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论文2000字 第1篇
关于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
作为现代公众社会一种客观存在的公共关系,其本身的历史并不长,而这种客观存在要形成一门成熟学科,更需要一个过程。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产生的,而公共关系学被引介到我国并得以南北东西全面开花,只是近30年的事情。当前我国的各类社会组织特别是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做好公共关系工作,公共关系理论可以支撑和指导公共关系实践,然而目前尚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存在于国内教学当中。
一、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b
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关系的活动规律和客观现象,它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与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随着公共关系实践的变化,影响它的各种因素也在瞬息万变。
因此,如果公共关系学要更深入的发展,就要对它的理论体系进行适时的更新和筛选,使之更加完善和成熟。公共关系学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全面灵活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公关能力和素质,使得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灵活熟练的将公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二、公共关系学教学中的困境
(一)教材建设改革
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一定要紧密围绕这一目标加强教材建设。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应用学科,涉及到社会学、逻辑学、心理学、新闻学、管理学、传播学、广告学、舆论学、经济学和市场学等基础应用性学科。现在的相关著作大多以研究企业组织为主,并没有将专业教材与行业需求相结合,造成了公共关系学教材与专业脱节,内容宽泛,加上匮乏的配套参考资料,进而导致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大困难。因此,公共关系学教材的编写要坚持以就业为指引,市场为导向,能力为本位,重点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相统一,贴近实际生活,编写适合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特色教材。
(二)缺乏专业教师队伍
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公共关系学要求专任教师既要具备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然而,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现状是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任务由各专业教研室承担,讲授公关课程的教师很多并非科班出身,缺乏对公共关系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与培训。由于教师整体专业水平有限,因此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相对薄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不丰富
很多教师在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的较多,缺乏必要的理论分析及实践案例解释,教学内容抽象晦涩。即使引入案例讨论分析的时候,往往与讲课内容结合的不紧密,有时分析和讨论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够充分。
另外,一些任课教师并没有公共关系工作的实践经验,对公共关系学理论的解读与体会很难形成具有自己独特见解的科学总结,进而使得讲课内容简单枯燥。
三、公共关系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打造一支具有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
教学水平由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这就要加大力度引进专业人才或是对现有教师进行公关知识的在职进修或培养,重点关注实践教学能力,这样才能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另外还要编订针对性强的教材,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了基础公关知识的同时,通过对相关行业公关知识的了解,将理论知识自如的`运用到各行实践当中。
(二)改革学生成绩评定方式
考试一直以来都是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重要砝码。但是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笔者认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应有所下调。单纯的死记硬背或是纸上谈兵并不能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亦不能反映其真实的综合素质水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轻理论,重实践动手,轻成绩,重能力建设。
(三)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公共关系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具备扎实的公关理论基础知识、丰富的公关实践经验,公关从业人员才能创造性地解决公关实际问题。
因此,在公关实际教学环节中,可采用案例教学、模拟场景等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用公关知识解决各种矛盾,使学生活跃思维,在学习中体会公共关系学的乐趣和真谛,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真正实现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培养目标。还可以邀请公关社团、公关公司等专业公关人员向学生介绍经验、技巧。
对于从事公共关系学教学的一线教师来说,课程教育不是学生发挥创新思维的直接舞台,希望未来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有课堂教学,辅助以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完成实践提案、科研项目,深入走访社会组织,运用公共关系的知识提升组织效益,让学生在走出去的课堂上体会到公共关系学课程的真正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梁鑫.“公共关系学”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科教文汇:教研,2010,(10).
[2]桑红利.“公共关系学”教学改革方法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09,(16).
[3]魏月如.案例教学在公共关系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社会科学教学,2010,(10).
[4]盛建森.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对教师成长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5(1).
[5]李新娥,原彦飞.自我效能感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2).
