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毕业论文 第1篇
让社区更安全,一直是最朴素也最急切的愿望,人人都希望能生活在一个“出入平安”的环境里。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关注这件事的企业,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视频监控:视频监控,是通过安装监控摄像头,让社区的每一寸土地都处于被监控中。传统的设备是只能“监”不能“控”,需要有人值守在电视墙前,时刻关注屏幕上的动静。人脸识别技术的成熟,带来了视频监控行业的一次变革。人物信息识别、联动报警等已经可以实现。
人脸识别领域的四大独角兽商汤、依图、旷视、云从,已经先后拿到了几个亿的融资,并且深入与政府的合作。
智能门禁:出入口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说。若是严管的社区,进出刷卡,访客登记。但是存在的问题不少:卡片容易被复制;访客管理不便等。于是,许多社区人员进进出出,门禁形同虚设。智能门禁为改变这种情况提供了方案。
现在社区智能门禁的方式很多,光是手机开门就可以有多种衍生物:NFC开门、摇一摇开门、亮屏开门、扫一扫开门等。再加上人脸识别在门禁领域的落地应用,“人到门开”的尝试已经在一些地方落地开花。对这些开门方式的讨论,大部分集中在出入是否方便、安全性、是否稳定、是否方便物业管理等几个方面。
巡检机器人:携带了检测装置的巡检机器人,可以在社区里四处移动,将画面和数据传输到远端监控系统,让巡检工作变得轻松,避免夜间巡检时有可能遇到的危险。有的巡检机器人身兼数职,集灭火、报警功能于一身;有的机器人则专注于某个领域,比如消防机器人、电力巡检机器人、清洁机器人等。
智能梯控:对业主来说,不是传统刷卡乘梯的梯控,而是通过手机端提前“约”电梯,也可以与门禁、汽车出入口联动呼梯,省下等电梯的时间。物业则可以通过梯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维护,以及访客管理等。
楼宇对讲:对物业来说,楼宇对讲维护成本高,问题排查困难,如果将整个设备放到物联网平台上,实时进行监控,“哪里坏了修哪里”,可以给维修人员节省很多时间。配合单元门门禁进行联动,用创新的开锁方式进行改造,也可以让业主觉得更安全方便。
防盗报警系统:这个系统应该是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与智能门禁、楼宇对讲、视频监控联动的报警,监测到陌生人时,自动发出预警;另一个是通过一些传感设备,比如玻璃破碎探测器、振动探测器等,监测到某个方向有异常,进而发出报警。
整个安防应该是一个大系统,不管是门禁、对讲还是别的奇思妙想,都应该是一整套的方案,只用一个app,万物互联,形成联动。
安防毕业论文 第2篇
智能楼宇安防系统论文
智能建筑及楼宇自动化是近几年兴起的新领域,特别是近年来现代高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保安装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HBS)连接到一个家庭智能化系统上进行集中的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和谐”的目标。
智能建筑应当是:“通过对建筑物的4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最优化的设计,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的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智能建筑物能够帮助大厦的主人,财产的管理者和拥有者等意识到,他们在诸如费用开支、生活舒适、商务活动和人身安全等方面得到最大利益的回报。” 智能建筑的智能化其组成按其基本功能可分为三大块:楼宇自动化系统 BAS(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办公自动化系统OAS(Office Automation System)和通信自动化系统 CAS(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即“3A”系统。
目前,国内的楼宇自动化系统大都采用以单片机为核心,通过串行通讯总线进行系统连接并通信,这种系统在本质上因采用了封闭式通信协议。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因通信协议的开放性而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它的应运而生在控制领域产生了一场新的革命。
