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论文3000字 第1篇
关键词:复配食品添加剂 生产以及管理 haccp系统
在我国现代食品工业中食品添加剂的地位是越来越高,它致力于,延长食品赏味期并改进加工条件,使的一些食品的色香味得到的全面改良。因此也被这个时代誉为“食品业的馒头”,具有大大的市场开发价值[1]。伴随着市场的需求以及食品添加剂业的迅猛发展,复配(FP)食品添加剂就闪亮出世。一经报道,便成为我国食品添加剂成员中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如今我们也开始认识到该怎样相对应规范的使用FP添加剂。而FP食品添加剂将来也会成为未来几年食品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1介绍FP食品添加剂
FP食品添加剂就是为了改善食品质量、延期保质期限、方便食品加工[2]。将2种或多种的食品添加剂混合调剂的食品添加剂。
FP食品添加剂与普通食品添加剂相比,优点如下:
(1)将各类食品添加剂混合调制后,使得生产后的FP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更多元化。从而让产品更为经济、高效。
(2)将各类食品添加剂混合调制后,使得生产后的FP添加剂副作用更小,从而让产品更为安全、健康。
(3)将各类食品添加剂混合调制后,使得生产后的FP添加剂协同增效,从而让产品降低成本。
(4)FP食品添加剂能够改善、优化、增强食品的整个口感。
(5)FP食品添加剂也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更为简便的制作。
2 FP食品添加剂的生产流程
FP食品添加剂的酸度调节
生产工艺流程
水质验证―材料配比―混均搅拌―称重入罐―品质验证―打包入库。
主要工艺以及控制
(1)水质验证:对水质进行系统检验。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水为生命之源,水的品质更是保护人们健康标志的一个关键,而检验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也是系统化:有生化物三种常规检验方式以法律形式规范。以及一个规范的规定的量值要求。
(2)材料配比:按照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将要求精准量取:HOOCCH2C(OH)(COOH)CH2COOH、C6H5O7Na3・2H2O、C6H12O6(GB2760-2013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允许最大量的失误,再多次反复检验无误才能使用。
(3)混均搅拌:搅拌混匀时间也是有区分的,冬日(55~65)分钟,夏日(45~55)分钟;最大承装量也为四分之三。
FP水的调节
生产工艺流程
材料配比―混匀搅拌―精选粒度―称重入罐―品质验证―打包入库。
主要工艺以及控制
(1)材料配比:按照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将要求精准量取:HOOCCH2C(OH)(COOH)CH2COOH、C6H5O7Na3・
2H2O、Na5P3O10(GB2760-2013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量值。允许最大量的失误,再多次反复检验无误才能使用。
(2)混匀搅拌:其搅拌时间均为五十分钟到七十分钟内完成,最大承装量的四分之三。其表面温度不得低于五度不得高于三十度。
(3)精选粒度:采用四十标准进行精确的筛选。
出厂检验
根据GB中感官、物理、化学、生物特征进标准检查。不得包含有害物质,微生物。
(1)感官检查:含有除了自身含有的气味、体征而出现的外来物质。
(2)理化检验:酸碱检验中标准值在5~10(±)。AS≤ 2MG/KG GB/。 PB≤2MG/KG GB/T 。
3 haccp管理
haccp体系以科学和系统性为基础,智能查别一些危害。从而进一步确定控制措施,确保食品的安全。
成立haccp体系所具备条件
(1)在我国任何一家食品添加剂企业都需要获得《食品企业卫生规范》(GB14881-90);《生产食品使用标准》(GB2760-2012);《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以及《食品添加剂企业卫生规范》的严格守则。良好操作规范的操作下控制好一切不必要的危害,防止食品在不达标的情况下生产运输。
(2)在良好操作规范中卫生标准操作程序,能有效控制危害的发生并预防。可让haccp在关键点上的操纵起到一定的针对性。
(3)为了确保haccp体系中具有一定执行效果,生产方还需要拟定设备维修保养计划、专业训练计划和售后服务计划。
具体的应用
(1)各种体系的运营都需要分工的明确,计划好小组形式分工安排。
(2)控制好所有关键点,在深入关键工艺流程中,确保该生产过程皆为可行性。掌握好每一生产过程中的严格监控,并对每一个环节上物理、化学、生物专业评判进行危害评价并加以分析。
(3)规范监控程序:①定期拟定设施的维护、清洗的策划,并且得以实施。②落实卫生管理体系,做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每一个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安全。③制定生产上岗人员的生产工艺规范操作流程。④做到生产岗位上的所有人定期考核,定期训练,并做好整理记录。⑤进行产品的序号生产制作,依照《按照预包装食品标签》(GB7718-2010)实施。
创建检验程序
为了要确保haccp系统的是否运营,将对ccp和hacpp体系进行必要的定期检验。依据企业标准去验证,若是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下将改正并记录在册。
haccp的重要性
haccp体系致力于食品安全源头,所以从生产到出厂的一个个步骤,一个个环节都有对食品安全的承诺保证。假设食品安全都不能得到保证的话,那最终产品的安全保证便无法再谈。然而实施haccp体系对食品添加剂企业是不可缺少的[3]。
4结语
