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毕业论文怎么写(优选10篇)

个人学习 16 0

商务英语毕业论文怎么写 第1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就业需求课程设置

1调查背景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教育体系的融合发展给我国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于新型的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校应该充分适应人才市场化社会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新素质要求,新教学形式,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清华大学外语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刘世生教授在首届“华北地区高校英语专业协作会”上指出:尽管各高校英语专业课程开设略有不同,但总体思路是按新《大纲》的要求设置的,即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课、英语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三种类型,一般均应以英语为教学语言。英语专业技能课是指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如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是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如英语语言学、英语文体学、英美文学、西方文化等课程。相关专业知识课是指与英语专业有关联的其他专业知识课程,即有关外交、经贸、法律、管理、新闻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课程【1】。由此可见,21世纪的英语专业学生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英语知识,也应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知识,健全知识架构,成为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成立于1993年,是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作为浙江省属高校中最早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于1999年成为浙江省第一批(重点批次)招生的专业,大学本科就业率近三年均达到95%以上。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交叉学科知识,能在工商企业、三资企业及外经贸部门从事国际贸易业务和翻译工作,或担任相关专业英语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复合型高级英语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阅读、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学、英汉互译、英语语言与文化、英语报刊选读、口译、商务口译、国际商务英语、WTO文本英语、教育心理学、英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第二外国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材及教学设施配备专业,学术科研成果卓越。

本文以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为例,从应届毕业生、企业机构、专业教师三方面进行调查,以本科生就业情况为切入点,探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并给出调查结论及建议。以期抛砖引玉,为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2调查设计及结果

本项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别对浙江工商大学2012级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浙江省杭州市部分用人单位及部分英语专业教师进行调查访问,统计调查数据并进行分析总结。

对应届毕业生的调查

本方面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问卷以2012级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主要问题涉及对应届毕业生专业能力、就业需求的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经过多次定稿讨论并请英语专业教师提出修改意见,确保问卷的效度及信度。英语专业学生对本专业就业的认知具体表现为:

根据图表1、2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问题上,相比较于读写等语言输入技能和西方国家文化,以听说为主的语言输出能力是应届毕业生认为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并且也是自身最需要改进的方面。

而对于需求方面,表3反映出,近90%的应届毕业生认为在校学习的英语专业课程可以适应社会需求,这与对部分学生的访问结果相一致,大多数应届毕业生认为开设课程锻炼了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译五大方面能力。

从表4的统计结果也可以看出,应届毕业生对于专业方向知识的需求程度依次为:经贸、教育、翻译、旅游。结合近些年中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以及财经类院校录取分数持续走高的趋势,该结果符合当前社会形势。

问卷还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了基于就业需求的英语专业课程认可程度调查。结果如下表:

表5应届毕业生基于就业需求的英语专业课程认可程度调查

从表5中数据可以看出,应届毕业生对听力、口语课程的认可度相对较高,这与其对语言输出能力的认可度高相匹配。其次,学生对经贸英语方向课程也有较高的认可度。此外,如英美文学、欧洲文化入门等西方文化背景课程对毕业生有相对隐性的作用。从结果来看,学生对阅读和写作两门以输人为主的课程认可度较低。这反映出,单纯的阅读和写作课程对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作用有限。

综合上述调查数据,应届毕业生对大学本科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成认可态度,他们更在意语言的输出能力的锻炼。同时,他们比较渴望得到经贸类商务英语的知识。

对用人单位的调查

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的十余家英语相关用人单位和企业的英语人才需求进行走访调查,在用人单位满意度、企业评价和企业建议三方面进行调查问卷和综合分析得出,超过90%的企业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工作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在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评价中,“英语语言基础扎实”、“英语口语表达流利”、“掌握一定的商务知识”、“具有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和操作能力”、“具有创新意识”所占比例分别为:、、、、、。对于英语专业毕业生,部分用人单位在表示认可的同时,也提出了希望可以加强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锻炼商务活动的操作能力和增强创新能力等建设性意见。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可以发现,虽然用人单位涉及教育、经贸、旅游等不同领域,但对于英语专业应聘者的要求却相差无几。用人单位青睐于同时具备过硬的综合应用英语语言能力、涉猎商务知识并有熟练的商务实际操作能力和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同时,在走访过程中,许多用人单位表示,在短期的接触面试中,专业考试和口译证书是考虑的硬件基础,而那些有良好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突出的应聘者更容易得到HR的青睐。

对英语专业教师的调查

谈到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教师的意见不容忽视。作为专业课程的教授者,一线专业英语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对于课程设置的看法和意见也颇具建设性。通过走访调查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部分英语专业任课教师对于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意见,分析总结为如下几点:

