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论文10篇 第1篇
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国家与教育部门对我国的中学教育十分看重,因而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希望能让中学教育进入一个更高、更快的发展阶段。英语作为三大主科之一,由于其学科的特点而尤被人们所重视,这是因为它不是学生的母语,用不是像数学那样可以用逻辑推理能力演算的学科,因而,这门学科的发展存在着一些自己的特点。在我国现行的英语教学体系中,我国中学英语教育仍旧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在东南沿海的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已开始实行多模态的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学的现代化。从我国的全局来看,对于东北、西北以及西南地区的大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由于经济水平落后、文化的不发达,仍旧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根本没有得到实现,有的地区甚至连最基本的英语教学都不能保证。而在东南沿海以及一些经济发展的地区,英语教学的发展则相对要快的多,如北京、上海、南京以及山东半岛的一些教育大省、教育大市,中学英语教育已经步了现代化。
从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中学英语教育的发展程度因地区的发展不同,而呈现参差不齐的状态。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与教育部对课程改革的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城市与省市开始为教育改革而努力。特别是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得到一个质的提高,新课标的实行,也真正让学生们享受到了减负与学习的乐趣;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中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虽不及发达地区,但其英语教学实践却也在逐渐进步。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实行,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受益,真正把学生从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整体看来,我国中学英语仍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出现,使得我国英语教学的现代化进程加快。
英语教学论文10篇 第2篇
关于中职专业英语教育教学论文
一、专业英语词汇的学习
(一)反复练习,增强学生记忆
词汇很难记住,许多学生为此而烦恼。重复记忆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重复记忆法,是把所记忆的内容连续重复或间隔一定时间后再重复学习一次,经过多次重复,实现永久记忆的方法。教师可运用重复记忆法,指导学生记忆。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强求学生记住课文中出现的所有专业词汇,而是要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重点地进行教学。中职学生的就业岗位大都在外资、合资企业的生产一线,需要运用掌握的都是一些基本的、常见的专业词汇,如electricity(电)、resistor(电阻)、voltage(电压)、current(电流)、integratedcircuit(IC集成电路)、diode(二极管)等,对于这些出现频率高、常见常用的单词必须重复地强化记忆。教师在授课中,可运用重复记忆的方法,注意在课前复习和作业两个环节中体现学过的知识点,通过反复提问、测验、竞赛等方式增强学生记忆。这种反复练习的基本方法,看似机械呆板,但是对于学习缺乏主动性的中职学生来说,却是效果显著。同时,在学习专业英语的过程中,因为内容与专业紧密相联,又巩固了专业知识。
(二)改变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过多重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为了避免这种问题,教师可以调整、改变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制作教学卡片,加强教学内容的形象化表现,让学生在通过大量的图示和专业情境中感知、模仿、体验、学习英语单词和句子。以circuit(电路)为例,卡片的一面为英语单词,另一面绘有简单的电路图,而电路图可以绘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两种。这样,学生在学习该单词时,可以对照卡片,而且在后面课程中学习到seriescircuit(串联电路)、parallelcircui(并联电路)时,还可以再次使用该卡片。这种简单、直观,甚至看似低级的教学方式,却非常适合英语基础薄弱、注意力不太集中的中职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如果能充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效果将更加显著。在多媒体课件中,我们可以加入丰富的图片,以及各种常见的元器件、电路图,还可以将所学单词配以标准的发音,将枯燥的单词记忆立体化、形象化,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缩短学生的记忆时间,强化学生的记忆程度。
二、专业英语文章的理解和翻译
(一)专业英语文章的理解
要想对专业英语文章进行迅速和准确的理解,就要求学生既对英语语法知识有一定的掌握,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地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专业背景知识进行介绍。如讲解课文DiodesandDiodeCircuit(二极管和二极管电路)时,首先可以和学生一起回顾二极管的构造、特性、种类,以及在电路中的作用,并介绍几种简单的二极管电路。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学生既可以回顾复习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又能尽快理解专业英语课文,提高学生职业英语的水平。
(二)专业英语文章的翻译
简单地讲,翻译就是将英文准确地用中文表达出来。英文翻译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就是要忠实于原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尤其是对专业英语的翻译,更加要求准确、通俗易懂。这就要求翻译者既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还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中职学生的基础英语普遍较差,教师对学生的翻译能力不能作过高、过难的要求,否则既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又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学重点放在重要语法知识和常见词组的讲解上。学生掌握了基本语法后,教师可先引领他们进行重点句子的翻译,再由句子扩展到段落,逐步提高要求。对一些简单易懂的段落,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独立的翻译练习,只要基本意思表达准确,就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待学生树立信心、产生学习兴趣后,再逐渐加大翻译内容的专业性和难度。专业英语作为中职学校新开设的一门课程,在适应社会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等方面表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英语课的教学内容,研究专业英语教学特点,积累教学经验,通过专业英语课程培养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基本素质。