公共关系学论文2000字 第2篇
论文题目:复旦复印门工作与黄圣依奥斯卡晕倒工作剖析
摘要:公共联络以塑造和改进社会安排形象为作业方针,公共联络的主体社会安排环绕公共联络方针所展开的公关活动,便归入它的安排功用规模。任何一项社会活动,都会具有一定的社会功用,公共联络也不破例,它必定会对公关主体--社会安排、公关客体--社会群众以及社会和从事公关活动的人,发生一些影响,具有切切实实的效果,这也是公共联络功用的具体体现。本文结合丰田汽车召回门进行公关剖析,再表达自己的领会。
关键词:公共联络、功用、功用、复旦大学复印门工作、黄圣依奥斯卡晕倒工作。
公共联络(PublicRelation)是指某一安排为改进与社会群众的联络,促进群众对安排的知道,了解及支撑,达到建立杰出安排形象、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的一系列公共活动。它原意是社会安排、团体或个人必须与其周围的各种内部、外部群众建立杰出的联络。它是一种状况,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都处于某种公共联络状况之中。它又是一种活动,当一个工商企业或个人有知道地、自觉地采纳办法去改进和保持自己的公共联络状况时,就是在从事公共联络活动。作为公共联络主体长期开展战略组合的一部分,公共联络的涵义是指这种办理功用:评价社会群众的情绪,确认与群众利益相符合的个人或安排的方针与程序,拟定并履行各种举动计划,前进主体的闻名度和美誉度,改进形象,争取相关群众的了解与承受。
1、公共联络的功用。
公共联络是一种多旁边面多层次的经营办理活动,每一旁边面每一层次的公共联络活动都有其相对独立的效果,但一同又彼此联络、彼此浸透,共同发挥着公共联络的整体性效果,这种整体性效果就是公共联络活动的基本功用。公共联络的功用主要是指在履行其职责的基础上对公共联络主体、公共联络客体以及整个社会发挥的效果和功效,它主要表现公共联络作业者能够做什么。公共联络的功用主要表现在建立形象、和谐联络、全员教育、优化环境四个方面。
2、公共联络的功用。
从公共联络主体方面剖析,社会安排在运转进程中有各种功用部门和功用规模,其中公共联络所包括和发挥的功用,即为公共联络功用。公共联络的功用非常广泛,从不同的旁边面,针对不同的公关主体或客体,根据公关的具体方针和所采纳的具体办法,对公共联络功用会有不同的总结和剖析。但总结而言,公共联络的功用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采集信息、监测环境(二)、咨询建议、参加决策(三)、和谐联络、联络感情(四)、沟通引导、凝聚力气。
跟着社会的前进,公关面对的状况越来越复杂,如何了解和运用公共联络的功用与功用,是公关面对的一大挑战。一个具有杰出公共联络知道的安排势必会运用好其功用,为其营建杰出的安排表里环境,使其在现代社会竞争中锋芒毕露。
3、工作一:复旦大学复印门工作。
工作进程:是复旦大学110周年大寿。5月27号,校园发布了一段宣传片,但很快引起争议,原因在于这部宣传片与东京大学的宣传片极为类似,有人发现这次复旦校庆的宣传片“ToMyLight”,和上一年东京大学的宣传片“Explorer”全程雷同,堪称毫秒级的抄袭。复旦版的宣传片里,一名复旦结业的女试飞工程师身穿飞行服周游校园,终究脱下飞行头盔,开端新的旅程;而东京大学的版本则是一名东大结业的女宇航员身穿宇航服周游校园,终究脱去头盔。两部片子从构思到风格,从案牍到镜头,乃至许多画面细节都有很高的类似度。从构思,到旁白、到女主角的动作都近乎一致。此前复旦官方对这则宣传片颇为得意,屡次在官方微博高调预告,声称这是一部“美丽科幻+人性叙事”的健康大片。在没看过东大的宣传片之前,复旦版的宣传片的确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惊喜,由于它全然不同于以往中国高校和部门的宣传风格。可是在看过东大版之后再来看复旦版,每一个画面、每一句话都变成了对原创造者的拙劣仿照。这样的行为让复旦大学有了一个新名字,那就是复印大学。呈现危机不可怕,关键是危机发生之后的应对。
事例评点与剖析:争议呈现后,复旦大学宣传部副部长、制片人腾育栋5小时后承受《南方都市报》的采访,坚决否定抄袭,但这样的言论并没有取得网友的认同,反而是更多的质疑声。在被责备抄袭之后,复旦方面悄悄地删除了所有相关内容。让人惋惜的是,该片的制片人、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滕育栋依然嘴硬地否定了抄袭的责备,号称剧本是独立创造出来的。作为一所闻名学府,爆出这样的丑闻让人绝望,可是更让人绝望的是在丑闻爆出后不对工作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反省,却矢口否定,毫无担任。反而是许多复旦大学的校友和学生在网上的评论中简直没有人站出来护短,而都是毫无破例地表明痛心,乃至剖析工作发生的深层原因,算是在这次丑闻中为复旦扳回了一分。
抛开他的言论,他站出来说话是不合适的,由于宣传片是他构思拍照的,自己站出来为自己说话,自身就没什么说服力。并且争议发生后,就不是这个制片人的工作了,而是复旦大学的工作。复旦大学应该第一时刻站出来表态,并采纳办法防止事态的升级。在制片人承受采访的第二天,也就是28号的下午,由于社会的舆论,复旦大学撤下了xx的宣传片,随后上了新的宣传片。第二部宣传片又被网友认为涉嫌仿制慕尼黑工业大学宣传片《TypischTUM》的构思。
28号晚上,这名制片人又站出来承受媒体的采访,向大家抱歉,并称随时承受处理。从一开端的坚决否定,到现在的供认、抱歉,给大家一种不诚实、危机处理没有规矩的感觉。后来又传出这名制片人又借鉴的传统,之前就有过屡次这样的借鉴行为。直到31号,复旦大学官刚才正式抱歉,从工作发生到抱歉,继续了4天时刻。在以秒核算的微博微信年代,这样的应对速度显得太慢了。
危机公关应该有预案、有规矩、有专业的团队、有一致的对外出口、有专门的新闻发言人,而不是乱七八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谁想说就说。
危机处理还要有大局观,呈现问题首先要保安排,保住了安排,才有含义;安排保不住,保个人,即使保住了,又有什么含义。所以复旦大学应该与当事人做一个快速的切割,对当事人进行处理,防止校园给当事人做背书,防止群众的情绪烧到校园身上。此次复旦大学复印门工作中的启示:“情绪决定命运”,对危机工作来说,这句话再也贴切不过了。在危机工作的处理上,情绪比办法更重要。假如情绪过关,办法就算有所短缺也会挽回损失;而情绪欠好,再好的办法也会杯水车薪。
4、工作二:黄圣依奥斯卡晕倒工作。
工作进程:黄圣依命途多舛的奥斯卡之行成为20娱乐圈的开年大工作,风头盖过好莱坞群星。本要“和汤姆・汉克斯一同走奥斯卡红毯”的黄圣依,在步上红毯前俄然晕倒而导致缺席。巨力总裁杨子及其团队屡次为此发声明,晒出图片依据,亦挡不住潮水般的质疑和吐槽。礼服遭窃与送医工作是否事实?酒店为何选在离奥斯卡会场距离甚远的卡尔顿酒店?黄圣依的奥斯卡之行邀请方、电影《大轰炸》制片方快鹿集团究竟是怎样的安排?杨子晒出的邀请函终究能否走上红毯?疑点重重。大家也逐渐对黄圣依此次受邀参加奥斯卡,走红毯前又俄然晕倒,认为是黄圣依团队的一次炒作。
