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婷婷硕士毕业论文(优选7篇)

个人学习 20 0

田婷婷硕士毕业论文 第1篇

[1] 王衍用.对旅游资源应该进行深度研究[J].旅游学刊,2007(2):11-12.

[2] 伍延基,王计*,曾海洋.无景点旅游的理论解释与实践意义田.旅游科学,2008,22(4):28-31.

[3]宋丁.突破*旅游市场的门票经济瓶颈[J].旅游学刊,2008,23(5):11-12.

[4]陈耀.坚持旅游规划创新,推进”大旅游”统筹发展[J].旅游学刊,2010,25(3):7-8.

[6]谢彦君.在旅游普查实践中用学术的眼光审视目前国标的得失[J].旅游学刊,2005(4):8-9.

[7]谢朝武,黄远水.论旅游地形象策划的参与型**模式[J].旅游学刊,2002,17(2):30-34.

[8]程遂营.我国居民的休闲时间、旅游休闲与休闲旅游[J].旅游学刊,2006,21(12):9-10.

[9]简玉,峰刘长,生徐钮.无景点旅游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基于长沙与张家界旅游市场的比较分析[J].旅游论坛,2010,3(6):756-762.

[10]方田红,雷可为.关于我国无景点旅游兴起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9,(11):88-90.

[11]川刘松.休闲旅游理论及实证分析[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08:4-21.

[12]*涛.我国自助游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22-24.

[13]李永文.旅游地理学[M].**:科学出版社, 2004:10-11.

[14]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16-126.

[15]伏六明.无景点旅游发展障碍与对策思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 82一84.

[16]克莱尔.A.冈恩(美),特格特.瓦尔(土).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M].吴必虎,吴冬青,*宁.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_5:4.

[17]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旅游出版社,2001:113-115,236-237.

[18]王林伶.银川休闲旅游开发与空间构建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0:1_5-16.

[19]张广瑞,魏小安,刘德谦.2003-200_5年*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_5:19_5- 207.

[20]张景群.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M].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7-8.

[21 ]张素娟,樊莉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商贸,2010,9:17.

[22]**.浅析自助旅游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商业经济,2006,(3):9.

[23]陈秀琼.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门票涨价的理性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8):14-17.

[24]林炎钊.旅游形象设计:我国旅游城市面临的新课题[J].**第二外国语学报,1995,(3):53-56.

[25]林捷.互助旅游者交往特征和模式研究一一基于社会基本论的视角[D].广州:中山大学,2009:1-7.

[26]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旅行社经营管理[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69.

[27]王云良.网络互助旅游及其基本特征[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23-28.

[28]郭小东.基于旅游心理动机视角的无景点旅游现象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研究生院,2010:31-60.

[29]顾金梅.我国导游薪酬**的研究[J].山**济管理**学院学报,2008,(03):14-18.

[30]钟丽娟.武汉市无景点旅游者行为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0:26-40.

[31]钟丽娟,钟丽姬,涂建华.无景点旅游下导游的应对措施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 (5 ):473-474.

田婷婷硕士毕业论文 第2篇

[1]郭少鹏.湿式氨法烟气脱硫及结合臭氧氧化实现同时脱硫脱硝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

[2]胡小夫.金属有机框架组装杂多酸复合材料及其氧化脱硫性能[D].*石油大学(华东)2013

[3]YanCao,FujiaoSong,YunxiaZhao,(dobdc)

[J].(10)

[4]张丙凯.燃煤烟气中汞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和氧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

[5]屈文麒.燃烧过程中重金属在线监测、**和吸附机理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6]王奇.危险废物焚烧厂二恶英排放的环境分布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14

[7]黄云.微藻固定烟气高浓度CO2的藻种改良和过程优化调控[D].浙江大学2014

[8]曹飞飞.有序性结构对碳材料NO_x吸附及还原作用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5

[9]闫丽云.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副产品再生循环利用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4

[10]马良.气溶胶颗粒逆排旋流去除原理与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4

——新能源汽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菁选3篇)

田婷婷硕士毕业论文 第3篇

[1] 高珊珊.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的点云配准[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8

[2] 李宝瑞.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2

[8] 刘洋.基于编码结构光的三维扫描仪原型系统研发[D].杭州:浙江大学,2005

[3] 杨永.古建筑数字化保护关键技术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

[4] 林源.古建筑测绘学[M].**:**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 王其亨.古建筑测绘[M].**:**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 沙黛诺.古建筑测绘方法和技术的适用性和可靠性[D].天津:天津大学,2009

