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热门6篇)

个人学习 8 0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第1篇

[关键词] 中职汽车专业 有效教学 模块一体化教学

一、中职汽车专业课程有效教学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单位是课堂,最终的环节也将是课堂,职教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课堂有效”为原则。

职业教育的对象大多属于学习上的弱势群体,若课堂教学还只是按照传统的方法,过多的理论讲解,过深的难度,都会给相当一部分学生带来沉重的学习压力和负担,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那么课堂再也不能成为有效“传道、授业”的场所。如何推进中职汽车专业课程有效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切实提高中职汽车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对汽车行业从业人员的需求,是现在中职汽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

二、中职汽车专业课程有效教学教学模式的研究过程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内容与社会需求不适应等问题,在中职汽车专业课程有效教学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进行一些列的研究。

1.教学方法的改革

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基于任务驱教学方法的专业课程“模块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模块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识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突破中职教育中传统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的框架。把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境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从而达到有效教学。

2.教学内容的改革

现代汽车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高度一体化,汽车维修技术的不断更新,汽车维修企业为适应社会需求而不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对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也不断的调整。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是为学生的就业而教育的,所以了解社会需求,并基于社会需求不断的调整教学内容使之适应社会发展是中职汽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部分。

在教学内容改革之前,我们做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得出一些结论:(1)对用人单位对中职毕业生人才的要求和我校现行使用的汽车专业教学计划相比较,可以发现,在传统的教学内容方面,学校的教学能很好的完成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但是在有关的新技术方面的内容,如自动变速器、ABS等底盘新技术等内容,学校的教学仍跟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2)在针对毕业生的调查结果中,发现大多数毕业生的都对自身毕业后的动手能力不满意,这与教学过程中的实验实习课程时间长短有非常大的关系。

经过调研,我们完善了汽车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及改变了部分汽车专业课程的设置,把传统的《汽车构造》、《汽车维修》、《汽车电气》、《汽车维护》、《汽车维修》等课程和汽车发动机拆装实习、汽车电气实习、汽车底盘拆装实习整合调整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模块、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模块、汽车发动机机修模块、汽车自动变速器模块、汽车发动机电气模块、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检测与维修模块、汽车传动系维修模块、汽车制动系维修模块、汽车空调系统模块、汽车悬架与转向系统维修模块、汽车车身电气维修模块等,并在专业课教学中采用模块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3.教学师资的建设

要确实促进中职汽车专业课程有效教学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一定要跟上。在教学师资建设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教学师资建设的重点。为青年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鼓励青年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时推进青年教师不断的参加“走进企业”的专业社会实践从而使自身的专业能力不断的与社会接轨,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好地培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其次,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所谓“双师型”教师就是同时具有学历合格证书和专业技能合格证书的教师。“双师型”教师不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常规的教学能力,而且还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和岗位实践能力,对促进专业课程有效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再次,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聘请有关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传授经验。

最后,结合专业方向的调整,在汽车维修专业中重视通过专业走向的方式培养现有教师,尤其侧重对高技术含量和技术密集型岗位各种信息、技术的跟踪。这样,每个教师都一专多能,对汽车专业的各方面的知识都有深刻的认识,把汽车维修专业的知识都融合在一起,对汽车维修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在学生那里产生综合效应,使学生成为师资培养的直接受益者。同时,不断派送老师参加各种汽车专业技术培训,使实践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4.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法的改革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使用作业、测验、考试等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传统的评分体系采用的是用: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计算总评成绩,用总评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用单纯考试的方法是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在专业课程模块一体化教学中,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通常采用的是动态评估的方法,即在以“过程导向”:立足于个体的能力是开放的、灵活的、可塑造的而非僵化的、固定的观念,从一种动态历史的角度对个体进行评估,旨在促进个体认知能力的改变并对其发展潜能进行评估。动态评估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给予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真正展示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能力水平。

5.教学效果反馈体系的建立

如何判断课程是否具备“有效教学”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以下几个标准:

(1)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2)课堂教学目标清晰,重点是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

(3)学生思维活动高,情感体验深刻。从知识层面上升到思维层面深度,有思考空间。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第2篇

浅谈整车底盘异响排查思路

维修店“来车必查”和留住员工有关系吗?