事例评点与剖析:“黄圣依晕倒工作”之所以闹得沸反盈天,跟黄圣依等人的公关团队的机处理不善有很大联络。关于为什么奥斯卡颁奖礼的邀请名单上没有呈现黄圣依的名字,黄圣依的代理人杨子给出了这样的回应:杨子向媒体出示了印有“奥斯卡周(OscarWeek)”字样的证件,但该作业证与奥斯卡红毯并无必定联络,也就是说有此证件并未意味着能走上红毯。
别的,杨子供认,所有的奥斯卡活动,都是跟一家名为UAMG的公关公司进行对接。该公司注册地址在一条偏远小路的民宅中(美国答应民宅注册公司),相关材料简略。且邀请函中运用的邮箱地址为雅虎邮箱,而一般状况下,美国公司常用来往公函邮箱多为本公司邮箱。让人对这家公司的真实性发生怀疑。
再之,关于此前传出的此前传出的“要与汤姆・汉克斯一同走红毯”的消息,杨子予以否定,说咱们并不知道黄圣依要和其别人一同走红毯。但此前巨力传媒自己发布的官方通稿里,就有提及“将与汤姆・汉克斯一同走红毯”的信息。前后说辞不一致,更令人生疑。
此次晕倒工作使黄圣依的形象遭到抹黑,而她的公关团队却没有对此作出合理恰当的危机处理,使事态一度开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5、个人领会。
公共联络,是信息沟通的进程,也是安排展开公共联络作业的重要手段。离开了,群众无从了解安排,安排也无从了解群众。公共联络现已在每一个人的脑里形成了相对的知道形态,人们现已了解到公共联络的重要性,他是人们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子离不开她,沟通离不开她。一个好的公共联络会让你的个人以及到企业都是很有用的。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现已抵达很广泛的程度了。要想在这竞争的年代锋芒毕露是很重要的,所谓识者生计只有好的人际联络才干令自己有立锥之地所以好的公共联络是咱们必须领会的。
公共联络是一种观念、一种知道、一种要使自己的开展中使别人一同也得到实惠和效益的思维。公共联络又是一种办法,一种技术,一种“要使自己的开展中使别人一同也得到实惠和效益的思维”转化为实践的一种专业技能。这学期的公共联络学习,咱们不仅对公共联络发生了系统的知道,也学到了不少处理公共联络的办法。
经过教师的生动的实例讲解,令我愈加印象深入,也极大的影响了我关于公共联络的学习和研讨。在查找和阅读了一些公共联络的理论和事例之后。我知道到仅有这些仍是不行的,公共联络是一门不断创新的学科,要想把公共联络变成自己的常识,还需要随时随地留意咱们身边的新事例。许多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上呈现的一些新鲜事例。每个安排进行公关活动,都会在媒体上广泛传播,他们的构思、规划、实施都有一些奇妙之处,都值得咱们认真学习,这样咱们的知道才干跟得上年代,实践时才干取得抱负的成果。列宁说:“日子之树常青,理论是灰色的”,日子中的丰富经历将会推动理论不断开展。咱们要将公共联络融于日子,在日子中不断领会,学习前进。遇到危机工作,咱们要懂得运用公共联络学,以真诚的情绪承担起自己的职责才干从头赢得群众的信任。
公共关系学论文2000字 第3篇
一、公共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分析比较
公共关系学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建立在传播学、管理学、行为科学三大学科基础之上的一门揭示组织公关状态、公关活动规律的科学。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公共关系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它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我们运用相关的公关知识和方法开展人力资源工作吸引优秀的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保留住人才。
二、公共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联系
公共关系和人力资源的职能,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多的共同点:搜集信息可使企业对人力资源状况有一个更为细致的了解,咨询决策与传播沟通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开发中是必不可少的,员工间的关系及员工与企业间的关系都需要协调好。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公共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公共关系之所以能够创造效益,是因为它是一种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一般被认为有两种类型:一是体力,二是脑力。在我国,“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说明脑力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已经得到社会公认。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在体力和脑力相当的情况下,社会关系广的人往往办事能力强,甚至有的人在体力和脑力都不及于人的情况下却因其社会关系广而胜人一筹。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如此,实力相当或者实力比较薄弱的企业,往往凭借成功的公共关系活动却一举成为引入注目的明星企业,而另一些企业虽实力雄厚,但因不注意开发公共关系资源而终归业绩平平、名不经传。这是什么东西在起作用呢?这就是人际关系和公共关系,人际关系和公共关系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
三、公共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运用