(1)低年级(一、二年级)英语基础课程设置以专业基础课为主,与英语教学大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匹配。全面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能较为灵活地运用语言。在采访的教师中,所有教师均表示英语基础课的教学需继续得到保证,只能加强,不能减弱。

(2)高年级(三、四年级)英语教学侧重于分模块教学,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主要以经贸类和教育类两模块英语专业为主。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应继续加强英语语言能力的训练。有的教师表示,更具体专业的英语课程以及三年级二外的加入,让许多学生忽视了对英语听说能力的锻炼,尤其许多四年级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时暴露出的英语语音语调问题,应引起重视。

(3)专业技能课过多而专业知识建构略显不足。部分教师指出,目前国内的英语教育相比较西方国家而言,偏重技能训练但却忽视了知识体系的建构。学校应重视英语专业导论课及基础学科的建设,并给予学生更多的专业方向选择和就业方面的提前指导,让学生在了解英语专业的前提下更加清晰明了的学习。

(4)尝试引入实践教学模式。语言的学习是以可以熟练应用该语言为最终目的,而实践教学则是让学生有兴趣且能较好接受吸收知识的一种模式。对于低年级学生,英语情景模拟、英语戏剧表演等形式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鼓励学生进行相关课题调研或在周末及寒暑假选择相关事业单位、企业进行实习则是应该加强的一环。

3调查总结与建议

通过对应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英语专业教师三方面的调查走访,配合以相关资料的整理分析,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总体符合当前社会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需要,而用人单位对于语言运用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为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英语课程设置模式上,EGP(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通用英语)与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嫁接的方法是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2】。即在进行低年级教育时采用EGP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专业基础能力,开设课程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础课为主;在高级阶段采用ESP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的专业运用能力,即开设课程以分方向的专业课为主。

在英语课程设置应用上,开设课程在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更多关注知识的实用性,并于社会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根据社会就业趋势和热度,可适当加开经贸英语方向的课程,提供更多的实践时间供学生学以致用,注重学生的口译能力,延长语音教室、同声传译室开放时间等。

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其他非英语专业能力的培养。高校教育应该特别重视自学新知识、新技能的培养,包括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自学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3】。让学生成为21世纪优秀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实现“全人的教育”【4】。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与反馈中进行修改于完善。高校英语教育者应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目标及市场需求状况了解、分析和重新审视,以保证学生能够抓住市场需求的趋势,及时调整职业目标,也帮助企业找到适合其发展需求的高质量的应用型英语人才【5】。

参考文献

[1]李立,21世纪英语教育电子版,2005年第5期,无页码

商务英语毕业论文怎么写 第2篇

[关健词]商务英语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一、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

高职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目标。高职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的显著区别在于高职毕业生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而这种应用能力不可能通过课堂上的理论教学获得,只能是通过实践教学,在各种实训锻炼中培养出来。

2.是商务英语专业特点所决定的

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能以英语为工具,熟悉商务知识,通晓计算机及文字处理技术的应用型技术骨干和专门人才。语言习得规律要求本专业课程必须进行大量的实训、实践练习。从言语本位的课程观出发,外语课程可被视为言语实践课,它明显区别于语言知识课。言语能力是“习性”的产物,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习得”的,而不是“学得”的。

3.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所决定的

同志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教学作为提高学生发展后劲的力量源泉,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经过几年的积极思考和大胆实践,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理念和方法。

1.实践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构建是教学体系改革和建设的基础。依据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构建了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培养学生在国际商务环境下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了解商务工作环境和相关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了解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的主要环节,熟悉国际贸易业务涉及的主要业务文件和单证缮制,满足相关就业岗位的技能要求。

2.实践教学体系

“三重教学”有机结合,凸显实践教学。本专业通过强化技能教学,使技能教学成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通过采取多种模拟仿真手段,加大课程实训的力度;通过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确保毕业实训有效开展,最终形成了“技能教学、课程实训、毕业实训”三者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总课时达1300约占总课时2624的50%,凸显了实践性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

(1)技能教学。技能教学融入到各课程之中,主要通过课堂案例教学、商务模拟、上机操作、社会调查、观摩等形式开展。

(2)课程实训。安排在第四、第五学期,时间个月,180学时。分别为《商务英语口语技能实训》和《剑桥商务英语综合技能实训》。

(3)毕业实训。安排在第六学期,时间个月(1-14周)。主要形式为校外综合实训,安排学生到外贸公司、校外实训基地开展毕业实训。

3.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注重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突出关键技能训练。特别注重内容之间的衔接、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拓展,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开口”和“动手”训练,强调“能说、会写、能操作”。如:剑桥商务英语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在商务交际情景下用英语进行成功、有效交际的语言能力。

