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论文(汇总8篇)

个人学习 16 0

演讲与口才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英语演讲 演讲课教学 教学误区

一、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对外交流对英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辩论赛的频繁举办,大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在英语演讲比赛和辩论赛日益繁荣的背后,我们也不难发现大学英语教学的滞后性以及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不足的问题。为了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贯彻实施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方面的培养要求,许多院校都为英语专业或非英语专业开设了“英语演讲”、“演讲艺术”等类似课程,并专门为参加比赛的学生进行辅导或培训。

然而,在遍地开花的英语演讲课背后,我们也不难发现,目前的英语演讲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教学误区。为了能够卓有成效地开展英语演讲课教学,必须重视并改正这些教学误区。

二、教学误区及分析

(一)以演讲比赛为教学目标

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本校选手在各级各类英语演讲赛和辩论赛中取得的成绩。客观上,这些比赛为演讲教学提供了许多有益的信息,例如,通过了解比赛对演讲者语言能力、知识储备、应变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教师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但是,高校英语演讲课绝不能仅仅以演讲比赛为教学目标,因为提高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绝不仅仅是为了在演讲比赛中取得佳绩,在大学生今后的论文答辩、求职面试、出国留学和日常工作等方面,出色的英语演讲能力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英语演讲课旨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演讲与口语表达方面的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语言技巧,具备用英语进行演讲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应变能力。

因此,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应当着重于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如语音、语调、语法、朗读和复述等能力。在高级阶段,应当着重于让学生用所掌握的基本语言知识,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地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思想,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评判能力和交流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扫除英语学习的障碍,最终帮助学生在大量的口语实践中完成从单纯模仿语言到自由运用语言的过渡。

如果以演讲比赛为教学目标,完全为比赛而教学,就会大大影响英语演讲课本来的教学内容和步骤,就会使相当一部分无缘参加演讲比赛的学生丧失学习动力。

(二)以英语演讲比赛标准作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尽管演讲比赛是英语演讲课的一个中心话题和主要内容,但教学活动决不能以演讲比赛或辩论赛的标准来衡量每个学生的表现。

实际上,许多学生没有参加过英语演讲比赛,将来登上演讲舞台的机会也非常渺茫。所以,为了演讲比赛或辩论比赛而学习演讲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是没有实际价值的。如果演讲课以演讲比赛的高标准作为课堂教学标准,就会抑制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并丧失用英语演讲的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向学生强调,不要觉得演讲和辩论高深莫测、可望而不可即,其实,演讲和辩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例如,在同学的生日聚会上,作为主角的同学当然要在聚会上发表简短的讲话。这难道不是一个公共演讲的机会?而作为公司的员工或领导,同样必须具备一定的演讲能力和辩论能力。又如,同学们在宿舍里争论某某歌曲或某某影片的好坏,各抒己见,热闹非凡,这就是辩论。当学生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教师就需要在课上淡化演讲比赛的氛围,设置更多如上面提到的情景,让学生忘掉这是在“演讲”或“辩论”,从而减少他们的紧张感和畏难心理。

总之,我们在制定演讲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时,可以参考英语演讲比赛或辩论比赛的标准,但不能完全照搬,否则,英语演讲课将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为唯一教学内容

英语演讲课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毋庸置疑,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应该是英语演讲课的重要教学内容。然而,如果将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作为唯一教学内容,那将是有失偏颇的。该课程绝不仅仅只涉及语言本身,它是一门实践技能课,将英语语言训练与演讲技巧结合起来,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即综合运用语言和知识的能力。学生要想在课堂上和演讲台上有出色的表现,不仅要具备流畅地道的口语水平,还要具备在公共场合运用英语表达思想的魄力和自信。另外,良好的思辨能力和广博的综合文化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广博的文化知识需要学生在课内外进行多方面的知识储备,他们要了解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各种热点问题、古今中外的优秀历史文化等。这不仅需要学生注重日常的知识积累,而且还需要锻炼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007年CCTV 杯英语演讲决赛的一位选手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当被问到作为领导,人力资源管理和专业知识哪个更重要的时候,这位选手的回答非常恰当。她以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为例: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世人皆知,但是他更适合于辅佐刘备,因为后者更擅长人力资源管理,所以尽管刘备专业知识不如诸葛亮,但不失为好的领导。