高质的FP食品添加剂势必会成为市场的发展趋势。这就是需要各个企业管理上、创新多费些心思,开创一些适合时代步伐的新型产品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在管理上,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结合信息技术的优点开创更加美好的企业化管理。
参考文献
[1]胡国华.复合食品添加剂[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02
[2]胡国华.第十届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论文集[M].中国食品添加剂,2007(3)21
食品添加剂论文3000字 第2篇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标准、毒性、防腐剂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健康,而现在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们不禁为之担忧,在这些食品安全问题中,很大一部分是食品添加剂导致的。食品添加剂到底在从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为什么它会带来这么大影响,是不是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有毒呢。
1、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_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使用食品添加剂主要是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食品添加剂是构成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因素,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组织状态、增强食品的色香味和口感、提高食品品质、改善加工条件、防止食品变质等,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不可能有现代食品工业。然而由于各种化学物质对食品的污染已成社会性问题,人们对在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开始担忧起来。然而并不是所有食品添加剂都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所有食品工业的产品都要多多少少用到不同种类的食品添加剂。不使用食品添加剂就很难制造出现在这样琳琅满目的食品。只要使用国家规定的食品添加剂,并且在规定的标准下使用,食品就是安全的。
2、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食品添加剂是一类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是食品工业的灵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添加剂便是随着食品工业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品种繁多、销售量大,这是食品添加剂最显著的特点。目前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总数已经达到14000种以上,直接使用的达万种,常用的600多种。据统计,1990年列入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有884种,2000年增加到22类共1513种。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中国的天然抗氧化剂、天然色素、天然香料等天然植物抽提物产品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按功能将食品添加剂分为21类:(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 (14)抗结剂(15)增味剂 (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
3、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食品添加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改善食品色,香,味,保持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延长食品的货架期,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种,方便食品的加工,满足不同消费需要,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不可能有现代食品工业。
4、食品添加剂的添加标准
①经过规定的食品毒理学安全评价程序的评价,证明在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无害。
②不影响食品感官性质和原味,对食品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
③食品添加剂应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其有害杂质不得超过允许限量。
④不得由于使用食品添加剂而降低良好的加工措施和卫生要求。
⑤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掩盖食品的缺陷或作为伪造的手段。
⑥未经_允许,婴儿及儿童食品不得加入食品添加剂。
5、评价食品添加剂毒性的标准:
评价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安全性)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标准,首要标准是ADI (Acceptable Daily Intake)值(人体每日摄入量):它指人一生连续摄入某物质而不致影响健康的每日最大摄入量,以每公斤体重摄入的毫克数表示,单位是mg/kg。对小动物(大鼠、小鼠等)进行近乎一生的毒性实验,取得MNL值(动物最大无作用量),其1/100-1/500即为ADI值。第二个常用指标是LD50(50% Lethal dose)值(半数致死量,亦称致死中量):它是粗略衡量急性毒性高低的一个指标。一般指能使一群被试验动物中毒而死亡一半时所需的最低剂量,其单位是mg/kg(体重)。试验食品添加剂的LD50值,主要是经口的半数致死量。一般认为,对多种动物毒性低的物质,对人的毒性亦低,反之亦然。
6、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①从长远看,有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使用逐步减少,天然食品添加剂不断上升的趋势;
②复配添加剂的使用是一个发展方向;
③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和微生物食品添加剂的出现,也丰富了食品添加剂的种类,拓宽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领域。我国致力开发天然、营养、多功能、多样化、专用食品添加剂。
7、食品添加剂举例——防腐剂
防腐剂(Preservatives)是为了抑制食品腐败和变质,延长贮存期和保鲜期的一类可食用添加剂,也是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类食品添加剂,它是通过抑制食品中的微生物的生长,或杀灭这些微生物,达到防腐的目的。防腐剂分为天然防腐剂和化学防腐剂,目前常用的化学防腐剂有山梨酸及其盐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丙酸及其盐类、苯甲酸及其盐类。
①山梨酸及其钾盐是一种新型食品添加剂,能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生长,效果显著,几乎没有毒性,是各国普遍使用的一种较安全的防腐剂。
我国规定山梨酸及其钾盐可用于多种食品、调味品和饮料,如酱油、醋、果酱、面酱、蜜饯类、山楂糕、罐头、果汁、葡萄酒、汽水等,ADI为0-25mg/kg体重。
②对羟基苯甲酸酯又称尼泊金酯,它的防腐效果优于苯甲酸及其钠盐,使用量约为苯甲酸钠的1/10,pH使用范围4-8。因为其毒性低、无刺激,安全高效,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高效广谱防腐剂之一。缺点是水溶性较差(先用醇溶解后再使用),价格较高。主要用于酱油、果酱、清凉饮料等。
③丙酸是具有类似醋酸刺激酸香的液体,也是国内外允许使用,特别是西方国家早已普遍使用的酸型防腐剂,由于它是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中间物,故无毒性,其ADI值不加限制。主要用于面包糕点制备
④苯甲酸又称安息香酸,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杀菌剂,抑菌的最适宜pH值为-4之间,很多微生物都有效。苯甲酸在规定的添加量下使用时,是比较安全的防腐剂,在我国使用普遍。优点:成本低、供应充足、毒性较低,在酸性食品中使用效果较好,并对酵母、菌和细菌都有效。缺点:防腐效果受pH值影响大,且有不良味道。
食品添加剂论文3000字 第3篇
•日本石化公司利用基因工程制造出色氨酸补充剂,结果造成1500人致病,其中40人死亡。
• 1990年 美国没有一个州的肥胖人口超过总人口15%;而美国CDC宣布,现在大约有64%的美国居民肥胖。
•从1990年到1998年,美国糖尿病发病率增长了33%。
• 1993年美国FDA批准使用遗传工程制造的牛生长激素增加牛奶产量。奶牛使用激素后,乳房感染更加频繁,因此要服用更高剂量的抗生素。而残留在牛奶和牛肉中抗生素,污染人类食物链。1994年美国卫生和人员服务部报告显示,在1200种食品中含的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能导致人类出现 88种中毒症状。
•1995年《癌症原因与控制》报道南加州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每月食用热狗超过12个以上的儿童,患白血病的几率更高。原因似乎是在热狗中用亚硝酸盐为肉进行防腐处理。
•名叫“莎弗”(Flavr Savr)的转基因西红柿,上市一年就被迫撤市,因为其营养价值过低,而且肠道病原菌能从这种西红柿中获得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
•1997年美国《儿科学》指出:受调查的万名女孩中,1/7的白人孩子和1/2的非洲裔女孩8岁就进入青春期,乳房发育、阴毛生长。令人惊讶的是有1%的白人女孩和3%的非洲裔女孩3岁时就出现这些性征。性早熟的原因可能就与饮食有关。 人造甜味剂使孕妇早产
人造甜味剂会对胎儿造成危害、使得孕妇早产风险增大,由欧盟资助的研究对6万女性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每天喝含人造甜味剂的饮料,与孕妇早产有关。
食品添加剂论文3000字 第4篇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 化学教学 素质教育
我国是世界化学品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大国[1],化学品在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风险[2]。该文以代表性的地方特色食品为例,围绕食品添加剂设置调查问卷和探究学习试验,并对调查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对热干面中食品添加剂栀子黄进行了探究,调查课堂教学对食品添加剂知识掌握的影响,尝试了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1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