浅谈短视频平台对汽修教师的影响

新能源汽车故障维修方法与关键技术

福伊特自动变速箱换挡冲击故障的诊断与维修

基于旋转机组变速箱齿轮故障诊断方法

315晚会,福特、英菲尼迪因何而“中枪”?

CFM56发动机气动起动机维修研究

大马力拖拉机应用的优势与常见故障的检修方式

福特DPS6双离合变速箱CAN通信故障检修

汽车机械故障原因分析及维修问题探讨

新能源汽车故障维修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

JF015E自动变速箱维修案例分析

国外农场拖拉机的维修与保养

履带式推土机电控换挡及智能检测系统研究

WA380-3型装载机不能行使故障分析

汽车变速箱装配线的维修管理研究

汽车电控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汽车维修方法

使用朗仁H6 Pro设置大众干式7速DSG变速箱机电单元

新能源汽车的常见故障及维修关键技术

重油循环泵振动大原因分析及对策

风电机组齿轮箱动态周期不完全维修优化

大马力拖拉机故障问题常见形式与维修方法

工程机械推土机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汽车变速箱振动故障分析与诊断

购机前打好“小算盘”

质量服务合同成三大投诉热点 《中国质量万里行》发布2019年度汽车行业投诉分析报告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武器装备远程维修保障系统研究

车辆底盘异响诊断方法研究

聚氨酯缓冲装置在场桥小车运行机构中的应用

SD42-3型推土机空挡走车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0AW自动变速箱维修案例分析

汽车机械故障成因及维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浅析事件树分析法在装载机液力传动系统故障分析中的应用

使用道通MS908做2011年名爵MG3变速箱学习

工程机械推土机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框图分析法在装载机液力传动系统故障分析中的应用

汽车传动系统故障诊断及维修策略研究

汽车变速箱故障诊断与分析

谈校办汽车修理厂在当前形势下的创新发展

奔驰优尼莫克U5000变速箱掉档故障分析

CVT变速箱及其常见故障分析

朗仁XTOOL智能诊断 使用H6 Pro进行丰田锐志变速箱重置记忆

集装箱正面吊CAN总线通信原理与排故技巧

论清洁对工程机械维修的重要性

新能源汽车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技术

汽车发动机故障维修技术应用分析

电子诊断在现代化汽车维修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2021款君威轿车发动机故障灯偶发性报警

吉利博越发动机无法起动故障诊断与排除

新桑塔纳汽车空调常见故障现象及故障诊断案例分析

迈腾B7汽车发动机无法启动故障诊断分析

关于汽车电控发动机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探讨

汽车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措施

汽车维修新技术中发动机故障检测及维修技术探讨

汽车发动机自动启停功能的故障诊断与维修分析

2010款江铃全顺车发动机无法起动

2017款凯迪拉克ATS-L车怠速起停功能失效

使用朗仁H6 Pro匹配发动机控制单元

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

浅谈汽车电子系统霍尔传感器的控制原理和检测方法

浅谈异步电动机的检修记录及修复方案

汽车启动后熄火故障诊断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汽车发动机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内燃机机械设备管理常见问题及维修策略

汽车电器常见故障的形成与诊断探析

新时期汽车维修技术特点及改善对策研究

汽车发动机自动启停功能的故障诊断与维修分析

民用航空发动机维修任务验证要求研究

传承优秀 回馈信赖

浅谈航空发动机孔探数据分析体系的建设

E190飞机发动机引气系统故障模式分析

航空发动机作战试验探索性研究

行动导向的飞机与发动机维护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浅谈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运用分析