外贸制单实践主要培养学生制作各种外贸单证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求学生了解现在通用的对外贸易单证,熟悉贸易操作中的各个环节。

商务英语写作实践侧重在学习国际贸易和商务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要求学生熟悉国际贸易函件和国际商务文书的语言特点、篇章结构及基本格式;能在一般情况下写出内容确切、表达得体、符合规范的商务信函或文书。

商务英语口译实践则围绕商务活动设计中心话题,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通过实践,明显提高口语交际流利程度,掌握口译记忆、口译笔记、口头陈述、应变处理等基本技能,形成通用商务题材的基本传译能力。

4.实践教学方法

本专业改革创新了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1)实际商务活动法: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布置特定实践任务,如《市场营销》课程。通过实际接触社会培养学生各种实用技能,如市场调查能力,分析能力,获取赞助的能力等。

(2)多媒体教学法:利用自制或购买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如《剑桥商务英语》课程。该教学法生动、形象、直观,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虚拟演绎法:模拟商务谈判、制单报关等商务活动,进行演绎教学,如《商务英语会话》、《商务英语写作》课程。培养了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学习与驾驭能力、沟通能力、职业能力和协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4)案例教学法:将企业成功运作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介绍给学生,通过实例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度,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案例教学法直观性强的特点使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掌握,并能把所学知识马上付诸实践。

(5)跟踪教学法:采用录音、成绩坐标图、文章存档等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如《英语视听说》、《商务谈判技巧》课程。学生能直观、生动地与自己、与同学进行比较和对照,看到进步,增强信心。

5.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本专业建设了一支实践能力强、积极投入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教师队伍。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不能满足高职教育要求的状况,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和实践锻炼方案,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督促和支持。鼓励教师除自主学习钻研、进修提高外,到企事业单位、外贸公司等相关单位学习、实践,使自己更好地胜任实践教学工作。近年来,派送教师参加基地培训6余人,40%以上的教师已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具备了双师素质。学生对实践课程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三、总结

本专业先进的实践教学理念和方法与市场经济发展相一致,符合英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应用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强,交际沟通技能过硬,能很快适应对外贸易工作,成为业务骨干,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好评。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湖南:岳麓书社, 2002.

[2]潘家耕.论实践教育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与现代化,2001,(3).

[3]周和平.对职校教学改革中几个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

商务英语毕业论文怎么写 第3篇

关键词: 理工院校 大学生 就业

由于十几年前的英语专业热,各大高校扩招英语专业学生,导致就业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尽管经济在复苏,但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还是给外贸业带来很多危机,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就业也造成困扰。除此以外,理工院校,相对于一些传统的老牌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在整个学科建设中处于起步和较薄弱的地位。学生的英语基础英语水平和专业素养与老牌大学的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本文着力于探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理工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就业问题,通过分析目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趋势,以及大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希望有助于提升理工类院校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

一、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现状

商务英语以适应职场生活的语言要求为目的,内容涉及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与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我国积极涉足经济文化科技等众多领域,中外合作交流达到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商务英语专业随潮流而发展,涉及范围包括对外贸易、国际合同、国际金融等。

常熟理工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符合大环境发展趋势,课程设置不是简单局限于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力,更多传授了西方文化,更好地了解外国人的管理理念与工作心得,有助于学生以后的工作日常。我校相关课程设置位为:一至二年级以扎实基本功为目的,教授一定的商务专业知识,考虑技多不压身及常熟周边日资企业较多,我校还开授第二外语日语,极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考研进一步深造研究提供便利。三至四年级学习程度有所提高,对英语及商务知识的掌握与运用需求很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较好。对学校的考核方式,学生们纷纷表示很赞同,本校现实行的考察制与考试制相结合,此制度综合考虑了学生的平时表现与期末考试结果,鼓励了学生的进取心及培养了认真对待考试的正确心态。但也存在少许问题,如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缺乏实践培训,仅在大三才有一些实践课程且实践时间较短,实践内容较单一,主要涉及单证的制作及模拟商务谈判。对学生的调研中,有85%的学生表示愿意多花时间在一些实践课上,将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操作中。此外,实践中都有各自课程科任老师指导实践,不容易做到查漏补缺其他老师教授的内容。学生纷纷表示各科老师能商量合作对学生实践课程的开设,学生将会受益更多。关于实践课程设置,还可以通过高校与企业共同举办专题讲座和研讨会,开展各种校企互动活动,鼓励学生跨出校门深入企业在实践中学习。在企业中深入实践,可让大学生更好地与社会接轨与生活接轨。也可在模拟实训机房建立“外贸实习平台、外贸单证教学系统、电子商务模拟实习”等多个模拟操作系统,供学生模拟操作。