热干面是武汉最普遍的特色小吃,我们围绕热干面和食品添加剂设计了有目的性、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原始数据使用Excel软件录入,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调查对象涵盖不同程度学习化学知识的学生群体。我们选取了武汉市洪山区某初中三年级学生、高中一年级至三年级理科班的学生,以及以化学作为基础课程的武汉市某大学化学专业和环境专业本科生,基本涵盖了化学课堂教学的群体。
探究实验过程
热干面中主要着色剂为栀子黄。栀子黄可使用液相色谱法测定[3],将买回的热干面面条用研钵研磨至粉末状,依次加入50 mL超纯水、20 mL乙醇搅拌混匀,密闭避光静置12 h后,取上层清液离心分离,再将离心后的上清液通过μm滤膜,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2 结果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此次调查问卷共发放600份,回收546份,有效546份,回收率为91%,有效率为91%。
化学学习与食品添加剂了解状况之间的关系
由图1可知,绝大多数人都是通过网络第一次听说食品添加剂,而通过化学课接触食品添加剂的人群数量较少。因此,化学课堂教育并没有起到学生对于食品添加剂教育的启蒙作用。图2为被调查者学习化学课时间与其对食品添加剂的了解程度之间的关系。由图2可知,各阶段群体中都有超过80%以上的人对食品添加剂完全不知道或只知道一点。由图2可知,化学课程的学习并没有有效促进学生对食品添加剂的了解。
由图3可知,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认为课堂上化学知识的教学对食品添加剂的普及有比较大或非常大的作用,一大半学生都认为一般或没多大作用。由此可见,学生普遍对于化学教学在食品添加剂的知识传播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满意。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化学教学在学生认识食品添加剂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论从启蒙到熟悉,都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并且学生也普遍认识到了化学知识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使得化学知识的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实践结合起来,需要对现在的化学知识的教与学进行新的尝试。
发展方向
图4表明,化学课程最有助于对食品添加剂的了解,其次为社会实践。因此,在化学教学时,最受学生欢迎的应该是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将化学课程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图5所示的结果显示,互联网、手机和化学课学习是学生们最希望了解食品添加剂的方式。可以将老师课堂讲授与手机、互联网多种形式的使用结合起来,开发一些有趣的、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学习、测试的APP软件,让学生从网络聊天、手机游戏中回归到通过玩手机进行食品添加剂等与生活密切相关化学知识的学习,使得化学知识的教学与生活实践衔接更紧密。
探究结果分析
岣擅嫜品的检测分析结果(见图6)中出现了栀子黄色素中的主要成份藏花酸和藏花素[3],证明加入了着色剂栀子黄。通过这个探究实验我了解到,栀子黄能溶于乙醇,可作为食品加工中的抗氧化剂和着色剂,主要成分是一种二糖和长链的带有多个碳碳双键的二元酸。栀子黄这种天然色素的提取可用乙醇从栀子果中浸取。一个关于一种食品添加剂的简单的探究活动,不仅获得了对于食品添加剂的科学正确的认识,同时能真正将生活中的物质与化学知识学习中的有机物的结构、官能团与性质和应用结合起来,同时还增加了很多新的关于实际应用中的化学知识,对于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尝试。
4 结论与建议
化学教学与学生掌握生活中化学品的知识密切相关,但化学知识的教与学和生活实践脱节,应和社会实践等方式结合起来,采用老师授课与当今社会主要的生活方式――手机、互联网等途径和媒介结合起来,多种手段相辅相成,让学生通过更多的方式接触、学习食品添加剂等生活常见化学品的知识,通过这些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来延伸和拓展对课堂教学中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形成课堂教学+互联网+移动客户端,老师授课+学生探究,理论知识+生活应用等多种手段和方式构建的教学体系,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取得好的成绩的同时收获了科学知识和生活的技能,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US EPA. Interim procedures and guidelines for health risk and economic impact assessments of suspected carcinogens [M].New York: BibbioGov,2013:1-34.
食品添加剂论文3000字 第5篇
• 1941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二乙基固醇(DES)用于更年期妇女的治疗,后来进一步扩展用于孕期妇女。
•1947年雌性激素在美国被用于家畜饲料的添加剂,用以增加动物的脂肪和体重,当时曾被称为“人类食品生产史上最重要的发展”。假如在1947年到1977年间经常吃牛肉,就会接触到高水平的雌性激素——“二乙基固醇”,其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美国应用的历史长达30年。
• 1977年二乙基固醇被证实确有致癌性,被美国FDA禁用。
•1948年以后,每十年美国食品工业味精(MSG)的使用量就会翻番。在加工食品、婴儿食品中都能发现味精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