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论文参考文献2018年 第1篇
★皮连生著的《智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吴立岗著的《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朱家雄主编的'《幼儿家庭教育大全》,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1)》,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靳玉乐著的《现代课程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邵瑞珍著的《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方明编著的《家园合作 提高幼儿素质》,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
★卢乐山等主编的《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沈阳出版社,1995.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编的《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华中师范大学等五院校编写的《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徐学莹等主编的《外国幼儿教育简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
★刘克兰主编的《现代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李季湄、肖湘宁著的《幼儿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袁衍喜编著的《幼儿园活动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黄人颂著的《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华东七省市等编写《幼儿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全国统编的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材《幼儿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李瑞英编写的广西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幼儿教育改革与实践》,1998.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刊物《幼儿教育》1990~1998.
幼师论文参考文献2018年 第2篇
周兢、余珍有:《幼儿园语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王坚红:《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张燕:《学前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朱家雄:《幼儿园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苏]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毕淑芝、赵玮等译,《育人三部曲之一》,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德]福禄培尔:《人的.教育》,孙祖复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法]卢梭:《爱弥儿-论教育》,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卢梭:《爱弥儿-论教育》,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福禄倍尔:《人的教育》,孙祖复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任代文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马荣根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乘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毕淑芝、赵玮等译,见:《育人三部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吕静、周谷平主编:《陈鹤琴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戴自俺主编:《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下册),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版.
卡洛琳·爱德华兹等:《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霍力岩:《学前教育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唐淑、钟昭华:《中国学前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杨汉麟、周采:《外国幼儿教育史》,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唐淑、王雯:《学前教育思想史》,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燕:《学前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朱家雄:《幼儿园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冯晓霞:《幼儿园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王坚红:《学前教育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皮连生:《学前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林泳海:《幼儿教育心理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周兢、余珍有:《幼儿园语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金浩:《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屠美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幼师论文参考文献2018年 第3篇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赵著.幼儿园混龄课程园本化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 (10)
[3]何影仪.混龄分班一一一种特别适合我国幼儿园的教学组织形式[J].教育导刊.1999(55)
[4]王晓芬.国外幼儿园混龄教育研究概述[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03)
[5]玛丽亚·蒙台梭利著.江雪编译.有吸收力的心理[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194-208.
[6] 张丽娟着.儿童教育与幼儿园管理研究[M].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
[7]Elks, S, Rogoff, B and Cromer. segregation in children's social interaction,Developmeng Psychology,1981(7).
[8]张更立.幼儿异龄同伴交往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
[9]李南.丹麦幼儿园的“零”教育及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
[10]珍妮特·摩伊蕾斯著.刘炎等译.仅仅是游戏吗游戏在早期儿童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1]尼尔·本内特等著.刘炎等译.通过游戏来教一教师观念与课堂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2]罗文军.践行蒙台梭利混龄教育困难的原因探析[J],教育求索,2011(4).
[13]张俊楠.混龄游戏在幼儿园中的运用于发展[J],剑南文学,2011
[14]华爱华著.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02-203.
[15]束从敏.论儿童“教”儿童[J].幼儿教育,2001(12).
[16]华爱华著.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12
[17]丁海东编著.学前游戏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116-117(5).230.
[18]刘炎.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9]赵莹莹.浅谈混龄教育对幼儿教育的实践价值[[J].活力,2010,(4)
[20]张博.学前混龄教育应成为我国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模式[[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2)
[21]玛丽亚·蒙台梭利著.肖咏捷译.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22.
[22] [23]吴育红,季燕.对幼儿教师开展混龄活动的态度及指导状况的调查[J].幼教园地,2006, (4)
[24]胡瑛.对我园实施混龄教育的思考[[J].山东教育(幼教刊). 2005(Z6)
[25]Evelyn , Mental Hygiene in the Kindergarten, NEA Journa1,44(February 1955),.
幼师论文参考文献2018年 第4篇
[1]_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_教育部指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刘占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朱家雄.幼儿园课程(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7]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9][美]戴维·A·温尼特,罗伯特·A·威廉姆斯等著.刘占兰等译.科学发现--幼儿的探究活动之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美]戴维·A·温尼特,罗伯特·A·威廉姆斯等著.刘占兰等译.科学发现--幼儿的探究活动之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朱宗顺主编.学前教育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
[12]王微丽主编.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活动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13]袁爱玲何秀英著.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4]蔡春美洪福财等著.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5]刘占兰编.有趣的幼儿科学小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6]王攀峰著.行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7]胡惠闵郭良菁编著.幼儿园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8]霍力岩、孙冬梅等著.幼儿园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比较研究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23
[19]霍力岩.学前教育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0][美]Rosalind Charlesworth 著.李雅静等译.幼儿数学与科学教育(第4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1]尼古拉斯凯奇等著,张军红等译.孩子的一百种语言.[M].台北光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2][美]贾珀尔等主编.黄瑾等译.学前教育课程(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2011
[23]秦元东、陈芳等著.如何有效实施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24]董旭花、韩冰川等著.小区域大学问-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25]秦元东、王春燕.幼儿园区域活动新论:一种生态学的视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6]何艳萍,主编.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7]董旭花,主编.幼儿园科学区(室):科学探索活动指导117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28]陈帼眉,刘焱主编.学期教育新论.[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9]王海英著,学前教育社会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30]刘晓东、卢乐珍等著,学前教育学(第二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31]蔡迎旗著,学前教育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2]董旭花、刘霞等编著,幼儿园自主性学习区域活动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33]杨娟.大班幼儿戏剧工坊的行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4]王和琴.幼儿园个性化美术活动的行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5]欧晓燕.幼儿园性教育实施的行动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6]黄海燕.少数民族服饰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行动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7]刘彤.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教师指导语运用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8]史孚.幼儿园探究性学习活动及其指导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9]李槐青.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0]朱金玲.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教师指导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幼师论文参考文献2018年 第5篇
[1]施燕,韩春红.学前儿童行为观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索尔索,麦克林.实验心理学[M].张学民,周义斌,郑亚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455.
[4]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351-352.
[5]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Dl].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6]林敏宜.图画书的欣赏与运用[M].台湾:心理出版社,2000.
[7]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03.
[8]松居直著,季颖译.我的图画书论[M].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
[9]周宗奎著.儿童社会化[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170.
[10]康长运.图画故事书与学前儿童的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20-27.
[12]赵娱.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的研究一一以济南市部分幼儿园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13]胡瞎.单亲家庭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一一基于能量驿站单亲母子家庭个案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14]苏中红.利用动画片对幼儿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的干预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2.
[15]赵爱玲.混龄教育对3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0.
[16]张彤.幼儿园绘本阅读教育的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17]程资.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干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
[18]赵惠美.亲子共学美语图画书运用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2003.
[19]王英.对中班幼儿绘本阅读的研究与指导[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4).
[20]张晓贤,桑标.儿童内疾情绪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2,35(2):314-320.
[21]刘海,杨洁.服务学习: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新路径--以美国的_午餐一读书伙伴_活动为例[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2,(10).
[22]张兰萍,周晖.幼儿基于信息判断的选择性信任--与亲社会行为及决策判断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1).
[23]郑小瑜,林少曼,蒋嫣嫣.开发社区隐性课程资源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8,(6).
[24]余宏波,刘桂珍.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釆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
[25]赵章留,寇歲.儿童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
[26]李丹,程赞.学前儿童在家在园亲社会行为的比较观察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24-27.
[27]吴育红.游戏在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中的价值思考[J].晋中学院学报,2005,22(2).
[28]胡金生,杨丽珠.教室中幼儿自发的助人行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