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毕业论文 第1篇
1、学生在开始准备论文写作前,先根据《厦门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的要求,将论文题目、论文的目的、思路和方法、需要支持的条件以及论文分阶段进度安排草拟计划提交给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导师和学生参考厦门大学毕业论文任务书,共同商讨确认正式的论文分阶段进度安排计划,计划包括每个阶段具体的时间范围和计划完成的内容,并确定论文的完成时间。
2、学生要将论文分阶段计划实施的情况及论文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导师汇报,指导教师根据论文分阶段进度计划及时检查和督促学生完成论文,并根据学生的完成进度和遇到的问题分阶段提出指导意见。
3、为了督促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撰写和修改论文,本系特作如下规定:
①论文初稿必须在春学期开学的第5周之前交给导师,并到教学秘书处登记备案(截止日期:开学第5周周五)。
②论文定稿在5月15日之前上交导师,同时上交教学秘书备案(截止日期:5月15日)。教学秘书据此安排参加毕业答辩的 学生名单。
人类学毕业论文 第2篇
1、论文的题目、关键词和摘要:论文的题目要切合论文主旨,关键词3-5个,能够体现论文的核心要素,摘要在300以内,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论文要明确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3、论文的研究方法——应以人类学民族学方法为主
4、专业性——论文研究范围要符合人类学、民族学和民族史 的研究的专业范围。
5、论文写作要做到主旨明确、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思维清晰、合乎逻辑;语言通顺、无错别字。
6、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资料,必须以文末注释的方式加以注明。且引用资料的字数不能超过论文字数的20%。
7、鼓励学生论文注重田野基础的研究,鼓励视野独特的创新性论文和有一定学术性的研究论文,但此项不做硬性要求。
人类学毕业论文 第3篇
(一)毕业论文形式结构及装订顺序
1.封面(使用厦门大学统一的本科毕业论文封面)
2.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3.目录
4.引言
5.正文
6.结语
7.参考文献
(二)、毕业论文的撰写内容与要求
1、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以简短、明确的词语恰当概括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缩写字。读者通过标题可大致了解毕业论文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科学的范畴。中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4个字,必要时可增加副标题。
2、中文摘要、关键词
摘要内容应概括地反映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主要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不要与引言相混淆。语言力求精练、准确,以300—500字为宜。
在摘要的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摘要与关键词应在同一页。
3、目录
论文目录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各章节组成部分的小标题。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4、正文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不同学科专业和不同的选题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正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言或背景
引言是论文正文的开端,应包括毕业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的简要评述;介绍本项研究工作研究设想、研究方法或理论依据;涉及范围和预期结果等。要求言简意赅,注意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解。
(2)主体
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必须言之成理,论据可靠,严格遵循本学科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在写作上要注意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章节标题、符号必须规范统一。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毕业论文总体方案或选题的论证;
对研究内容及成果的客观阐述,包括理论依据、创新见解、创造性成果及其改进与实际应用价值等;
论文主体的所有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详加注释。论文应把握论点正确、论证充分、论据可靠。
(3)结论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总结,是整篇论文的归宿,应精炼、准确、完整。结论应着重阐述自己的创造性成果及其在本研究领域中的意义、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5、中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