喷油泵功能异常对发动机的性能影响与维修技术

农业机械的主要故障及维修保养解析

农用柴油机的主要故障形式及维修注意事项

雪铁龙世嘉发动机水温反复过高

北京现代朗动行驶中发动机故障灯点亮

一汽丰田普拉多发动机起动困难

上汽通用凯迪拉克车型故障2例

北京汽车绅宝车型故障2例

劳斯莱斯(Rolls-Royce)向俄罗斯工程公司TMH集团出售部分发动机业务

民用航空器的持续适航与维修探讨

矿用卡车预防维修策略在胜利煤矿的应用

PT6A发动机典型故障维修与调试方法总结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改革探究

试论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

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维修技术分析

速腾散热风扇常转故障

汽车发动机怠速抖动故障诊断与排除措施研究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第3篇

1、表面堆焊技术在汽车修理中的应用探讨

2、浅淡现代电喷发动机氧传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

3、规范化模式下的机动车检测站管理

4、汽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及维修策略分析

5、正确运用铝修复机修复局部损伤方法初探

6、帕萨特轿车空气流量计故障诊断与排除

7、浅谈国赛中职组汽车维修基本技能赛项的细节问题

8、现代汽车渗漏故障与控制技术

9、汽车发动机的故障维修技术分析

10、发动机无法起动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11、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发展趋势

12、浅析现代汽车涡轮增压器的原理及使用

13、探究机动车在坡道上停驻的极限问题

14、交通事故车辆轮毂断裂原因分析

15、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类专业设置的现状与思考

16、丰田卡罗拉发动机缺缸故障分析

17、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发展

18、浅谈汽车常见电路故障的诊断技术

19、关于提升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20、汽车发动机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

21、汽车制动系统构造与维修浅析

22、汽车发动机故障维修技术应用研究

23、汽车修理过程中故障排除实例探析

24、车辆噪声和振动故障诊断分析

25、探讨汽车发动机维修中配气正时找正与验证方法

26、江淮纯电动车IEV真空助力故障排查分析

27、汽车氧传感器的常见故障及检查方法

28、汽车电控悬架系统主要传感器识别与检修

29、关于汽车运用与维修的教学

30、汽车底盘的技术维护与节油分析

31、现代汽车修理现状及电子燃油技术的问题浅析

32、基于德国FH教育模式的汽车诊断技术实验课程建设

33、浅谈别克君越刹车灯不亮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34、关于汽车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维修

35、构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36、探讨汽车的正确使用与维护保养

37、浅谈汽车机械维修保养的一些技巧知识

38、帕萨特B5型轿车转向及报警灯信号电路剖析

39、浅谈汽车发动机的保养与维护

40、车辆维修装备精细化管理问题分析

41、越野汽车维修性试验评价研究

42、浅谈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质内胆环向缠绕气瓶的定期检验

43、浅析汽车维修的质量管理

44、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的故障诊断及维护

45、汽车电气火灾的原因分析

46、无级变速器实车故障案例分析

47、汽车机械故障原因及诊断方法研究

48、基于粗糙集的汽油机失火故障神经网络诊断

49、仪表显示屏工作原理与常见故障分析

50、活塞冷却喷嘴失效引发的发动机故障核心探索和分析

51、出租汽车计价器的工作原理和故障维修

52、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如何创新教法的探究

53、平衡检测在汽车修理中的应用

54、汽车CAN-BUS电路常见故障排除

55、电控发动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56、空调制冷不良故障的原因及分析

57、如何正确使用与维护自动变速器

58、汽车转向系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

59、SCR后处理系统维修方法

60、膜片弹簧离合器分离不彻底的原因与维修

61、六种车内消毒杀菌方法优缺点比较

62、水性涂料在汽车涂装修补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63、物流重卡双联桥故障检修

