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毕业论文例文 第1篇
自我记事起,每当生病或者身体不适。第一反应就是吃药或者打针。
也就是抗生素以及静脉注射。身边的人大多如此。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西医已经是大家生病不适时的首要选择。而我们历史悠久的中医却被忽略了。甚至有的人根本就不相信中医。也许在如今的年代,大家对中医的几乎没有了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医学有着深厚的基础,在治疗疾病和调养身体方面有着西医不可取代的作用。我亲眼从妈妈的经历中感受到中医的神奇和魅力.于是选修了针灸学入门这门课程.通过学习针灸学入门这门课程,让我对中医学有了更大的兴趣和更多的了解。尤其是通过针灸,艾灸,拔罐这些中医方法来调养身体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中医学毕业论文例文 第2篇
【摘要】从古至今,许多养生学家都认为睡眠与养生息息相关,良好的睡眠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如睡眠的时间和时限、睡眠的环境、睡眠的姿势、睡眠的情态等等,而在这些方面前人已为后世积累了许多经验,值得我们重视与借鉴。
【关键词】睡眠;养生
睡眠,通常认为是由于身体内部的需要,使感觉活动和运动性活动暂时停止,给予适当刺激就能使其立即觉醒的状态。良好的睡眠是产生和储备能量的过程,就像车子开一段时间后需要进入加油站充电加油一样,良好的睡眠可以修复我们疲乏的细胞,产生新的能量,造就更强的免疫力。
1 睡眠时间和时限
时间:我国古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已逐渐形成了“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 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 对四时的起居时间作了相应的论述。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春三月夜卧早起,夏三月夜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明谢肇撰的《五杂俎》卷十三事部一里说:“读书不可过子时, 盖人当是时, 诸血归心, 一不得睡, 则血耗而生病矣。”晋葛洪在《抱朴子极言》也说:“寝息失时,伤也。”
时限: 吴清忠认为人体造血的最佳时段是从下午天黑之后到午夜一点,而且必须是达到深度睡眠的状态,一个人每周至少保持午夜12点以前累计有8小时的睡眠。[1]
清代著名养生学家、文学家曹庭栋著的《老老恒言昼卧》曰:“每日时至午,阳气渐消,少息以养阳。时至子,阳气渐长,熟睡所以养阴”。《灵枢大惑论》也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在中医来看,睡眠其实就是一种人体阴阳交替的现象,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与“合阳”的时候,睡好子午觉,就有利于人体养阴和养阳。
由此看来,睡眠更注重质量与有效性,即以精神和体力的恢复作为标准。古人说:“凡睡至适可而止, 则神宁气足,大为有益。多睡则身体软弱,志气昏坠。”[2]
2 睡眠环境
明高濂撰的养生专著《遵生八笺》中的《起居安上卷》说:“所寝之室,名安乐窝, 冬暖夏凉,遇有睡思则就卧。”生命的三分之一都要在这“安乐窝”中度过,所以应该注意它的美化。《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道林养性第二曰:“居处不得绮糜华丽,令人贪婪无言,乃祸害之源,但令素雅洁净,无风雨暑湿为佳。”
宋代养生家温革在《琐碎录》中说:“卧处不可当风,恐患头风,背受风嗽,肩受风则臂疼,善调摄者,虽盛暑不当风及坐卧露下”。风为百病之长,最容易侵袭人体而致病,出现头痛、耳聋、面瘫、瘾疹、肩背冷痛等。所以卧处有风, 应该急避开, 尤其是体虚年老之人。《琐碎录》还说过:“卧处不可以首近火,恐伤脑。”如果在卧具边安放火炉之类的东西,日久便会引动火气,妨碍睡眠,而且由于近火,温度可能过高,睡着后容易掀被,反而容易着凉。
北宋张君房攥写的道家典籍《云笈七签》云:“夜寝燃,令人心神不安。”南宋真德秀《真西山卫生歌》也曰:“默寝暗眠神晏如。”中医学也有“神安则寐”之论, 就寝即灭灯, 则目不外眩, 神守其舍也。日光为阳气之精华, 故日间人的阳气得以增强, 处于优势, 体内的生理活动亦处于升、动的状态, 神志清醒,不易入睡。若夜间燃灯而卧,灯光虽然不及日光纯盛, 亦为阳热之源, 可扰动体内阳气不得安伏于营阴, 阻碍人体进入睡眠的状态。[3]此即宋末元初人_飞撰养生学著作《三元参赞延寿书》中所说的“灯烛而卧,神魂不安”。另外,齐梁时代著名医家陶弘景在《养生延命录》里也说过:“凡卧讫头边勿安灯,令人六神不安。”
3 睡眠姿势
在《希夷睡诀》中提倡右侧卧时屈右足,屈右臂,以手承头,伸左足,以手置于股间。[4]佛门称此式是“吉祥卧”。《道藏 混元经》曰:“仰面伸足睡, 恐失精, 故宜侧曲。”《道藏》中《修真十书卫生歌》云:“卧不厌觉贵舒”此即“ 睡不厌屈,觉不厌伸。”孔子在《论语》中也说:“ 寝不尸”。《千金要方养性道林养性》说:“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老老恒言安寝》也指出:“如食后必欲卧,宜右侧以舒脾气”。
于上可知,古人们均认为右侧卧睡比其他任何睡姿都好。而现代研究也证明了右侧卧有利于心脏功能,还有利于消化系统的运化吸收。因为, 心脏位置较高, 有利于心脏排血, 并减轻其负担; 肝脏位于右侧最低处, 可获得较多的供血; 胃向十二指肠和小肠通向大肠的开口都向右侧,所以右侧卧位有利于食物在胃肠内运行。[5]
4 睡眠情态
中医学毕业论文例文 第3篇
中医护理毕业论文
中医护理是祖国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技术,为大家分享了有关中医护理的毕业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随着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疾病不断严重,人们对养生保健的需求日趋强烈,而中医护理所具有的优势和特点都蕴含着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医学是一种研究人体生理机能、病理变化及其疾病的诊断和预防的学科。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强调抓好患者的基础护理,提升护理机能,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负担的活动。
1 对中医护理的认识及特点分析
对中医护理的认识
