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前言200字 第1篇
引言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三言两语预示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和前景,但不必展开讨论。前言在内容上应包括: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立题的理论或实践依据是什么?拟创新点?理论与(或)实践意义是什么?首先要适当介绍历史背景和理论根据,前人或他人对本题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果及在学术上是否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明确地告诉读者你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语句要简洁、开门见山。如果研究的项目是别人从未开展过的,这时创新性是显而易见的,要说明研究的创新点。但大部分情况下,研究的项目是前人开展过的,这时一定要说明此研究与被研究的不同之处和本质上的区别,而不是单纯的重复前人的工作。
毕业论文前言200字 第2篇
近年来,用方言主持电视节目,已成为地方电视台的一道“独特风景”。方言这一“奇妙的传播语言”,在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中发挥着特殊作用,产生了神奇的传播效应。它的主要艺术效果体现在熟悉、亲切、轻松等几个方面,尤其能够在本土观众当中产生较强烈的共鸣,从而赢得较高的收视率。
方言电视主持,应充分运用家乡语言的熟悉感、亲切感,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之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传播效果。应用方言主持,切忌以此为噱头哗众取宠,吸引观众眼球,否则将成为昙花一现,适得其反。
一、使用方言能够使节目比较好地切入受众民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心理积淀的交汇点,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方言作为“一方之言”,包含着民俗习惯、文化传统、心理积淀等多元地域文化信息,具有深厚的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当地民间思想的朴素表现形式。方言在其流传的地域和人群中,比任何一种外地传来的语言包括国家推行的普通话更具有活力,更具有生命力。我们发现,懂得在节目主持过程中灵活使用方言的主持人往往容易被受众接受、喜爱。如:山西电视台的《老西谝吧》、《醋溜故事》,大同电视台的《周末茶座》等节目开播后,在当地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方言浓烈的地域文化印迹对方言区的人们产生了潜移默化深刻、持久终身的影响。主持人使用“土气”、“粗陋”的方言使他们找到了返璞归真的感觉,受众的思维阐发与主持人语言表述趋于同步,从而在节目中获得对其本土文化强烈的依附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使用方言主持节目,顺应了当今开放、多元社会背景下民众对于文化多元的内心诉求
新中国建立以后,大力普及普通话,使得在长时期内广播电视几乎呈现出一个纯普通话的声屏世界,显得单一甚至乏味。电视和广播里充满了严肃的面孔和声音,观众被政治味浓厚的生硬腔、训话腔、文件腔形成的“高雅”意义的纯普通话世界所淹没。
当今,在开放、多元的文化语境的背后,是现代文化向后现代文化变迁的大背景。人们不希望所有的广播电视时刻都是严肃、高雅的,而是更加愿意在他们寻求轻松、流行、时尚、刺激时,有一部分广播电视节目能够为他们提供消遣娱乐、缓解压力、情感交流、角色认同的开放的文化游戏。主持人在节目中使用“土气”、“粗陋”的方言,给人们带来了创新性、独特性、异质性的感觉,顺应了部分人对文化多元的内心诉求,很自然地为这部分受众所接受。如:大同电视台《周末茶座》栏目启用当地著名的“大同数来宝”艺术家柴京海担纲节目主持,应用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同方言,讲述当地居民所关心的时尚话题,不仅使观众感觉不到半点“土气”,反而感觉到轻松、时尚,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
三、使用方言主持节目,可以增强主持人主持艺术和感染力
首先,主持人可以借助方言的平民化、口语化特点,在节目中把自己置于一个与普通受众平等相处、诚恳相待的位置,向受众传递对他们的尊重、信任,从而使受众很自然地感觉节目主持人就是自己社会交往关系中的一员,好像就是邻家房子里走来的熟悉的邻居。这样,主持人就通过方言的运用把自己与受众关系“邻居化”了。它可以使主持人更轻松、更自然地与受众进行面对面的心灵沟通,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其次,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使用方言,还可以美化口语,使自己的语言表达准确、形象、生动、酣畅淋漓。第三,使用方言可以赋予主持人更加丰富、灵动的语感。组织语言的能力是主持人表达的关键。主持人能否做到“想着说,说着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语言词汇“仓库”的丰富程度。方言中包括着丰富的、形象的、生动的语言词汇。而且,“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是无法离开其母语的,而第二、第三语言(包括所操方言以外的所有方言、外国语)和母语之间是有无法吻合的裂隙的,所以总有一部分包藏在母语状态下的思维珍珠被普通话的大筛子所遗漏。”主持人在节目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想到某个意思,但用普通话却没有法子表示,不能充分表示,或者表示起来很累赘生硬,而运用方言俗语就能把“被遗漏的珍珠”拾回来,活现其中的特殊色彩、特别情境。主持人运用自己最熟悉的方言进行表达,就能够产生更加丰富、灵动的语感,主持节目来会更自信、更灵活、更贴切。
四、使用方言主持节目,应该以展现地方风土人情为主
从长远来看,方言节目主持并非我们所期望的播音主持艺术主流。毕竟,随着普通话的进一步普及,以及人才流动的加速,方言主持应被视作一种“夕阳电视主持艺术”,发展前景并不广阔。目前,一些地方电视台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依然盲目发展方言电视艺术,令人堪忧。以方言主持节目,致命的弱点是它的非普及性,也即方言节目一般只限于当地观众收看收听,特别是完全用方言主持的节目,这类节目的受众就更加有限,从而使方言主持的受众具有两个极端的倾向——当地受众会倍感亲切,追捧有加,而外乡人则对此没有兴趣。
所以,我们对方言节目的数和量都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以所在地区为目标市场,以区域性观众为主要定位,推出以展现地方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的方言节目,切不可跟风而上,弄巧成拙。
参考文献:
[1]李小寅,王秒秒.也谈方言电视节目[J].当代电视,2006,(6).