二、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1.常熟理工学院商务英语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英语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使用日益广泛,商务英语专业在各高校也广为兴办。为了解及更加清楚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我们对本校的往届商务英语毕业生进行了就业调查。就得到的数据分析:本校毕业生就业地点较集中主要分布于长三角一带,工作岗位选择比较广,其中大方向有45%的毕业生选择在外企,还有30%的毕业生选择英语教育行业,而另外一些同学则选择了与本专业无关的职业。在外企主要从事跟单员、业务员、文员等职业,而在教育行业的学生,有60%的毕业生选择一些培训机构,40%的毕业生则在民办学校教书。

2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国际贸易实务方向:主要有贸易单证员、业务员、跟单员等。这个方向的毕业生需具备专业英语知识及商务知识,具备较强的商业运作能力,能从事国际贸易商务谈判等工作。其工作范围也较广,如外企、银行、海关等。

国际商务管理及翻译方向:除商务专业人才需要的英语知识及商务知识外,还必备一些管理知识,应该具有较强的语言应用技巧和商业运作能力,能够从事商务管理与项目策划工作。就业发展前景很不错,工作范围也较广泛,如跨国公司、涉外机构等。

英语教育方向:主要为英语培训机构的讲师及高校老师,或者从事新闻出版社类工作。此方向毕业生掌握商务英语专业的各项基本技能,同时需要具有英语辅导及教授等能力,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商务英语人才就业存在的缺点:毕业生出现的问题在于专业知识不够牢固,在商务环境中运用所学能力弱,且英语的表达会出现蹩脚现象,另外在谈判中还会出现相关国家文化背景知识不太熟悉的情况。尽管是学无止境,但是企业希望学生可以尽可能地利用在校期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其中不再仅仅是局限于书本的知识,更应该是使用外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商务谈判的各项技能。就业好的前提,归根到底还是自身知识足够扎实、足够熟练。

三、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培养人才首先应做好实地调查,了解市场需要哪些人才,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综合能力。据调查,企业对毕业生注重以下能力。

1.英语语言技能

要求学生要掌握好英语学习的基础知识,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要学习扎实。英语语言能力,就是商务环境下各种使用英语的能力,包括英语听力能力、英语口头表达和有效沟通的能力、用英语进行商务谈判的能力、阅读商务类英语资讯的能力、书写各种商务英语函电的能力、英语口译与笔译的能力、英语速录能力。

2.商务专业知识

即指对外贸易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商务管理能力,如市场开拓、商务谈判、外贸单证缮制、跟单、报关、协助企业主管从事商务管理、直接运用英语开展商务活动、处理涉外问题的能力。以商务谈判为例,各自为利益而争执不下时就可稍做休息,而不是就话题吵起来,这样不但失去风度更失去宝贵的客源。或者商务谈判中对方在价格上取胜,那么我方就应该在邮费或其他方面补回损失。种种技巧不仅仅是书本教给的理论知识,更是在不断地探索发现中的总结。

3.了解西方文化

商务英语对学生的要求很高,需要将英语技能与商务知识很好地结合并应用。这就要求学生对西方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以业务员报价为例,报价之前必须先了解合作方文化,是比较注重对商品的细节描述还是爱对价格一杀再杀,根据不同的文化制作不同的报价单给对方回旋的余地。现如今的交易也是对服务的一个交易,就是拼服务的质量。若对合作方的文化了解甚深,则定会缩小分歧,消除彼此间不必要的矛盾,拉拢老顾客增加新顾客,客源源源不断。

4.商务操作技能

要善于掌握商务的操作技能,如商务会议的基本技能、商务谈判、索赔等。

四、启示

语言知识不仅仅是交流沟通的工具,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大和深入,在未来的几十年中讲英语的越来越广泛,商务英语的归类终归还是文学类并非经济类,也就是说,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说到底是对英语知识的熟知与应用。学生应该认识到尽管自己所学广泛,但都不够精通,应该比其他专业学生付出更多,用知识武装自己,在校期间可旁听经济累课程阅读心理类书籍等,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多多锻炼自己。

首先,学生进入大学,应该培养独立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因为课程并非像高中紧凑,充分管理好时间,善于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尽可能多了解西方文化。万丈高楼平底起,英语基础知识一定要扎牢。借助网络等各平台多接触英语,让英语和日常三餐一样平常。可手机下载一些英语学习APP,微信关注英语相关的公众号,或者浏览英语方面的相关网页。学生应该结合自身发展的需求,摄取更多知识。

