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毕业论文摘要 第1篇
国外的护理伦理教育开展得较早,美国的护理伦理学始于18世纪早期,美国护理伦理学已成为护理本科生必修的一门课程,美国的人文课程在所有医学院课程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了20%~25%[2],已经自成一套以科学为基础的护理知识体系;且他们认为核心知识的第一项即为护理伦理学。我国护理伦理学的教育起步较晚,国内医学教育普遍对护理伦理学课程重视不够、偏重于伦理理论知识的讲解等,但是对护生护理伦理的培养、与护理行为密切结合的实践训练、在临床实际情况中如何有效的进行护理决策等方面均极为缺乏。而且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医疗工作中,医护关系已变为“并列-互补型”医护关系,护患关系也处于更为敏感的时期,对护生护理伦理方面的认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由结果可见,实习前护理专业学生护理伦理认知水平不高,表明实习前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前护理伦理认知水平较低,护理伦理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严峻,因此需要引起护理管理者、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并最终制定相应对策并付诸实施。根据本文结果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护生的护理伦理认知状况,建议护理教育部门应该更多的关注护理伦理教学,大力发展该方面的教育投入。学生在护理伦理方面认知水平较低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缺乏相关教育;
2.学生还未接触临床护理工作,对临床中的护理伦理问题没有切身体会,不能对病人感同身受;
摘要:通过将70例全麻腹部手术患者按手术时间长短分成二组,对术后各项康复指标进行细化观察和对照,明确了长时间手术对术后的呼吸、消化、生理反应以及自主活动(功能)恢复等方面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由此,在加速^v^物的排泄、改善呼吸功能、促进胃肠功能、加强舒适护理方面积极采取了一系例对应措施,全面提高了全麻腹部手术患者的康复质量。
关键词: 手术时间 全麻 腹部手术 康复 影响 护理
Effect of the Duration of Operation on Recovery after Various Abdominal Operations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and it’s Nursing StrategyZHENG Wen-ya,WANG Jian,YAO Man-lingAbstract:Seventy consecutive cases undergoing abdominal operation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were classified into two group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uration of operation. Through analysis of som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index ,it is discovered that long-duration has negative effect on respiration,digestion,physiological response and recovery of after operation. The quality of recovery of those patients undergoing abdominal operation can be improved by accelerating discharge of anesthetic drugs,improving respiration,exciting gastro-intestinal and emphasizing comfort nursing.
Key word:Duration of operation,Gerneral anesthesia, Abdominal operation,Post-operative recovery,Effect,Nursing
手术时间作为一个影响全麻术后康复的重要因素,早已引起大家的重视。
随着现代外科医学的发展,施行外科手术的时间较以前有所缩短,但在现有的条件下,手术时间仍是困扰目前全麻术后康复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课题从70例全麻腹部手术病人入手,通过对不同手术时间患者的术后各项康复指标的观察和对照,明确了长时间手术对术后 康复所造成的不良方面,由此,我们主动地采取了一系例对应措施,在提高全麻腹部手术患者的康复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下面就将我们的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 1 临床资料 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共70例,男性31例,女性39例,术前均无严重的心、肺等疾病,按照手术时间长短分为二组,每组35例。
第一组手术时间≤2小时,年龄为32-75岁,平均年龄为57岁,手术方式为胆道手术15例,结直肠手术8例,胃切除5例,肠粘连分解术3例,肠套叠松解术2例,脾切除术2例。
第二组手术时间〉2小时,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为61岁,手术方式为胆道手术13例,结直肠手术10例,胃切除8例,胰脏手术2例,门高压手术2例。
1. 2方法 对二组手术患者在术后第一天进行观察和记录,观察内容包括咳嗽、咳痰、气
