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毕业论文(合集3篇)

个人学习 12 0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毕业论文 第1篇

上世纪20~30年代起,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就已经存在,家长的期望、幼儿师资水平低、缺乏规范的幼儿教育政策等,均使得幼儿教育小学化解决的难度大大增大。基于此,加强对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

1.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存在的原因

家长的期望

由于受到我国近几十年来所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目前大多数80后、90后父母只生育1个孩子,家长的期望寄托在这1个孩子身上,因此,大多数家长均希望给幼儿安排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不仅给幼儿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也为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幼儿园的师资水平较低

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耐心、爱心,但由于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现阶段一部分幼儿教师并不是毕业于幼教专业,其专业素质较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园的师资水平较低,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内容普遍存在着小学化的倾向,教师往往会带领幼儿学习一些对幼儿来说比较复杂知识,没有注重培养幼儿的天性,均使得幼儿教育小学化解决的难度大大增大。甚至有一些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或者是为了让幼儿“听话”,从而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奖罚措施,即奖励表现好的幼儿、批评表现不好的幼儿,这种做法使幼儿出现了竞争意识,从而产生了进入小学化的倾向。

缺乏规范的幼儿教育政策

我国的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改革等,所针对的主要是小学、中学,较为忽略幼儿园教育。这样的背景下,部分幼儿教师会感觉在幼儿园没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从而会选择继续学习或转行,不会在幼儿园进行教学,这就导致了幼儿师资力量薄弱问题。与此同时,由于缺乏规范的幼儿教育政策,一些私立幼儿园大量涌现,为提高幼儿的学习成绩、扩大幼儿园知名度,大多数私立幼儿园会给幼儿安排大量学业训练,这就为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

2.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治理策略

改变家长的观念

在幼儿教育中,家长的地位非常重要,幼儿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认知事物的能力还比较弱,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在为幼儿安排知识学习的时候,幼儿无法反抗、只能听从。幼儿听从家长的安排,对各种知识进行学习,从而提前进入到了小学的学习模式。小学化的教育方法,大大占据了幼儿的玩耍时间,幼儿本来就正好是乐于玩耍的年龄,而幼儿在进行玩耍的同时,不仅可以培养自身的兴趣,还有利于开发智力,由此可以看出,家长的做法有悖于幼儿教育理念。基于这样的原因,家长必须转变自身的思想,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应当鼓励幼儿学习幼儿年龄段内应该接受的知识,为幼儿降低学习压力,给予其充足的玩耍时间,从而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兴趣与天性,也有利于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

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

国家为幼儿园提供的扶持比较少,关注度也不高,从而导致幼儿园教师的大量“离职”,这就给幼儿师资力量的提高带来了一定的阻碍,造成了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普遍较低问题的存在。面对这一问题,应当致力于提高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提高幼儿园教师的选入门槛。此外,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课标的要求。举一个例子,教师在向幼儿讲解关于单韵母a的知识的时候,应当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技巧给幼儿讲述关于单韵母a的知识,指导幼儿进行正确的发音,切忌过多地对其他内容进行讲解。同时,教师还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进行玩耍,使幼儿培养自己的天性与兴趣,开发自己的潜在能力。实际上,幼儿在进行玩耍的时候,可以通过发现新事物,增强自身对新事物的认知,这有利于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减缓幼儿教育小学化。

制定合理的幼儿教育政策

对于幼儿来说,幼儿阶段的教育对其未来对世界的认知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基于此,国家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儿教育政策,加强对幼儿教育的扶持力度,实现幼儿园的公立化,以有效减少幼儿园的竞争现象。与此同时,还要安排资深的幼儿教育专家为幼儿教师提供指导与帮助,丰富幼儿教育教学结构,改变幼儿教育教学模式,并要鼓励教师利用先进的、有效的教学技术,注重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天性,引导幼儿树立健康向上的人格,最终有效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

3.结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幼儿教育,有利于帮助幼儿树立健康向上的人格,而幼儿教育小学化,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为有效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不仅需要改变家长的思想观念、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还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毕业论文 第2篇

摘 要:幼儿时期是智力发育和教育启蒙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幼儿的学习兴趣与方法都获得了较快提高。因此,幼儿教育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科学合理的策略是幼儿身心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可以从幼儿教育教学策略入手,对情感策略、互动策略和生本策略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幼儿教育;情感策略;生本策略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启蒙之地,是身心发展的沃土。在新形势下,幼儿园的一些幼教策略已满足不了教学需要。通过分析现今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幼教改革势在必行,且应当从情感策略、互动策略和生本策略这三个方面实施。