[2]俞虹,金姗姗.直面方言播报主持[J].现代传播,2005,(1).
[3]牛光夏.方言广播电视节目兴起原因及存在状态探析[J].齐鲁艺苑,2006,(2).
毕业论文前言200字 第3篇
从语言的角度来对文学进行研究是最为主要的文学研究内容,也是文学研究的本质。语言关系到文学理论中的风格、抒情、叙述、意境、典型、文体、文学性、审美、形象、意识形态、形式、思想等等。语言也是翻译的本质问题,只有从语言的角度来对我文学及其研究才能对其本真性进行深刻的认识。因此对文学研究中的语言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文学研究中语言问题的表现
语言是翻译文学、文学理论、文学史发展的重要表象和标志,但是语言也对翻译文学、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我国的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在语言方面具有明显的不同,这不仅体现在外形上的差异,更体现在审美、品格和类型方面的深层差异。尽管二者同属于汉语文学,事实上却隶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学。古代作为口语的白话文与现代汉语中的白话文形式仍然具有本质的区别,现代汉语的白话文吸收了大量的西方词语,包括科技词语和思想文化词语,形成了既不同于西方语言体系、也不同于中国古代语言体系的语言体系。可以说现代汉语整合了西方语言的汉语翻译形态、文言文和古代白话语口语,既具有中国性又具有西方性。从现代汉语的现代性可以找到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原因[1]。从和新文化运动以来,文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语言,语言对文学形式的发展起到了影响和制约的作用,同时也对文学中的思想内容的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白话文运动之后出现了语言欧化和国语问题,30年代出现了文学通俗化问题,40年代出现了文学民族化问题,50年代出现了民歌运动,80年代出现了新名词的大爆炸,90年代出现了网络语言对文学语言的冲击。在新文学的基础上建立了国语,而国语的推广又对新文学的地位进行了巩固。因此我国的基本文学类型就是以现代汉语为语言形式的新文学。以20年代的汉语欧化问题为例,表面上是语言形式的欧化,而深层却是词汇的欧化,是西方思想性词语进入了汉语形态,这体现出了中国思想文化受到了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体现出了西方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之间的密切联系。文学翻译对中国文论和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翻译能够将西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转变成为汉语形态,但是在对精神文化进行转换时仍然会遇到很多问题,体现出意义的误解和偏离。
2上世纪90年代文学研究中文学语言问题的突破
上世纪90年代之前,文学语言问题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形式方面,这是受到了当时的学术方法和哲学观念的影响,形成了语言工具观,也就是将事物区分为两个方面:形式与内容。马克思认为内容与形式相互依存,形式是事物的外在,内容是事物的内在,然而内容仍然高于形式。以此来划分,文学可以分为艺术形式和思想两个层面,语言明显属于形式,只能从属于思想。这也是90年代以前文学语言研究难以取得突破的深层次原因。90年代以来,很多的西方的理论和思想学说进入中国,深刻地影响了我国的文学语言研究,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翻译理论。在90年代之后翻译学成为显学,文化因素在翻译研究中被逐渐凸显。受到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和奈达的影响,翻译不仅要掌握两种语言,还要了解相关的文化。由于语言和文化具有差异性,对应的直译是不可能存在的。文学中大量应用的形象化语言很难在另一种语言中得到对应。因此9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的关键词主要体现在理解、政治、文化、语言等方面。②文学理论。90年代以来,具有现代倾向的文学理论对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解释学、符号学理论、现象学文学批评等等,其均强调语义分析和语言的重要性,认为思想内容研究并非文学研究的重点,文学研究的重点应该是语言研究。③语言哲学。语言哲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语言哲学对我国的学术模式和传统观念进行了很大的颠覆,对思想与语言的关系、人与语言的关系、语言的意义和语言的本质进行了重新定义。④现代语言学理论。与传统语言学不同的是,现代语言学更加关注语言和现实的关系,包括语言与思维、语言与认识、语言与文化、语言与心理的关系[2]。
3当前语言视角的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为了继续推动文学史研究和文学理论研究的纵深发展,必须从语言的角度来对文学理论和文学进行研究,从这方面来看,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学人就仍然具有非常广阔的学术前景。当前语言视角的文学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探讨。①文学语言问题的理论问题,研究和史实清理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例如语言变革和文字改革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现代文学产生的影响、新文学运动受到“五四”白话文的理论与实践的影响、近代文学与晚清白话文运动的关系、文学通俗化受到大众语言运动的历史影响等等。②以文学理论关键词研究、文学话语研究为主的文学问题,以及思想层面的语言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尽管90年代以来该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是仍然有继续探索的必要。例如点评式、感悟式的文学批评在我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应用,论证、逻辑的方式在西方现代文论中的应用,这两种现象所体现的中西方文论不同的话语方式。③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意义及其受到翻译文学的影响。翻译文学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应该对这种影响的实现途径和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
4结语
本文对文学研究中的语言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与思考,文学研究中的语言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与探索。尽管90年代以来我国在该问题上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特别是在学术模式和学术方法上均有创新。但是文学视角的文学研究在理论方法、史实清理等方面仍然有待更加细致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