中医护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强调“三分治、七分养”的基本原则,坚持“防重于治”的观念。中医护理应用现代护理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西医操作技术,取长补短采用多种治疗方法,比如:中药外治、推拿疗法、拔罐疗法、针灸疗法和刮痧疗法。人体是一个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的组织器官,但却构成了一个功能上互相协调平衡,结构上互不影响、病理上相互干预的有机整体。
中医护理的特点
中医护理学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护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为国人的健康做了千百年的重要贡献,现代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使中医护理不断向多元化发展,突出护理工作的系统性,应用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的同时,提高全方位的护理服务质量。
中医根据临床的不同病种通过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手法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和身体状况等信息。步步高论文发表网是为广大评职称客户提供全文方位的药学论文下载、临床医学论文快速发表服务的首选网站。
中医的护理工作要做到三因制宜的护理方法,即因时因地因人,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法和手段,根据不同的发病症状所处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中医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人要想保持健康的体魄就要做到“顺四时调阴阳,避时邪养形神”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发展规律,人体也会做出相应的变化来适应外界的变化。生活起居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就会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患者的病理发展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七种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体对外界各种刺激因素的反应。不同情绪变化都相应的产生人体某些组织或器官的病变,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和突发的强烈精神刺激,都会导致人体气机逆乱发生气血阴阳失调、功能紊乱等疾病发;而心情的愉悦 , 则会使气血平和、气机调畅 , 从而有保持身体的健康与强壮。
2 中医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建议
中医护理小组具体护理管理制度
建立专业的中医护理小组,并制定出相关的管理计划,组织各科室的护理人员学习相关中医护理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和服务意识,对各科室护理人员结合病室的特点进行相关的中医护理知识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并根据各科室患者的需求,制定出有效的护理方案。制定出完善的中医护理操作程序和考核制度,将中医护理技能纳入护理人员考核中,相关部门对此进行不定期抽查,根据患者的感受、评价和复原效果等因素做出合理的评估。
护理人员及时进行护理记录
中医护理人员的角色不仅是服务者,同时还是健康教育的研究者和管理者;中医护理人员的职能不局限在以疾病为中心,重复与执行医嘱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而是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加强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症状、病情的记录同时也要记录下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中医护理操作的时间、方法和效果的记录。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的饮食搭配、四季养生、起居保健、体制辨证、膳食调护和情绪的波动等方面进行相关记录,并向患者宣传相关的疾病保健知识并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提高中医护理操作相关技术的改进与中医理论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临床护理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 根据疾病的改变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也需要将一些新的中医治疗技术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比如加强无痛针刺、中药离子导入术、刮痧器具的改进,电针与水针、无烟艾灸方法的研究和新型灌肠器的研发,穴位埋线等先进的医疗手段。同时还应规范和研究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即相关中医护理操作指标的量化研究。把中医中辩证治疗的整体观思想运用到临床护理中,可将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变得更加深化、全面,中医的辨证施护法更为完善,并便于形成客观规范化的操作指标量化的研究方法和科学评估体系。
3 结语
“治未病”是中医的经典理论,将“辩证施护”作为中医护理的必要手段,中医护理人员应不断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并结合中医护理理论的基础,加大对护理科研的力度,在应用西医的护理为方式,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三因制宜的中医护理理念体现了中医护理对患者的个性化治疗与护理特色。
参考文献
[1] 徐秀敏 . 中医护理和整体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民间疗法,,07:68-69.