现场总线是一种串行化、数字化数据通信链路,它沟通了生产过程领域的基本控制设备(即场地级设备)之间以及与更高层次自动控制领域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即车间级设备)之间的联系。在当前多种流行的现场总线中,LonWorks 现场总线技术异军突起,以其优良的性能与特点而迅速在楼宇自动化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1 LonWorks主要技术
LonWorks 总线主要是以美国 Echelon 公司等发起并于 1990 年正式公布推出的局部操作网络(Local Operating Network),已成为在 BAS 应用中最有影响的现场总线。LonWorks 以其优秀的分布处理能力、开放性、互操作性、多媒介适应能力以及多网络拓扑结构等特点,适应了未来发展对测控网络的要求。LonWorks 技术是用于开发监控网络系统的一个完整的技术平台,它包含所有设计、配置和维护网络所需要的技术:3120/3150 Neuron 芯片;NeuronC 编程语言;LonTalk 协议;LonWorks 收发器;LonBuilder 和 NodeBuilder 开发工具等。LonWorks 网络系统由智能节点组成,每个智能节点可具有多种形式的 I/O 功能,节点之间可通过不同的传输媒介进行通信,并遵守 ISO/OSI 的七层模型协议。
(1)智能节点
构成 LonWorks 控制网络的 Neuron 智能节点由神经元芯片、传感器、控制设备、收发器和电源等组成。Neuron 智能节点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名为基于 Neuron芯片的节点,节点中不再出现其它处理器,它利用 Neuron 芯片完成包括通信以及用户应用程序在内的所有工作,此类节点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于控制功能较为简单的网络系统;另一类是称作基于主机的节点,节点中除了 Neuron 芯片以外,还有其它的处理器,诸如单片机等,前者主要完成通信工作,后者则完成用户的应用程序,此类节点结构复杂、成本高,但可实现复杂的控制功能。图1为基于Neuron 芯片的节点结构。
(2)Neuron 神经元芯片
Neuron 芯片是 LonWorks 技术的核心,每一个神经芯片在制造期间被赋予一个唯一的 48位码的标识,称为标识码。它既进行通信的管理,也同时具有输入、输出和控制的能力。3120 与 3150 两大系列芯片主要由 Motorola、Toshiba、Cypress三个公司生产,芯片内有 3个8 位流水线作业的 CPU。介质访问控制 CPU 处理LonTalk 7 层协议的第 1 到第 2 层,包括驱动通信子系统硬件和执行 MAC 算法。网络 CPU 处理 LonTalk 协议的第 3 到第 6 层,包括处理网络变量寻址事务,权限证实,背景诊断,软件计时器,网络管理和路由等,同时还控制网络通信端口,物理的发送和接收数据包。应用 CPU 执行用户用 Neuron C 语言编写的代码以及用户代码调用的操作系统命令。3 个 CPU 分别通过片内的网络缓存器和应用缓存器进行通信。新出现的低能耗芯片 MCl43120LE2FB 采用 3V工作电压,减小了电力消耗。广泛适用于传感器、执行器、安全检测器和自动调温器,尤其适用于建筑物内嵌的分散控制网络。
2 系统硬件设计
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选用两级计算机监控系统,即由上位管理机、LonTalk适配器以及多个智能节点组成,节点数量可根据监控的需要增减,使用LonWorks 现场总线作为控制和通信网络把各节点连接成一个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其网络结构如图2所示。
家庭智能节点的硬件电路主要由神经元芯片、单片机、键盘、LED显示、蜂鸣器、A/D 转换等部分组成。其中信号采集部分可由门磁开关、微波侦测、红外侦测、火灾检测、烟感探测等诸多类型传感器组成。采集到的信号送到单片机,经分析处理产生现场声光报警的同时,并判断报警类型,如果是火警类型则显示“F×××”,其中F表示火警,“×××”表示报警的房间号(以下同);若为盗警则显示“D×××”;若为紧急呼叫则显示“B×××”;若采集信号出现故障则显示“E×××”。若遇到需要显示二种及以上信号时,按F×××、B×××、D×××、E×××的优先级循环显示报警信号。亦可依据主人设定的状态将报警信号通过公众电话网以数据或语音两种方式进行报警。
