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德育论文范文 第1篇
一、医学专科院校进行护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护理道德教育是医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完善学校的护理道德教育有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培养德行兼备的优秀的护理人才。目前,医院录用护理人才的标准不仅仅是娴熟专业的护理技能、完善的护理知识、稳定健康的心态,对护理人才医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护理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医德,培养大学生尊重病人、关心病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目前的医学模式正在从“生物医学”朝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转变,产生了以家庭为单位,在社会范围内开展的全科医疗服务,医院成为了面向公众、直接服务的窗口,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同时还是以人为本政策实现的主要途径。护士是医院的一线工作人员,随着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护士的服务对象也从病人延伸到了需要进行健康保健的社会大众。随着护理范围的扩大,如果没有很好的医德就不能肩负起医疗服务的重任。所以医学专科院校培养学生的护理道德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医疗服务质量。
(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近来年,随着医疗纠纷、护理伦理问题的不断出现,护士和病人之间的关系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加强护理人才的护理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护理人才的医德,有利于护士正确的处理和病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护士完美的处理与病人之间的纠纷,从而缓解护士和病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医学专科院校进行护理道德教育的策略
(一)优化护理专业的道德教育课程设置
医学专科院校护理专业的学制安排一般是两年在校教育,一年医院实习。根据这样的学制要求,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变化,本文提出了不同阶段的道德教育课程的优化策略。第一阶段就是学生入学的第一年,这个时候因为学生对于护理专业还没有很深的认识,同时这个阶段学生的课程基本上都是医学的基础课程,所以在这个阶段对于护理道德课程可以安排基础的医学人文课程,比如:医学史、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概论等,课程设置为每学期30—38个课时,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医学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第二阶段就是学生入学的第二年,在这个阶段学校会开设很多专业的护理课程,经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护理专业也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在护理道德教育方面可以开展一些专业的护理人文课程,比如: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学概论、护理礼仪学等,每个学期安排30—38个课时的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尽快的适应医学服务流程和模式,提高学生的医疗服务水平。第三阶段就是学生在医院的实习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会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也会在实习的过程中做出正确的职业道德取向。
(二)改革护理专业的道德教育的课程模式
第一,开展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方式就是通过行为、语言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就某一个问题和老师、和同学交换观点进行探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第二,开展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就是通过在课堂上模拟医疗服务环境,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医疗服务的流程和模式,尽快的让学生完成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转化,提高学生的护理能力,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第三,开展自主型教学。自主型教学就是学生以教学大纲和书本的内容为基础进行自主的研究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就发现的问题和老师、同学进行探讨。或者是老师布置几个与课程相关的课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自由的选择和讨论,然后将讨论结果以书面的形式上交,累计到期末考试成绩中。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对道德教育形成自己的理解,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进行全方位的护理道德教育
在医学专科院校的教育中,应该将护理道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体系,进行全方位的道德教育体系建设。在硬件设施方面,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宿舍等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可以通过张贴海报等形式要做好护理道德教育的宣传。在软件设施方面,一方面可以做好网络的宣传工作,在校网上开辟一个专门的版块进行护理道德的宣传;另一方面要做好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时的了解学生对道德护理的观点,纠正学生的不良心态,端正学生对护理道德的正确认识;除此之外还可以经常聘请一些医院的优秀医护人员就护理道德知识举办专业的讲座,让学生对护理道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结语