其次,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有了规划就如船舶有了灯塔。推荐各学生在大二时开始着手自己的职业规划,大二是规划的好时期,对青涩大一生活加以总结,不再迷茫自己的未来。在接下来的学习道路上,学生本人会朝所定的目标奋斗。可以上网做一些测试,结合自身的兴趣,给自己定个目标并为之努力。此外,除了英语专业硬性规定的专四专八等要求,学生还应该结合规划的职业考取相关的一些证书。

另外,参加校园招聘会。这是对学生胆量的测试,面试前需要同学们掌握面试技巧,将自己“推销”出去,这样一来,学生可以获得寒暑假实习的机会。实习意味着将书本知识实践化,可谓“温故而知新”。

总之,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以英语为基础,学习了商务领域的各种知识,同时用于商务沟通和操作。这对学生的自身素质要求比较高,学生应该结合自身发展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在学校期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把握好每一次实践的机会,认真打磨历练自己,加强自主学习。以兴趣为起点,以找一份满意的工作为目标,不断充实自我,将自己打造成适合职场的商务英语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才能在职场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给自己一份交代,给教育我们的师长一份交代,给自己的明天一份交代,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笔者坚信以常熟理工为例,即使并非名牌老牌英语专业学校学生,也应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成为与其他高校学生相匹敌的英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楠.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及就业研究[J].科技信息,2014(8).

[2]钱红.从对长三角高职毕业生调查报告看商务实训[J].科技信息,2009(31).

商务英语毕业论文怎么写 第4篇

[1] 王阳. 第三人称叙事的形式叙述者的限定[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1):1-6.

[2] HAIMAN J. The Iconicity of Grammar[J]. Language,1980(56):515-540.

[3] 陈牧. 拓扑绝缘体薄膜表面态和掺杂效应的STM研究[D]. 清华大学,2012.

[4] 吕叔湘,_熙. 语法修辞讲话[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51.

[5] SEARLE,J R. Speech Act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5.

[6] 王承绪,徐辉. 发展战略:经费、教学科研与质量—中英高等教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

[7] 谢希德. 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 _,1998-12-25(10).

[8] 魏士益,许明坤,叶有芝. 用于制备光学活性环戊烯酮化物的方法及由其制得的环戊烯酮化物[P]. 中国:2007100036145,2014-11-19.

[9]王明亮. 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http: Pub/ 08-16/1998-10-04.

[10]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 2007年世界人口状况调查报告[R]. 纽约:UN,2007.

[11] SEARLE,J R. Metaphor[M]//ORTONY, A. Metaphor and :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79:72-123.

[12] 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商务英语毕业论文怎么写 第5篇

对于商务沟通中的礼貌策略,曾有两语言学家提出过。

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于1967年提出的礼貌原则被称为“合作原则”。此原则中,会话双方需要共同遵守的原则包括数量、关系、质量和方式几个准则。有了“合作原则”,交易双方所说的`话就不会逻辑混乱,说话者和听话者能顺畅沟通,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20世纪80年代,在合作原则的基础上,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又提出了著名的“礼貌原则”,其主要内容为:通过减少自身利益,使对方从中获得更大利益的方式获得对方好感,推进合作,使对方从中获得更长远的利益。

总而言之,“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都是要求商务信函中要坚持礼貌策略,以达到维护交易各方地位均等、关系友好的目的。

商务英语毕业论文怎么写 第6篇

主要课程

音乐教育

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

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

经济法

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

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

市场营销专科两年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公共关系本科两年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

行政管理专科两年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两年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

汉语言

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

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

涉外秘书学

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

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

对外汉语

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

英语翻译

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

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 / 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

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

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外贸英语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公共事业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

工商企业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

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

国际贸易

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

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

金融管理

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

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

会计(电算化)

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人力资源

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

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

文化事业

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

文化产业

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

经济信息

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

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

游戏软件

开发技术

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

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

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

信息技术

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

计算机

及应用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电子政务

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政府经济学、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商务英语毕业论文怎么写 第7篇

【关键词】岗位需求 商务英语 翻译能力 翻译教学

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外贸人才的需求增长,但目前高职商务英语毕业生不能完全满足岗位能力要求,这其中的原因是企业的用人需求与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而造成的。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分布情况