公共关系既不是体力,也不是脑力,而是游离于人体本身以外的人的社会关系,它与人的生活背景、教育背景和杜会经历密切相关,属于文化的范畴。公共关系是社团或企业法人的全部成员围绕其整体利益在社会活动中所建立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企业利用公共关系树立企业形象,促进业务发展,就是对人力资源的开发。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日益的增长,随之而来的就是各行各业的人才辈出,但同样也出现了人才得素质良莠不齐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公共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做好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成为了各大企业的重大问题之一。公共关系从人才的素质和角度出发,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和有效的培养人才的方法。
(一)在招聘中运用公关知识
人才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可以说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与人的竞争。谁能获得更多更好的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建立畅通的人才信息渠道就成了人才招聘的当务之急。企业要求得外部公众的理解、喜爱、支持与合作,首先必须求得外部公众对企业的了解,为此,企业有必要通过各种沟通方式,向外部公众宣传本企业的基本情况,本企业对人才的态度、对人才的关心、使用、培养和需求情况,以此求得外部公众对本企业的理解、支持与合作,并进而吸引优秀人才为本企业服务。
公共关系是双向信息交流,企业不仅应将本企业的情况和人才需求信息告诉外部公众,还应掌握外部公众的有关情况,掌握人才分布状况、流动趋向、对企业的要求、人才市场的竞争情况等。这就需要正确运用有效的信息搜集方法,通过各种渠道,建立人才信息网络和人才信息库,为企业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提供可靠的信息保证。企业应充分把握内外两个招聘渠道来招聘人才。在内部渠道方面,应积极通过企业内部的广播电台,厂报或宣传栏等公关媒体公开招聘职位,还可以通过内部员工的引荐,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来招聘。在外部渠道方面,企业也应积极利用电视广告,互联网等大众公共关系传播媒体来公开招聘职位,还可以通过猪头公司或直接进校园招聘。
将优秀的人员招聘到公司,是每一个企业都希望的。员工的招聘,其实是企业和员工彼此的一个相互选择的过程。即优秀的人才会得到企业的争宠,形象良好的企业也是优秀人才所向往的。所以企业为了能够招聘到更优秀的人才,首先应该树立好自己的形象,这就需要运用公关策略。在对外发布招聘信息时,应该做好有关企业形象的宣传工作。可以强调一下员工所关心的,如工作环境、福利制度、企业的信念、精神等,这些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左右应聘者,影响应聘者对企业的态度,同时也能够促使应聘者为进入该企业而不断提高自己。在面试过程中,应聘者最先接触到的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他们的形象和素质代表着整个的形象,因此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树立良好的部门形象。
对于已录取的人员,人力资源部门应做好相应的通知工作,引导、帮助员工顺利进入企业;对于未被录取的应聘者,应该通过电话等方式表达对其能力的肯定,并表示感谢,这是一个体现企业良好形象和负责的态度,也许他们正是企业未来的潜在客户。这样一个小小的举措,会让应聘者感到温馨,对企业的形象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有助于提升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认可度。
(二)在培训中运用公关知识 新员工入职时,由于他们对企业的环境和人员构成不熟悉,人力资源部门应做好相应的指引,引导员工把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结合起来,为实现其个人利益而更好地服务企业,让新员工能够在组织中找到归属感。公关的人情性告知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注意讲人情味,要有感情的投入,这是人的根本属性;公关的双向性告知我们在做任何决策或下发政策前,应注意倾听他人的心声,不要主观臆断;公关的广泛性提醒我们,“任何一个公司的工作人员都是事实上的公关人员”,他们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如企业在给新员工培训时,人力资源部门在制定培训方案之前应该是有针对性的,能够做到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不应是一个形式化的过程。这就需要人力资源部在培训之前调查一下员工的需求,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尽可能的满足每个员工的需求,做出合理的培训方案,达到培训的根本目的。
(三)在激励中运用公关知识
良好的员工关系和激励制度对促使企业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就是运用公关理论,建立良好的内部企业氛围,开展人力资源工作。首先,加强内部信息的沟通。加强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信息沟通,既是企业内部公关的重要工作,也是人力资源得以稳定的基础。涉及到员工利益时,要保证有员工代表的参与,及时的把企业的事件、政策、措施等与员工进行沟通商量;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的摩擦时,应该及时解决,做好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我们不仅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其次,关心员工的生活,关注内部情感联络。若企业遇到突发事件,那么必须在黄金24小时里做好对外的声明和对内的安抚,否则企业就会承受很大的损失。
人力资源部门就是一个“大姐”的角色,要兼顾好各方面的关系,切实保证员工的根本利益。员工的切身利益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知识如福利待遇、工作条件等,而且包括精神方面如组织认同、民主权利等。再次,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领导层应该经常与员工进行沟通,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进行心里和行为的分析,挖掘出员工真正的、深层次的需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每位职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分配好相应的激励制度。