数据报警是在自动拨打设定的电话后,再将报警的地址及报告码以数据形式送出。上位机设在住户所属区域的报警中心,可直接将该系统通过LonWorks总线与之相连,构成城区报警防护网络中的一部分。一旦出现紧急状况而产生报警,按照先报警中心后户主的优先级报告家中警情。根据所传送的数据,报警中心的计算机可立刻显示出报警住户的.地址、警情并连同报警时间一并送至打印机打印输出,同时将报警状况存于计算机的硬盘中,以便日后查证。此时值班中心的值班人员可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前往处理。语音报警则是在自动拨打完主人设定的电话号码后,待对方摘机,立刻播放存于语音芯片中的语音提示音,如 “家中有情况,速回”。
该安防节点可对多个防区进行设防,系统共有居家、外出、入户、测试、关闭五种模式,分别表示五种不同的工作模式。系统还具有进门/出门延迟和进出延迟区的延迟时间设定功能。该安防模块一次最多设置四组报警电话号码,拨不通可自动重拨。此外,该模块具有很强的扩展能力,具有多个模拟量、开关量输入/输出接口,用户可根据需要增添不同采样传感器来扩展系统的功能。
安防节点结构框图如图 3所示,神经元芯片 MC3150 是家庭安防节点的通信控制部分,通过它可以与住宅其它节点进行通信联络,物业管理中心也是通过其向各家庭安防节点传达各种控制命令。图中单片机 8031 是安防节点的中心控制部分,整个单片机及其它与其相连的设备一起作为神经元芯片的输入输出设备,其实这一部分也具有相对立的功能:如果神经元芯片与 LonWorks 总线断开时,那么整个安防节点仍具有防盗报警等功能,这时的控制完全由 8031来完成。所以该系统的可扩展升级性很强,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图中的开关量输入/输出及模拟量输入/输出用来采集各种报警信号和完成 8031 下达的控制命令。
3 系统程序设计
随着现场总线智能设备通用性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简单的控制任务转移到现场智能节点中,成为现场控制。在基于LonWorks的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中,系统的控制功能已分散到各个控制节点,控制节点在监控计算机、通信链路和其它节点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均能安全地工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安防系统的智能节点主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检测信号的测量;二是监控计算机和智能节点的信息交换,包括安防系统的智能节点检测到的信号、自身的运行状态和监控计算机发出的控制命令。各控制节点的应用程序采用Neuron C语言编写,并使用NodeBuilder节点开发工具进行调试。
Neuron C任务调度是事件驱动:当一个给定事件发生的条件为真时,与该事件关联的一段代码(称为任务)被执行。事件是通过When语句来定义的,一个When语句包含一个表达式,当表达式为真时,则表达式后面的任务被执行。智能节点的主程序流程图如图4。
LonWorks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间可以实现点到点的信息传输,具有极其良好的互操作性,使整个网络实现了无中心的真正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与传统的集散控制系统相比较,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了与一次元件相连的模件的型号品种的数量和大量的连接电缆,降低了系统材料、安装、维护等费用。
在实时控制方面,实现了可相互操作的现场总线LonWorks的网络技术的通信协议LonTalk,为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中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之间网络化操作奠定了基础。
采用分布式模块化结构,组成局域通信网络,系统适应性强,组态灵活,扩充容易,网络规模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系统采用大量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的传感器和先进的检测手段,可有效地防止漏报,实现准确报警,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对建筑物的科学管理。
4 结束语