分析最近几年湖北省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主要分布在湖北武汉、广东东莞、浙江义乌、深圳、珠海等省市的外贸行业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其工作岗位以外贸业务为主,包括外销员、外贸跟单员、电子商务专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其次是服务岗位,包括文员、行政助理等,再次是管理岗位,有少部分从事教育培训工作。毕业生基本在民营企业从事外贸、服务或基层管理工作,其中绝大多数是外贸岗位。

二、基于岗位的商务英语翻译任务及知识构成

课题组历时二个月,对武汉商贸职业学院2011届及2012届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对涉及到外贸岗位的毕业生(62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了他们工作中涉及到的主要翻译任务,提炼出主要内容和知识构成。

如表1所示,高职商务英语毕业生在工作中接触最多的是商务信函的翻译,他们往往需要将往来信函翻译后送交到相关生产,管理部门。信函翻译的内容非常广泛,包含整个外贸流程,同时也可能包括了产品介绍,企业宣传和合同翻译等。其次,产品介绍及宣传册的翻译占很大比重。商务合同,广告和公司网站的英文翻译也是外贸岗位的日常工作职责。此外,常见的口译任务主要有接待来访的外国客户,在展销会上陪同老板或主管进行商务谈判等。

三、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能力构成分析

由上述主要翻译任务及其所含的内容和知识,课题组分析了外贸业务及相关岗位对于商务英语翻译能力的要求,其构成比重如下表:

从岗位需求的调研结果来看,翻译能力主要包括相关行业专业用语的掌握,商务专业知识技能及外贸流程的运用,英汉双语的理解表达能力和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高职商务英语毕业生所从事的并非专业翻译工作,对英语语言能力的要求并不特别高,译文以简明扼要为主,对商务专业知识技能及外贸业务流程的掌握更为重要,而相关行业的专业用语是翻译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四、调研结果分析

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私营企业从事外贸业务及相关工作,由于学历及语言能力的限制,他们几乎不会从事专门的翻译工作,相关企业也没有专门的翻译岗位,翻译是其日常工作内容的一部分,翻译能力是工作中的重要能力。翻译任务笔译以产品翻译,信函翻译,合同翻译及商务广告和企业宣传等内容为主;口译部分包括会展翻译,来访接待等。翻译质量标准以简洁明了为佳,不会过分强调语言水平,但熟练掌握外贸业务流程和所在行业的专业用语对于翻译任务的顺利完成尤为重要。

五、对教学的几点建议

1.明确高职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社会需求。从上述分析可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并非专门的商务翻译人才,企业对其要求是熟练掌握外贸业务流程,精通本行业的专业用语和产品知识,具有一定的双语沟通交际能力。

2.增加学生翻译实践经验,增强岗位意识。为了让高职商务英语毕业生胜任外贸岗位及相关工作,具备相应的翻译能力,学校应该让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践实训,熟悉外贸业务流程,经历真实的工作情景,从而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

3.模拟商务场景,推进教学改革。当前高职商务英语翻译的课堂教学中,理论多于实践,教材内容仍然为传统的理论加翻译技巧讲解,强调语言层面的词,句,篇的理解和翻译技巧,以真实的商务场景作为翻译任务的教学内容不多。教师应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材教法,模拟真实的商务场景,将学生的翻译表现与企业的岗位要求结合起来进行评价考核,培养真正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

4.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本文实施的调查分析来看,适应岗位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如谈判技巧,贸易实务操作,单证制作等),英汉双语综合能力以及计算机运用能力和电子商务平台操作技能,学校应在课程设置上形成科学合理的体系,加强跨学科多课程的联合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商务英语毕业论文怎么写 第8篇

【关键词】高职学校英语复合型教师构成

一、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国家教委《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若干意见》中指出:“当前,我们应当清醒地面对这样一个现实:由于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的趋势,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正逐年减少。我们每年仅需要少量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相结合的专业人才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研究工作,而大量需要的则是外语与其他学科――如外交、经贸、金融、旅游、法律、新闻等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这明确指出了英语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即受所学专业知识限制,知识面偏窄,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工作岗位对就业人才知识储备复合化、多样化的要求。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通过四、六级考试的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由于具有电子、贸易、工程、旅游等专业背景,“一专多能”,在竞争激烈、一职难求的就业市场上广受青睐。

这一现象表明,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经院式”模式,培养学生单一的英语语言技能而不注重应用性、实用性、复合型能力的培养,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上“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情景还将不断上演。

有鉴于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诸多院校纷纷开设了“英语+商务”或“专业方向+英语”类型的课程,力争打造学生的“一专多能”,培养高素质的英语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日趋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结果显示上述诸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非常乐观。