(四)在绩效考核中运用公关知识
人力资源工作中,绩效考核是最难做的一项工作,因为绩效考核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影响员工的工作心情,如果实施得不好,会引起影响员工的不满和抵制,影响到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组织的凝聚力。有效的公共关系工作可以帮助企业顺利的实施绩效考核,并能够安抚员工的情绪,避免由考核带来的问题。我们可以做好前期的沟通和宣传工作,与大家共同商量出一个比较合理的考核制度,并形成明文规定,作为以后的考核依据。形成明文政策后,人力资源部门可以通过发放工作手册、电子邮件群发,企业内部会议等方式告知全体员工,保证每位员工都知晓。尽管有了明确的规定,但也有可能出现特殊情况,人力资源部应做好相应的备注,有一定的公关意识。
(五)在稳住人才中运用公关知识
人力资源是企业与组织最可宝贵的资源,也是经常发生变化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是运动的,不会一劳永逸,也不会一成不变。公共关系的实践告诉我们,不能把公共关系专业人员当作“救火队”,而应把他们当作“常备军”。人力资源的管理职能应该是经常性与计划性的,这就是说人力资源是一种长期性工作。企业的人员流失率高是目前大多数企业遇到的问题,这也正是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种危机公关的体现,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具备一定的公关意识,对于不确定的事情做好相应的备用方案。人员的流失率高是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如:降薪、转岗、利益分配矛盾、非正式组织、高管离职等。一个人员的离职,也许会引起整个组织内部的轰动,毕竟在企业里非正式的小组织是存在的,他们也许就会借此而兴风作浪,通过小道消息,内部员工论坛等多种传播方式,将事情放大。
所以,企业在辞退员工时也应是谨慎的,以避免不要的麻烦。人力资源部门应密切关注优秀雇员的动向,对于有跳槽倾向的员工,应做好公关工作。可以采取私下里他们进行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发现企业还有哪些做的不足尽量弥补,做好挽留工作。但优秀的员工往往难留住,不妨采取内部晋升机制,刺激其他员工努力工作,争做优秀员工。公关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和效果,又能塑造企业的形象,提高员工的素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公共关系学论文2000字 第4篇
现阶段高职院校“公共关系”课程设立在工文结合的专业课程里,是一门应用型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判断事物的思辨能力以及写作能力。而现在多数课堂都是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教材大同小异、教师仅仅注重课堂写的能力培养,而忽视了很多实践应用的能力培养。解决其教学瓶颈问题必须在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本的原则基础上,更好地推进教学改革工作,“公共关系”课程必须重新调整。
1.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公共关系”课程在很多高校被列入专业课,但有一些则是公共课、选修课。这决定了很多教师对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以及课程建设存在误区,认识不够,很多教师根本没有对教学内容系统研究,也不存在前期企业调研,教学内容陈旧单一,与现有“公共关系”课程岗位相差甚远。
2.教学形式单一,以教师为中心很多教师参与了课程项目化改革,没能真正理解什么是项目化教学,授课方式还是以讲授为主,给学生按部就班地布置作业为辅,没有课后实践。教师一堂课下来都是在讲授教材理论知识,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忽略了学生主体,忽视了课堂氛围,导致教学形式单一,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上课睡觉、说话、玩游戏,很多问题凸显出来。
3.课程项目化教学流于形式,忽略项目实施情况目前,参与“公共关系”课程项目化改革的部分教师能在课堂完成任务,但项目的实施过程过于呆板教条,学生只是单一完成了课堂任务,理论上看学生是以课业为主,“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课堂上只是单一地用教师的课程项目化模式在训练学生,忽略了课后评价体系,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存在良莠不齐现象。
二、“公共关系”课程项目化改革的几点思考
1.调整教学体系,充实教学内容针对“公共关系”课程内容脱离教学实际的情况,教师要重新构建教学体系,以“公共关系”课程应用岗位为基础,构建本门课程的内容体系。培养学生公共意识,掌握公共关系的工作过程,组织形象的塑造和维护,公共关系主题活动的策划和实施,企业危机预测分析与处理,公共关系文书的撰写,公共关系沟通技巧等系列主题。根据以上主题进行设置岗位,针对岗位流程具体分析,例如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即可设计成企业形象调研(E)、企业形象策划(C)、专题活动开展(Thematicactivities)这样几个模块,把公共关系带进企业工作流程模块设计里,按照工作流程的教学更清晰明了,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整体课程脉络的把握,打破了教师只教书本上知识传统做法,重新构建了教学内容体系。
2.多种教学法并存,营造生动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针对教学方式单一情况,教师可以考虑多种教学方法并存,融入到公共关系课程中来,例如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首先设计好模块,进行整体课程设计,设计必须是可实际操作、可践行的项目。把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每次任务。根据岗位流程设计教学任务。工作过程导向法、情景式模拟教学法、角色体验法等都充实教学内容,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氛围,也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公共关系学论文2000字 第5篇