[8] 代世威.地面三维激光点云数据质量分析与评价[D].西安:长安大学,2013

[10] **.基于逆向工程的**曲面重构技术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硕士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 (菁选3篇)(扩展7)

——物流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菁选2篇)

田婷婷硕士毕业论文 第4篇

1、唐国兴,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和模型,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2、张寿、于清文,计量经济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4。

3、邹至庄,经济计量学,*友谊出版公司,1988。

4、古扎拉蒂 计量经济学(上,下),*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中译本。

5、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中译本。

6、William H. Greene, Econometrics, 4th ed.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影印本。

7、汉密尔顿,时间序列分析,*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中译本。

8、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统计出版社2002。

9、张晓峒主编,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使用指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10、拉姆.拉玛丹山《应用计量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中译本。

11、Box, Jenkins, Reinsel《时间序列分析:预测和**(第三版)》,*统计出版社,1997年中译本。

12、陆懋祖《高等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3、韩德瑞、秦朵《动态经济计量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4、谢识予、朱弘鑫《高级计量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5、弗朗西斯《商业和经济预测中的时间序列模型》,*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6、朱平芳《现代计量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17、Pindyck R S, Rubinfeld D L, Econometrics Models and Economic Forecasts, 4th ed.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1998.

18、Johnston, J. and J. DiNardo, 1997, Econometric Methods, 4th ed., McGraw-Hill.

19、Wallace T D, Silver J L. Econometrics-An Introduction.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88.

20、Gujarati, D. N., 1995, Basic Econometrics, 3nd. ed., McGraw-Hill.

田婷婷硕士毕业论文 第5篇

1.赵维田著《世贸**(WTO)的法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石广生主编《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果:法律文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世界贸易**秘书处编《乌拉圭回合协议导读》,索必成胡盈之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H Jackson著《GATT/WTO法理与实践》,张玉卿、李成刚、杨国华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5.李浩培著《条约法概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周忠海等著《国际法学述评》,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7.李居迁著《WTO争端解决机制》,**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8.宣增益主编《世界贸易**法律教程》,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9.梁西著《国际**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司法部法规教育司,国家外国专家科教文卫司编《WTO争端解决机制/规则、程序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1.余敏友、左海聪、黄志雄著《WTO争端解决机制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曾令良著《世界贸易**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沈木珠著《国际贸易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4.回沪明、赵松岭主编《世界贸易**(WTO)及其争端解决经验》,**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

15.朱榄叶编《世界贸易**国际贸易纠纷案例评析》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6.韩立余著《WTO案例及评析(1995-1999)》(上、下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韩立余著《WTO案例及评析(2000)》,**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杨荣珍编《WTO争端解决案例与评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版

19.周忠海著《论国际法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作用》,载于《**市政法管理**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20.赵秀文著《论世界贸易**的争议解决机制》,载于《国际法学论丛》,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21.杨国华等著《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磋商程序研究》,载于《法学评论》2003年第2期

22.杨国华、李詠箑著《谈WTO争端解决程序中的第三方》,载于商务部网***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与**47

23.王新著《WTO争端解决机制和下一轮谈判的主要问题及我们的.对策》,载于《律师世界》2002年第2期

24.郭双焦著《当前WTO争端解决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载于《经济师》2003年第6期

25.韩保庆著《WTO争端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浅析》,载于《对外经贸实务》2003年第6期

26.黄志雄著《对发展**家参与GATT/WTO争端解决活动的法律分析》,载于《法学评论》2001年第6期

27.川濑刚志著《回顾WTO争端解决谅解协议的修改谈判进程》,

Trade Organization,The WTO dispute settlement procedures/a collection of the relevant legal text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Petersman,International trade law and the GATT/WTO dispute settlement system,London/Boston/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7

and Eric Process and Procedure of Litigating at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A Review of the Work of the Appellate Body,Law and Policy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31,2000

and Pamela WTO Dispute Settlement Implementation Procedures:A System in Need of Reform,Law and policy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2000)

Lun,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Reforms and China’proposal,Journal of World Trade 37(6),2003

,_e/legal_e/

Session of the Dispute Body,Report by the Chairman,Ambassador Péter Balás,to the Trade Negotiations Committee,TN/DS/9

the Special and Differential Provisions in the Dispute Settlement Understanding,Communication from China,TN/DS/W/29

Amendments to the Dispute Settlement Understanding–Drafting inputs from China,Communication from China,TN/DS/W/51&TN/DS/W/51

