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结构介绍主要写什么(热门8篇)

个人学习 11 0

论文结构介绍主要写什么 第1篇

盖楼首先要设计工程蓝图,然后按图施工。同理,撰写论文首先要拟订写作提纲,然后按纲行文。简单地说,写作提纲就是整篇文章的总体思路、逻辑图表和结构框架。在动笔撰写论文之前,必须多花点时间和精力来理清这个思路、绘制这个图表、构建这个框架,以确保整篇文章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完整、首尾贯一。

有人认为,拟订提纲费时费力,不如直接写文。实践证明,撰写一篇比较长的论文,如果没有提纲可遵循,单凭摸着石头过河,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欲速则不达。

论文结构介绍主要写什么 第2篇

笔者提倡采用表格式写作,不仅因为表格式写作有利于写作,有利于阅读,还有利于信息的检索和深度加工。如,有人要研究北京市交通拥堵问题。这是一个大课题,涉及到交通规划、公共交通、停车、交通信号控制等诸多子问题。完成这个课题,需要得到大量的上述这些方面论文的支持,就需要研究者将多篇论文中的相关信息,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概括、分析、综合。显然,如果论文写出散文式,神不散弹形散,这就让你很难快速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但表格式文章容易看懂,保证了更快地阅读速度,单位时间内能够获得更多信息。

表格式的文章更容易让读者检索到信息,无需阅读全文即可获得所需信息。这对于搜集和整理特定信息,意义重大。比如,我们想从数十篇自我介绍中找到善于唱歌的人才。如果自我介绍是散文模式,这个检索工作难度就大了。而如果是表格式,这个检索难度就明显小多了。所以表格式写作,有利于信息的再度深加工。

论文结构介绍主要写什么 第3篇

当你要写作论文大纲的时候,首先要对你所要论述的问题作出清晰的界定。这将对你的论文和论文大纲的整体结构具有指导意义。

论点当着眼于研究选题。一个论点要用独立的一句话概括整篇研究论文的观点和论述。

论点一般写在大纲之前,或者大纲开头“摘要”的部分里面。

由你的研究选题还可以生发出论文题目。

你还需要梳理清楚将要阐述的分论点,把这些分论点列在摘要里作为论文主体全部或部分主标题。

分论点是对你的研究论文更为细化的论述。但实质上它们应当写得非常概括。

仔细考虑研究选题,确定论述的合理顺序。最终你可能选择用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但一般的原则,是先总述后分说。

时间顺序通常适用于论题指向一段以时间为顺序展开的历史。比如说你要研究现代医药的发展史,那么用时间顺序来组织论文和大纲就属合理。

如果你的研究论题不包含历史的因素,那么你最后可能选择空间顺序的组织结构。比如说,如果你要研究电视和电子游戏对成年人大脑的影响,那么大概不会采用时间顺序来论述。相反,你可能会描述当下各学派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或者采用其他空间顺序的观点组织方法。

主标题的开头是“摘要”,相对应的,最后是“结论”。其他的主标题应当在你的论文中分类表述出来。

然而,有的老师会坚决反对你用“摘要”和“结论”这类表述。如果是这样的话,通常你可以把这两部分都省掉,而另外在大纲之前完成论点阐述。

5明确“摘要”部分应包含的内容。“摘要”的标题下至少应包括你的论点。另外你可能会希望简要列出你的分论点和思想脉路。

注意这些要素通常以副标题的形式列出来,而不是主标题。这部分的主标题就是“摘要”二字。

每一个大纲主体部分的主标题都应该用一个短语或是句子标明论文各个板块。

在实际的论文写作中,大纲的这部分应该要涵盖全部的有效论述。

各个主标题应该要与“摘要”部分以副标题形式列出的各个板块相对应。

既可以只写主要观点以及论据(适用于上文“大纲的层次”部分提到的两层的大纲),也可以包含详细论述段落的内容和论据(相应地,这适用于三层和四层的大纲)。

这部分不需要太多内容,但是你在主标题下至少还需要写出两个分论点。

重新措辞对论点进行二次论述。

如果在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补充结论,列在这里。记住所有这里的内容都不应该是“新”的,都应该在论文中已经被论述过。

如果你的研究需要提出“号召和倡议”——作为回应,读者应当做出的一种反馈或行动上的表示——也把它写进这个部分。这个一般就是大纲的最后一个内容。

1一份好的大纲的重要性,可以帮助你全力以赴去完善它。

论文结构介绍主要写什么 第4篇

结束语,也称结论、结语,是一篇文章的收口部分。“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所以,结束语也是文章的关键部分,文字虽少,价值千金,具有画龙点睛之功效。

结束语一般包含两部分内容:

第二,提出本论题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问题,或者尚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与方法,为他人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提出线索。