LonWorks网络非常容易与其他网络实现互连,可以实现远程操作和控制。Lonworks开放式、可互操作性、成熟和低成本的特点, LonWorks国际标准的制定,更加推动了它的发展与应用。在智能楼宇安防系统中使用LonWorks总线技术使控制器对控制点实现了分楼层检测、控制和报警,提高了系统内部的通信速率、实时性;降低了误码传送率,更好地保证智能建筑的安全性和智能化。
参考文献
[1]阳宪惠.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凌志浩.楼宇自动化系统与LonWorks 网络[J].自动化仪表,1999,20(5)
[3]夏德海.现场总线的现状及应用[J].中国仪器仪表,,(3)
[4]张振昭,许锦标,万 频.楼宇自动化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5]谢凌广. LonWorks 技术在楼宇自动化领域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
安防毕业论文 第3篇
安防领域历来是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市场,而随着视频监控特别是网络视频监控在的走俏,监控设备与监控系统迅速地朝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IT技术成为安防领域的支撑技术,在平安城市和平安社区的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推进速度进一步加快,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每年竣工的建筑面积接近于20亿平方米,这些建筑大多分布在城市,对建筑的智能化和安全防范要求很高。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举办奥运会、上海举办世博会以及广州的亚运会起到的拉动作用,使得这些城市的交通和公共场所等安全投入快速增加。同时,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公共场所的安全需求也催生了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开始大量上马。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成为安防的重要措施,我们通过经验总结,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总结为四大类,来适应现代视频发展技术和互联网通信技术的结合应用,提高图像录制和传输以及转化技术,促进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发展,实现安防监控系统的流畅、稳定运行。
下面,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的关键视频技术进行探讨:
一、红外热成像技术
监控摄像头能够监控到肉眼看不到的画面,就是因为有红外线的使用,利用红外线的成像原理技术,这红外图像称为热图像,来探测比如夜间目标,并通过光电转换、信号处理等手段,将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视频图像的设备被称为红外热成像仪。红外线成像在一下领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1.夜间和能见度低的监控应用2.防烟雾、防火监控3.对隐藏目标和伪装目标的识别
二、图像传感器技术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就是对于视频图像的传播,对于监控摄像头的画面传感从CCD向CMOS转变,从两种技术来看是各有千秋,基于CCD的探头相比,CMOS探头的集成度更高,因为CMOS传感器集成了许多外围处理功能,所需器件比CCD探头少,且CMOS探头的功耗要低得多。从整个系统来看,CMOS传感器可将成本大大降低。
但是,CCD既没有能力记录图形数据,也没有能力永久保存下来,甚至不具备“曝光”能力。而将CMOS加工也可以作为数码相机中的感光传感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面降低成本。
三、智能监控的视频显示技术
智能视频处理技术是带有一定的分析功能,实现人工智能对于图像以及图像描述建立映射关系,从而进行图像分析处理,自动的分析和抽取视频源中的关键信息。帮助人来进行自动化识别,减少降低人工劳动。
四、流媒体技术
对监控到的画面进行储存和回放是两个基本要领,一方面保证视频流畅,另一方面保证传输的清晰度,我们可以将前端的摄像机看成是实时的A/V源,而将录像文件看成是存储的A/V文件,那么目前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办法便是运用流媒体技术。