在英语演讲课上,也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用例子和事实说话,而不能泛泛地、空洞地讲道理。另外,英语演讲与辩论的历史、讲台艺术、演讲稿与辩论稿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段、演讲与辩论中的媒体辅助技术等内容也是演讲课中的重要教学内容。

总之,英语演讲课的教学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口语训练只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演说者,单纯地提高口语水平是远远不够的。

(四)以教师为中心展开教学

英语演讲课是一门参与性和互动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宜采取“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英语教学新模式。然而,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仍然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演讲课成了教师练习和展示口语的舞台,成了教师的个人表演;学生只是在被动地听和看,很少能够参与其中。

在演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类似于电影导演,他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类似于导演指导演员演戏,真正的主角是学生(演员)而不是教师(导演),教师甚至有时还需要隐形。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无拘无束的环境。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开口练习的机会,可以是模仿,可以是对他人的演讲进行提问和点评,也可以是定题演讲,还可以做小游戏,等等。只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课堂上主动开口讲话,积极参加课堂讨论,无疑就会锻炼他们的胆量,增强他们的口语自信心和在公开场合讲话的能力,还会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也可以体现在课堂之外。就这门课的实际情况而言,每周两个学时根本无法完成既讲解理论知识、观摩演讲比赛,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多重教学任务。日益普及的互联网可以帮助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难题。教师可以提前告诉学生下节课甚至下个月的话题,让他们以“group work”的方式事先搜集资料。如果给予正确的引导,他们完全可以在网上找到更多、更好的文字或视频材料。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让他们逐渐成熟、培养其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的过程,还可以创造一种互相竞争的学习氛围,一定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三、结论

以上的四种教学误区,在一些高校的英语演讲课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演讲比赛的方式、内容和评价标准,但不宜将演讲比赛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因为该课程不是为参加比赛的学生专门开设的短训班,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因此而在今后的求职、深造和工作中受益。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在教学中克服以上教学误区,才能真正让学生受益。

[ 参 考 文 献 ]

[1] Stephen E. Lucas.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8th ed.)[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2] 徐卉,王煜.英语演讲比赛与大学英语教学[J].经济师,2005,(12).

演讲与口才论文 第2篇

一个能用调侃的语气把自己的可笑之处公之于众的人,人们不但不觉得他愚蠢,反而觉得这样的人十分聪明。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一个能发现自己缺点和不足的人,必然是能自省的人。能把自己缺点和不足公之于众的人的人必然是有勇气的人。总而言之,要敢于用自己的缺点、失误、错误、短处来调侃自己,开自己的玩笑,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非智力高卓者不能”。

文化大师启功先生在一次讲演中做自我介绍时这样说道:“刚才你们老师给我封了许多头衔,我实在是不敢当。我们家的祖先原来生活在东北,是满族,古代叫做胡人。所以我今天所讲都是‘胡说’,同学们不必太过认真。”这个轻松的开场幽默引得大家全部笑出声来,说者和听者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无独有偶。据说胡适先生在北大任教之时,也曾经在自我介绍时幽自己一默,来增加“课堂情趣”。据说一次给新生上课,他把孔子学说称作“孔说”,孟子学说称作“孟说”,他自己的学说称作“胡说”,同学们在笑声中感受到了这位大师的谦和。

第一印象给人的影响一向都非常大。一般我们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会形成心理定式,顽固地保持很长时间,所以在双方初次认识时的自我介绍十分重要。那么自我介绍应该采用什么方式呢?幽自己一默是比较好的方式。如果能够巧而不俗地来点幽默,会立即拉近自己和听者之间的距离。

1990年中央电视台邀请中国台湾影视艺术家凌峰先生参加春节联欢晚会。当时,许多观众对他还很陌生,可是他说完那妙不可言的自我介绍后,一下子就被观众认同并受到了热烈欢迎。他说:

“在下凌峰,我和文章不同。虽然我们都获得过‘金钟奖’和最佳男歌星称号,但我以长相难看而出名……一般来说,女观众对我的印象不太好,她们认为我是人比黄花瘦,脸比煤炭黑,但我很温柔。”

这一番话戏而不谑,妙趣横生,令观众捧腹大笑。这种自我介绍给人们留下了非常坦诚、风趣、幽默的良好印象,凌峰的名字因此传遍祖国大地。借助幽默的方法,凌峰缓解了现场有点压抑的气氛,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给全国观众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自我介绍时的幽默需要刻意设计吗?如果有可能还是设计一下的好,因为脱口而出的幽默很难把握好度。而刻意设计则在拉近距离的同时,还能起到其他作用。

有一位年轻人新近当上了董事长。上任第一天,他召集公司职员开会。他自我介绍说:“我是刘强,是你们的董事长。”然后打趣道:“我生来就是个领导人物,因为我是公司前董事长的儿子。”参加会议的人都笑了,他自己也笑了起来,他用幽默的口吻和“反语”的修辞手法来证明他能以公正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地位,并对此有着充满人情味的理解。实际上他是采取这种方式来委婉地表示:正因为如此,我更要跟你们一起好好地干,让你们改变对我的看法。我是靠自己的努力来登上董事长的位置的。

当今处于网络时代,人们在网上互不见面,自我介绍留给网友的第一印象对以后双方的关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小篇幽默的自我介绍,仿佛让人如沐春风,立刻树立起自己在网上的形象。

有一位叫剑舞飞花的网友在网络上这样自我介绍:

我的名字里有个“梅”字,我是女性。当我走过人生旅途第四个年头时,上帝把疾病赐给了我,让我做了残疾的童养媳。我不喜欢残疾,但抗争无效,于是我拥有了我们的儿子——拐杖。

没有爱情的婚姻让我红杏出墙,我找了个情人叫夕阳。别人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却欣赏夕阳的美丽与光芒。我学会了上网,在中老年俱乐部里陪伴夕阳。

离太阳落山的时间还长,我还有时间尽情地歌唱。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就是我的愿望!

她的贴子贴上不久便引来大量跟贴,网友们都喜欢上了这个新人。

演讲与口才论文 第3篇

演讲家,必须多思、多想。一个思想上的懒汉,不可能成为演讲家。世界上最难的事,在于有意识地说出别人无意识的话,也在于说出别人想说而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的理。一切艺术创造的前提,都必须有想象力。人有了想象力,才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立足今天,看到明天,推知后天。

演讲,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综合。任何艺术都需要创造,同时也需要借鉴,甚至采取“拿来主义”。

演讲家不是诗人,但他应有诗人的气质,要成为时代的号角、报春的使者。演讲中的笑料,是美化语言、活跃气氛的一种手段。笑中,使人思考;笑后,使人感悟。表情是演讲人真情的流露。面无表情的演讲者会在自己与听众间建起一条无形的鸿沟。一个演讲家在平时生活中,要善于剔除心中之冰炭,增益胸中之温暖。心中少冰炭,必须多温暖,有了温暖,自然春风荡漾,温暖宜人。演讲是创作、是艺术,创作与艺术都需要有一种风格。一个演讲家的演讲风格是他人格与灵魂的外化

演讲诗应强调四易:易听、易感、易记、易悟。也就是说,既有美的韵律,又有真的情感;既有动人的形象,又有深邃的哲理。

一次演讲,当无例外,是语言的组合,是诗与歌的组合。高尔基说:我所理解的美,是各种材料——也就是声调、色彩和语言的一种结合体,它赋予艺人的创作——制造品——以一种能影响情感和理智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就是一种力量,能唤起人们对自己的创造才能感到惊奇、骄傲和快乐。

演讲与口才论文 第4篇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不仅有超群的数学才华,而且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辩才”。他从小就注意培养自己的口才,学习普通话,他还背了唐诗四五百首,以此来锻炼自己的“口舌”。