此外,还可以对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给予自己帮助的同仁表示谢意。

论文结构介绍主要写什么 第5篇

适用于论述某一物质的结构、功能、应用,或一个设备的结构、功能、应用,或一个理论的释义、作用、应用等论文研究。

示例6:《液体深层发酵羊肚菌胞内多糖提取、结构分析及抗结肠癌作用研究》一文的文献综述介绍了羊肚菌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生物活性等方面的内容。

示例7:《质谱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依次介绍了质谱的技术特点、技术分类及其在中药成分鉴定、代谢组学、代谢动力学方面的应用。

论文结构介绍主要写什么 第6篇

字数太少、内容单薄,是当前教学论文中普遍存在的,也是多年来困扰许多教师的一个棘手的问题。笔者近10年在各种全国会议上参与评审的约4000篇论文中,A4纸4号字不足4页的论文比例多达30%,而且至今还没有改进的迹象。问其原因,许多教师无奈地说,“提起笔来,能写的东西太少了。”“无话可说,缺材料啊!”

材料,对于论文来说,相当于高楼大厦的砖瓦石块。没有砖瓦石块,高楼大厦就成了空中楼阁;没有足够的材料,内容干瘪单薄,论文也就起不到应起的作用。

论文结构介绍主要写什么 第7篇

毕业论文的基本框架通常都包括摘要,这是用来介绍技术发展的;还有实验部分,这是来介绍自己的实验结果的以及结论部分,这是对自己的实验进行总结的部分。

毕业论文基本框架主要包括摘要、前言、文献综述、理论综述、对策建议及改进措施、结论、参考文献、致谢以及附录等等。当然,根据写作要求的不同,正文里面还包括背景、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等等。嘉木1011,专注论文写发。第一部分—摘要摘要是论文的精华和浓缩,论文的水平,研究的层次基本上通过摘要都能看出来。所以这部分内容一定不能忽视。本科论文摘要基本上五百字左右就够用了。根据背景引出问题,然后阐述解决措施,最后给出的建议以及结论,预期达到的效果。第二部分—前言也是论文正文的第一部分,通常是以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目的意义为主,这部分内容要注意不要混淆,不能重复,干万不能把背景当现状,把目的当意义。第三部分—综述在开题报告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文献综述也有自己的格式和内容要求,主要阐述一些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存在哪些局限性,还有哪些改进的空间,主要是为了引出自己论文研究的的方向,关于这部分内容,嘉木在这里不再赘述。第四部分—理论综述每一个论文选题,都需要有相应的理论支撑,没有理论依据做支撑,研究的学术性就大打折扣,这部分主要写与自己论文研究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为后续研究内容的展开奠定理论基础。第五部分—正文重点这是论文的核心,也是最能体现研究成果的地方,在这个部分,你要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对策建议、改进措施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进行强有力的证明。要尽可能的体现出论文的研究价值,这部分要占用大量篇幅和时间精力。第六部分—全文总结这里就是相当于摘要,但是要更详细一点,要和摘要有所区别。第七部分—致谢致谢要符合规范要求,不能天马行空,花里胡哨,更不能晔众取宠。第八部分—参考文献将引用的文献进行归类并按照引用顺序进行标准,参考文献数量要符合要求,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引用的种类要齐全,外文文献引用等等,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但也需要认真对待。