通过对以上技术原理的简要分析,满足视频监控的安装传输要领,让上海监控工程在安装技术和实现功能上面实现标准化,更需要一套完善的媒体分发、调度机制来保证媒体的高效传送。
安防毕业论文 第4篇
为积极开展“智慧安防小区”的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社区管理服务综合水平,9月25日,空港新城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民警走进辖区“绿色智慧社区”幸福里,深入辖区实地察看“智慧社区”的建设应用工作。
目前,智慧安防系统已在幸福里社区全面建设完成,在小区的出入口和单元门前,都装有人脸识别系统,可实现对犯罪人员实时甄别,开展单元人流量及老人出入频次统计与分析。同时,高空抛物监控、垃圾分类追溯等高清摄像头也投入使用,可以实现高空抛物责任方准确锁定和垃圾分类监督追溯管理,保障社区居民人身财产安全。除此以外,幸福里社区还为消防栓和井盖安装了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控消防栓水量及井盖安全情况,做到防患于未然。
经过空港新城的不断探索和建设,幸福里智慧社区被住建部智标委授予全国“绿色智慧社区标准应用试点项目”,成为西北首个绿色智慧社区建设试点。今年,幸福里智慧社区项目成功入选西安市首批数字经济示范项目,获得西咸新区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二等奖,在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贡献奖”评选中,还荣获“应用实践奖”。
空港分局将会结合幸福里社区和党群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智慧社区平台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加强摄入治安风险预测预警预防,全面提升社区安全防范水平。
安防毕业论文 第5篇
摘要:随着智能化建筑自动化系统bas、通信与网络自动化系统cas、办公自动化oas、又是智能建筑ib新的缩影;并随着视频软、硬压缩技术mpeg4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日渐成熟的今天。
建立一个由计算机系统管理的一体化集成系统,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保卫监控系统引了诸多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智能化保卫监控系统 安防系统
项目简介
某工位于厦漳泉金三角地区突出部。
占地为6万多平方米,主要从事电子元器件生产厂商。
随着智能化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建设热潮的兴起,在与计算机技术(computer technology)、控制技术(control technology)、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和图形显示技术(crt)相结合的科技浪潮中,建筑自动化系统bas、通信与网络自动化系统cas、办公自动化oas、又是智能建筑ib新的缩影;并随着视频软、硬压缩技术mpeg4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日渐成熟的今天。
建立一个由计算机系统管理的一体化集成系统,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保卫监控系统引了诸多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
设计背景
根据公司的总体要求,在利用目前最新科学技术及先进设备的基础上,并结合本厂的实际情况、结构环境,实现全天后24小时对各个出入口通道、仓储车间及外围通道进行监视;对各个进出货柜码头的货柜出入车辆进行统计;以及防盗、防入侵管制系统,为工厂保安监管工作和仓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并能过对仓储车间各紧急出口的监视,保证各通道畅通,无障碍物;并对一些违规强行进出人员进行抓拍取证,起到有效的威胁作用,杜绝了各种防盗、防破坏等现象发生;并结合背景音乐广播系统制止有关可能发生或正要发生的事故发生,使事故扼杀在最小范围内。
从而实现了智能化安防管理的目标。
系统设计
在厂区周围安装具有三可变摄像机,对厂区及厂房周边重点区域进行监视。