硕士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 (菁选3篇)(扩展3)

——艺术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田婷婷硕士毕业论文 第6篇

1.赵维田著《世贸**(WTO)的.法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石广生主编《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果:法律文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世界贸易**秘书处编《乌拉圭回合协议导读》,索必成胡盈之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H Jackson著《GATT/WTO法理与实践》,张玉卿、李成刚、杨国华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5.李浩培著《条约法概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周忠海等著《国际法学述评》,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7.李居迁著《WTO争端解决机制》,*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8.宣增益主编《世界贸易**法律教程》,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9.梁西著《国际**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司法部法规教育司,国家外国专家科教文卫司编《WTO争端解决机制/规则、程

序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1.余敏友、左海聪、黄志雄著《WTO争端解决机制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曾令良著《世界贸易**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田婷婷硕士毕业论文 第7篇

[提要]蓝海战略管理会计在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的同时,要实现价值创新的目标,必须改变原有的指导思想、思维方式,遵循新的程序重塑管理会计体系。蓝海战略管理会计是蓝海战略与战略管理会计相结合的产物,它贯穿创意经济全过程,是战略管理会计的新发展。

关键词:蓝海战略;战略管理会计;创意;价值创新

21世纪创意经济在全球蓬勃发展,并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词汇。创意经济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据着明显的主导地位。它不仅为企业提供创新发展思维和模式,也为企业实现价值创新开启了广阔的蓝海。**未来学家托夫勒就曾大胆预言:主宰21世纪商业命脉的将是策划,因为资本时代已经过去,策划时代正在来临。而会计管理作为经济策划的一部分,是创意经济所不能够缺少的一种科学方法与**,对创意经济的成长和增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蓝海战略及其管理会计理论

(一)蓝海战略的价值创新内涵。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钱金和勒妮莫博涅教授于2005年出版了《蓝海战略》一书,在战略管理学界与企业界获得巨大反响,被誉为“为全球的企业界寻求新的战略**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范式”。该书将市场分为“红海”与“蓝海”。“红海”是一种市场竞争者战略雷同、市场趋于饱和、*均利润率极低的行业,企业在其中进行着你死我活的竞争。而“蓝海”则是指未被开发的行业,其中竞争对手很少,*均利润率很高,能给企业带来迅速而高效的价值增长。蓝海战略的基石是价值创新,蓝海在创新的同时,以提升企业价值和客户价值,并实现企业自身价值飞跃为目标。(二)蓝海战略管理会计。蓝海战略管理会计是蓝海战略管理与战略管理会计相结合的产物,是战略管理的延伸和发展。因此,蓝海战略管理会计将会因蓝海战略与管理会计的结合应运而生,构建蓝海战略管理会计模式是未来管理会计发展的重要领域和方向。1、构建蓝海战略管理会计模式的现实意义。蓝海战略管理会计是蓝海战略深入发展的结果,它有利于企业创造经营管理新模式,有利于企业树立战略管理新理念。蓝海战略管理会计能促使企业进行价值创新,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2、蓝海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蓝海战略强调企业应通过价值创新,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实现持久的获利性的增长。因此,蓝海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是管理人员在价值创新和不断创意的基础上运用专门的方法帮助企业进行战略分析,制定战略规划,评价战略业绩,从而实现企业持久的、获利性的增长。

