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第1篇
(1)课题的来源及选题的依据,着重说明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目前的水平。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和开展研究工作的设想,准备在哪些方面取得进展和突破,课题的最终目标以及可能达到的水平。
(2)课题研究拟采用哪些方法和手段。
(3)论证完成课题的实验条件,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4)论文工作和经费的估计。
(5)论文工作计划(起止时间,分年度的具体实施内容)。
硕士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第2篇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硕士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第3篇
文献综述简称综述,与动物实验等科研论文不同。
综述是对某一时期内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或技术的研究成果、发展水平以及科技动态等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选择、提炼,并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实用文体。
文献综述的定义包含三个基本要素:首先,文献综述反映原始文献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它反映一定时期内或是某一时期一定空间范围的原始文献的内容。
其次,文献综述集中反映一批相关文献的内容。
其它二次文献如题录、索引、文摘、提要等一条只能揭示一篇原始文献的外表信息或内容信息,且各条目之间没有联系,而一篇综述可集中一批相关文献,且将这批文献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予以揭示,信息含量比二次文献大得多。
第三,文献综述是信息分析的高级产物。
书目、索引等是对原始文献的外表特征进行客观描述,不涉及文献内容,编写人员不需了解原始文献的内容,也不需具备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提要文摘是对原始文献的内容作简要介绍和评价,编写人员需要具有相关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以识别和评价原始文献;文献综述则要求编写人员对综述的主题有深入的了解,全面、系统、准确、客观地概述某一主题的内容。
运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等方法对一定范围的文献进行深度加工,对于读者具有较好的引导功能,是创造性的研究活动。
2文献综述的特点及作用
文献综述的特点
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向比较。
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更有逻辑性,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硕士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第4篇
①文献综述(有的学校直接称国内外研究现状)是研究者在提前阅读过某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概括出同类课若干文章的基本事实、基本观点和方法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②文献综述一般应包括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现阶段主要的理论观点和技术;本课题的主攻方向;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向。
③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一般在1500--2000字左右,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一般在5000字左右。
硕士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第5篇
文献综述
二零xx年三月
摘要 小四号字行间距20磅
前言 小四号字行间距20磅
正文 小四号字行间距20磅
总结 小四号字行间距20磅
一、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字体】中文:五号字,宋体, 英文:times new roman 号字体(相当于五号字);
【行距】倍行距;
【段落】顶格写,无首行缩进,也无左缩进;
【序号】用“[1]”这种格式,序号后空一个字符;
【标注顺序】按照人名的字母顺序标注
【标点符号】中文使用中文状态下标点符号,英文使用英文状态下标点符号,切忌混用。
【数量】15个(含15个)以上,其中至少3个英文参考文献。(中英文参考文献需分别列出)
下面分类列出各种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
(一)专著的著录格式
[1] 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 张为民主编:《21世纪的国际商务》,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版。
[3] M·Skolink, Radar handbook, New York: McGraw-Hill Press, 1995, .
[4] 布兰查德、费希尔:《宏观经济学:高级教程》,刘树成、沈利生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硕士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第6篇
主要说明撰写本综述的原因、目的、意义、学术背景、目前状况、争论焦点、编写过程,介绍收集资料的范围等,使读者对综述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这部分要写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字数以200~300字为宜。
例如有位同学写作《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三十年:回顾和思考》的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 30年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也存在许多州难和问题。(首先扼要简介现状,客观评价成就和问题)当前,中国开始进人社会矛盾多发期,这些社会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行政体制改革在许多方面不到位,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和角色在一定范围内,在较大程度上存在缺失的现象。(其次,扼要揭示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因此,回顾我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历程,总结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推进行政休制改革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最后,揭示研究该课题的意义)
硕士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第7篇
文献综述写作的最后一步是修改。
[1]王静康.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化全国化工学科教育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 2011(1):1-3.
[2] 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9-07-24)[2020-04-08]
[3]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7-70.
[4]唐维同.我国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制度制约与制度变革[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
[5]黄华俨,何少颖.高校文科研究生课程质量评价模式探索——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2, 13(03):55-58.
[6]霍洁云. K校普研教学质量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13.