公司领导、保卫人员及
相关部门能够在计算机上调看工厂的一切动态;并能够对摄像机进行相关的控制操作(如:云台的上、下、左、右全方位遥控;图像的放大、缩小、望远、望近等功能操作)。
2、在厂区内各个紧急出口安装电子门磁保安防盗报警设备,系统具有设定撒布防区报警功能;并能够在电脑上设置布防与撒防,以及查看有关事件记录和状态显示。
3、在进出货柜码头泊车位置安装(16个)智能地感停车场管理系统(car parking management system),具备车辆进出状态显示功能(有状态电子显示屏);并能够通过电脑查看有关货柜进出时间和货物装卸时间记录。
4、在进出货柜码头旁安装一对一的对讲系统(intercom system),实行外部司机人员能与内部仓储管理人员进行对话;关在厂房内较为显著的地方安装旋转闪烁警示器和高质音柱,达到声光同时警示作用。
5、在整个厂区安装背景音乐广播系统(background public address system), 并与闭路电视监控系统(loop monitor system)相结合进行,当发现有可疑有员,可以起动单个区域或整个区域的广播来进行驱散人员,以制止有关事故、事件的发生。
6、系统能够手动或自动进行现场图像捕捉录像,可实行定点或部分区域动态录像。
并获得最大限度的真实、清晰、稳定的图像,可对其进行放大回放。
7、监视画面允许设定固定画面或自动顺序定时切换画面。
在电视墙(24个21彩色分割器)中的巨阵部分,可通过智能键盘在80多个摄像机中进行自由切换,若是一体智能摄像机(all-in-one intelligent camera)可对其相关操作进行控制。
8、系统前端部件设备都采用球形防护罩,除了在办公区域采用嵌入式的半球防护罩。
其都具有一定的防破坏功能。
9、系统所采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不会造成干扰、辐射等现象发生,不影响厂区现有设备设施的安全。
10、施工必须规范。
采用系统综合布线(generic cablings system)方式布线,布线必须符合国际有关标准,在充分保证系统设备的高速运行、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线缆在没有弱电桥架的情况下不能直接外露,需加装高密度度芯管或套接防锈金属软管(短距离)。
线管的走向规范有序、安装牢固;有防晒、防水、防压、防爆等保护措施。
11、系统的开放性、兼容性、实时性,即系统必须预留有足够的扩展图像接口、控制接口、报警接口等空间,以便日后系统的扩展和升级,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
12、系统的安全性及保密性。
系统中的所有程序操作、以及电脑操作都有防止非授权操作的安全措施,从而使系统设备和系统文件有很好的保密效果。
综合布线系统应符合的行业标准:
iso/iec 11801《信息技术----布线标准》 cecs72:9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dbj 13-32-2000《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 dbj 13-44-2000《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验收规程》 ga/t 36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 368-2001《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a 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系统组成
在厂房外围布置了16个sony fcb-ex480ap低照度摄像机,彩色水平解像度为460tv,带有电子快门,逆光补偿等功能。
16个室外智能球形云台、护罩和16个rs-485/232解码器,通过二总线与主控设备相连。
在内部紧急出口、通道、仓储区布置了64个sony tco-c480低照度摄像机。
在厂区紧急出口安装了16个mc系列门磁,在进出货柜码头旁安置了24对盛波尔sen30ll、ha系列主动式数字变频双光束红外探测器。
报警主机采用加拿大“枫叶牌paradox”pa-dec2数字报警接收机,并通过其数字通信模块与电脑相连。
在整个厂区内和四围布置6个dsppa ca系列吸顶式喇叭,16个dsppa ca系列音柱。
并与遥控分区/呼叫器t-koko pampr、mp系列分区呼叫器、mp系列主备功放自动切换器、mp系列分区选择器等组成智能化广播系统工系统。
系统监控操作平台采用mindows版win图形软件,采用国际领先的mpeg4图像处理技术,并采用硬压缩方式。