二、创意经济―――开启企业“蓝海战略”的钥匙

(一)创意经济的概念。自从英国**1998年正式提出“创意经济”的概念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提出了创意立国或以创意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创意产业已经被提到了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战略层面。所谓创意,是经济主体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而获得的,对某种潜在获利机会的原创性识别与认知。这是一种原创性的知识,它既可以是某种点子、想法,也可以是某种策划、思路或解决方案。而创意经济是指在知识经济高度发达的新阶段,以人的创造力即创意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台,以现代科技为**,并把创意物化,形成**化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服务,以提升经济的竞争力和生活质量为发展方向的新型经济形态。(二)连接创意经济和蓝海战略。蓝海战略的基石是价值创新,蓬勃兴起的创意经济,不仅为企业提供创新发展思维和模式,也为企业实现价值创新开启了广阔的蓝海。从研究“创意”本身,逐渐延伸到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和生产活动,即“创意产业”、“创意资本”,又拓展到以创意为基本动力的经济形态和社会**,逐渐聚焦在具有创意的人力资本。1、创意经济创造观念价值。价值创新要通过为消费者提供新的价值元素来实现。价值是与需求联系的,需求是推动价值形成的原动力。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产品价值系统由功能价值和观念价值两个部分构成。功能价值是消费者为满足自己基本需要时愿意支付的价格部分。观念价值是主观的、可以体会和感受的无形附加物,因文化创意渗透而生,是附加的文化观念。于是生产者让产品成为文化意义的承载者,也就**提高了产品的观念价值,开辟了企业产品价值提升的蓝海。2、创意经济创造新市场。创意经济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广泛的融合性,即它能与各行各业相互融合、渗透。这种融合就把技术、文化、制造和服务融为一体,既有利于产业的延伸,又**拓展了产业的发展空间,同时还能够创造新的市场。特别是文化创意为产品和服务注入新的.文化符号要素,为消费者提供了新的价值元素,从而也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市场蓝海。3、创意经济创造新产业。创意经济开辟“蓝海”中的功能还体现在,由于创意经济发展能够打破传统产业界限,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价值的新型产业群重塑了现代产业体系,不仅产业价值倍增,也为区域品牌价值的提升打开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创意经济的发展告诉我们,“人类的认识不仅能够改变财富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人类的思维还能够创造价值”,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把规划变策划,把创意变生意,把智慧变实惠。

三、基于创意经济基础上的蓝海战略管理会计

(一)创意经济中管理会计的运用。创意经济中管理会计的运作始于项目周期的第一阶段,并随着项目的进展不断延伸,贯穿创意项目整个过程。在创意经济过程中创意策划人员通过对创意项目进行系统分析,对创意活动的整体战略和策略进行运筹规划,从而对提出决策、实施决策、检验决策的全过程作预先的设想。以便充分运用自有资本,巧妙利用社会资本和**外风险投资,在资本运动的时间、空间、结构三维关系中选择最佳结合点,以获得满意与可靠的投资回报。这本身便具有蓝海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二)创意经济基础上的蓝海战略管理会计1、创意项目可行性研究。创意项目可行性研究是按照投资决策程序要求,在投资决策前对与项目有关的市场、资源、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所进行的全面分析论证和综合评价,是一种选择最佳投资项目或投资方案的科学方法。一个好的创意项目不仅要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更要分析其经济上是否可行。首先,分析项目形成的相关成本,如研发过程中成本、投资成本等;其次,分析项目未来可能带来的收益;最后,将收益与成本进行比较,估算出净收益,作为项目取舍的标准。不仅如此,一个创意项目可行性研究必须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从技术、经济角度对项目进行**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环境影响进行科学预测,为项目决策提供公正、可靠、科学性的投资意见。2、构建具有商业可行性的蓝海管理会计战略。在价值创新蓝海战略下,管理会计必须改变原有的指导思想、思维方式、工作程序等一系列内容,遵循“评估买方信用―――制定战略价格―――确立目标成本――排除接受的障碍”的程序重塑管理会计体系。首先,满足购买者的特别效用。运用蓝海战略,视线将超越竞争对手移向买方需求,跨越现有竞争边界,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素筛选并重新排序,从给定的定位选择向改变市场结构本身转变。其次,价值创新挑战了基于竞争的传统教条即价值和成本的权衡取舍关系,让企业将创新与效用、价格与成本整合一体;通过改变产业结构重新设定游戏规则,面向潜在需求的买方,合并细分市场整合需求。再次,为了将蓝海创意的赢利潜力最大化,公司从价格中减去合理的利润边际就得到目标成本,以目标成本来提供服务并获得一个稳健的利润空间。最后,从一开始就了解并消除理念中将面临的各种障碍,才能采取措施确保理念的成功地实施,蓝海战略的设计流程才是完整的。

四、结束语

产业发展史告诉我们,市场空间从来就不是既定的常数,没有永远卓越的企业,也没有永远常青的产业,企业要做的就是在适当的时候采取有效的战略行动。蓝海战略的价值创新是一种中长短期战略创新。其战略优势存在于被模仿之前。随着其他企业跟随战略的推进,蓝海也会慢慢变成红海,因此蓝海战略行动也要随之改变,一步步升级,不断进行下一循环蓝海战略的部署,动态地应用蓝海战略。

主要参考文献:

[1]周霞,冯文红.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蓝海战略[J].**乡镇企业会计,.

[2]林万祥,符刚.基于蓝海战略的管理会计重构[J].会计之友,.

[3]王慧敏.创意产业与“蓝海”战略[J].经济咨询,.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