医护人员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的护理道德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形象,甚至还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医学专科院校是护理人才的培养基地,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护理道德教育。首先要完善课程设置,然后要创新教学形式,最后要将护理道德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的构建中,全方位的开展护理道德教育工作。
医学生德育论文范文 第2篇
浅谈我国医学信息学中信息技术发展前瞻
摘 要:文章指出信息技术在医学领域不仅运用于管理,也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已经渗透到了医学的各个环节,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对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文章列举了信息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状况,指明了计算机应用的前景。
关键词:信息技术;医学领域;应用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各个学科得到了广泛普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与医学相结合,形成了现代医学中的新兴边缘科学---医药信息学。
计算机不仅用于管理,也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科学研究。
可以说渗透到了医学的各个环节。
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对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医学信息学发展概述
目前国际医学信息学发展快速,计算机的运用得到长足进步,主要表现为业务处理系统(简称TPS。
意为部门业务过程的自动化,诸如门诊挂号、划价收费、发药、检查报告、住院床位管理、医嘱处理、费用结算等过程的自动化,以及物资设备、财务人事等后台支持部门的业务过程自动化等。
)、决策支持系统(简称DSS。
将TPS采集的各方数据链接为数据仓库,通过调动模型库、方法库和知识库对数据仓库进行访问并计算,辅助半结构化甚至非结构化的决策)、医疗信息系统(简称MIS。
包括实验设备联机系统、医学图像存储与通信系统(PACS)、专家诊断智能系统等)、办公自动化系统(简称OA。
包括日常办公事务处理、文件传输(FTP)、电子邮件(E-Mail)、档案管理等)、文献检索系统(包括院内馆藏,期刊专题检索和通过Internet 访问Medline(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妇幼卫生信息系统等。
二、我国医学信息学信息技术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在卫生领域加大投资,我国的医疗卫生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信息学运用更是方兴未艾。
主要表现为:
(一)诊断计算机化。
使用计算机诊断病情,又称电脑医生。
患者到医院就诊,信息操作员依据患者所做病情报告,输入到计算机中去,计算机就会根据症状,依照相应程序,显示出要化验或检查的项目,打印出化验单、检查单,诸如血、尿、便化验,X光胸透,CT、B超、核磁共振等。
待化验检查结束,依据结果由化验室及相关科室的计算机传递到电脑医生,电脑医生就会做出最终诊断,开出了医疗处方。
遇到疑难病症,计算机就可以把患者的病历、症状、化验及检查结果,传递到另一端的专家计算机中,通过专家会诊,将结论及处方传回电脑医生。
(三)电子病历计算机化。
医学生德育论文范文 第3篇
医学sci论文查询方法
SCI的“收录检索号”有些人填文献记录中的IDS Number,但每种期刊每一期上的'文献IDSNumber都相同,IDSNumber并不是SCI的收录号。在ISI Web of Science中,IDS number的解释为:Document Solution? number uniquely identifies the journal and issue. It is used to order thefull text of the article from Document Solution.
正确地获取SCI收录号的方法是:
(1)进入
选择web of science,点“go”
(2)Select a search option选“ADVANCED SEARCH”
按照右边Field Tags和 Booleans提示,在输入方框中输入检索信息,比如
(提醒:注意TI里的关键词一定要与你发表论文的词语匹配,包括单复数。)
医学生德育论文范文 第4篇
传统上的认识是医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是伦理道德老师们的职责或者是实习时专业课教师的职责。实际情况则是医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关系到医学院的所有教师及管理人员,所有教师都应担起对所有医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让学生接触到的一切都围绕高尚的医德为核心的潜意识的价值体验。本文从体验认知视角探究医学生伦理道德培养模式目标、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及途径,达到对医学生伦理道德培养起到推波助澜之效用。
体验认知视角为我国医学生伦理道德责任心的培育模式带来了非常大的借鉴意义。即在这一过程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应当有效的结合体验认知视角来进行,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对于体验认知视角下医学生伦理道德培养模式进行探究和分析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教学意义和医学意义。
1 医学生伦理道德培养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当前医学伦理道德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通过初步走访和问卷调查,虽然我国的医学生伦理道德课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和进步,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所以有必要对现存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并逐渐加以解决[1]。
①最为严重的问题主要包括了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缺乏权威性、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在课程时间安排、课程合理性确定的过程中其整体水平都有待提升。有的学校安排“医学伦理学” 课在大二时学习,有的安排在大三学习。就我们学校,“医学伦理学” 安排在大三有见习课时学习,但课时量太少,班级人数太多,无法达到伦理道德教育实际目标[2]。虽然此时学生有专业技能的有效支持,并且在医学知识和医学专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但据调查,医学伦理教师们、专业技术教师们、公共课教师们、学生管理人员等没有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所以学生在医学伦理道德方面的真实体验和感受不深,导致医学伦理理论难以转化为实际行动[3];