报警中心采用数字接收机,通过电脑进行全中文资料管理、简便操作,配置windows版pa智能报警软件。
停车场(码头)采用电脑数据管理系统。
其智能监控系统原理图:
系统功能
图像功能 用户可以实时查看监控录像数据库资料。
可启动手动、实时、侦测、移动报警等系统设置。
可进行照相机模式抓拍,及抓拍浏览,视频成组播放功能。
可进行云台全方位控制和图像控制。
支持用户管理、存储管理、权限管理。
持支网络远程实时监控录像、回放。
报警功能
可以进行有关事故记录和历史查询。
可任意旁路某一个防区(在未报警的情况下,可在已布防关态下或正在布防中,均可进行旁路或解除旁路一个或多个防区回路)。
支持电脑立即、留守、强制布撒防等操作,有故障自动检测,声光报警提示功能;支持电话通报系统,于第一时间内通知系统指定负责人,可与110报警电_接;支持电子邮件e-mail系统,传输报警信息。
可以在键盘或在电脑上进行编程。
停车场管理系统
可查询车辆进出的历史数据记录。
实时动态监视功能,在电脑上可现场监控码头泊车的一切动态。
系统数据自动检测、修复,自动更新功能。
车辆进出时有状态语音自动播放功能,以起提示作用。
支持系统模块扩展功能;支持图像对比、图像识别功能;支持电脑收费管理系统,以及远程传输功能。
系统扩展功能
系统设备的扩展性:系统采用开放式的设计结构,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用户有更多的需求,同时预留与现有设备相兼容的通信接口。
系统功能的扩展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用户可根据实际上的需求来进行选择相适合的功能模块,并可根据设备功能进行更新升级。
安全管理功能
权限设定:每个用户被分配为不同的权限等级。
如系统管理员、操作人员和一般用户。
系统维护功能
系统有自动监视软件和硬件设备故障功能,一发现故障并给出相关的声光提示和语音信息提示,系统将处于记忆修复状态。
结束语
该工厂智能化安防系统,综合了图像、通信、数字、系统集成、计算机等多项技术;实现了安全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系统。
自从系统投运以来,大大降低了保卫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并已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效益。
安防毕业论文 第6篇
浅谈小区管理与智能化建筑安防系统的研究及开_文
【摘要】随着智能化建筑的飞迅发展,安防系统功效的研究及开发逐渐受到重视,安防开发商们对安防系统不断的进行研发优化,以满足市场需求。
【关键词】安防系统;智能化;自动控制
目前,建筑智能化在我国发展迅猛。大型商业建筑、体育馆等娱乐休闲场所、别墅、居民小区、门店等,皆采取闭路电视、侵入报警系统、门禁及停车管理系统等智能设施的安装。不管买卖交易、或是工作休闲,五花八门的智能化操控装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安全与便捷。智能建筑设备的自动控制技术由技术角度看,包含建筑设备自动化技术、安防技术、消防以及联动。建筑的智能化系统昔日更侧重于电器及通讯,当下世界各国、对安全防御日渐关注,安防系统,以其高智能、高效率的防范技术,对不法分子犯罪的取证功效,极大程度的震慑正要或想要做案的人,从而降低了犯罪率,使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最终受到保障。
1、安防系统类别
在智能化安防技术领域,我国有很多大型大规模的智能建筑安防系统,皆使用了国际领先产品,并且要求设备厂商需使用国际标准的通用接口,保持与第三方系统有极好的兼容性。正常而言国内智能安防系统,包括三类。
紧耦合模式安防
国内外安防领域皆有属于自已的主流厂商。第三方厂商,通常针对主流的市场产品、展开研发,一切的业务逻辑、皆于集成平台上完成,在设备的层面上、集成子系统。由于是跟随,所以第三方厂商相较于设备生产商在对设备的了解与掌握上处于弱势,设备在升级换代等问题比较落后。并且紧耦合模式安防系统子系统缺少独立性,加之系统的兼容性差,仅适于那些设备及功能需平稳、不需常常变动场所的用户。
非开放性系统
此类系统是厂商为自身产品而研发的,极限性大、兼容性小,针对性及对硬件的依赖性强。厂商是能够依据用户需求提高设备支持,由于厂商设计此类产品时,是为了配合本厂的硬件产品的,没有考虑别的厂商产品的兼容性,即便依客户要求增加了支持率,亦不能算为开放式系统。其主要应用在设备对其兼容性要求不高、系统功能明确、覆盖率比较高的场所。
开放安防系统