摘要(Abstract)标准摘要五句话,包含五个层次的内容:1 介绍:为什么要进行本项研究,现状中本项研究的缺失或者做了但是存在不足;2 方法:用什么方法做这个研究;3 数据:用什么样的数据来验证你的方法;4 结论:从研究中得出什么结论;5 意义:得出的结论对研究领域和实践有什么意义(理论与实践意义)2引言(Introduction)1 研究背景(Research background):目的是证实该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如这一类问题造成的损失很严重,因此研究这一问题很重要。2研究问题(Research problem):在上述的这一大研究背景下,要做什么问题(或者方面)的研究;在上述的这一大研究背景下,这一研究可以在哪些方面解决现存的实际问题。3 研究现状:别人已经做了哪些东西,别人已经做过什么,发现了什么样的问题?4 现存的研究有什么问题与不足:别人有什么没有做过?为什么别人没有做得更好?并说明这些研究不足会带来严重后果。5 本研究的目标(objective)和研究范围(scope):本研究弥补这些问题中(这些没做过或者做过没做好的问题中)的哪些不足,采用什么研究方法去弥补不足。陈述本项研究的范围局限,并高度概括本论文研究结论。6 文章结构:本论文的后续部分的基本内容架构。3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Literature review证明与说明两件事情:一是研究目标的设定是有意义的;二是你在本研究中采用的方法是可靠的、有效的。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1 对选题(你找到的研究问题)的理由:即对做过没做好或者没做过的研究问题,在这个研究领域,针对research problem而言,让读者明白本项研究是有意义的;2 现存文献中对本文值得参考并可借鉴的东西,包括分析工具和成果;3 非相关或者相邻研究领域值得借鉴的东西,侧重于可借鉴的研究方法。2与3就确定了研究方法。补充说明:注意introduction 5中的研究目的与研究范围的区别。Scope:如洪水发生后带来10个后续问题,本研究只考虑了6个关键问题。在Literature review 1与2中应该对scope进行说明和辨析,即说明我为什么留下这6个问题,去掉其他4个问题。小结:文献综述不是综述文献,而是去找到问题,不是为了综述而述。并不在于对所有的相关文献作详尽描述和总结,应该是对相关研究现状的高度概括。至此,已经把研究问题、研究目标、研究方法明确了,并且对它们已经证明了、辩护了。4方法(Method)此部分主要是对方法的描述。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 研究策略(Research strategy):总概研究过程。要做这样的一个研究采用一个什么样的研究策略:即所采用的研究思路。2 数据采集的方法:建立在对研究问题深入认识的基础上,需要采集什么样的数据(变量)。这里的数据的概念是泛泛的,不是指具体的数据,而包括数据结构、变量(考虑的因素)。3 数据的分析方法:如数学分析、逻辑分析(推理)、统计模型等数据分析方法。统计模型(模型的建立、模型校验(模型计算)、模型推断(在算的过程中所推断出的一些结果)、模型评价与对比)。5数据(Data)主要围绕data,对你所收集的数据做一个简要的描述,描述所收集的数据的特点。如从哪个机构得到一个数据,有什么样的特征、变量的期望值、方差、中位数、最大与最小值等。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1 数据的来源、采集数据的时间周期、描述性的统计值2 对所收集的数据的初步的处理方法。6结果(Results)运用所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即模型的建立、模型校验(模型计算)、模型推断(在算的过程中所推断出的一些结果)、模型评价与对比)得到的模型分析结果。应该着重对所得出的重要结果进行描述,不需要对所有的结果进行描述。7讨论(Discussion)Discussion就是针对所得出的结果做横向或者纵向的对比和讨论,包括自己的结果之间的比较、自己结果与别人结果之间的比较;如果结果存在差异性,并对结果之间的差异性的成因作讨论分析。这样的差异性分析进一步加强了本研究的重要性。可以进一步地验证:对所提出的观点做数据方面的支持。注意6和7的区别:Results强调清楚地陈述研究结果,受制于数据分析方法(模型建立、模型校验、模型推断、模型评价)的框架制约。而Discussion强调把结果打乱,提出最值得讨论和有意义的结果,是对本项研究所得出结果(results)高度抽象的产物。写discussion的三重境界:一是得出与人家相同的结果(意义不大);二是得出不同结果,但是不讨论差异性成因(需要升华);三是得出不同结果,并作差异性成因分析(较高水平)。8结论(Conclusion)标题可以叫conclusion,但是实际包含四个内容:1 结论(Conclusion)1研究过程:对研究过程的综述。在期刊论文中可以不写,但是在学位论文中一定要写。2该研究得出的结论:这个研究成果不是Results和Discussion的复述,而是对Results和Discussion的更进一步的抽象和概括。2 意义(Implication):从研究结论中所反映出来的对该研究领域的贡献以及启示,更侧重于启示。3 局限性(Limitation):所得出的研究结果(该研究结果)的局限性。Limitation与scope是两回事,但两者相关,有差异性,其差异性体现在scope针对的是研究范围,在该研究范围内,你的研究结论是成立的,有效的,在scope内是绝对不能被人家挑毛病的;limitation要承认即使在scope内,由于数据的有限性和方法的不完备性所导致的局限性。总之,limitation的成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scope所造成的limitation;另一方面是由于数据、方法所造成的limitation。4 未来展望(Future study):基于两个认识(一是对limitation的认识,二是对本文结论的implication的认识)所提出的后续研究课题。

论文结构介绍主要写什么 第8篇

可以“冷处理”。这是鲁迅先生常用的方法。即把初稿搁置若干天,使头脑冷静下来。在此期间,再一次大量阅读相关资料,并进行再思考、再研究。这样,从客观的角度,可以看得更清楚,能够突破原来的束缚,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想法,这时再进行修改,能使文章再上一个档次。

文中论及的论文写作的九个步骤,完全是出于写作的需要和行文的方便,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未必真正运用这些步骤,其中有的可能相互渗透融合,形成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交叉局面。再者,即使在实际写作过程中确实存在这些显性的或者隐性的步骤,但它们的写作原则、写作内容与方法也是因人而异,因文而异,不可能整齐划一,完全一致。因此,这些步骤只能作为线索,为在写作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思考问题时提供参考。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