作为普通高等学校之一的职业院校的英语本科教育,肩负着为生产第一线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的使命,更应根据市场的需求,灵活地调整学生的培养方向,专业设置向文理渗透、方向交叉、知识宽泛、突出素质方向发展,努力培养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即通常所说的“l+N”模式(1代表英语,N代表其他专业方向,如管理,商务会计、旅游、翻译等)。

二、英语专业知识和其他知识的关系

笔者认为,无论是“英语+商务”“专业知识+英语”模式,还是“l+N”模式,无论是普通本科院校还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二者不可偏废。在日常英语教学过程中,切忌本末倒置,一味强调其他专业知识或商务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英语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最终导致学生既没有过硬的英语语言能力,其他知识的学习也流于表面,从而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初衷相去甚远。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将英语课程设置分为两个阶段: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又指出“在两个教学阶段中课程的安排可以有所侧重,但应将4年的教学过程视为一个整体,自始至终注意打好英语语言基本功。”大纲明确说明了牢固掌握英语语言基本功和英语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在培养英语复合型人才方面起步早而且成绩斐然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采用General English―Business English―Business Com'ses in English的模式,将General English置于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性地位,大三时学生才开始商务英语和商务课程的学习,表明英语基本技能在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地位。

三、英语教师的合理构成

在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过程中,英语教师的构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综合考虑:

1.英语教师+专业教师

这是多年以来英国伯明翰大学在培养外国留学生时采用的教师团队模式,我们也可以借鉴为英语教师团队的总的构成模式。

在此模式下的英语教师,主要负责教给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而专业教师(包括商务、管理、会计、旅游、翻译、涉外文秘等)的教学任务,就是使具有一定英语语言能力的学生,在具体环境下将跨文化交流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以正确处理相关工作中的各种事务。

2.子团队模式

将整个英语教学队伍细分为几个小的子团队,如英语专业教师队伍可以分为:语言基础技能教学团队、跨文化教学团队、人文素养教学团队;而专业知识教师队伍可分为:商务知识教学团队、旅游知识教学团队、管理知识教学团队等。各团队采用首席教师(主讲教师)负责制,由首席教师全权负责该团队教师的教学工作,每一团队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力打造复合型的英语人才。

3.合理的教师职称年龄结构

一支高效精干的教师队伍,应是老中青相结合,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按一定比例构成梯队,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椭圆形形状。但是,民办高校由于社会保障、福利待遇与公办学校差距较大,很难吸引或留住能力很强的中年教师;而职称为正高或副高的教师大多为公办院校的离退休人员,中青年教师虽多但对学校的归属感不强,跳槽现象频繁发生,所以民办高校的教师现状是不合理的两头大、中间小。国家和学校应一起采取相应措施,稳定教师队伍,形成有序合理的高、中、初级教师团队。

4.合理的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构成

和传统英语教学相比,“英语+专业知识”或“1+N的复合型英语教学,更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即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必须和今后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因此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虽然教育部和学校都大力提倡教师的“双师型”,但是目前为止,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就是“双师型”教师的短缺。因此,学校应大力从企业第一线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补充专职教师在讲授应用性课程方面的不足,扩展授课内容,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形成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二者的比例以4:1为宜。

5.合理的学缘结构

在引进新老师的时候,除了要考虑教师本身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方向外,教师毕业的院校也要适当予以考虑,尽量不要从同一学校引入过多的教师,以避免教师知识的同质化。既要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也要有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还应有专业复合教育背景院校的毕业生。

四、结论

总而言之,无论采取“英语+商务”“专业知识+英语”,还是“1+N”的培养模式,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至关重要的。高等院校在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根据学校和学科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调配和调整教师的构成,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努力培养出复合应用型高级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其莘,培养21世纪的外语专业人才,外语界,2001,(10).

[2]黄伟新,从商务英语到英语商务,国际经济探索,2005,(6).

[3]梅德明,新世纪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4.

商务英语毕业论文怎么写 第9篇

This thesis concentrates on genre analysis of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It stars with introducing the background of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and genre theory and then applies genre theory to analyze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from both micro level and macro level. It explores the lexical features and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general business letters from micro level and uses move-step structure to analyze textual features in terms of macro aspe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specific contents of a counter-offer letter,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discourse of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is organized with a distinct hierarchical structure. Pragmatic strategies which often appear in business activities are also discussed from macro level in this thesis. Although relevant studies on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have been done by some scholars in different aspects, these studies are not enough to meet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Some previous research explored the translating and teaching of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and some scholars paid attention to contrast research focusing on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But for relevant participants in trade activities, it is very useful and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whole structure of business letters and know how basic factors are organized. Communicative function is the prime purpose of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So based on genre theory, this thesis gives a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especially on the layout and text structure.