[2] 彭秀丽 . 中医护理的特色与临床应用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29:350-351.
[3] 李璐彤 , 毋琪渝 , 王艳杰 , 么金红 . 中医护理的特点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J]. 吉林医学 ,2011,28:6020-6023.
中医学毕业论文例文 第4篇
目前,国内转化医学整体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全国各地也逐渐建立了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召开转化医学高峰论坛,传播其方法和理念,而且其已经被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将其纳入了《健康中国2020》科技支撑战略,加强了政策的导向作用,在转化医学研究的道路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但是尽管如此还是应该认识到,我国的转化医学研究水平与国外比较尚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中医学的转化医学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以后的中医学研究中重视转化医学研究模式的应用和体现,加快中医转化医学体系建设,是中医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挑战和机遇。
中医学毕业论文例文 第5篇
伴随着经济的腾飞和城乡一体化的逐步形成,在教育的这块园地里,厌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如今,它已成长为了困扰各级各类学校的一大难题,厌学情况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中专有,初中有,高中有,技校有,就连小学也有,而且所占的学生比例还不少,令人十分的吃惊。
我们在学校内抽取100名学生(按学习成绩,各种程度的都有)进行了问卷调查,实际收回80份。对于自己的未来,中专生多数表示有自己的追求,他们的追求都是较实际的,众多学生的目标是相同的:找到理想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而中专生热爱学习的人数仅仅有5人,厌学较轻和厌学次重的人数都是15人,厌学严重的有5人。5人偶尔想过要终止学业,有30无挂科记录也从未获得过奖学金,36人会在课堂上认真做随堂笔记记录。31人表示当自身存在厌学情绪时会通过某种方式发泄,而后继续学习,4人表示在出现厌学情绪时无法调整自己的情绪。在表示会调整厌学情绪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在原因栏中填写的是为了将来的工作以及为了不让家长失望。在对我校中专护理学生的访谈中,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表示对于学习没有喜欢与不喜欢之谈,喜欢不喜欢并不能决定什么,由于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和学校压力,他们必须学习,这是一种责任。
一、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的问题
(一)社会大环境是造成现在中专生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中专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和道德取向也悄然改变着。尤其是社会上出现的某些不正之风及社会道德水平滑波等无不对学生的心理、思想意识产生消极影响。学校周边环境也需要整治,有些学生沉迷于游戏室、录相厅、网吧之中,对学习毫无兴趣而言。这些都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家庭关系不和谐是造成部分中专生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给子女的心灵留下了严重的创伤,致使他们不能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如某校有位三年制护理(初中毕业)学生回家时,常看到父亲打母亲,内心感到十分痛苦。尤其是离婚后的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他们往往疏于对孩子的管教,把这些学生视为“包袱”,甩到学校里,懒得去管。这些学生对学习大都抱无所谓的态度,因而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三)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教育没有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变化,课堂教学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高举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这两面大旗下,一些学校还没有真正把它们落实到行动上来,或者讲开展得还很不深入。例如当今学校都在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如果能真正把它落实到处,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会大增的。但是,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学校要思考如何尽快地把教育管理跟上去。学校一些从事一线教育的教师,未能依据学生的现状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仍然按照过去的模式,只顾完成授课任务,不注重调动学生兴趣。这些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