促、胸闷、恶心、呕吐、、腹胀、呃逆、咽喉疼痛、腰背酸疼,根据症状自评量表[1](见表1)进行打分。
并在术后几天跟踪观察自主活动(功能)恢复的时间,包括翻身、起床、肠蠕动、进食情况,依次根据恢复时间段制定五级评分标准(见表4)进行打分,然后将二组数据用WILCOXON检验处理,见表2、表3和表5。
表1 症状自评量表5级评分制
表2 二组症状程度对照
表3 二组症状程度对照
表4 自主功能(活动)恢复时间的评分标准
表5 二组自主功能(活动)恢复时间比较
结果 从表2和表3可见,二组在咳嗽、咳痰、胸闷、腹胀、、咽喉疼痛、腰背酸痛方面,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
从表5看,在肠蠕动、起床、进食恢复时间的比较上,存在明显差异性。
说明手术时间的延长,对术后机体的呼吸、消化、生理反应和自主功能(活动)恢复改变是很大的,影响了术后康复的时间和质量。
2.讨论和护理
2. 1 加快^v^物的排泄速度。
由于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的^v^物可导致通气功能不足,引起吸入^v^物排泄时间延长,麻醉性镇痛药物的应用与吸入^v^物有协同作用,也可以减慢吸入^v^的排泄速度,[2] 致使术后^v^物长时间积蓄,影响术后呼吸、循环、消化等功能。
因此,术后加快^v^物的排泄速度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为此,我们在术后采取了以下措施:
加强保暖工作。
由于腹腔内脏长时间的手术暴露再加机械通气的影响,体热的丢失常较显著,同时术中大量快速输血输液,都可以导致低温。
低温抑制了全身的循环和代谢功能,使^v^物的排泄时间延长。
因此,手术患者回到病房前,我们就应做好保暖准备工作,使室温保持在20-25。
C,增加棉被和棉垫,如有条件,可添置电热毯保持恒温。
高流量吸氧。
术后给予高流量氧气可加快残余^v^物从气道和血液中散发和解离。
另外,也可及时纠正术后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因此,患者回到病房后,即给予〉5 L/min的氧流量,待呼吸情况、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稳定后,逐步减低氧流量,最后以低流量氧气维持。
维持循环功能。
腹腔内的手术操作使下腔静脉受压,术中正压机械通气使胸内压升高,都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牵拉内脏、刺激腹肌均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使心率减慢和血压降低,影响正常的循环功能,这种不良影响常常延续到术后。
因此,术后应加强对生命体症的监测,保持有效的循环功能,适当地加快补液的速度,一方面可加快循环代谢功能,使残余^v^尽快排除。
另一方面,可弥补术中补液不足、失血、第三间隙形成引起的大量功能性细胞外液减少等导致的血容量不足。
积极改善呼吸功能。
从表2反映出,长时间手术的患者对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是很大的,咳嗽、咳痰、胸闷第二组明显高于第一组,术后由于全身^v^物的残余作用不同程度地会抑制呼吸中枢而使通气功能减弱、潮气量降低和呼吸频率改变,加之,肌松药残余作用亦可引起不全呼吸道梗阻而导致通气不足,患者会感到胸闷不适,同时,长时间的气道插管,易刺激引起肺部感染致咳嗽、咳痰频繁,因此,术后积极改善呼吸功能很有必要。
有效的伤口镇痛。
肺容量降低是术后肺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特别是腹部大手术后,因腹壁创伤、手术刺激、术后疼痛、腹带过紧等因素,使胸、腹的顺应性降低,膈肌运动受限,限制了肺的膨胀。
[3] 有效的腹部伤口镇痛能恢复正常的腹式呼吸,增加肺活量,改善通气功能,目前我院运用的椎管内或静脉内连续镇痛泵,镇痛效果持续、有效,缓解了疼痛反应对呼吸的抑制。
早期采取半卧位。
患者手术回到病室后,血压平稳,神志清醒,应及早采取半卧位。
由于腹部手术刺激、术后腹胀,膈肌运动受限,限制了肺的膨胀。
早期采取半卧位,有利于膈肌下降,呼吸功能的恢复;也有利于腹腔渗液的引流,以预防膈下感染、膈肌痉挛对呼吸造成的不良反应,也能减少术后呃逆的发生。
促进有效的咳嗽排痰。
有效的咳嗽排痰,可减少肺不张的发生,并能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在有效镇痛的同时,教会病员和家属正确咳嗽排痰的方法,可应用胸壁扣击法、腹壁保护法、喉部按压法、体位引流法来有效地完成咳嗽排痰。
加强膈肌功能训练。
研究结果表明,[ 4]腹部手术后通气功能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腹腔脏器操作所致反射性膈神经传出抑制,特别是长时间手术患者,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因此,术后指导患者进行膈肌功能训练,可加快恢复正常的通气功能。
可嘱咐患者采取半卧位,指导患者缓慢用力深吸气,收缩腹部并缩唇用力呼气,每日训练3-4次,每次10分钟,以增加膈肌的运动,减少气道死腔,改善通气功能。
2. 3 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从表5看,肠蠕动、进食的恢复时间,第二组明显滞后于第一组。
由于长时间的麻醉抑制、手术创伤,水、电解质紊乱,术后紧张焦虑、切口疼痛等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使胃肠蠕动在术后长时间受到抑制。
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保持电解质的平衡。
由于术中失血失液、术后大量引流液的流出,造成大手术后电解质的紊乱,如低钾、低钠可抑制胃肠平滑肌的收缩,影响胃肠动力的恢复。
因此,术后要严密观察电解质的变化,根据情况,及时补充。
一般呕吐、腹泻、肠和胆道引流所致的低血钠,为低容量性低钠,必须既补充容量,也补充钠。
肠蠕动恢复的锻炼。
一般术后1-3天,肠蠕动逐渐恢复,肛门排气,腹胀自行消退。