Nevertheless, despite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study mentioned above, there are still some limitations in a way. The analysis of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is not enough since there are other aspects to be explored and even a small aspect has a large amount of features to be found. The analysis is focusing on whole structure and thus it does not extend much on per aspect. There is still much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his thesis.

如果正文部分有图表:

表2-1 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变化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B/A)

绝对数(A)

(元)

绝对数(B)

(元)

1978

1979

1980

1981

附件5在论文写作时,去掉“附件5”这三个字)

商务英语毕业论文怎么写 第10篇

一、现行中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制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1. 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欠合理

商务英语应培养一支适应对外贸易发展趋势,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和一定业务处理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队伍。而大多中职学校所开设的商务英语专业有其名而无其实,基础英语教学观念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受传统英语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的影响,很多中职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选用,课堂教学活动及教学水平测试均缺乏专业特色。由于教学体系偏离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制约了商务英语多元化人才的培养,致使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常常成为了高职高考的主力军。

2. 师资队伍薄弱,教学方法滞后于市场的需求和发展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足智多谋且骁勇善战的将领,在军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一支与时俱进高专业水准的教师队伍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职英语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低下,不能很好地为商务活动的主要原因。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大多教师毕业于师范类院校,所学专业多为英语教育专业。教师本身缺少商务背景,缺少对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系统全面的了解以及在贸易谈判等商务活动中应用英语的实践经验。由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局限性导致教学内容陈旧,教法老套滞后,只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掌握了英语应用的基本功,却无法在实用商务英语知识方面对学生进行有力指导,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3. 校企合作制度尚未健全,商务英语实训课程流于形式

在2010年3月18日举行的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明确指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致命弱点是“校企合作”。他强调,“这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是我们应当下大功夫,也是必须下大功夫去探索和解决的难题。”目前虽然中职学校已开始认识到实践教学的至关重要性,但上到领导下到一般教师对商务英语实训课模式认识不清,研究不够,尚未构建出一整套系统科学的校企合作体系,实训课存在着模式单一,随意性大,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有的学校甚至由于缺乏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生校外实训流于形式,学生只能在校内进行商务模拟训练,完全达不到实地实训的效果,学生的实践技能也无法得到有效迅速地提高。

二、 创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 把握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定位,优化课程设置

《广东省中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明确指出,中职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外经贸行业发展需要,掌握商务英语服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和业务处理能力,主要服务于中小型外贸企业,涉外商务等行业中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应准确把握商务英语专业定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上述目标,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应摒弃以基础英语教学为主导的错误理念,将基础英语与商务知识合理结合,在开设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基础英语相关课程的同时,更应开设相应的商务知识课程和商务英语精品课程,为将来毕业生能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储备丰富理论知识和打下扎实的商务英语语言的应用功底。例如,商务英语专业除了开设精读,口语听力课程外,还应开设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翻译及外贸英语口译等精品课程,将培养学生商务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作为主线始终贯穿于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除此之外,中职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应把学历证书和岗位技能证书作为目标,毕业生通过学习不仅获得全国英语等级证书,同时也获得国际商务单证员,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等与商务英语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总而言之,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实施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拓展模块三大模块相结合,彰显其较强的工具性特征,做到与就业岗位对接,专业教学标准应与职业标准衔接,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相结合。

2. 打造一支既懂英语知识教学又懂商务的技能型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实施教育的主体核心力量。一支高水准的师资队伍在职教人才培养中更是决定因素。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3年12月28-29日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上强调“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必须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对中职商务英语教师而言,只有扎实的英语知识基本功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是掌握一定商务知识,熟悉商务流程,在商务活动中具有较高英语语言应该能力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教师不仅应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讲师,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师,更应是指导学生如何撰写商务信函,灵活应对各种商务场合, 完成商务谈判等各项实际工作的高级技师。教师应集“师范性”,“专业性”,“技能性”与一身,才能确保所教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稳定持续发展。针对目前大多中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大都毕业于师范院校,自身缺乏对商务知识了解和缺少商务实践等局限性,可依靠以下三方面途径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学校及相关部门协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计划,从专业理论知识,职业教育教法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全方位培训。定期选派教师到高校系统学习商务英语知识,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准,并与区域内知名企业合作,选派教师深入企业学习调研,把握行业标准及行业的发展新趋势。教师应将这些商贸活动的一手资料与自己的教学相结合,确保今后毕业生零距离上岗。除了用好现有的,另一方面学校还可向企业聘请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较高实践能力的业务精英定期到校讲座,深入课堂,对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或实训进行跟踪指导。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