此亦为第三方厂商研发,各异的业务逻辑皆于各自的子系统里完成,仅高层次业务逻辑于系统集成的平台完成。此类型安防系统,可发挥各子系统设计优势、及接口和别的建筑智能子系统互相集成,极大的发挥功能。开放式安防系统的设计最大的特点为:研发并非着重于厂商设备基本功能的重复完成,其重点主要着重于系统间的决策与联动。开放式系统的适用极其普遍,并且有极高的灵活性,除了那种彻底封闭未预留接口的设备其余皆留有集成余地,并且能够按照用户的需要扩展。此亦为当下智能安防设计的关键发展方向。
2、智能化安防系统的综合分析体现
建筑智能化的安防系统常见的模式:
其一,防盗报警模式。建筑自身及周界的空间防预及物体的防预。系统的前端、为各种报警探测器,使用有线与无线两种传输方式,其中有线传输利用电话线传输及专线传输;系统终端为显示系统、控制系统及通信设施,能采取独立报警的控制器,亦能采取报警中心控制。无论采取什么模式,系统误报警要降低至能够接受的最低限度,但绝对不可漏报。系统还须装置紧急报警系统及与110警局监控中心联网,若有抢劫及公民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警察可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其二,闭路监视的报警系统。其主要安置于建筑物里对关键主要区域展开监控,起到实时的录像与报警作用。系统前端为各类摄像机及视频报警器,普遍采取光缆及同轴电缆的传输模式,系统终端为显示系统、记录系统及控制装置,大多选用独立视频及监控报警中心的控制台。闭路监视报警系统要与防盗报警、侵入系统、门禁出入控制等系统串联,并由中央控制室展开集中管理与操控。独立的闭路监视系统,具有须可随意的编程、手动以及自动的、切换画面功能,并且画面上、需有摄像机的编号、时间与地址、及日期等等信息。系统应安装紧急的报警装置并与110警局、监控中心联网。报警时,系统可对报警点展开图像及声音的审核。
3、安防系统研发
智能安防系统研发,第一步依据惯例的给系统分层,将系统分为:设备的接口、处理及应用层。
设备的接口层
接口层的以往装置普遍、为RS232/RS485的慢速接口,而当下研发的新型智能设备大多数使用RJ45的网络协议。设备的接口层需不影响、原有子系统、正常运转的状况下,以厂家的开放协议为标准,来完成对、设备的控制、与事件的收集。接口层的作用是用来、统一设备的、基本的控制接口。每一种安防设备、皆有着自身的接口模式、与接口协议。 处理层
安防设备处理层的作用,是用来衔接上层应用与设备接口之间的处置。并且,处理层会对由设备接口层收集而来的一切信息展开分析与加工。相对一般规模比较大的系统,例如智能建筑机场、博物馆等等地方皆安装许多安防的子系统,每秒钟皆会收到许多的信息,此处便涉及规则库,若不对收集到的信息展开相应的整理、剖析,操控人员根本不能做出回应。规则库即为和预定义信息相关联及匹配之后生成的新信息,规则包含先后发生的顺序与信息发生相差的时间及信息相互间的是或非的关系等。
因规则库的存在,令处理信息方面愈加快捷,且因新信息的.传递让信息表达的信息愈加清楚。例如安防设备中的、视频移动的、检测功能与、此地域无线移动的传感器皆被触发,能够被规则库预定义是此区域发生移动情况。又如,一扇门倒了引发报警器与声音探测报警器皆被触动,能够被预定义是门倒了。安防系统中规则库的定义,需以丰富的安防经验为基础,而经验却是用户不具有的,如此,可以生成一个新的安全咨询方面。规则库的设立需包含信息处理及当自定义的信息被触动之后应通知哪些人及安防设备中该触发的联动机制。目前国外技术领先的厂家大多以软件进行模拟与定义以上程序,然后把程序储存至有RTOS安装的硬件设备里。处理层的功能便是通过此硬件设备来完成的。
对安防系统的设想,需主要由电路接口的、标准化入手,这便对研发者对各种电器控制的了解程度是个考验。此类方式的最大缺点是若不升级Firmware、可处理的信息种类便极少、若进行修改升级处理、又极为不便。若由IT行业视角来看安防行业,此处理层可利用软件的形式完成,亦可利用Script脚本语言办法进行设计规则库。保证稳定性基础上,充分发挥软件的技术灵活及可扩展性的优势。开发人员亦不需要对电器协议有深入了解,而由接口层进行控制整个系统,且对应用层给予充分支持。
应用层
应用层研发,侧重于用户使用感觉,采取交互式用户界定,利用视频、图形、声音、文字等综合表达模式,让用户第一时间了解发生状况,可迅速便捷展开操作。应用层软件能够对处理层展开定义,亦可由处理层订阅相关信息,能透过处理层操作底层设备。
4、结语:
智能化建筑迅猛发展,对于建筑至关重要的安防装置的要求,亦随着增加。而接口开放充分及功能内聚度高的安防产品,获得安防系统开发商的青睐于情理之中。安防开发商其发展及壮大亦将推动安防的接口标准化迅速发展,智能先进的安防系统服务大众已是为时不远。
参考文献:
[1]孙红.智能安防系统[L].北京:清华大学山版社,.
[2]李光海.安防系统上程方案设计[M].西安:西安电了科技大学出版社,.
[3]周遐.安防系统的研究[M].北京:机械上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