家再次审核。
相对应的,各高校在论文查重方面也更加严格,查重甚至包括了中英文摘要和参考文献部分。复旦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的小柳表示,查重率要求从往年的20%降低为10%。介于10%-20%的,需要院系组织专家鉴定,认为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嫌疑下,修改论文后才可以进入论文送审的程序。
毕业论文的翻译 第4篇
毕业论文外文翻译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 帮助理解外文资料。外文的语言和思路往往与中文不同,而某些资料对于研究和论文的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理解这些资料的内容,就可能会在研究和论文的写作中误解相关内容,带来很大的问题。 - 系统整理论文。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引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资料或研究成果,这些资料可能是外文的,如果不进行毕业论文外文翻译,就很难整理好论文的内容。 - 保证论文的准确性。如果没有对外文资料进行翻译,论文不仅可能存在很多错别字,还可能在某些细节上存在错误。一旦接受了这些错误,就会扰乱整个论文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