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论文怎么写初二(优选4篇)

个人学习 10 0

数学论文怎么写初二 第1篇

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尝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5分钟要效益;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学情分析,让学生进行学法交流,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班上抓单元验收把学生分层联包,优生每人跟踪一名差生督促完成学习任务。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优化题目的设计,真正将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的手段,及时查漏补缺,培优辅差,立足课堂,夯实双基。

数学论文怎么写初二 第2篇

关键词:八年级数学;不同之处;学习方法

一、七、八年级数学学习的差异

学生从小学到初中,跨越了一个学习阶段的同时,学习到的知识也有很大不同。七年级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而小学的学习内容在这个阶段还会被重新拾起,也就是说,对于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可以趁这个机会再重新打基础。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七年级只是将小学学习到的重点内容进行复习,并不是全部。因此,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还需要利用课后时间自行弥补。从八年级开始,学生接触的就是初中数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即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这也是大部分学生最为头疼的部分。但凡学过函数的人都应该有这样的共识:公式多、变形复杂、题目难等,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如果这时落下内容,以后再想追赶就变得非常困难。

总体来说,七年级和八年级数学学习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内容的多少。七年级尤其是上学期数学学习的内容,大部分还是在巩固小学最重要的知识点,内容比较单一;而八年级就开始接触几何、距离、函数等一些较为复杂的内容,知识点多且杂,记忆起来也需要花费更多时间。第二,内容的深浅。七年级因为要给学生一个适应的时间,因而所学内容还相对简单;而八年级正式开始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学习的知识相对较深入,对于学生来说也比较难。第三,知识的衔接。七年级所学的知识是与小学衔接,而八年级则大部分是与高中接轨,为高中数学的深入学习打基础。总之,七、八年级数学学习有较大差异,还需要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把握。

二、八年级数学学习的特点

初中数学总体来说,比小学数学难一个量级,对于学生来说,刚刚接触函数等知识点时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且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八、九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学生一定要跟住老师的步伐,不要落下任何重要的内容,因为落下了就不容易追回来。尽管八年级的数学相对来说比较难,但是与高中数学比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学过高中数学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所以,学生要认识到这一点,不必因为高中数学难就产生恐惧心理或者有压力,而是要化这种恐惧和压力为动力,也就是说,要将初中数学的内容学透、学精,这样在应对高中数学时才不会感到困难,才有可能将高中数学学好。另外,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有一定的提升,这样在学习更加复杂的内容时可以更加顺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八年级数学学习的特点,即既难、也简单:和小学数学、七年级数学相比八年级数学较难,但和高中数学比起来又非常简单。学生需要做的就是做好心理准备,打好基础,认真学习,学透学精。

三、八年级数学学习的方法

学习任何学科都需要有一定的学习方法,数学同样也不例外。在学习数学的任何阶段,方法也有所区别。八年级数学的学习方法,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课前仔细预习。预习的作用不用多言,实际上重要的知识点在教材中都有说明,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可以弄明白其中的一部分。让学生预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前熟悉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在上课时有根据、有选择地着重听。第二,课上认真听讲。教师在课上讲的内容都是经过长时间备课、总结大量经验教训所呈现出的内容,一定是到目前为止教师所能传授的最精华的东西。也许日后,随着教师阅历的丰富和经验的积累,可能会用一种更有效的方式讲授,但是目前教师讲的内容一定是学生最需要听的内容,因此学生上课一定要听老师讲,而不要自己在下面钻研,或者都推到课后去学习,这是不明智的。第三,要记住教师讲过的例题。一般来说,例题都是最能反映知识点的。教师举出的例题可以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换句话说,死记硬背知识点可能记不住,但是记住例题就有可能把知识点记牢。而且,例题为学生提供了一种题型,学生要重视自己模式思维的培养,对于同样类型的题要善于归纳总结,这样日后再碰到这类题就可以从类似的角度切入,解题也就不会那么难了。总之,课前要预习,课堂上要认真听讲,培养模式思维方式,这三点是必不可少的。