如术后数日仍未排气,听诊无肠鸣音,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肠蠕动的恢复。
在持续胃肠减压的情况下,可帮助腹部按摩,从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作单向反复按摩,能促进肛门的排气。
鼓励患者作肢体伸屈活动,协作变换卧位。
也可用针灸疗法来刺激肠蠕动的恢复。
饮食刺激法。
对于腹部手术的患者,早期恢复自行进食,对术后的康复很有帮助,胃肠道营养物质的摄入,可加强肠粘膜的屏障作用,防止细菌移位引起的感染,同时,也可预防胃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
在临床上,一般待肠蠕动恢复,腹胀消退,才给予进食,往往使进食的时间被延后。
为此,我们通过尝试,认为可主动通过饮食刺激法,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
在胃管拔除后,可先给予少量温盐水,通过温度和渗透压的改变和刺激,以及通过吞咽、咀嚼等一系列消化过程,逐步激起肠蠕动反应,待肠蠕动恢复后,再过度到正常饮食。
加强舒适护理。
长时间手术的患者在术后有比较多的不适反应,从表2看,有腰酸背痛、咽喉疼痛、胸闷不适等,因此,我们在术后采取了一系列舒适护理。
早期采取半卧位、适时协助改变多卧位方式、配合多软枕衬垫身体支撑点、气垫床的应用,都能避免肌群、韧带、肌腱的过分牵拉伸长,缓解术后腰酸背痛。
患者体力有所恢复后,早期督促四肢活动、端坐、行走可疏通经络、促进循环。
留置胃管期间,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同时给予雾化吸入每日二次,既可稀释痰液帮助咳出,又可湿润温暖咽喉部,减轻疼痛,预防咽喉炎的发生。
3.小结
通过临床观察和对照,我们发现手术时间对全麻腹部术后康复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 的,特别是对长时间手术的患者,我们应高度重视,只有积极、及时、有效地采取一系例相应措施,才能综合提高全麻腹部手术患者的康复质量。
参考文献:
护理毕业论文摘要 第2篇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李庆君
论护士职业道德的养成
正文:
职业道德又叫专业品格。护士的职业道德就是护士和病人之间及工作中的协助者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社会道德现象在护理专业上的体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护理专业尽快完整地确定护士的道德规范,研究出培养护士优良职业道德的措施,以改变当前护理工作现状,发展护理
专业。一些医学书刊中谈到了护士的十三种特性,即生理和心理的健康、高度的警觉性、熟练的技能、绝对的可靠性、鼓舞人心的自信心、过人的机智、优雅的风度、对病人的体贴、工作的合作、令人愉快的态度、良好的文化素养、满足于所任的工作和具有职业的责任感。目前不少国家实行了高等护理教育,有的甚至把申请入护士学校的唯一标准定为具有良好的名誉并把伦理学、社会学作为护士的必修课。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护士的职业道德应由意(意志)、情(情感)、知(知识)、行(行为)四要素组成,几个方面,具体说应该有如下:
一、热爱专业、忠诚本职
护士是一种专门职业,护士的职责是通过治疗护理和预防护理为人类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和促进健康。护士教育创始人南丁格尔说:“护士必须有一颗同情的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在医院里工作的护士,为病人服务,病人中有的清醒,有的昏迷、有的慢疾缠身,有的急病凶险。他们来自社会的各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这一特定的工作对象决定了护士工作的复杂性。要求护士要具有特殊的道德风尚,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则要求护士具
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做到不怕脏、不怕累;热爱本职、忠于职守、忠于病人,在技术上要精益求精,把自己的一切献给护理事业。
二、体贴同情、和蔼可亲
病人接触最多的是护士,护士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情绪,如护士亲切的表情,将使病人充满信心,感到温暖。反之护士带着轻视厌恶态度就会使病人感到屈辱甚至激怒而加重病倩。因此护士应具有一颗慈善而纯洁的心,视病人如父母兄妹,做到礼貌热情,主动周到,体贴入微。当个人利益与病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象白求恩、吕士才那样,为了病人勇于牺牲自己的一切。
三、知识丰富,技能精巧
现代科学的发展对护士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学基础,护理技术等,不但要求理论基础知识扎实,而且要求技术操作精巧熟练,这样才能更好的造福于病人。因此,护士除了学完护校的全部课程外,还应结合工作实践刻苦学习,不断掌握本行业,本专科的新技术,不断学习新理论,注意新动态,并争取有所创新,有
所前进。
四、有道德有修养的行为
1、风度优雅、举止端庄
由于护士工作接触的对象特殊,要求护士在工作中,服装整洁,言谈文雅,举止端庄,作风正派。护士只有具备了这些优雅的风度,才能给予病人良好的印象,病人才能对护士产生信赖感。
2、勤劳细致、严肃忠诚
在医院里,不少病人昏迷不醒或瘫痪,一切要由护士照料,而护理技术操作又多为护士单个进行,因此勤劳细致,严肃忠诚是护士专业品格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护士在工作中应始终坚持有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无论何时何事应忠诚老实认真负责,不得弄虚作假,工作一旦出现差错发生事故,应毫不隐瞒,迅速汇报,及时处理。
3、谦虚谨慎,善于合作