关于公共关系学的论文
浅析我国传统文化对公共关系学发展的影响
摘要:20世纪80年代,公共关系这门学科传入我国,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公共关系学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同时,或多或少带有些鲜明的中国特色,尤其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公共关系学的发展产生了诸多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特色 传统文化 公共关系
1 正面影响
现代公共关系起源于西方资产阶级的工业社会,虽在我国起步较晚,但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内也发展得如火如荼,在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传统文化是崇尚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孝廉和中庸,它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公共关系学的发展产生了正面影响。
“人本”与“民本”
当时的一种较为进步的政治思想,它产生于中国社会的民主政治思想之前。“人本”强调道德实践,甚至推崇为最高地位,毕竟它对于人的精神境界拓展和个体道德修养的完善都有意义。“民本”把民心向背作为政治清明、统治有效与否的一种衡量标准,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社会关系的协调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儒家思想最重视“人”,即“民为邦本”的人文思想。孔子对其宣扬的“仁”曾有过精辟言论:“仁者,人也。”他认为“仁”是人际交往的最高道德准则。孟子秉承前人的思想精髓,于是就有了最著名的“民贵君轻”思想。在儒家思想来看,统治的巩固和_的稳定皆取决于民,凡君者,要善于体察民情、听取民意、满足民众的诉求。这种力求维护官与民之间关系,前所未有的开明政治主张被后世争相传颂,并不断得以发扬光大。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在开展群众工作时,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走群众路线,并提出“一切为人民服务”。可见“人本”“民本”思想在当代中国公共关系活动中已经根深蒂固,国家工作人员作为公共关系学的主体之一,也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把群众高不高兴、满不满意放在第一位考虑,按照广大群众的要求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广泛吸收公众参与,接受公众监督。如此,公共关系的两大主体,公职人员与群众才能同气连枝,各类社会组织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才能被社会公众广泛接受并予以大力支持,进而达到塑造公共组织形象的目的。
儒家思想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追求的是“人和”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遵循“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原则,这与公共关系学“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的道德修养也是被中国传统文化所津津乐道的。学者们认为,只有通过合乎礼仪的行为才能实现“人和”。如孔孟的“礼之用,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这些传统文化理念早已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况且,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以群体为本位,以家族为中心,人际关系讲伦理,心理风俗重情谊,将这些文化凝聚在一起融会贯通,自然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亲缘、地缘、业缘和物缘文化结构,同时发挥着协调组织内部的功能。因此,“人和”这一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对以沟通协调、塑造形象等为主要职能的现代公共关系,融入中国社会以及百姓生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儒家所追求的人际关系中也涉及“天人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西汉的董仲舒也曾提出“天人感应”学说。时至今日,我们应从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这一方面来考究。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关注的焦点,与公共关系学相对应的就是环境公共关系。我国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早已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和法规,与此同时众多社会的大型企业、公共组织的决策者、组织者等,他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也在逐步开展各种与环境相关的公共关系活动。
2 负面影响