②医学院校教师认识上,一般教师认为医学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是医学伦理教师的事,与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这也是医学伦理道德难以达到内化育人的目的。事实是医学伦理道德课的真正落实关系到医学院校的所有教师及管理人员,这要归因于学校对所有教师教育结果的评价不够科学;
③在教学方法上,依然以理论灌输为主,尽管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但学生真正参与互动和采取实际行动的机会很少 [4]。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不能体现终身化教育的要求;
④如果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部分医学生对于医学伦理的看法往往是这门课程的理论性过强,并且假大空的内容较多,因此没有实际的意义并且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这种学习态度的存在使得医学伦理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并且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5]。基于此,积极探究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医学伦理道德培养模式是医科大学院校各个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医学伦理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漫长性,因此这意味着医学生应当注重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并且对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最终能够更好地促进医学教学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6]。
医德失范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价值的多元化发展使得部分不好的负面思想和理论影响到了医学生的培养和发展,这集中的体现在了医德的缺失和部分医生拜金主义的形成。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价值标准的变迁和心理失衡往往也会促使部分导医生将追逐经济利益放在了救死扶伤的责任之前,并且天价收费、就以先送红包等事件屡禁不止,也很好的说明了医德失范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7]。有极少数人甚至没有“红包”不看病、不手术,失去了基本的职业道德;不少医务人员对待患者 “冷”、“硬”、“推”、“拖”,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态度粗暴,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矛盾,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所有的这些医德失范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医生们在学生时和在工作后缺失医学伦理道德教育[8]。因此,在各大医科院校,加强医学生医学伦理道德的教育,探索有效的医学伦理道德教育模式意义重大并非常有必要。
2 医学生伦理道德培养模式的主要目标
使得医学教育模式真正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新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为了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真正的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对于医学教育模式进行合理的改良与革新,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医学生的医德和医学伦理修养。除此之外,在培养医学生医学伦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当使其认识到医学伦理自身所具有的重要性,从而能够使其牢固的确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价值取向。
通过学生对医学伦理道德实实在在的课堂上,临床实践上,生活上的体验~认知~感悟~内化~接受等过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非道德现象,从而能够更好地形成优秀的医德观念,并且也能同时提升自身的医学水平和待人处事的哲学。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医学生应当注重将自身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工作热情[9],从而能够达到真正培养适应新形势医学发展需求的医学人才。
3 医学生伦理道德培养模式探究的主要内容
在各科学习实践以及临床实习中“体验(embodied)”医学伦理教育 医学生对医学伦理道德的体验是方方面面的,贯穿他所有的学习生活,包括医学伦理课堂、各科专业课课堂、公共课课堂、临床实习、学生管理等。这就意味着医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在医学伦理课堂上去完成。传统上的认识是医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是伦理道德老师们的职责或者是实习时专业课教师的职责。其实,医学生的伦理道德的教育关系到医学院的所有教师及管理人员,所有教师都应担起对所有医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让学生接触到的一切都围绕高尚的医德为核心的潜意识的价值体验[10]。
体验哲学是胡塞尔的现象学内容之一,对亲身体验的经历的认识,一般说来都较为深刻。尤其从“embodied”这个构词,“em”就是“in”的意思,“embodied”就是被嵌入身体的体验,所以医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要通过这种体验,学生才能真正认识体验的内容。
在各科学习实践以及临床实习中“认知(cognition)”医学伦理教育 在各科课程学习、校内外各种各样亲身对医学伦理道德的体验活动以及临床实习中,医学生会对医学伦理道德认知会更加深刻。这里的认知就正如 “embodied”这个单词的构词所展示的词义一样,是嵌入身体,心灵的体验所带来的认知[11]。
在各科学习实践以及临床实习中“感悟(understanding)”医学伦理的精髓 我国的医学学生在进入医院学习后,往往会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而对于医学伦理的理解较为浅薄,并且部分医学生在内心深处并没有对于医学伦理从根本上重视起来,其对于医学理论的理解还较为肤浅、较为模糊。那么,这就需要老师们的正确引导,各科老师都负有培养学生伦理道德的责任。比如,医学伦理学教师在上了理论课以后,让每个学生对每周的见习课写医学伦理道德心得[12];又比如,辅导员在给学生开展活动之后,应该让每个学生写思想汇报或者是医学伦理道德体会等等。这样让学生在反思过程中感悟到医学伦理精髓,潜移默化伦理道德精神。