这些名人与伟人为我们训练口才树立了光荣的榜样,我们要想练就一副过硬的口才,就必须像他们那样,一丝不苟,刻苦训练,正如华罗庚先生在总结练“口才”的体会时说的:“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练口才不仅要刻苦,还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科学的方法可以使你事半功倍,加速你口才的形成。当然,根据每个人的学识、环境、年龄等等的不同,练口才的方法也会有所差异,但只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加上持之以恒的刻苦训练,那么你就会在通向“口才家”的大道上迅速成长起来。

演讲与口才论文 第5篇

前言:我认为不论你有没有过演讲的历史或经验,当你进入这个地方的时候,你应该从演讲的入门开始学起,一步步掌握演讲的理念和技巧。同时你也可以对照自己的水平,来提升或者改进自己的演讲才能。

关键词:演讲 初学者误区

论文正文

一、演讲的初学者最难的问题是什么?

演讲的初学者最难的问题是什么呢?不是不会演讲技巧,也不是缺乏实践,也不是不敢上台。而是对演讲的认识不够,或者说不知道演讲是什么。当我们真正认识了演讲的本质,其实很多问题就是一个现象,可以得到解决。

首先,我们一起来分析很多人对演讲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

1、 认为演讲是枯燥乏味的。很多人一谈到演讲,脑海里就呈现出这样的场景:一个人站在发言台前,对着一群坐着的听众,拿着稿子,说着听不太明白的话。如果是这样的理解演讲,那是必要狭义的。演讲往往是生动的,而不是枯燥的。

2、 认为演讲一定要向某个大师那样。有些初学者看到某些所谓大师的演讲,或者着的看过十分精彩的演讲。除了羡慕外,脑海里想的就是怎么样达到他人的样子。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风格,都应该有适合自己的主题。一味的模仿别人,要么学不好,要么成为别人的复制品或者复读机。

3、 认为演讲很虚。很多人由于要面试或者竞选不得不学习演讲,但脑海里有个看法就是演讲不务实,有点类似“忽悠”。这样的看法无疑会限制自己的进步。演讲是务实的体现,是真善美的结合,是自我表达的方式。如果不用心投入,肯定学不好演讲。当然,目前社会上有些人演讲的内容确实很虚,大话空话一大篇。我们需要一些注意。

4、 认为演讲是就需要高人一等。很多人想演讲,却感觉不到自己有什么资格上台。这样的想法的结果就是自己不敢上台,怕丢面子。演讲不需要什么资格,把最好的自己最自然的展现出来,就够了。很多目前的演讲名人都是从默默无闻开始的。演讲者与听众的地位是平等,大家相互交流思想。

5、 认为演讲跟个人有关,很难学会。这样想法的人多在中老年人。他们觉得自己过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怎么演讲,现在学演讲一定是很难的,其实不然。恰恰相反,由于自身丰富的阅历和独特的见解,这些人学演讲有自己的独特的优势。善于引导的话,学演讲会很快,训练的结果往往使他们自己的吃惊。

了解到演讲的误区后,就会对演讲有个基本的认识。演讲就是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经历感悟,信念冲动综合在一起在众人面前表现的一种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 一定是自己的。很多人都有体会,讲自己的故事效果是最好的。为什么呢?出来熟悉外,还有就是情感的真实释放。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简单平凡的小事也可以挖掘大道理。当然,自己的思想也可以通过他人的故事来说明。看到经典的话语也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2、 是综合展现形式。演讲往往不能过于随便,但又不是呆板。讲究一定艺术的结合。比如发音、目光、肢体语言方面就需要注意。不能有小动作,做到自然是最好的。当然,这些演讲者方面的素质都是很好学习的。

3、 可以不断提升。许多人把自己的演讲水平局限在自己目前的水平。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自己思想的提升,情感的感悟,演讲一定是可以提升的。

了解演讲的本质,对于每个演讲入门的朋友来说,是很关键的。

二、演讲入门的几个阶段

一般来说,演讲的阶段是:不敢说——敢说——会说——巧说。对于入门朋友来说,主要需要解决的就是从不敢说到敢说,从敢说到会说。

1、 不敢说

我们常常感到上台很紧张。其实紧张是一种正常的身理心理现象。特别对于初学者来说,千万不要被这个现象吓着了。要知道,一个初次演讲不紧张的人,往往是没有演讲潜力的,因为他对上台是没感觉的。紧张往往可以爆发出巨大的潜能。