(四)部分学生文化基础差,对现在所学的课程听不懂,缺乏学习兴趣。这些学生当中,可分四种情况:一种是普通班的暂时后进生占的比例较大,这些暂时后进生不是自愿来读书的,是父母自费择校硬逼着来的。第二种是在文化学习方面智商不太高。第三种是家庭溺爱的子女和单亲家庭的子女。
(五)大部分中专护理学生会都存在或轻或重的厌学情绪,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学生会通过不同的发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厌学情绪并且进行自我调控,而后继续学习。
二、研究调查结论
中专护理学生应该做到学会调整自己的厌学情绪,从而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而自我调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改善环境,愉悦心情。首先就必须要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同学们可以请老师和家长配合,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消除自己因学习成绩不好而产生的不好感觉。
(二)改变观念,接受自我。厌学的同学要重新认识自我价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这是变厌学为乐学的`重要一环。同学们要学会发现自己优点和好的方面,并适当地给自己一些肯定,认识到自己是能够学习好的。
(三)培养兴趣,树立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要尽量创造条件,参与各种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活动,并从中品味到学习的成功感和趣味感。
(四)严格要求,增强自控能力。当厌学的情绪一开始出现,同学们千万不能自暴自弃,任由自己放弃在学习上的种种努力。有时候,同学们应该强制自己端正学习态度,激起自己内心深处发奋进取的欲望。
(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要认清所有的题目的变化都是源于基础知识,把学习重点转移到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上来。
(六)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因师生关系紧张而产生厌学情绪的同学不在少数,这些同学平时应多与老师沟通、请教,尽量与老师建立一个平等、融洽的关系。
中医学毕业论文例文 第6篇
1、超声刀切割产生气雾的危害与防护
2、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3、退热清解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分析
4、温冲汤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不孕症临床研究
5、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1例
6、火针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概况
7、从真武汤证看“水肝病”辨证论治
8、应用单穴治疗落枕临床研究进展与探讨
9、卒中后便秘研究进展
10、颈项部穴位治疗中老年便秘的临床探讨
11、晚期结直肠癌中药用药规律分析
12、证素及证素辨证研究的思考
13、《伤寒论》之经方煎服及调护方法浅谈
14、浅析活血法在胎黄中的应用
15、慢性前列腺炎伴抑郁症的中医证候特征研究
16、热证可灸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探讨
17、《针灸大成》妇科病治疗规律浅析
18、针刺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86例临床观察
19、艾灸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20、贵州苗药酢浆草水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
21、失眠的中医非药物传统疗法
22、中医药治疗癫痫研究概况
23、肝经风药理论及临床运用
24、浅议仲景桂枝汤、麻黄汤
25、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晚期乳腺癌骨转移临床研究
26、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临床对比观察
27、刺络拔罐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28、固脬涩泉汤治疗小儿遗尿疗效观察
29、补肾健脾方配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先兆流产临床研究
30、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作用机制的现代研究
31、从中医阳虚探讨亚健康状态
32、从系统辨证脉学解析少阴之人特征初探
