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参考文献顺序(3篇)

个人学习 12 0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顺序 第1篇

著作:

[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学位论文:

[1]马聪.高级综合中多目标多层次工艺映射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1998:23-30.

会议集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析出文献)

[1]汪学军.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研发进展与安全管理[C]//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实施国际合作项目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22-25.

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顺序 第2篇

国家政策性文件,在什么载体上看到的,就以什么载体格式来引用,例如《_中央关于……的建议》,

如果是在_上看到的,就这样写:

[1]中国_中央委员会. _中央关于……的建议[N]._, 2015-11-03.

如果是在网络上看到的,就这样写:

[1]中国_中央委员会. _中央关于……的建议[EB/OL].引用的网址,2015-11-03.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参考文献类型的格式,大家实际撰写论文的时候对照着就行,如果懒得翻阅纸质的书籍、期刊,还可以去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直接导出参考文献,方法如下(以知网为例):

红色框里的内容即是规范的参考文献的格式,一般都是默认选中的,直接复制即可

补充:

1.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1]、[2]而不是①、②);

2.如果同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并作上标(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例如文章正文中两次引用宋华的《供应链金融》(这是本著作),第一处引用后标注为[1]26并上标,第二处引用后标注为[1]37并上标,然后在文章末尾的参考文献中只需列一个 “ [1]宋华.供应链金融[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即可。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顺序 第3篇

[1]程睿.关于霍山县落儿岭镇白云庵村乡村振兴的调查与思考[J].农家参谋,2021(18):13-14.

[2]李玉,胥筝筝.浅谈中国传统服饰品云肩[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50(09):27-28.

[3]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4]夏颖,蔡丽函.湖南省碳排放重心转移与碳排放空间依赖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0(01):25-29+33.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