不论一个人演讲过多少次,上台前的那一小段时间或多或少都有点所谓的紧张,也可以叫做兴奋感。我们要学的就是如何最快速的适应演讲场合,化被动为主动。这个就需要一定的演讲技巧和多次的实践了。

对于任何一个入门的朋友来说,这个是首先必须突破的。也是心理的突破。

怎么训练?

(1) 豁出去

一只手握紧拳头,大声喊到“豁出去了”。彻底的放下面子,打开心门。最好找一个人对练。至少喊2分钟。这个方法看似有些疯狂,其实非常有效。特别是对于那些内向的朋友来说。记住,一定要全身心投入的喊,声音最大化。当然,你也喊其他的话语。

在保险行业或者其他销售行业会运用这个方式来激励,对提高自信有一定帮助。

(2) 运动法

我们很少看到运动员运动之后还会紧张的。一般都是运动前感到紧张。所以,我们在上台前可以给自己“热身运动”。有哪些做法呢?找个地方做些类似广播体操等运动。也可以小跑,但不要不过激烈。

(3) 放松法

这个方法很多人都会。通过深呼吸等方式进行放松。

(4) 多适应场合

在上台之前,如果有机会可以提前到场地。多熟悉演讲场地是很有帮助的,包括讲台的位置,可以移动的位置,灯光效果,音箱效果等。注意,尽量让自己的讲台保持干净,不碍于自己演讲。

另外,还要多去人多的场合。不一定是演讲,可以是其他交流会,唱歌,聚会或什么晚会等。多让自己适应人多的场合。不要总是做一个旁观者,学会做一个参与者。

(5) 多准备

很多人都会怕,怕的一个原因是自己不知道讲什么,脑袋是空白的。所以,事先的准备也是很重要的。包括资料的收集,故事的核实,数据的确定等等。还有演讲大纲,怎么开头结尾的准备。准备不论是在哪个阶段都非常重要。

(6) 心理暗示

上台前对自己默默的说:我一定可以,一场精彩的演讲就要诞生了……心理暗示有时候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要一味指望这个。

2、 敢说

敢说和不敢说的一个区别就在于上台的意愿上。遇到该自己讲话的时候,可以上台发言。至于讲什么或者讲得怎么样,就不清楚了。如果遇到突发的问题,往往显得比较尴尬。

对于演讲来说,很多自学的人往往到了这个阶段就停止了。每次上台也可以,但是讲的效果不是自己可以把握的。这样往往难以将最好的自己展现出来,容易失去机会。

如何突破?

(1) 学会准备

准备在任何阶段都很重要。准备不是简单的用笔随便写些文字,更不是在一字一句写演讲稿。而是对于演讲全局的准备。包括对听众的熟悉,演讲目的的准备,演讲大纲的准备,演讲开头结尾的准备,演讲中出现故事或案例的准备,演讲数据的准备,演讲中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准备等等。

(2) 学会练习

准备后,还需要的是强化练习。一定要放出声音,给自己模拟训练,最好在镜子前训练。或者找几个听众也可以。从练习中找到合适的语句和故事。不练习就不可能达到会说。

(3) 学会用自己的风格

演讲的风格有和多种。比如文采型,激情型,幽默型,稳重型等。当然,也有人是比较综合类型的。如果你敢说,那么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风格可以让人印象深刻。

(4) 学会应变的技巧

敢说并不代表能说好。很可能会遇到意料之外的问题,甚至是恶意的挑衅。这个时候,保持情绪稳定是必要的。任何时候都不要跟听众发生纠葛,很多时候一句话可以轻松带过。这个技巧也是要学的。

3、 会说

通过上面说的步骤或方法,可以达到会说。会说就比前面2个阶段进步很多了。在一般的场合,当自己上台时,能够清楚的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往往有自己的主题或者见解,遇到问题会化解。

