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前言与绪论(通用6篇)

个人学习 17 0

毕业论文前言与绪论 第1篇

(1)开门见山,不绕圈子。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

(2)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引文的形式标出即可。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

(3)回顾历史要有重点,内容要紧扣文章标题,围绕标题介绍背景,用几句话概括即可;在提示所用的方法时,不要求写出方法、结果,不要展开讨论;虽可适当引用过去的文献内容,但不要长篇罗列,不能把前言写成该研究的历史发展;不要把前言写成文献小综述,更不要去重复说明那些教科书上已有,或本领域研究人员所共知的常识性内容。

(4)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在前言中,评价论文的价值要恰如其分、实事求是,用词要科学,对本文的创新性最好不要使用“本研究国内首创、首次报道”、“填补了国内空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研究内容国内未见报道”或“本研究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等不适当的自我评语。

(5)前言的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注意不用客套话,如“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请指正”、“抛砖引玉”之类的语言;前言最好不分段论述,不要插图、列表,不进行公式的推导与证明。

(6)前言的篇幅一般不要太长,太长可致读者乏味,太短则不易交待清楚,一篇3000-5000字的论文,引言字数一般掌握在200-250字为宜。

毕业论文前言与绪论 第2篇

一个合格的指导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基本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宽厚的专业基础

①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比较深厚扎实;

②了解学科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③熟悉所指导课题的研究情况;

④明了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的目的、要求,掌握做毕业设计与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

⑤具有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实践与经验。

2、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和较强的责任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任务重、要求高、时间紧,工作十分辛苦,只有认识了毕业设计(论文)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任务之后,才能自觉地承担指导工作。

毕业论文前言与绪论 第3篇

“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初用于从人类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角度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途径和目标,旨在协调自然、社会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随着人们对这个概念认识的逐渐深入,它已不再局限于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关系,而是触及到社会和制度结构的所有方面,为所有社会工程和发展目标提供了一个明确的阐述途径。

可持续发展既阐释了社会工程的发展途径,也规定了社会工程的发展目标,因此对于社会工程发展具有方法论和价值标准的双重意义。本文正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范式,从教育生态学角度分析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系统的发展问题。

毕业论文前言与绪论 第4篇

毕业设计(论文)计12学分。评分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分制。由于各专业的特殊性,不同专业按照学科门类采用不同的评分标准。同时,考虑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要求也有区别,也采用不同的评分标准。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要注重该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和学生工作的认真努力程度,避免以设计(论文)的创新性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唯一评判标准或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各学院根据专业特点,组织制订本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并根据其公平评定成绩,标准的要求要适中。下面列出了四个按照大类划分的毕业设计(论文)参考评分标准,各学院可以直接使用或者参考其制定“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

毕业论文前言与绪论 第5篇

1、选题的基本原则

①课题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训练内容,使学生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

②课题尽可能与各学科相关领域的科研、生产、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相结合。

③课题的类型可以多种多样,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④课题应力求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⑤课题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应把握在能使学生经过努力在给定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的程度,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⑥每位学生应独立完成一个选题。即使是一个大课题中完成博士或硕士论文中的一部分,也要明确学生独立完成的内容。

2、选题的基本程序

①选题一般由指导教师提出报告,说明其意义、目的、主要工作内容、前期工作及具备的条件,经系(专业)审议确定、主管教学副院长批准后,方可列入选题计划。

②选题计划向学生公布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申报选择意向,力争选择具有开拓意义的课题,课题的难易程度应与自己的能力相匹配,有利于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题目最终应由各系(专业)主管教学的系主任平衡调剂后确定。

③课题确定后,指导教师应以书面形式将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下发给学生,以便早做准备。

④学院组织专家对毕业设计任务书和前期准备进行检查,填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初期检查表”(见附表一)。

毕业论文前言与绪论 第6篇

(1)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性的东西,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对论文创新内容的概括,措辞要准确、严谨,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不用“大概”、“也许”、“可能是”这类词,以免使人有似是而非的感觉,从而怀疑论文的真正价值。

(3)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问题。如是否存在例外情况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或解决的问题,也可提些进一步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结论段相对独立,应提供明确、具体的定性和定量信息。具体的要点,不要使用抽象的和一般的语言。可读性更强,如符号的一般用法和适当的名称数。正文应简短,不再讨论,不要在论文的章节中简要重复。

研究成果或论文的真正价值是通过具体“结论”来体现的,所以结论段也不宜用如“本研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本研究结果属国内首创”、“本研究结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一类语句来作自我评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