护士相处的对象除病人之外,还有家属、医生、其他护士及医院员工。因此,一个护士应有良好的个性修养,做到谦虚谨慎,尊重人,体谅人,帮助人。对病人家属应耐心解释和指导,对医生应尊重和信任,密切合作,诚实而机智地执行医嘱。青年护士对资历老的护士应尊重和体贴,年老的护士对年轻的护士要关心、爱护和指导。
4、情绪稳定、老练沉着
在工作中,特别是紧张的抢救中,护士要做到沉着果断,迅速敏捷,灵活机动,有条不紊,就必须在个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决不因个人情绪影响工作。对那些性情暴躁或者爱挑剔的病人绝不与其计较,始终保持护士崇高的职业道德。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护士具有这些良好的职业道德呢?首先,护士学校要做好这一专题教育,可适当开设一些有关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护理心理学。尤其是在教员讲课示范操作时应以身作则,假模型要当真病人对待。而对已经工作的护士,应普遍进行教育,针对个别护士不测量体温、血压,在表上搞假登记实例进行教育,讲这种错误行为的危害性,教育护士应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
其次,激发护士的道德情感。有道德情感就会有道德行为。对护士来说,激发和培养事业心、责任感特别重要。可请护理界的老前辈讲传统或模范人物作报告,或用定期召开工作座谈会,批评不道德的坏人坏事等方式,加深护士与病人之间的相互了解,进一步激发护士的道德情感。
第三,应注意培养护士的道德行为习惯。护理工作光靠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还不够,还要让道德行为形成习惯。护士长应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党团员、护师的骨干作用。结合工作实际,一个时期可重点抓一个问题,定期讲评,发动护士、医生、伤病员及家属采取不记名投票的方式,或是每个病人出医院之时填一张卡片,推选“优秀护士”,天长日久的陶冶,培养出护士良好的专业品格。
第四,加强对护理工作的领导,迅速改变现状。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护理教育还很不完善,护理业务还未真正形成完整系统,临床工作中,医护比例失调,护士缺编,只能忙于机械地执行医嘱。有的单位不够重视护理工作,把护理工作、护士道德、工作作风归纳为医疗工作,医德医风一起抓。同时,在护理工作队伍中,经过正规卫校毕业的中老护士由于改行,剩下的人数不多,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加之护
士福利差,一部分护士不安心本职工作,这些因素影响着护士的职业道德建设。再者人们的道德观念淡漠,护士中也有不道德的行为。许多触目惊心的事实说明抓紧护士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面对当前护理队伍的现状,必须加强领导,如再不抓紧,一些良好的护理传统道德将会失传。当然,不可否认,近年来护理工作跟各行各业一样,形势大好,但要使护理专业建设跟上医疗技术、设备的现代化发展,仍须加倍努力。
最后,要有长远的目光,加强业务的深入再学习,我要做好一名护士,要有长远的目光,护理知识和护理手段是不断更新的,人的意识也是不断的深化,所以我在平时的工作之中应该不断的探索,不停的创新,从理论到实践都要再学习。多参加各种培训班、提高班的学习,多向其他兄弟医院学习更科学先进的护理经验。多从护理杂志中汲取新的护理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更新知识,更新观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永不落后。
总结:我作为一名即将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护士要做到,体现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对我来说,护理工作的对象是各
种各样的病人,每个病人的病情又时刻处于动态的变化中,工作头绪多,紧急情况多,意外事情多,而且与病人接触的时间,与病人、家属联系也多于医生,在整个医疗工作中扮演着多重角色。而病人已将医院的环境、护士的形象、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等视为一种服务消费的价值参考,这就对护士形象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避免和减少护患纠纷,有效的沟通对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根据不同层次的病人,我应采取不同的沟通技巧,最大限度的满足他们的身心需要。良好的沟通让病人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以积极的态度配合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从而达到病人早日康复目的。同时美还具有感染性,如护士心情愉快,面带微笑,谈话幽默、诙谐,步履轻盈,操作熟练,动作敏捷,充满青春活力,病人就容易得到美的感受,从而更加珍惜人生,珍惜生命,更能体会到生活的美好。所以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服务意识、树立以病人至上、服务最优、以病人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
护理毕业论文摘要 第3篇
并发症发生情况
干预组80例患者经舒适护理后,出现并发症者7例,其中,尿潴留4例,感染3例,坠积性肺炎0例,并发症总发生率;对照组80例患者经妇科常规护理后,出现并发症者16例,其中,尿潴留9例,感染5例,坠积性肺炎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20%。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后有意义(P
护理满意度