对于演讲入门的朋友来说,达到会说是个一直可以上升的阶段。快的话一周内可以学会,慢的话半年也可以学会。但要从会说到巧说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践。

三、演讲入门需要注意的问题

1、任何场合,上台后千万不要急于说话。上台后最好是先跟所有的听众进行一定眼神的交流。采用环视的眼神交流技巧。

2、第一句话语气很重要。初学者需要在演讲形式上下点功夫。第一句话往往是问好,问好的语气最好大些,以引起听众的注意力。

3、不要过于心急。很多初学者都希望速成。速成的往往是技巧,技巧往往是体现在外在的。但要注意,演讲也是需要基本功的,比如发音,手势方面等就需要下点功夫。

4、不要随便放弃。也许你已经开始练习演讲,但发现效果不佳。不要轻易放弃,很可能是你方法不对或者心态不好。学会认识自己是很重要的。

5、不要蜻蜓点水。很多初学者学到一点技巧后就停止了训练,这样往往限制自己。一个人的演讲水平可以随着年龄的增大会增加。多看他人的演讲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

6、最好给自己找个好的环境。这里说的好的环境是指演讲环境。不是每个人都有很好的练习或者实践机会。可以参加类似的社团或者其他组织。这个也是很重要的。

进一步认识主题演讲

一般来说,一次完整演讲是有周期和规律的。周期是:准备期——练习期——实践期——改善期。

任何一次演讲,往往都需要事先大量的精心的准备,包括资料的收集,故事的核实,数据的确定等。另外,就是演讲目的和大纲的准备,演讲开头结尾的准备,可能出现问题的准备以及互动的准备等。你现在看到某个演讲高手讲一个经典的案例,很可能是从事先准备好的20个挑选出来的最经典的一个。

接着,就开始进入练习期。练习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阶段就需要自己强化训练。不仅是一个人训练,最好是模拟训练。让别人在挑自己的毛病。要知道,听众大多是挑剔的。练习过程中,很多的语气语句都可以不断的修改,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记住,一定不要背稿,那样很可能因为一两句话导致自己陷入僵局。

什么是实践期呢?就是不断的给自己创造比较正式的场合进行演讲。而且一个场合机会往往只有一次。比如聚会发言,会议主持,交流会,个人演讲,答谢会,辩论,竞选,招商等等。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全力以赴做到最好。也可能还会出错,但一定要突破自己。这个过程往往还可以创造奇迹。

最后,就是改善期。实践结束后,就需要总结和分析。哪些内容还不够熟悉,哪些地方讲得还不够生动,哪些故事还需要修改……一定要学会去琢磨演讲的内容。据说,美国有个演讲者一句重要的话往往修改50多次,最多一次达到104次。要我们达到50多次也许不容易,但对一些重要的话修改10多次是必要的。

改善期结束后,就进入到下一次的准备期。再次对演讲目的的准备,以及大纲的准备。因为每次演讲的主题往往一样,但听众和目的往往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再次准备。如此,进入到一个循环。

最后,通过不断的循环,可以把一个话题达到融会贯通。任何场合,任何对象,任何环境都可以脱口而出。

演讲与口才论文 第6篇

村书记劝笑忧妇

绿化能手张人正,没经老婆同意就承包了一片荒山。上山后遇到困难, 想说服老伴上山帮一把。自己说不通,就请了村书记来帮忙。

两个人一到妻子招香跟前,书记便把人正狠狠剋了一通,给招香戴了一 阵高帽:“象招香这样的妻子,你打起灯笼能找到第二个吗?你长年累月在 外,她把一个家庭理得平平直直,把一个儿子养得好好的,全村老的小的谁 不说她好?你办这么大的事,不事先同招香商量,是不对啊,你要好好向招 香认错才是。”招香正生气,象泥塑一般一动不动。书记又批评人正:“你 赔声不是也舍不得说?爸是天,妈是地,老婆是玉皇大帝。招香叫你下跪也 得跪。”书记又说:“你认错了,当支持的,招香总会支持的。”

