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警告历史(热门4篇)

个人学习 12 0

毕业论文警告历史 第1篇

就算论文没能撂倒政要,但这个“幽灵”一直游荡在罗马尼亚前总理身旁……

综合路透社、科学杂志《自然》报道,该国前总理维克多·蓬塔(Victor Ponta)2012年完成组阁、新任部长们5月7日刚刚宣誓就职后几个小时,教育和研究部长伊万·曼格(Ioan Mang)就被曝论文抄袭。

曼格是罗马尼亚西北部奥拉迪亚大学的一名计算机科学家,曾在参议院教育委员会任职。尽管曼格试图为自己辩解,称这些指控有“政治动机”,但仍抵不住压力,5月15日宣布辞职。

新部长上任1周就辞职,这还不是给时任总理的最大打击,毕竟,这位总理自己很快也被曝出学术丑闻……

蓬塔/IC Photo

2012年7月,布加勒斯特大学(Bucharest University)的一个学术小组裁定,蓬塔2003年关于国际刑事法院的博士论文的大部分内容涉嫌剽窃,他们表示,该论文“违反了研究的伦理、诚信和良好行为原则”。

最初,刚上台的蓬塔选择否认的方式,称这一裁决是出于政治动机。他还辩解称自己没有抄袭他人作品,只是承认自己应该在脚注注明出处,而不仅仅在参考书目中注明。

不过,别以为蓬塔躲过了刚上任就下台的危机,就万事大吉了。

直到两年后,2014年12月16日,蓬塔最终选择放弃博士学位。他给大学校长发了一条信息说:“我给你写信是为了告诉你,我放弃了2003年获得的法学博士头衔。自从公众对我的博士论文提出质疑以来,我早就应该这么做了。”

路透社表示,尽管蓬塔仍然否认抄袭,但他的举动表明,在他试图重建公众对政府的信心之际,他迫切希望结束外界对他博士学位的破坏性猜测。

尽管他2015年是因逃税、_等丑闻,并最终在罗马尼亚首都大火引发的抗议下引咎辞职,但他的整个总理生涯,可以说都被笼罩在学术丑闻的阴影下。

定时炸弹,总会爆…

好不容易跻身政府高层,但因自己当年埋下的“定时炸弹”被引爆而前功尽弃的政客们,还有不少。

尽管这些人直到辞职还坚决否认“论文造假”这一指控,百般辩解。但他们不得不承认,自己政治生涯在论文丑闻曝光时,就已经基本结束。

不知道他们在提交论文的那一刻是否有想过,不管过了几年或是几十年,总可能会有人翻开这些尘封的卷页,查一查这些“不劳而获”的文字。

此时此刻,我们台湾的蔡“总统”会怎么解释呢?

毕业论文警告历史 第2篇

早在2014年3月,_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出台了三项研究生培养相关的文件,其中两项涉及研究生论文抽检工作。

《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开展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强化学位授予单位、导师和研究生的质量意识,加强学位授予管理,保证学位授予质量。同时强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本地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监管力度,做好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在内的多项工作。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明确,学位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范围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论文,博士论文的抽检比例为10%左右,硕士论文为5%左右。_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各省级学位委员会实施硕士学位论文抽检。

面对惊慌失措的研究生群体,本科生也没能高兴太久。

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规定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对象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学士学位的论文,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

而论文抽检真正让毕业生闻风丧胆还得从2019年说起,当年某翟姓演员论文造假事件曝光,其人2700字的研究生论文查重率高达,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和不满。

自此,从教育部到各大高校纷纷加强了研究生论文质量管理工作,教育部将“开展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作为当年度重点工作,并投入800万经费。

高校也提升了毕业论文答辩难度,越来越多的院系要求答辩前必须过盲审,并增加了盲审专家人数,但凡有一个“不予通过”,论文就要打回重写,且修改率需达到50%以上,才能再次提交审核。与此同时,不少高校对查重率提出更高要求,从20%降低到15%甚至是10%。一些高校规定查重率处于10%至20%的论文,需由院系组织专家审定,确认无学术不端之嫌才能进入送审环节。

毕业论文警告历史 第3篇

论文抽检制度似乎搅得毕业生人心惶惶,大家生怕秋后算账,被抓成典型,一旦学位证被取消更是万劫不复。

其实,这种忧虑大可不必,论文抽检目的还是倒逼高校严控培养过程,同时促使学生潜心学业,双向发力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除非有重大问题,例如代写、抄袭等,抽检论文很少被评为不合格,大多数有问题论文不过是修改格式和部分内容即可,更多起到警醒作用。

无论是国家层面(针对研究生)还是省级层面(针对本科生)的论文抽检工作都有评价指标来作评判。

多次参与抽检工作的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评审专家冯加渔表示,评价指标主要包括选题的价值性和可行性、论文的创新性和规范性、研究的科学性与专业性、表达的逻辑性和准确性等多方面要素。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学生特别重视的低查重率只是基础,并非判断论文好坏的唯一标准,不值得过分纠结,“不同专业的特性会导致论文引用情况存在差异,比如,文史类专业论文的引用率一般会高于理工科论文。”

毕业论文抽检实质上检验的并非论文本身,而是由论文这一载体,检验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专业积累、思维模式、科研能力、全面素养

例如,相比系统接受过学术研究训练的研究生群体,抽检标准对本科生论文的创新性要求不会太高,更注重学术规范和文字表述,以及学生是否能在导师指导下发现有价值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分析框架,最终提出解决方案

不少专家表示,本科生论文抽查反映出了本科生学术基础薄弱,建议大学应开设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让学生清楚什么是论文、为何写论文、如何写论文等

毕业论文抽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无需赘述,学生在校期间只要认真对待也没有恐慌的必要。不过有专家表示,高校应主抓学生学术能力和学术诚信的培养上,而非纠结个别数据指标等细枝末节,避免追求合格而陷入无效内卷的困境。

毕业论文警告历史 第4篇

随着大部分的国际学生对国外学习了解得越来越多,学生也更应该清楚自己学业不进步的严重后果。休学和开除都是两种比较严重的没有达到学术进步的后果。如果是平时的课业问题,需要从大学学习中抽出更多时间来克服这些障碍。

休学一般意味着学生至少在一个学期内不能注册上课,学术开除一般是表示学生不能再回到学校。不过,每个大学的具体要求可能有差异。不顾,休学和开除都可能导致你失去签证身份以及留在国外的资格。

好消息是,毕业论文挂科不太可能导致这种后果。但它可能让你毕不了业,从而主动放弃学位。或者有同学可能会重新补救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这时你需要延期毕业。相应地,你可能需要有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再待在学校,完成你的论文。这可能需要更多花费以及时间付出。

总体来说,本科毕业论文挂科导致的后果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不要学位,另一种是增加时间来完成学位。如果你挂科后进行申诉,且申诉成功,那还可能有第三类结果。就是顺利通过论文,后者延毕,但是论文一样通过,只是你可能无法参加当前学期的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