一、情感策略

情感策略是幼儿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广大教师更应该努力提高情感教学水平,做到在情感教学的同时能够注意到幼儿的情感变化,并根据反馈积极调整教学方法。

1.教师情感教学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情感教学是很有必要的。教师需要结合教材进行分析,设置情感教育的环节,运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加强环境渲染与情感表达。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遇到过幼儿对书本中的一些内容难以理解的现象,对此,教师以一个积极热情的姿态投入到教学之中,借助充满感情地描述和讲解,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也带动了幼儿继续学习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更应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发挥自身的“传情”作用,使情感教育得到有效的实施。

2.教师关注幼儿的情感反馈

在情感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应当注意到幼儿的情感变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关注幼儿的语言和表情,来了解幼儿的情感反馈。然后教师根据反馈结果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包括调整教学节奏和转换教学方法等,从而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针对一些幼儿性格内向、胆怯的情况,我们密切关注他们的情感反馈,单独为他们制订教学策略,为幼儿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幼儿能够向外界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二、互动策略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幼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于幼儿认知水平以及师幼关系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1.构建有效的互动策略

当前幼儿教育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就是在互动策略的贯彻落实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证,许多教师都以自我为中心开展互动,以致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加强幼儿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此来构建有效的互动策略。在课堂互动中,教师的角色应当完成由师长向幼儿朋友的角色转换。在这样平等、尊重的课堂氛围中,幼儿便获得表达自己的欲望和表现能力的机会。这样还能使教学适应不同水平的幼儿。广大教师只有具备了积极的互动策略,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与能力,才能打造有效的互动课堂,并使教学成果惠及所有幼儿。

2.创造良好的互动环境

良好的互动环境也是幼儿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课堂中的提问环节就是一个可以充分利用的互动环境,教师把握好提问的内容和时机就显得极为重要。教师有效地提问和追问能为幼儿提供探索的支架,在这样的互动环境中,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都被激发出来,课堂也变得妙趣横生。此外,幼儿园的园区和教室布置也是能够创造良好互动环境的。在园区开辟互动活动区、手工坊等,在教室让幼儿自己布置墙饰,这些举措都是能够增加师幼互动的,还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生本策略

近年来,生本教育理念的试验开展在幼儿教育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与传统教育管理思路不同的是,生本教育明确提出“真正以学生为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理念。生本策略是一种崭新的幼儿教育教学策略,能够使受教者在自己活动与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快乐。

1.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习

在生本策略中,教师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发挥桥梁作用,积极正确地引导幼儿。生本教育是为儿童好学而设计的教育,而教师更要把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转变为知识的线索,借助课堂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习得知识,并体会自然及社会的美好。这样就达到了生本策略的目的,课堂教学也由此成为朴素而无形的德育过程。

2.引导幼儿自主学习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当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使幼儿居于主体地位。积极贯彻实施生本策略,将幼儿引入自主学习的道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做到“隐身”,把课堂空间交给幼儿,促进自主学习。教师作为引导者,还需要提供充足的时间,以展现出幼儿的主体性,使幼儿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在这样的教学策略下,幼儿愉悦性、体验性和技能学习都是在自己操作中获得的,实现了幼儿主动、积极的发展。

许多幼儿园因受传统教学思想的限制,仍然只注重于照本宣科式地给幼儿授课,造成了教学策略上的缺失。对此,广大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幼儿发展意义重大。我们是幼儿的启蒙老师,应该结合幼儿的心理和兴趣,精心设计安排课程,综合运用情感策略、互动策略和生本策略,做到“一切为了幼儿,为了一切幼儿,为了幼儿一切”。使得幼儿园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幼儿为中心,真正实现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钱维丹.运用情感教学策略促进幼儿情感积极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10(09).

[2]裴银霞.浅谈现行幼儿教育的教学策略[J].科教论坛,2011(07).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毕业论文 第3篇

1、教师扮演娃娃家的妈妈,拿出食品招待小客人。

师:桌上有好多好吃的东西,你们知道这些东西的名字吗?

幼儿:糖;

幼儿:棒棒糖;

幼儿:花生;

幼儿:瓜子,白颜色的叫白瓜子(南瓜子)合:那黑颜色的就是黑瓜子(香瓜子)

师:(指着桂圆)这是什么?

万小青:桂圆;(幼儿一起学说)

师:(指着鹌鹑蛋)这是什么?(幼儿无人能答)

师:这是鹌鹑蛋,是鹌鹑下的蛋。(幼儿学说)

2、这些东西是不是可以直接放在嘴里吃呢?

幼儿:要剥了外面的纸、壳、皮以后才能吃。

3、幼儿洗手,自由选择爱吃的食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