招香听出书记弦外有音,说:“他闯下这样的祸,叫我一个妇人家怎么个支持法?” 书记:“招香,你放心,人正是个聪明人?”“还聪明,谁不骂他‘猪头傻’,‘神经病’,家里有座金山银山,有点头脑的也不会往荒山上撒哪。” 书记说:“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昨天一个晚上我都在替人正盘算,看来,依人正这样去办,林场不会亏。”

“哎呀,一支烛光箩样大,照得前照不了后;亏不亏啃脊后的事,黑得 很,谁也看不见。反正我不想蜜吃,不怕蜂叮。本来日子过得蛮好,何必爬 过墙头去拉屎,跑到外县去自寻烦恼。再说金窝银窝再好,也不如自家草窝 好嘛。就算林场给你办成功,钞票多了也不见得是好事,深山冷岳歪人多, 恐怕得钱不成,反落个生命危险呢。”

人正说话了:“招香,你说的或许是对的。不过,我如今是开弓没有回 头箭,万一以后遭难,我也不怕。我拿了钱,不是去赌,去嫖,是去绿化荒 山,造福人民,这事远远胜过老辈人修桥补路。大丈夫在世,堂堂正正,什 么也不伯。你若怕连累,趁书记在这里,给我一句话?”

书记激动地说:“招香,你要听我的话,支持人正。人正这样的人,没话讲的。我从心底里支持他。我今晚就召开支部大会,建议把人正给村的积 累免了。你呢,马上跟人正上山。夫妻一条心,稻草变黄金。放心,你们会 成功的。”

“唉”招香终于叹了口气:“嫁猪也好,嫁狗也好,当初怎会嫁上这样 一个人,走吧!”招香终于被说通了,第二天跟着人正上了山。

演讲与口才论文 第7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流光溢彩的烟花,清脆响亮的鞭炮,红红火火的灯笼,情意浓浓的祝福,伴随着我们度过了祥和而愉快的新年。踏着轻快的步伐,迎着灿烂的阳光,背着书包,我们又回到了美丽的校园,又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

在这个新的学期里,我想竞选一名语文大组长。

我来竞选语文大组长不是因为学习特别好,特别出众,而是因为我一直想为班集体做一些事情。因为我了解“民心”,知道班集体中的美中不足,希望老师和同学们支持我。

假如这次我当上了语文大组长,我一定不会让老师失望。

请大家相信我,我完全有能力胜任这个任务。我为自己的勇气和信心鼓掌,同学们,请给我投上这宝贵的一票吧!

谢谢大家!

演讲与口才论文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语文口语存在问题训练方法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保障和促进学生就业的前提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职业学校各科教学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高职语文教育教学本着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着重于对学生人文精神和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说的能力是目前高职学生应当重点提高的能力,因为从职业竞争形势来看,不善言谈的职业者在同等条件下明显要逊于健谈者。但从高职院校实际情况来看,语文口语教学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甚至于影响到学生职业能力和社会交流能力的提升,增加了就业难度。鉴于此,笔者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解决。

一、高职院校学生语文口语现状分析

1.高职语文课程的现状制约着口语教学发展

高职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虽然是必修课,但相对于专业课语文课程在许多院校并不受重视。而长期的应试教育又使有些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只需教好课文,指导好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就行了,因此,“读”和“写”成了语文教学的中心内容。他们认为教学生“说话”太简单,或者没有必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教育观念落后,仍停留在陈旧的教学模式中,以教为主、很少和学生课间课下进行沟通,教学内容单一使课堂气氛沉闷,很多学生本来学习就差,学生不能参与其中。很少有教师去注意拓展学生的口语能力,没有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2.学生自身的原因

职校学生大多在考取普通高中无望时才不得不选择了职校。他们在语文方面知识少、阅读量小、词汇积累少,因而口语表达也受阻碍。另外,在一些地方受方言影响,学生普通话说得不好,直接影响了表达效果。同时职校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20岁之间,在心理和生理上正趋于成熟,在情感上出现了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的现象,因而普遍存在公众场合“羞于启齿”的心理障碍。