64、底盘测功机测力系统的标定

65、市场化导向下汽车维修教学的开展路径思考

66、浅谈夏季汽车的养护

67、基于CAN总线的汽车性能检测线尾气工位机的设计

68、车辆液压助力转向泵故障模拟实验

69、现代汽车维修特点及维修企业素质特征

70、重载型商用车发动机悬置胶垫故障的分析及改进

71、柴油机滑动轴承故障分析与防护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第4篇

1. 汽车电控发动机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探讨

2. 汽车维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 越野汽车维修性试验评价研究

4. 试论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

5. 汽车维修管理中维修工时定额方式的运用

6. 基于本体的汽车维修服务知识管理系统研发

7. 3D打印技术在汽车制造与维修领域应用研究

8. 汽车变速器可靠性分析及维修决策系统软件开发

9. 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技术分析

10. 汽车维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11. 汽车销售服务企业维修业务内部控制研究

12. 汽车电控发动机系统故障的诊断与维修研究

13. 国内汽车维修服务中心社区连锁经营模式研究

14. 汽车电气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15. 试论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特点

16. 汽车维修行业现状及优化策略探究

17. 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汽车故障救援与维修系统设计与实现

18. 面向汽车快修业的数字化维修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9. 最新汽车维修技术的特征与进展

20. 汽车维修救援的网络模式发展应用

21. 汽车4S店维修服务系统动态调度

22. 基于客户需求的汽车维修业连锁经营模式研究

23. 浅谈我国汽车维修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24. 汽车维修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安全措施

25. 如何看待国内汽车维修业的现状与发展

26. 浅论现代汽车维修技术

27. 汽车维修中运用“数据流”诊断电控发动机

28. 浅谈汽车维修特征及进展

29. 浅谈我国汽车维修业的未来发展

30. 浅析汽车维修企业现状与连锁经营发展模式

31. 浅谈汽车维修质量管理[A]

32. 汽车维修企业钣喷(BP)车间流水线式维修方法研究与实施

33. 基于汽车电控技术发展的现代汽车维修策略

34. 汽车远程故障诊断与维修系统研究

35. 现代汽车维修现状、技术设备与质量管理

36. 汽车维修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37. 汽车检测系统预维修策略的研究

38. 汽车维修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关系的实证研究

39. 淄博市汽车维修业发展对策研究

40. 漯河市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41. 汽车维修企业维修服务质量控制规范研究

42. 浅析汽车维修专业发展趋势

43.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44. 汽车维修行业管理数据仓库的.建立

45. 最新汽车维修技术的特征与进展

46. 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47. 汽车维修救援网络运营模式研究

48. 汽车维修企业服务质量测评及改进对策研究

49. 基于SWOT分析的天津市汽车维修模式研究

50. 数据流技术在汽车维修中应用的研究

51. 基于横向转运策略的汽车维修备件库存管理研究

52. 浅谈汽车底盘常见故障诊断分析与维修

53. 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54. 基于制造企业的汽车维修保养服务平台的研究

55. 汽车维修经济的相关思考

56. 汽车设计运用的检测与维修技术分析

57. 基于信息技术的汽车检测与维修培养模式研究

58. 电子诊断在汽车维修技术中的应用实践

59. 谈汽车维修保养的技巧与常识

60. 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及维修探讨

61. 运输企业汽车维修与配件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62. 汽车维修与保养

63. 关于汽车新技术故障的维修

64. 互联网时代的汽车养护维修平台模式的思考

65. 基于B/S架构的汽车维修技术互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6. 新环境下汽车维修的特点与技术分析

67. 信息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

68. 浅谈汽车维修、检测的行业发展趋势

69. 郑州市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与发展

70. 汽车维修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71. 浅谈五菱汽车4S店维修配件的库存管理

72. 试述国内外汽车维修行业及特点

73. 基于集中控制策略的汽车维修备件分布式多级库存研究

74. 汽车电控发动机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75. 汽车维修工不能等同于“汽车换件工”

76. 基于RFID的汽车预维修故障诊断系统的研发

77. 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78. 汽车维修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9. 汽车维修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0. 矿用电动轮汽车运行效率及维修成本建模研究与分析

81. 汽车故障自动检测与维修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82. 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与分析

83. 汽车维修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84. 浙江省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研究

85. 灰色聚类法在汽车维修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86. 我国汽车维修业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及存在问题