带有浓厚的“功利性”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利性”十分浓厚,当然这种功利性非彼种功利性,固然有经济效益层面的意思,但更多强调它的实用性,以及对世人的引导性。一部中国哲学史,就是一部讲述为人处事的伦理说教。“正心修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学而优则仕”。乃至于到了近代,在探求国富民强的道路上,我国的知识分子也主张优先学习外国的“船坚炮利”,猎取外国有用的治国理念,对于诸如自由、平等、博爱等类探讨人性的学说并不十分注重。这一偏执追求历经时代的积淀,已生成中华民族的一种心理特征,烙印在国人的脊髓里。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功利性并非不堪,它源于国人执着而强烈的政治使命感以及义利观,“君子讲义,小人讲利”“正其义不谋其利,名其道不计其功”。这些儒家思想恰恰淡化了社会组织,尤其是企业组织独立的经济法人地位。但我国的企业法人特别是国有企业,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不仅体制尚未完全适应规范的市场经济准则,更多的是观念上仍未转变。
伦理等级次序观念
我国传统文化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民主意识还较缺乏,企业在管理上还存在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痕迹。如内部员工的管理上,未真正树立员工是企业灵魂的观念,积极性的调动、创造性的激发等还有不少问题;在对待顾客的态度上,只了解到顾客是企业的衣食父母这一层面,但思想上并未真正树立起顾客至上的观念;在产品的研发、销售和售后服务上,不免有模仿和哗众取宠的痕迹,歪曲了人们的价值取向,他们常把欺骗性的活动称之为“公关”。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称为中道或中和之道。我国儒学文化的核心就是中庸,中庸要求为人处事合理适宜,不偏不倚,是万事万物的“太平和合”境界。中庸之道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公共关系活动是为了参与市场的竞争,从社会竞争意识的强弱来看,一方面决定了社会进步的快慢,另一方面决定了公共关系学发展的道路遥远与否。这种思想表现在第一是“小富则安”,第二是不重视传播。而今是全球信息时代,人们已经融入各种传播形式之中,谁不重视传播,意味着谁与社会生活脱节。曾经有人提出,公共关系是90%靠实干,10%靠宣传。稍显不足的是中庸思想反对宣传。面对全球经济信息化与多元化的传播趋势,中国企业如继续埋头苦干而忽视传播的重要性,那么企业前景将令人担忧。第三是忽视形象设计。中庸思想提倡不显山不露水,国人延续下来这一优良品质,乃至不少企业只重视产品的功能与性能,而忽略产品从研发、加工到包装等步骤的形象设计与宣传,出现产品生产过剩、销售渠道不通畅、货物积压严重、商品生产供大于求等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应意识到,组织的形象建设是公共关系学的重大研究课题。
公共关系学论文2000字 第6篇
公共关系学之危机公关论文
公共关系学之危机公关
危机公关是指应对危机的有关机制,它具有意外性,聚焦性,破坏性和紧迫性。根据爱德华·伯尼斯(Edward Bernays)定义,公共关系是一项管理功能,制定政策及程序来获得公众的谅解和接纳。危机公关具体是指机构或企业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从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包括危机的规避、控制、解决以及危机解决后的复兴等不断学习和适应的动态过程。危机公关对于国家、企业、个人等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整体而言,企业公关危机的产生,是有其历史性应该存在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原因在企业方,即企业自身的问题,即诚信问题、管理和自律问题。这就如同一棵树,如果从根上产生问题、腐烂了,你从外观上再怎么修饰都没有用,迟早会暴露出来。同样道理,如果企业没有一个自律的机制、没有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而是企图以假冒伪劣、有潜在威胁、非安全、非健康的产品赚取利润,这样的企业是不会长久的。企业应该以百年基业的战略经营企业,应时刻加强自我监督和管理,要懂得产品质量是企业立足的根本。
其次,消费者消费意识、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推动了企业潜在危机的爆发。长期以来,中国消费者有一个特点,在消费过程中能忍就忍,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跟生产厂商较真,这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供应商非法或者违规生产经营气焰。尤其对于部分跨国公司,以前消费者更多的是以仰慕的心态对待的。那么,现在随着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消费过程中的维权意识的增强,就随时会把厂家不光彩的一面通过媒体、消协、工商等系统进行投诉和曝光。
第三,国家宏观政策面的收紧和执法监督力度的加大,会使违规的空间越来越小,而付出的代价则可能越来越大。随着中国法制化、制度化的进程的加速,很多方面都有了刚性的约束和量刑的依据和制度。尤其最近对直接牵涉到老百姓安全和健康的食品行业的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的加强,使得不少企业的问题被暴露出来,就是很好的说明。
最后,是广大媒体的监督的力量。我们看到,随着媒体自由度的增强、独立性的增加,其社会舆论监督的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放大,已经形成了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并与其它力量对违规企业形成了合围之势。最近不少企业爆发危机,都是首先由媒体披露出来的。由于媒体的深挖,加之互联网等传播工具的快捷和畅通性,从而使企业存在的问题一步步被揭露和放大,危机就爆发了。 当然,也有一些外围因素会引起的危机,甚至是不可抗的。
下面,我们由几个例子来具体说明一下企业公关危机的产生以及应对策略。 在光明牛奶在河南郑州被当地电视台曝光“回炉奶”事件的前一天,卓跃咨询与国内另一奶业巨头企业的公关公司老总探讨雀巢奶粉事件及其对行业可能造成的影响。该老总强调,现在包括其所服务的企业在内,整个行业都很紧张,一方面作为竞争对手,要抢占雀巢危机而产生的潜在商机,抢夺雀巢所拥有市场
份额,另一方面更要加强防范,决不允许企业本身出现任何问题,否则在目前公众高关注度的状态下,一旦产生问题,势必将是毁灭性的!
然而,光明还是步了雀巢的后尘,由河南“回炉奶事件”开始,然后是浙江杭州乃至上海光明大本营“早产奶”危机爆发!