[7]张金凤.硕士研究生教学满意度研究[D].东北大学, 2009.
[8]史璇,向泰.分类别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设计[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8(09):25-26.
[9]洪丽雯.重庆市地方医学类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 2015.
[10]许胜江.基于质量管理的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价技术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 2009(11):44-46.
[11]邢晓阳.地方高校硕士生课程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08.
[12]王清平.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调查报告[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08):209.
[13]刘云清,宁晓钧,王黎,杨栋.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8(05):49-50.
[14]朱中超,宋华明.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 2008(01):142-147.
[15] 高中华,杨依含.基于360度反馈视角的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价机制研究[J].中国培训,2017(010):20+22.
[16]李康杰.硕士研究生教学评价的设计[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 2011(06):91-92.
[17]占志勇,侯彦芬,陈明灿,易小西.基于系统论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机制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 31(09):125-127.
[18]冯高斌.教学质量模糊评价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
[19]赵栋歌.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质量监控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 2012.
[20]洪丽雯,董志,钟朝晖,徐晨,李情,王娅兰,宗晓琴,彭斌.利用顶层设计原理构建医学类研究生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J].重庆医学, 2015, 44(21):3009-3010.
[21]杨启亮.走出课程评价改革的两难困境[J].教育研究, 2005(9):31-35.
[22]耿有权.论“四位一体”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价机制的构建——基于教学督导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4(04):44-47+80.
两年前,我还带着满眼的兴奋来到了沈阳大学,开始我的硕士研究生学习生涯,时光飞逝,仿佛转瞬之间,我以即将完成我的毕业论文,完成我在沈阳大学的硕士学习生涯。放眼过去这两年多的学习生活,让我在沈阳大学不仅得到了学校与老师教导与培养,学习到了非常专业的知识,同时也获得了满满的同学友情,这些都让我不断的成长着。
首先,我要由衷的感谢我的导师,是她对我辛勤指导,让我从论文的选题、结构框架的安排与构造到初稿的写作、后期反复修改,直至最终定稿,从始到终教授都在无私的细心指导、不辞辛劳地耐心讲解,给予我信心。正是在导师的帮助下,我才能开阔思路,认清重点。正是有了导师的悉心帮助才能使本文得以顺利完成。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同学们,在与你们相处的时间里,你们给予了我很多帮助,也教会了我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他们的帮成为了我人生道路上增加了宝贵的指引。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同事和家人,如果没有你们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帮助与支持,我是不会顺利的完成近三年的学业。正是你们的关怀与理解,才能让我投入到学习当中,并顺利完成学业。
在沈大生活和学习的几年,我收获了很多珍贵难忘的记忆,这将让我一生受用。在此感谢我的母校,感谢我的导师,感谢我的同学,室友还有我最亲爱的家人。感谢在青春的路上,一直有你们。
【摘要】2世纪6年代以来,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的观点被人们广泛接受,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从会计假设转变为会计目标,本文就国外和国内对会计目标的相关文献进行简单的回顾。
硕士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第8篇
熊斗寅在《浅析“体能”概念》中通过对体能相关概念的比较研究认为“体能”是个不确定的概念,有大体能和小体能之分。大体能就是泛称的身体能力,它包括身体运动能力、身体适应能力、身体机能状态和各项身体素质,小体能是
(1)指运动训练中的体能训练和体能性项目等。赵志英、郑晓鸿认为“体能”是指运动员在专项训练和比赛负荷下,最大限度动员有机体机能能力时对抗疲劳的能
(2)力。何雪德等在《体能概念的发展演绎着新时期训练思维的整合》综合分析了众说纷坛的体能,认为体能可进行广义与狭义定义,但都仍有不确定性。广义体
能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适应能力几个方面,与传统一般身体训练相比,它强调的是适应能力。狭义体能是指上述各种身体能力在技能类对抗项
(3)目中的应用,与传统专项身体训练相比,它强调的是对抗性和竞技性。总的来说,在竞技活动中,运动员的体能活动集中表现于力量、速度、耐力三种基本运动素质及三者之间的各种组合性运动素质,人体的形态及机能状态是决定其运动水平的基础条件,而体能的概念应该根据各个项目专项的特点,在其基本概念上,有所偏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