87.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汽车维修服务评价

88. 浅析我国汽车维修业现状及发展策略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第5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 STAMPP 技能型人才

STAMPP C STimulate and revAMp the Paint Profession(激励和补强汽车维修涂装职业)合作项目是将巴斯夫公司在汽车涂料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引入中国的汽车维修领域,同时提升国内汽车涂料领域的应用技术水平,并培养出一批国内急需的中高端喷涂人才――巴斯夫认证的汽车维修涂装技师的校企合作项目。该项目同时注重喷涂工艺和良好工作习惯的培养,为打破普通顾客对现今我国汽车4S店涂装车间脏乱差的看法。为塑造一个安全、高效、整洁的汽车涂装车间而努力奋斗。

我校于2011年与巴斯公司建立STAMPP校企合作关系,在市、区两级政府的支持,校级领导的牵头以及科组老师的积极参与下成立专门的项目小组,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各项目活动、场室建设和师资培训。2012年开办第一届巴斯夫STAMPP班,双方在制定教学计划、开发与引进专业教材、改革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以及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综合评价等方面展开了广泛而富有成效的合作。目前,巴斯夫订单班采用由巴斯夫公司提供的培训教材,以巴斯夫旗汽车涂料产品的涂装工艺结合品牌维修企业作业工艺进行培训教学。如今巴斯班STAMPP班学员都在巴斯夫公司合作品牌维修企业定岗实习。继第一届巴斯夫STAMPP班的成立,于2012年5月我校汽车维修涂装实训中心通过综合验收成为巴斯夫华南地区的培训中心,同时也为巴斯夫STAMPP合作项目起到示范作用。在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下,使双方在各层面上得到更加广泛的交流。

一、校企合作背景

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创办于1994年,为广东省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和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2009年6月,学校开展了汽车售后服务市场需求的专业调研,依据调研结果,结合当时国家、省各类学校开设汽车车身修复专业甚少的状况,学校确立了重点发展汽车车身修复专业的计划。2010年,经教育部牵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协助,学校与巴斯夫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共建德国巴斯夫涂料有限公司在中国华南地区唯一的汽车喷涂培训与鉴定中心。从项目论证、规划、设备采购、设备安装到调试使用,学校专业教师与德国巴斯夫公司工作人员进行了紧密合作。2012年5月8日,学校巴斯夫华南培训中心举行了揭幕仪式并正式投入运行使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德国巴斯夫公司的领导及来自全国13个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参会,项目得到了各界的高度好评。该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校车身修复专业在专业建设方面走上正轨,并以高速的发展前进。

二、项目实施

1.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历程

车身修复专业学生在新生入学后,学校组织 “STAMPP项目的宣讲”并邀请该项目优秀毕业生回校进行交流活动。第一学年以学校公共和专业基础课学习为主导,在学期结束后进行巴斯夫班学员选拔,结合学生报名意愿及综合课程成绩选拔优秀学员进行专业学习。第二学年,学校确定STAMPP班人数后向巴斯夫公司提交开班报告,巴斯夫公司根据学生人数配送的专业技术教材。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与巴斯夫公司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由通过巴斯夫师资认证的教师进行理实一体化授课。在第二学年学期末由巴斯夫公司提供对学员赴企业前的专业评估。专业评估后,由巴斯夫公司提供其顾客品牌4S店进行顶岗实习,其顾客品牌主要是德系车高端品牌4S店,如奔驰、宝马、保时捷、进口大众等4S店。第三学年,巴斯夫STAMPP学员在各4S进行定岗轮工位实习,并阶段性回校进行理论强化学习,在毕业前进行巴斯夫STAMPP班毕业考试以及认证考核,通过考试和认证考核的学员可以获取中国汽车学会及巴斯夫公司认可的毕业证书和汽车涂装技师证书。毕业后的学员在企业内也有继续学习巴斯夫涂装工艺培训的机会。人才培养历程如下图所示:

2.规范教学管理

在巴斯夫STAMPP项目中对教学队伍及教学对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在师资管理方面,重点培养核心教师,通过巴斯夫维修涂装技师等级认证及通过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认证的“双师”资格教师方可对巴斯夫STAMPP班进行开展教学。我校积极派遣核心老师赴上海及沈阳接受师资培训,使授课教师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表现。

项目核心教师的主要任务承担本项目主要授课任务,负责及时向项目组反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参与项目教学研讨,根据需要参加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制工作等。

在学员管理方面,为了确保教学质量,现阶段以每班16-20人为宜。开班前进行公开选拔,符合录取标准,按成绩综合排名确定巴斯夫STAMPP班学员人数。巴斯夫公司并会对所有的学员进行长期的学习情况跟踪。

3.实施工学一体的教学模式

在巴斯夫STAMPP班开展教学中,严格执行巴斯夫校企合作项目教学大纲,以分模块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划分以下模块:

通过任务驱动,将课程内容与巴斯夫公司在汽车涂料领域的先进理念和技术融为一体,我校为实施理实一体教学提供完备的教学场地与教学设施。目前,合作项目实训场室共有600余平方米,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技术设备总值达到了300多万元,可开独立实训工位50多个,是行业和兄弟学校的典范,为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基础保障。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以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巡回指导---作品展示---评定与反馈的模式实施工学结合教学。

4.执行严格考核与认定制度

在评定巴斯夫STAMPP班学员综合能力时,我校采用学习过程考核评价与巴斯夫STAMPP评估与认证考试相结合。

学习过程考核主要是在分模块的阶段过程中评价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效果,主要分为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大部分。平时成绩由考勤、卫生、工具、作业、课堂纪律和操作规范组成;考试成绩主要由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组成。总评及格才能获取相应教学学分,按照我校学分管理制度准予毕业。

巴斯夫STAMPP项目评估与认证是根据《巴斯夫项目毕业生核心能力标准》,由巴斯夫公司人员命题,进行理论和实操考试。考核形式由笔试和实操考试两种形式。笔试:闭卷,由巴斯夫组织出题、监考、判卷;实操考试:进行完整的涂装流程作业,每人作业时间根据考试项目确定。学生赴企业实习前对学生进行评估,由学校教师主考,巴斯夫派人协助。学生毕业前对学生进行毕业技能考核,由巴斯夫派人主考,学校教师协助。认证考核及格可获取中国工程学会和巴斯夫公司共同认证的证书,并推荐给巴斯夫客户进行实习或聘用。对于未能如期通过考核的学员,可在工作后继续参加巴斯夫提供的考试,直至获取相关证书。

5.实习与毕业跟踪

巴斯夫公司在中国有庞大的高端汽车维修品牌企业作为长期的合作伙伴。目前,巴斯夫公司将已按照就近原则为我校联系充足基地(华南区绝大部分的宝马和奔驰4S店);我校已与这些实习基地企业签订和学生实习协议,并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对实习与毕业学生进行三方面监督,由实习企业主管为主导,我校实习指导教师和巴斯夫合作项目专员为辅进行共同监督管理。首届9位顶岗实习学生已经全部安排到佛山及周边城市奔驰4S店进行实习。在半年的实习过程中,得到企业师傅们的高度赞扬。同时企业也肩负起对实习生轮岗学习的机会,为学生毕业考核提供技术上的保证。

三、合作项目凸显成果

巴斯夫STAMP项目经过近一年的深入合作,使我校的车身修复专业得到空前发展,报考该专业的人数逐年增加,合作项目的推广得到行业肯定。周边知名4S店经常慕名上门招聘专业人员,学生实习机会供不应求。在此合作项目中繁衍出汽车喷绘学习班、水转印学习班等,丰富学生的课余学习生活。教师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对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学生管理能力均得到提升,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保障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齐全的教学设备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我校与巴斯夫公司根据自身情况共同制定科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同时巴斯夫公司每年为学校更新教材和推广新产品的学习。在师资方面,我校核心教师和专业教学每学期可接受巴斯夫公司不少于2个工作周的专业培训。同时,巴斯夫公司特为我校专业教师实行推门听课制度,让专业教师与巴斯夫培训教师有长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2.学生技能水平大大提高