3.生活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许多学生在由于口语能力差,缺乏很好和人沟通的能力,言少木讷,不愿意和人多交往。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讲“在外面尽量少讲话,言多必失,多做事,少惹事”。有的家长经常忙于工作,很少和孩子沟通,给他们关怀。这些因素都造成在生活中没有很好的语言氛围,缺乏语言环境的生活必将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学生口语差。特别是许多学生生活中很少到外面和社会接触,进入社会后不知所措,不懂和人交往的礼仪,不知道如何和别人打招呼交往等。

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以教材为依据,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1.倾听训练

倾听是口语交际中的一项必要活动。俗话说听得懂才能说得明白,因为在人际交往中不可能总是你说给别人听,也需要你听取别人的话语,这就有必要学会倾听。学会倾听,首先要解决态度问题。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个善于反省、自强不息的人,永远懂得倾听。只有学会倾听,才能打开一扇扇心灵的窗户,走进一座座知识的殿堂。倾听要注意掌握以下方法:首先要精神专注。一要听,即从说话人话语中获得关键信息;二要看,察言观色,捕捉有用的非语言信息。其次要勤于思考。不断分析说话人的观点和意图,调整自己的预测,善于听出说话人通过话语、表情等暗示的隐性信息。另外要积极反馈。对说话人的讲话做出适当的反应,要和说话人交流目光,恰当地调动相关的背景知识,在头脑中形成判断、认识与评价。

2.演讲训练

演讲是最能反映人的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语言实践活动,它要求在运用口语的同时辅以适当的情感、动作,以表达比较系统的看法和认识。演讲是一种宣传鼓动的有效形式,也是每位职校学生应具备的一种表达能力。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演讲的主要特点:目的性、鼓动性和艺术性;要使学生掌握演讲的基本要求:内容充实、观点正确、语言流畅生动、感情浓烈真挚、态势自然得体等。待学生有了一定的演讲知识储备后,教师可布置作业,让学生做好参与演讲的准备,然后在语文课上让学生作5分钟演讲。演讲要求可由易到难:第一步,允许学生预先写出演讲搞,上台后照本宣科,但要求发音准确,声音洪亮,表达清楚;第二步,学生可预先准备好稿子,但必须脱稿讲述,力求做到声音和姿态相结合;第三步是即兴演讲,这要求就比较高了,演讲者必须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音调既要抑扬顿挫,内容又要有真实感,题材更要符合当时的要求。在这三步中,第一步、第二步容易做到,而要做到第三步,则需要平时不断积累知识和锻炼口才。在学生演讲的过程中,教师可作些适当的辅导,还可以结合学校的文艺汇演举行演讲比赛,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辩论训练

辩论集道德涵养、文化积累、知识结构、逻辑思辨、心理素质、语言艺术、整体协作、仪表仪态为一体,是高水平、综合性的口语交际活动,极富魅力和欣赏价值。辩论是检验人的口才,也是检验人的思维能力的一项实践活动,它是站在对立立场就同一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批驳对方观点的一种论争。它既要有立论,又要有驳论,比一般的演讲要求更高。教师在指导辩论训练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结合课文对学生讲深讲透辩论的有关知识。如辩论的特点:立场尖锐对立、思维活跃敏捷、用语严谨激烈;辩论的基本要求:论点鲜明、论据真实、听辩认真、应对灵活、逻辑严密;辩论的准备和辩论的技巧等,以便让学生深入领会。二是让学生分别扮演正反两方,对课文内容进行论辩演示,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的印象,使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教师在辩论后对学生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三是以课后思考练习的形式布置学生准备辩词。辩论的题目可选择如“青春需要偶像/青春不需要偶像”、“挫折有利于成才/挫折不利于成才”等有意义的题目,可以安排8人一组,正反方各4人,进行辩论练习。通过这种练习,可达到促使学生自觉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琼.中专生的口语交际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05(2).

[2]江幼华.口语交际的教学方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4(8).

[3]吕仙娇.口语交际课的误区与对策[A].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获奖作品精选[C].北京:_出版社,2004.

[4]严绍国.高职语文口语教学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09(9).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