综观光明系列危机事件以及光明乳业所做出的表现,从危机管理的角度分析,光明乳业只能算是一个危机管理的新手,其公关行为漏洞百出,败笔不断。而光明乳业危机管理的失误在国内企业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它的失误之处往往又是企业危机管理必须要掌握和灵活运用的一些策略。
首先,光明乳业危机意识淡薄,没有建立一套危机预警和避免机制。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危机的预防和避免是最为中要的环节,只有把这个环节做好了,才能够从源头上避免危机的发生,减少企业因危机而造成的损失,可谓防患于未然。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发生以后,光明乳业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警醒,也没有及时导入危机的预警和避免机制,使雀巢的危机故事在光明身上再度上演。 作为像光明这样的大公司,理应有一套比较系统而完善的危机预警和避免机制,而且以公关经理为主导的所有员工都应该具有危机意识和娴熟的应对技巧。尤其当雀巢奶粉危机甫一发生,作为竞争对手,上海光明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谋划如何抢占雀巢奶粉市场的同时,更应该引起警觉,并在整个集团系统内部进行自查,使整个系统对雀巢危机事件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可能存在的管理漏洞和危机隐患加以消除。
其次,态度怠慢,对公众及媒体的质疑不予理睬,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当危机发生的时候,作为企业方,最应该做的就是及时、积极、主动、坦诚地与政府、消费者、媒体、公众、供货商、投资者等各“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以沟通增强事件的透明度,还事件一个本来面目并告知企业为危机作了什么样的工作和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只有这样也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理解和舆论导向的同情和原谅。然而当光明“回奶事件”发生后,董事长兼总经理王佳芬一口否决了光明存在“回炉奶问题”,而且肯定地说上海光明尽可以放心饮用,不存在任何问题。然而事态并没有朝着王佳芬的理想状态发展,随着浙江和上海光明“早产奶”被揭露和查处,王佳芬及其公关部经理一干人等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通讯设备要么无人接听,要么索性关机,整个光明断然拒绝与外界进行任何的沟通。正因为缺乏企业方面的声音及引导,这无疑促成了光明危机的进一步扩散。
根据卓跃咨询的经验,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危机控制与否跟两样东西最为相关,一是揣测,二是事实。企业要尽可能地告知公众事实,最大范围内避免揣测的发生,而不是选择逃避。当公众或媒体不了解事实真相,也没有正常的渠道获取信息的'时候,他们会紧张,会揣测各种可能事件,从而把企业推向危机的深渊。 第三,危机应对及后续处理手段单一。从危机管理的角度来说,当危机事件发生后,企业与其逃避不如主动应战!企业应该与公众作坦诚的沟通和交流,要告知公众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危机发展到哪个阶段,企业为防止危机及其可能对消费者产生的危害都做了什么样的工作,相关责任人是不是受到追查,企业对整个危机事件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如何巧妙地制定危机管理的传播策略,如何从危机事件中寻找到有利于企业的因素并从中获得商机等等。尤其企业要积极与媒体和公众保持必要和及时的沟通,并有策略性地引导媒体的报道方向。
可是我们看到的光明的危机管理之道则以拖延、躲避、声明等构成其主要手段,从而我们几乎听不到作为企业危机当事方应该有的正面的声音和主张,这显然与
光明乳业这样的大企业和大品牌的地位不相称,更反衬了危机管理的薄弱性。 第四,发言人选择失策。上海光明是在第一时间,不自觉地把该公司董事长王佳芬推向了“最前线”,由其代表上海光明乳业直接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但是我们却看到,王的答辩存在着诸多被事实证明是矛盾的地方。从危机管理的策略层面来讲,王佳芬的这种回答其实代表了上海光明最终的回答,没有可以回旋和调整的余地。
当企业危机爆发以后,光明应该在第一时间设立一个临时的“战时最高领导机构”——危机管理小组,来全权负责危机的应对和处理。这个危机小组的成员应该由企业副总挂帅,公关、市场、生产、财务、行政等相关部门直接负责人共同组成,必要时也可以邀请1-2名危机管理专家作为顾问共同参与。而在对外接受采访或者发言时,企业应该设立一位“新闻发言人”,此人应该由公共关系部经理或者有一定演说和应变能力的相关副总裁担任,一般不主张代表最高层CEO或者董事长直接兼任。这样做是为了给企业留有回旋和调整观点的余地,只有在危机来龙去脉已经非常清楚并得到妥善处理,或者到了危机非常糟糕的时候,否则企业最高层不适合出面。
从以上光明乳业的公关危机案例中可以折射出,当前我国本土企业整体的危机意识还比较淡薄,更缺乏一个系统和良好的危机管理机制和能力。这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课题,即任何一个企业欲想在透明度越来越增强的信息化社会中长期立足下去,必须注重企业危机意识的培养,并通过专业的机构的培训、指导,从而建立起一整套的危机应对策略,只有这样当危机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做到“临危不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