在医学生的各种学习和实践中“内化(internalization)”医学伦理道德知识和精神 应改变过去那种试图通过短暂的课堂教学和临床实习,就可以培养医学生高尚的医德的奢望,医德的培养始终贯穿学生整个的大学阶段和今后的工作生涯,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医德认知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等重要的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对于其医德和医学素养进行有效的增强。除此之外,在内化的过程中,医学生还应当注重理论对照和榜样学习等方法的合理应用,最终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行动能力和实践能力[13]。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内化医学伦理道德知识和精神的目的。
医学生在医学职业生涯中“接受(acceptance)”医学伦理知识 伦理查房制度能体现是否真正接受了医学中的有关伦理方面的知识。举例来说,在查房的过程中,能够接受医学伦理的医生往往都具备很强的和患者沟通的能力以及人文情怀,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和配合意愿。除此之外,接受医学伦理知识还集中体现在医生还应当具备法制观念和爱岗意识,从而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语言和服务能力,最终能够和患者进行高效的沟通[14]。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医生应当注重知情谈话制度等制度的合理执行,并且用和蔼可亲的态度来对待需要帮助的患者,从而能够更好地提升服务的人性化和合理性。
4 医学生伦理道德培养模式探究基本思路、途径
培养模式基本思路 所有医学院校的教师和管理者纳入医学伦理道德教育中来各个科目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有其自身对医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责任并落实到实处并且医学生的医学伦理道德教育始终贯穿大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①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的教育责任。目前,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的教育承担起培养医学生伦理道德意识培养的主要责任和主导作用;
②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教育责任。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教师除承担起教授学生高超的专业技能,还要承担起教授学生良好职业操守的职责,专业理论知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比较高的,学生一般比较崇敬专业理论知识教师,因此,专业理论知识教师要真正落实“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献身带头作用。
培养模式实践途径
①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营造润物无声的氛围。加强医学伦理系统教育、重视医学人文素质的养成、注意典范直观教育、树立医院形象、扩大医院影响;
②建立道德教育制度,形成激励约束机制;
③因材施教,形式多样开展医学伦理教育,内容上要加强针对性,教育标准要有层次性,方法上要增强灵活性,教育形式多样化;
④ 建立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每个月写在实践中的伦理道德心得并监督实行情况;
⑤加强学生的伦理道德培养意识,首先要加强老师及管理者的伦理道德意识。
5 结论
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持续进步和医学生培养模式的持续发展,体验认知视角下医学生伦理道德培养模式探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医学教师应当注重合理地借鉴体验认知视角下的医学生培养模式,从而能够更好地对于学生的伦理道德进行持续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医学伦理道德教育模式分别只是针对医学生的道德实践中的某一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会是完美的,并且都具备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医学教师在体验认知视角下医学生伦理道德培养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其进行合理的完善,并且认识到其中存在的局限性来合理的做到扬长避短,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我国医学生培养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医学生德育论文范文 第5篇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收集、传输、处理和反馈各项医疗信息,增强医务人员对医药信息的变换、存贮、识别、处理,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计算机尤其是数据库技术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在中医药学的研究及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医学;计算机技术
1.计算机在医学上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诊断和辅助决策系统(CAD&CMD)可以帮助医生缩短诊断时间。
提供其他专家诊治意见,以便尽快作出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诊治的过程是医生收集病人的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作出结论。
这样的信息处理过程,速度较快,考虑到的因素较全面,减少误诊率。
此外,人工智能模拟医生诊治时的推理过程,为疾病等的诊治提供帮助。
比如:具有代表性的医疗专家系统的核心由知识库和推理机构成。
知识库包括书本知识和医生个人的具体经验,以规则、网络、框架等形式表示知识,存贮于计算机中。
推理机是一个控制机构,根据病人的信息,决定采用知识库中的什么知识,采用何种推理策略进行推理,得出结论。
这种人工智能不仅模拟专家思维,为临床诊治提供宝贵思路,还能不断吸取新的经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医院信息系统(HIS)
医院信息系统(HIS)用于医院管理,具有明显优势。
一个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可以完成如下任务:病人登记、预约、病历管理、病房管理、临床监护、膳食管理、医院行政管理、药房和药库管理、病人结帐和出院、医疗辅助诊断决策、医学图书资料检索、教育和训练、会诊和转院、统计分析、实验室自动化和接口。
卫生行政管理信息系统(MIS)利用计算机开发的“卫生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又称“卫生管理信息/决策系统”,能根据大量的统计资料给卫生行政决策部门提供信息和决策咨询。