英语教学论文10篇 第3篇
摘要: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中考其实就是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检测,那么,在九年级怎样才能尽最大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呢,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九年级;英语教学;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与稳定学习动机相结合
保持向上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让他们更有自信去克服困难,同时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健康积极的学习品格。
九年级的学习生活是紧张而枯燥的,大部分学生都有着明确的学习动机、较为端正的学习态度,但是他们要承受巨大的压力,面对沉重的学业负担,学习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负面的影响或者是有着阶段性的波动。
教师除了在思想上帮助学生稳定学习动机外,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能够适时帮助学生减轻压力、减少负担、提升。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能得到提高。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点。牛津英语教材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教材本身就是学生的兴趣点。
首先,教师在备课时可以考虑适当扩充一些学生所感兴趣的课外内容,以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教师在上课时语调要轻松自然,语言应风趣幽默,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专注听课,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运用语言和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9B第一单元的Reading是有关于北京和桂林的文章,学生对旅行十分感兴趣,但是本课词汇较多,而且较难记,学生又有畏难情绪。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这两个城市的图片、有趣的风俗来帮助学生进行有意识记忆,结果学生对于这一单元的学习记忆特别深刻,学习主动性也十分强。
当然,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比赛、小组活动等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他们的课外负担,从而稳定他们的学习动机。
二、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当今的考试越来越注重能力的考查,可是能力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培养的一个过程。因此,我们要把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每节课的知识传授中去。九年级的课程时间十分紧张,仅新知识的传授和复习就会耗费许多时间,但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不可以“退居二线”.
七八年级就已经对这些能力有所培养,九年级就应是巩固和提高阶段。以阅读作为例子。除了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每个语篇进行阅读训练外,学生还可以阅读《听说时间》。或者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在每节课课堂教学时间前插入5分钟的课外阅读,可以采用英语报纸《Teens》。阅读能力是长期训练的结果,需要持之以恒。一天一篇的“蚕食”阅读量不大,易于完成,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每天想读一点的习惯。不同的题材可以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正确的阅读技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教师在讲解阅读理解时,可以适当教授一些阅读方法。听力能力的培养也可以采用这种逐步渗透法。大量的阅读和听力训练就相当于大量的语言输入,有了语言输入,学生就会有自己的语言输出了,这就相当于说和写的能力也得到了逐步的提高。因此,九年级的英语教学不是纯粹的知识传授、灌输的过程,更多的是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的过程。
三、知识新授与复习操练相结合
牛津英语教材的设置就是每个单元都有其固定的知识点,不太重复。如果学生仅仅保持新授时的印象,那么大部分的知识都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遗忘。所以,在教授新知识时,对考纲上四会和以前强调的知识点要进行及时复习。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对考点的遗忘,还可以减轻中考前复习阶段的负担。
四、夯实基础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3年的学习内容要学生全部记清、会使用是一件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不容易的事。
因此,教师在平时授课时一定要吃透教材,摸清基础知识点,找准重要知识点,以保证课堂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让学生在每节课后都觉得有收获,明白下课后该做些什么,而不是摸不着头脑,看什么都重要,看到后来连看下去的信心都没了。
教师可以在课前研究一下四会要求的知识,找到常用的重要知识点;在课堂上除了重点讲解外,还有必要在下课前几分钟再次提示学生找到本课重点;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再对这些重点进行适当的检测。这样的做法使得教师的课堂和学生的听课、复习都脉络清晰,效果自然就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代表着一个变体。在实际教学中,应因生而异,因师而异,因校而异,因班而异。九年级的英语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但是不论学什么、教什么,效率优先、能力培养优先,应该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