33、从阴火论治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34、临沂市手足口病患儿中医体质类型的初步调查
35、真珠丸治疗睡眠障碍临床研究
36、针灸治疗荨麻疹的选穴规律
37、针刺结合推拿治疗产后缺乳临床疗效观察
38、经方辨治围绝经期睡眠障碍临证心得
39、桂枝汤妇科临床应用举隅
40、针刺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41、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研究进展
42、小续命汤治疗急性中风研究进展
43、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机制研究进展
44、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45、高血压中医辨证施护
46、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47、叶桂胃阴学说治疗消中的学术思想探析
48、痤疮处方用药规律研究
49、论痰瘀关系在间质性肺疾病病机演变中的意义
50、乌梅丸解郁理论探讨
中医学毕业论文例文 第7篇
关键词:西欧国家;医学教育;医生培养
一、西欧国家的医学教育制度和医生培养体系
(一)英国
英国的医学学位包括内外科学士、外科学硕士和医学博士等类型。
1.内外科学士学位
医学本科教育学制5-6年,其中包括2-3年临床前学习阶段和3年临床学习阶段。在第6年,医学生将集中学习作为住院医师所应具有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并分担住院医师的部分工作。对于成绩合格的医学毕业生可获得内外科学士学位。大约90%的医学生在获得内外科学士学位后选择进入医院从事内科医师或外科医师的临床工作,其余10%的医学生选择继续攻读理学硕士、哲学博士等研究型学位。英国共有27所医学院校,每年约有4900名医学生毕业,医学院对报考学生的学业成绩要求较高,平均报考录取比为6:1。
2.外科学硕士学位
通过毕业后教育的外科医师可以在职申请外科学硕士学位,学位授予标准为:从事年与外科有关的临床研究工作并取得成果。外科医生只有在取得外科学硕士学位之后,才有可能被提升为顾问医师。
3.医学博士学位
通过毕业后教育的内科医师可以在职申请医学博士学位,学位授予标准为:从事3-5年与内科有关的临床研究工作,在注册后的5年内,提交博士论文,对于资历较高的医生,可以提交已发表的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内科医生只有在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才有可能被提升为顾问医师。
英国1983年颁布的《医学法规》明确规定:取得医师资格的首要条件就是拥有英国任何一所大学授予的内外科学士学位。英国没有国家统一的医师执照考试,凡是获得内外科学士学位并达到英国医学总会实习医师标准的医学生,将自动成为临时注册医师,在教学医院内科和外科各进行6个月的轮转实习。
英国医学总会和毕业后医学教育培训委员会负责对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开展培训,包括制定培训标准和进行培训质量控制。全科医师培训3年左右;专科医师(58个专科)培训5-9年。培训通过者成为注册全科医师或注册专科医师。
(二)法国
法国医学教育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2年)和第二阶段(4年)为医学院教育,第三阶段为毕业后医学教育(全科医生3年,专科医生5年)。法国有49所大学医学院,平均每个医学院每年招生140人。法国每年的高中毕业考试由政府统一命题,通过率约70%。凡是通过高中毕业会考的学生都可以进入医学院学习,没有名额限制,但在医学院学习过程中要经历两次“医学会考”的严格淘汰。在第一次医学会考时,法国_按照人口与医生比值以及各大学医院接受医学生能力,确定进入第二学年的医学生人数,通过率一般在15%左右。第二次医学会考指的是每年6月份全国专科医师选拔统一考试,完成第二阶段学业的医学生必须通过这次会考,才能获得第三阶段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国家医学博士(专科医师)资格。
法国医学教育第一阶段(PCEM)主要课程包括人文科学和公共基础课程,以及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学、医学心理学、遗传学、生理学等生物学课程。PCEMl阶段相当于大学预科,全国第一次医学会考通过率较低,体现出医学教育的“精英”特征。第二阶段(DCEM)各学年的课程有所侧重,在DCEM1学年,医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课程;在DCEM2学年,医学生需要学习解剖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诊断学等课程;在DCEM3和DCEM4学年,医学生需要学习临床医学必修和选修理论课程,同时在医院的临床科室轮转见习。第三阶段(TCEM)包括毕业后教育的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完成第二阶段学业的医学生,必须参加每年6月份举行的全国专科医师选拔统一考试。根据成绩排名和个人志愿,通过者被分配到某医院临床专科,进行5年专科医师培训,学业结束时须提交博士论文,成功通过论文答辩者获得“国家医学博士(专科医师)”证书。而那些没有通过全国专科医师选拔统一考试的医学生,则进入3年的全科医师培训,医学生通过临床理论课程考试,完成临床实践和论文答辩,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全科医师)”证书。法国法律规定,只有通过医学教育第三阶段TCEM,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学位,并向医师协会注册取得医师资格者,才能开业行医。