一个完整的卫生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三部分:数据自动处理系统(ADP),信息库,决策咨询模型。
这样的电子化管理系统极大的缩短了办事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庞大医疗机构各个部门的协调合作。
在学习上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库技术对医学图书、期刊、各种医学资料进行管理。
通过关键词等即可迅速查找出所需文献资料。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医学科学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更好地利用医学知识库和检索医学文献;并可通过电子邮件与师生保持联系,讨论问题,提高学术水平。
利用计算机进行医学教育的另一种重要途径是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即用计算机模拟人体或实验动物,为实验研究提供极大便利。
疾病预测预报系统
疾病在人群中流行的规律,与环境、社会、人群免疫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计算机可根据存贮的有关因素的信息并根据它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作出人群中疾病流行情况的预测预报,供决策部门参考。
也就是说,对数据库中的海量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疾病的发生发展特点及流行病学规律,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计算机医学图像处理与图像识别
医学研究与临床诊断中许多重要信息都是以图像形式出现,医学对图像信息的依赖是十分紧密的。
利用计算机处理、识别医学图像,在有的情况下,可以做人工做不到的工作。
如心血管造影,当用手工测量容积,导出血压容积曲线时,只能分析出心脏收缩和舒张的特点。
若利用计算机计算,每张片子只需一秒钟,并可以得到瞬时速度、加速度、面积和容积等有用的参数。
显微图像在医学诊断和医学研究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已能用图像处理技术和体视学方法半定量与定量地研究细胞学图像以至组织学图像。
计算机三维动态图像技术已使心脏动态功能的定量分析成为可能。
其它
计算机在医学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护理中对各项生命指标的实时监测,药代动力学分析等等。
数据库中的大量信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对基因进行研究,推动生物医学的发展与进步。
2.医学电子化特点与优势分析
医学电子化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减少差错,保证患者的安全用药;增加了医院收费的透明度,大大缓解了日趋增加的医患关系;减轻了医、药、护人员的工作负荷;这主要体现在:运用计算机管理后,医护取消了重复转抄,相对减轻了工作负荷,并使结果更为精准,减少人工误差,改善医患关系。
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广覆盖性及信息的反馈作用,保证了数据的及时、真实及准确性。
应用计算机收集、贮存、处理有关病人的临床信息,让人感到应用便捷,一目了然。
方便快捷的信息查询。
大大提高了对病人疾病的认识,即可在短时间内制定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案。
3.结语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从医学的基础研究到临床诊断都将广泛地采用医用计算机技术。
在医学领域,不仅大大改善了医学研究的手段,促进了医学研究的进程,而且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相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领域将发生更大的巨变。
参考文献
[1]唐骥,等.计算机网络在医院临床系统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学,,1.
[2]张蕾.计算机技术与中医诊断[J].中国中医药,,7.
[3]陈玲,汤庸.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J].现代计算机,(1).
[4]吕孟涛,李道苹,吴静,饶克勤.电子健康档案现状分析与展望[J].医学与社会,2006(7).
[5]冯俊升.《电子签名法》若干问题研究[J].北京档案,(10).
[6]田军章,江桂华,郑丽吟,等.基于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的交互式CT影像教学模块的开发与实践[J].中华放射学杂志,,36:276-278.
[7]马大庆.医学影像学的数字化发展趋势[J].中华放射学杂志,,37:475-476.
医学生德育论文范文 第6篇
循证药学服务对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干预作用研究【1】
【摘要】 目的 探索循证药学服务对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干预作用。
方法 10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
两组患者均遵守循证药学的治疗方式, 对照组采用红霉素肠溶胶囊治疗, 观察组采用青霉素钠治疗。
对比疗效。
结果 观察组治疗3、5、7 d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结论 呼吸道感染患者在遵守循证药学的治疗方式上使用青霉素钠治疗效果显著。
DOI: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ntervention effect by evidence-based pharmacy for clinical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received treatment based on evidence-based pharmacy.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erythromycin enteric-coated capsules for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enicillin sodium. Their curative effec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better clinical effects in 3, 5, 7 d after treatment (, , ) than the control group (、、) (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ll shorter improvement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penicillin sodium based on evidence-based pharmacy shows precisely curative effect fo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patients.