充实及补强喷漆工艺技术,培养合适及合格的喷漆人员,颠覆对喷漆行业的印象是巴斯夫公司与我校合作的目的。在规范的教学体质下,前两届巴斯夫STAMP班的学员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对巴斯汽车修补漆使用非常熟悉,对巴斯夫修补漆涂装工艺十分了解。由于巴斯夫公司免费为我校提供大量的油漆耗材,一改以往实操时“捉襟见肘”的局面,使得学生有更多的实操机会。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实战能力,上学期,我校采购了三辆广汽飞度小轿车供汽车涂装学员进行实车喷漆学习。与此同时,巴斯夫STAMPP班的学员也免费为学校教师维修喷涂轿车20余量,使得巴斯夫STAMPP班的学员在学校学习到的东西能很好地与企业接轨。

3.合作带来共赢

作为我校巴斯夫STAMPP班学员实习企业并非合作项目的企业,改变以往把校企合作看作为廉价劳动力输出的合作。巴斯夫STAMPP班学员主要分配到使用巴斯夫汽车漆的汽车维修企业实习,大大的减少其维修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花费的金钱与时间,也促进巴斯夫汽车漆的销售,同时也使我校毕业生有更好的实习平台。据上学期的企业调查,巴斯夫STAMPP班学员在企业实习的学生均获得企业的高度评价,能顺利毕业转正的学员至少有3000-4000元的月薪。自巴斯夫STAMPP项目成立以来,来自国内、省内的兄弟学校多次到我校进行参观学习以及交流,使得华材巴斯夫校企合作成为巴斯夫STAMPP项目的成功典范。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第6篇

[关键词]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教学管理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具备汽车运用与维修,交通运输生产经营管理与组织等方面知识和能力,能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企业,汽车4S店及物流公司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以及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是学生能否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主要途径。实践教学是大学生素质养成、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为适应市场经济和交通运输发展需要,将“拓宽专业口径,开拓新的专业空间”;作为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改革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 形成新的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我校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

一、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与作用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实践教学涵盖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既包括课程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又包括专业思想教育、专业技能训练等多项内容,并与课堂教学、毕业设计(论文)紧密联系、互相依托、互为补充, 由此形成一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模式[1]。根据实践教学的要求,在我校交通运输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体系由以下4个环节组成(图1)。

1.实验教学环节。该环节与课堂理论教学相对应,有计算机基础、文献检索、大学物理、电工技术、材料力学、VB程序设计、数字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制造基础、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车载传感器、运输管理等课程实验及上机实验,由基础到专业逐步进行。

2.实习环节。该环节与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相适应,包括汽车构造、交通运输组织学、汽车维修工程学、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等课程实习、驾驶实习和毕业实习。

3.课程设计(论文)环节。该环节包含培养学生专业设计能力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和交通运输港站设计课程设计以及培养学生论文写作技巧的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论文和交通运输学课程论文。

4.其他实践环节。该环节包括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探索创新能力的课外学科实践、各类计算机操作及科研实践或创新设计;还包括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磨炼意志的专业思想教育、专业劳动、各项义务劳动、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等。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作用实践教学是专业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在制定专业培养计划时, 实践教学体系要符合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1.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质。学生通过基础课程实验和上机实验加深对基础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基本科研素质。

2.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能力。通过专业课程实验、实习及驾驶实习,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3.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存在差异,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能使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得到充分的满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学生通过交通运输综合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课外学科实践以及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4.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献身社会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专业思想教育和军事训练,组织各项义务劳动,利用寒暑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献身社会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二、我校目前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福建农林大学于2000年开办交通运输专业, 至今已培养了300余名毕业生,目前在校本科生 200余名。为适应市场经济和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善创新、高素质、有特色的多层次、应用型交通运输专业人才为目标,本专业培养计划经过了多次修订,实践教学体系和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