法国医学教育制度和医师培养体系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住院医师培训是在高等医学教育的第三阶段进行,承担住院医师培训的医院都是综合性或专科性国立大中型医院,医院临床科室主任均是大学医学院的临床授课教授。二是住院医师培训纳入国家整体计划,接受培训的住院医师,按照培训计划学习临床理论课程,在教授指导下参加科室临床轮转培训,并具有独特的“双重”身份,既在大学注册为医学生,又在卫生局注册为医院雇员,由国家付给相应工资。
(三)德国
德国有39所大学医学院,全国每年招收医学生约12000人。高中毕业生可以凭借“完全中学毕业证书”直接进入医学院学习,但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经过两个阶段的国家医师考试,淘汰率均为30%-40%。第一阶段考试在第二学年末,通过第一阶段考试者才有资格参加第二阶段考试;第二阶段考试在第六年末,通过者才可获得国家医师考试合格证书。
德国的医学教育学制6年。医学教育计划包括课程学习、急救工作训练、3个月护理实践、4个月医院见习和1年临床实习等教学内容。德国没有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德国医学博士学位属于研究型学位,医学博士学位和医生职业准入没有关系。对于那些完成教学计划规定学业,通过两个阶段国家医师考试的6年制医学生,颁发“国家医师考试合格证书”和“大学毕业文凭证书”(相当于我国的硕士学位)。德同对医师职业实行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只有获得“国家医师考试合格证书”和“大学毕业文凭证书”者,才能成为注册前住院医师。注册前住院医师在医院没有处方权,必须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经历18个月培训后,到各州医学会申请注册医师资格,经官方认可后,在各州的医学执照管理机构注册并获取行医执照,方可成为独立行医的注册住院医师。在德国,参加全科医师培训的比例为35%-50%,培训时间3年,合格者获得全科医师资格证书;参加专科医师培训的比例为50%-65%,培训时间4-6年,合格者获得专科医师资格证书。
二、西欧国家医学教育和医生培养的特征分析
西欧主要国家医学教育制度和医生培养体系在医学学位和医师准入的关系、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的衔接等方面,都和美国医学教育模式存在一定差异。
(一)医学学位和医师准入
在美国。医学博士学位(MD)是第一级专业学位,是医师准入的基本要求;医院的毕业后教育不再授予高级专业学位。
在西欧国家,毕业后医学教育还可继续授予医学专业学位。英国内外科学士学位是第一级专业学位,是医师准入的基本要求;通过毕业后教育,医学生可获得外科学硕士和医学博士学位。法国医学专业学位只设博士层次,包括国家医学博士(全科医师)和国家医学博士(专科医师)两类,医学生在毕业时就已是具有行医资格的全科医师或专科医师。德国医学院的毕业文凭证书类似第一级专业学位,是医师准人的基本要求;医学博士学位是科学学位,和医师准入制度无关。
(二)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
在美国,医学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培训)阶段划分明确。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只是住院医师培训的准入条件,一名专科医生的学习和培训时间从大学起,可长达15年之久(文理学院4年+医学院4年+住院医师培训3-7年),并需要通过多次考试。在医学院,医学生前2年学习解剖、生理、生化、病理、药理、微生物等基础医学课程;后2年进行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精神病科和家庭医生科等临床专业训练。在二年级结束时参加全美医师资格考试(USMLE)的第一部分测验,通过测试后方可进入高年级学习。医学院毕业前进行USMLE的第二部分测验。通过全美医师资格考试第一、第二部分的医学院学生,才可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获得后,在1-3年内参加USMLE的第三部分测验,通过者获得行医资格。其后,还需进入为期3-7年的按专业定向的住院医师训练,住院医师培训期末,再参加由各医学专科委员会组织的专科证书考试,通过者获得专科医师资格。在医院工作的专科医师收入高于主要在社区工作的家庭医师。家庭医师培训时间一般为3年。
在法国,医学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培训)阶段有机融合。医学生完成本科医学教育第一、第二阶段(共6年)学习后,在第三阶段的毕业后医学教育期间,凡通过临床专科培训(5年),论文答辩合格者,可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学位(专科医师)证书;其他进入全科医师培训(3年)者,通过论文答辩,可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学位(全科医师)证书。
在英国,住院医师培训阶段的内科医师可以申请攻读医学博士(研究型学位),外科医师可申请攻读外科学硕士学位(高级专业学位),只有获得医学博士或外科学硕士学位的医师才有可能成为顾问医师。
三、借鉴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