四、结论

最后,从小学到初中,学生需要适应很多不同的内容,学科的增加、学习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延伸等。对于数学而言,七年级时要继续打好基础,锻炼好审题、运算的能力,八年级时的学习才可以相对轻松一些。八年级阶段一定要意识到与七年级阶段数学学习的区别,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适应得更快、更容易,学习起来才有动力与信心。

参考文献:

数学论文怎么写初二 第3篇

本人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于律己,虚心勤奋地开展工作。能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做到顾全大局,为人师表。

本人大学本科的学历, 学士学位,2005年评上“中学一级”教师的,任现职以来我进行过两轮循环教学,近五年以来的工作量:2008-2009教九(7)、九(8)数学;2009-2010教七(9)、七(10)数学;2010-2011教八(9)、八(10)数学;2011-2012教九(9)、九(10)数学;2012-2013教八(2)、八(3)数学;(周课时10节,满工作量)。在教学上,我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虚心向同组的老师学习,积极上公开课,任现职以来,在课题研究中开过一节面向全市的公开课;校际交流课2节;对外公开课2节,校内公开课11节,教学效果良好。我从教以来担任了七年的班主任工作,任现职以来我担任了三年的班主任,我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平等友善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师生关系和谐,1999-2000所担任班主任的初一(6)班被评为“市先进班级”,2000-2001所担任班主任的初二(6)班被评为“校先进班级”;2009-2011所担任班主任的班级被评为“校先进班级”(连续三年)。在教科研方面,我参加过市级课题《教师教学反思中同伴互助方法策略的研究》,省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策略的研究》,两个课题均已经结题,任现职以来我共发表过五篇论文:案例《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2)的教学过程》2005年发表在省级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上;论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与构建和谐校园的法律思考》2010年发表在部级刊物《西部科教论坛》(刊号CN62-1031/G);论文《巧用公式善解难题》2011年发表在省级刊物《科技信息》(刊号CN 37-1021/N),论文《游戏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2012年发表在中国级刊物《科技资讯》(刊号CN 11-5640/N);教育案例《你一直让我牵挂》发表在省级书刊《教育不简单》上。我指导过组内青年教师吴月洁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使她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教坛新秀”。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努力,争取再上一个台阶。

数学论文怎么写初二 第4篇

1、每周二下午第一节是我们教研组的集体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坚持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互相交流学习体会;发辉集体的智慧,进行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制定难点的突破教法,探讨交流教学上的问题,每次活动大家都能畅所欲言,达到了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

2、在平时的课余时间里,我们大家特别重视落实基础能力的训练,认真做好练习册的作业布置和批改工作,大家都明白我们整个教研组的目标与任务,就是尽力减少低分学生的比重,缩小差距,所以我们很注意适时地鼓励他们,给他们前进的动力,尽最大努力使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在平常教学中,我们坚持“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每一章每一节的练习卷子都具体分配到具体的老师负责。各章统一进行单元测验,统一评分标准,并利用集体活动时间进行测后总结分析,各单元测验试卷的命题由教研组老师轮流负责,各单元的测后的总结分析报告由试卷命题教师负责,报告主要包括:

(1)各班和全级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

(2)哪些知识学生掌握比较好,哪些知识掌握比较差,主要存在什么问题。

(3)提出需要补救的问题和今后教学上要注意的事项。

4、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本学期我们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切听课,评课活动,平时备课组老师之间也开展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听课活动,本学期每人听课都不少于20节。特别是在学校开展的拜师结对汇报课中,刘维维老师积参加、按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同时我们组每位教师在这次活动中积极投入,积极反思,总结经验,都获益匪浅,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又获得一次提高,对新基础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实践体验。

5.组织各种活动配合教学。针对初二学生的特点,我们数学组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比如,大家利用课外活动课开设了数学的培优补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在学校举行的艺术节活动周中,初二学生展出了自己利用数学的相似知识制作的视力表,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测量旗杆的高度教学中,老师将学生带出课堂,让学生分组合作交流,让学生上了一节饶有兴趣的室外课,进一步积累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增强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