【Key words】 Evidence-based pharmacy; Antibiotics; Intervention
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患者, 而抗生素又分为多种类型, 选择合适的药物才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
本文探索循证药学服务对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干预作用,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6月~6月收治的10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
观察组中男26例, 女24例, 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
)岁。
对照组中男25例, 女25例, 年龄23~57岁,平均年龄(±)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遵守循证药学的治疗方式, 且均使用1个疗程, 1个疗程为7 d。
对照组采用红霉素肠溶胶囊(福建三爱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5021193)进行治疗, 每日早晚各口服1次, 500 mg/次。
观察组采用青霉素钠(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5020511)进行治疗, 将400万IU的青霉素钠溶于250 ml生理盐水中, 早晚各静脉滴注1次。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临床治疗效果指的是患者临床症状恢复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观察组炎症吸收时间为(±)d, 退热时间为(±)d, 血象消失时间为(±)d, 治愈时间为(±)d。
对照组炎症吸收时间为(±)d, 退热时间为(±)d, 血象消失时间为(±)d, 治愈时间为(±)d。
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3 讨论
循证药学主要指的是临床药师通过收集相关资料, 从而了解药物的治疗效果和药物的安全性, 获取药物的疗效、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的研究资料, 评估并制定合理的服务方案, 并以此做出临床药物的实践方法[2]。
由于我国大部分药师不具备化学背景, 导致在运用抗生素中, 没有较多的经验, 所以在与临床医师进行探讨时, 没有足够的底气, 且在使用药学工作中, 容易出现畏惧心理[3]。
循证药学通过药师自身的临床经验和用药经验, 结合获取的相应信息, 且对临床用药情况进行进行验证, 并提供有力的依据, 从而为患者制定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其可有效提高临床上年轻药师用药经验[4]。
在进行循证药学过程中, 需要求药师熟练的掌握新技能, 且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分析, 选择最为有效的资料作为临床用药的依据, 除此之外, 在药师进行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时, 需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更多的信息, 从而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 促进其沟通能力和统计分析能力[5]。
红霉素肠溶胶囊主要的临床特点为控制释放, 用于β-溶血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引起的轻度或中度的呼吸道感染, 但红霉素容易出现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而青霉素钠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敏感菌所致呼吸道感染的药物, 其可有效防止细菌在患者体内的复制, 提高患者的恢复率, 且可在患者体内发挥最大药效, 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 安全性较高。
临用前需新鲜配制, 以免失去药效[6]。
本次试验发现,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说明青霉素钠治疗呼吸道感染患者效果更为显著。
观察组患者的炎症吸收时间、退热时间、血象消失时间、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说明青霉素钠可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治疗, 从而提高其恢复率。
总之, 呼吸道感染患者在遵守循证药学的治疗方式上使用青霉素钠治疗效果显著。
医院药房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的探讨【2】
随着现代需求质量的不断提升,许多大学已经专门开设了药学这门专业,目的在于培养药物方面的专门人才以供社会所需,让病人在治疗疾病之后,涉及到用药之时能够得到更好更完备的医疗服务,受过专业培养的药学者,一般具有药师的从业资格,拥有合格的知识体系,有这个能力为广大患者提供药物使用的咨询和讲解服务,现在许多的医疗相关文件和部门规定,医院必须以病人为重,医生作为白衣天使要为病人全力解决问题和难题,提供优质的服务,在药物使用上,要切实遵守使用规定,不能滥用,以免造成医疗事故,这篇文章中,就针对于药房中,所提供的各项医疗服务进行了简单的叙述。
1 医院药房药师对用药咨询和指导的必要性