干预组8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者72例,一般满意者8例,不满意者0例,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8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这60例,一般满意者7例,不满意者13例,护理满意度。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后有意义(P
护理毕业论文摘要 第4篇
骨折患者各不同阶段的心理表现及护理:骨折早期。患肢因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从而多数患者精神紧张,有的常表现有抑郁少言、失眠、不思饮食。针对患者的这些表现,要以热情的态度了解病情,和患者交谈,做解释工作,说明骨折后,由于机体气血运行紊乱,气机凝滞或营血离经。阻塞络道,淤滞与肌肤 理,古患肢或局部肿胀疼痛。随着活血 癒药物的应用和时间的推移,这种肿胀疼痛是会逐步消除的。并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过多移动肢体,以防骨折断端活动而造成新的损伤或发生再移位。在生活上积极帮助患者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如给别人洗脸、倒水、喂饭、端送便盆等,使患者能过着接近正常人的生活,从心理上感到满足。这样才能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治疗期间。骨折大多需手法复位,较长时间外固定,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治疗[1-2]。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治疗,所需时间较长,并且做了方法会带来一定痛苦。尤其需再次整复或手术时,患者心情大多十分紧张,焦虑不安,甚至拒绝治疗。这时要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各种不同方法治疗骨折的意义,以及正确复位的重要性。并告之患者骨折并非难治之症,不要让其增加思想负担。把病情治疗措施和预后情况告诉患者,并向患者介绍治愈的病例,从而解除其思想顾虑。耐心向患者讲清骨折预后多能完全康复,有些患者对自己的经治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不相信,治疗不配合,非要某高年资医生看看才能放心。对于这类患者应采取耐心说服讲解,任何一名医生对患者的健康是负责的,一切治疗都必须遵循科学。骨折后期恢复期。一般患者表现接近正常的心理反应,且多能主动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心情愉快的为痊愈出院作思想准备。部分患者,表现练功不耐烦,情绪激动、易怒。此期护理时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进行劝导和安慰患者,做好宣传工作,为患者重点要宣传功能锻炼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交待清楚功能锻炼的方法与注意事项,这样,患者往往能解除厌烦情绪,增强功能锻炼的信心和耐心。
骨折患者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及护理: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生活依赖性强,加上患肢疼痛不愿意活动肢体,且长期卧床,血循差,易发生病发症褥疮和便秘。有的患者甚至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我们护理时要尽量理解和满足患者在治疗和生活护理方面的要求。对于暂时不可能满足的不合理的要求则要详细说明原因,做好解释工作,把骨折“动静结合”的重要意义,活动方法向患者作认真的介绍,使患者从思想上认识到主动练功治疗骨折必不可缺的一个步骤。青年患者。思想活跃,情绪波动大,对疼痛的耐受力差,往往因个人问题或家庭及工作方面而影响病情变化,对这些患者,心理护理主要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经常与患者拉家常、谈工作、谈理想,这样才能随时发现其不顺心的事和不愉快的心情,及时协助患者处理解决,或为患者找些书刊、杂志阅读,既能提高思想觉悟,又能分散注意力。有些患者不习惯床上大小便,控制进食及饮水量。应向患者说明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及对骨折愈合的重要作用,指导患者训练床上大小便,并嘱他们多吃含维生素类食物,注意两便的通畅,防止便秘及泌尿系发症发生。少儿患者。多数好动,对疼痛敏感,表情痛苦,有畏惧心理,不能主动配合治疗,易哭闹,护理时对患儿要象亲人一样关心爱护。针对不同患儿的个性特点,做到耐心开导,细心观察,多表扬,多鼓励,做到四勤眼勤、手勤、腿勤、嘴勤。抽出一定时间为患儿讲故事,设法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达到护患关系融洽,使患儿消除畏惧心理主动配合治疗[3]。同时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清洁、无渣屑,避免尿液刺激皮肤发生褥疮。
3 体会
对骨折患者的护理,要重视心理护理,这正是祖国医学的传统和特点,为此首先要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及道德修养,对患者以诚相待,视患者为亲人,正如古人所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通过周到的服务,端庄的仪表,敏捷轻巧的动作,使患者有一种信任感。同时对患者进行开导、说服、分散注意力,进行全面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其对疾病有所认识,解除顾虑,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这样才能加速骨折愈合,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6:534.