用药安全是当代社会,不仅仅是病人及病人家属,更是医生们所重视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很多的医生在开完药之后,家属在药房取药之时,都会询问相关药物的基本使用方法,这就要求药师必须自身对于各类药物的使用规章制度要了然于心,同时也要能够正确地指导其病人或者病人家属进行安全用药,如果稍有不慎,很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因此需要认真对待,小心仔细。
那么由此看来,药师的工作并不仅仅局限在传统上的抓药和煎药上了,更重要的是用药的指导,同时涉及到如何和病人及其家属交流,如何正确的表达使用规则,让其明白,如果口头表达不清,也很容易造成误会,从而错误用药,因此,提升药师的综合水平,也是提高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的重中之重。
2 药物用法用量方面的指导
怎么用药,如何用药,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当我们去医院就医之时,常常听到医生嘱托某药是要饭前一小时服用的、某药服用期间禁止饮酒等等,这都是药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决定的',从而就有了很多的用药注意的事项,如果我们不多加注意,便会产生许多的不舒服感,比如说有一类消炎类的药物,比如说阿莫西林,这类药物所含的成分容易和酒精中的醇类发生反应,使人感到头痛眩晕等不适,因此应该特别的注意,还有一些药物的药效是具有发挥的时段性的。
比如说像一些治疗胃痛胃胀类的药物,他们往往是在服用之后半小时后产生较强的药效,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在饭前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内服用,以便药效在用餐不久就能完全发挥出来。
类似的用药注意事项还有很多,病人及其家属需要认真遵守医生嘱托,安全用药。
3 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的指导
许多的药物,在服用之后,会有一些副作用的产生,比如说头痛等等,这些不良反应经过合适的处理之后也能适当的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缓解,那么也要求医生在开药之时,应当适时的嘱托病人及其家属可能的副反应情况,以便做好心理及相关的准备,不必引起用药恐慌,同时还需讲述清楚合理不舒适的程度,若超出该限度,应当立即停止用药,这也是由于许多患者自身的条件和体质不同,对于不同药物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因此不能完全依靠说明书和以往的工作经验来断定使用安全,倘若有明显不适,应当停止用药,询问主治医生,进行换药治疗。
药物都是化学制剂或者合成品,具有不同的药物特性,有的药物在光照的条件下会发生分解或者变质等反应,因此医生也要提前嘱托在服用该药物之前,必须小心避光,以免变质后服用有不良反应。
4 药物存储方面的指导
许多从事药物研究或者化学研究的相关人员都知道,很多药物对于温度压强,光热的要求十分严格,这也是药物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因此我们要按照相关要求,对病人及其病人家属进行该方面的指导,确保药效的发挥,例如有一些药物的分子活性是在低温下能够保持的,因此应该让其储存在冰箱中,尤其是热天,如果没有按要求储存,将会导致药物失效,从而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还有一部分药物,由于光敏感性质,会容易遇光分解,因此应该配以棕色的试剂瓶进行安全储存。
防治分解后失效。
类似的要求非常的多。
在此不一一列举。
5 用药依从性方面的指导
根据传统的药房职责所定,药师只对于医生开的药方进行抓药、煎药等等常规的服务,最多也只是在药方上简单的表明用药基本方法,在就医高峰期,由于工作繁琐匆忙,病人和其家属不能和药师进行当面沟通交流,可能并不是很清楚具体的使用方法,这很容易造成用药失误。
对于该药会带来的一系列副作用反应也没有恰当的认知,在用药过程中,倘若出现一些不舒服的症状,可能不知该怎么处理。
往往擅自做主停止继续用药,因此变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初衷,严重时还会耽误治疗,造成更严重的情况。
这一类的情况常常发生在服用抗生素的时候,抗生素的药效很明显,会在短时间内生效,因此许多的患者在用药起效的初期便自行停止用药,几天之后,病情再次复发,往往比第一次更加的严重,反反复复下来,不仅在病人体内形成了该药的抗药性,导致医生不得不改变治疗方案,同时病人自己也吃了许多苦头,如若一开始,医生便能给他们着重的强调这点,嘱咐其持续用药,或许能够大大的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
6 医院药房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的实施
医生是当之无愧的白衣天使,肩负着治疗疾病,拯救生命的职责,责任越重,对于自身的专业水平的要求也会越高,首先,药师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的巩固和认知,不断考核验证自身水平,努力学习新型治疗方法和措施,从全方位的提升自己,同时也要加强沟通技能,学会与人相处,与病人和家属交流,确保能够将自身所学运用到具体的工作当中去。
让病人得到良好的诊疗服务,早日康复。
同时,作为一名医生,应当时时刻刻知道自身职责所在,能够肩负起一份职责,有一份担当,对钰自己的工作有一个良好的态度,能够耐心并且细心的去帮助病人安全用药,对于病人的不懂之处,耐心讲解,贴心指导,让病人们有家的感觉。
对于潜在的用药副作用进行讲解,让其对于正常出现的情况不必恐慌,坚持用药,方能早日痊愈。
对于特殊药物的特殊储存方式进行嘱咐,确保药效的保持,再者,由于药师的每一句话都会成为病人服用药物的最重要指导前提,因此药师要确保指导的准确性,对于自己没有把握的方法,不要随便说出,与同事进行探讨之后,再给与病人最好的最满意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