[2] 杜 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8.
[3] 李小芹.宋艳庄晓红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1O(4):24.
在医学中,伦理困境的产生常常是因为:当个人秉持的两个伦理原则互相冲突时;或当两可行的医护措施都各有利弊时;或当患者要求某一医护措施,但却没有明显的规定可循时;或当两过个可行措施都不太理想时;或当个人的角色要求与伦理原则有所冲突时。长期以来,护士在繁忙的工作和复杂的护理人际关系中承担着各种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期望、行为规范以及有关的医学护理伦理原则导致了护士角色的道德冲突。发生冲突时给护士带来非常大的压力,严重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妨碍护士角色功能的实现,最终导致对人们生命健康的不利影响。
【摘 要】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妇科收治的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妇科常规护理,对干预组患者在妇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并采用统计学分析,得到的结果差异以P
【关键词】妇科 舒适护理 腹腔镜手术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腹腔镜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临床上各种疾病的治疗当中,且这种手术治疗方法具有效果显著、创伤性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1]。为了进一步提高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预后效果和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护理毕业论文摘要 第5篇
临床资料
从2002年11月~2012年11月这段时间内我院妇科收治的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中抽取1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所选对象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干预组患者的年龄均在22~62岁的范围之内,平均年龄±岁。基础疾病:宫外孕86例,卵巢囊肿34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均在23~61岁的范围之内,平均年龄±岁。基础疾病:宫外孕84例,卵巢囊肿36例。选取标准:(1)所选对象均满足腹腔镜手术的临床适应症;(2)两组患者在一般性资料方面无差异性,有可比性。
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入院宣教、术前准备、术中监护、术后一般护理、出院指导等。对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具体做法如下。
手术前:术前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并针对患者心理特点开展心理疏导,同时做好宣教,宣教内容包括对麻醉及手术方式的介绍、术前注意事项等,以减少患者的心理恐惧。此外,遵医嘱对患者禁食处理,并详细询问药物过敏情况,嘱患者术前卸下首饰、项链等贵重物品。
手术中:首先,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准备术中用品,连接并检查手术仪器与设备,将手术室内温湿度调节至合适范围内;第二,术前建立好至少2条静脉通路,并维持输液通畅,做好对患者输液过程的监护;第三,根据手术方式对患者取合适体位,保持患者舒适度,并充分暴露手术部位以方便医师操作;第四,手术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一般情况,并注意保温,发现异常时及时汇报麻醉师和医生。
手术后:待患者麻醉清醒后为其穿戴好病员服并护送至患者病室,加强巡视,巡视内容包括患者精神意识状态、手术切口情况等,并做好相应记录。
判定依据
选择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作为护理效果判定依据[2]。并发症发生率的计算方法为:(尿潴留+感染+坠积性肺炎)患者例数÷该组患者总数×100%。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方式进行采集,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各项护理的评分、护理人员态度的评分等,满分为100分,根据问卷评分结果由高到低依次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三个等级:非常满意:评分结果为90~100分;一般满意:评分结果为60~89分;不满意评分结果为60分以下。护理满意度的计算方法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患者例数÷该组患者总数×100%。
统计 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包对本次研究中需要处理的数据进行分析,所有计数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对计数数据和计量数据分别采用x2和t方法进行检验,设定显著学水准为a=,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