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论文范文参考(必备8篇)

个人学习 7 0

小学科学论文范文参考 第1篇

我在执教《蚂蚁》这一课时,根据学生大多都见过蚂蚁,对蚂蚁都比较熟悉,也比较喜爱,但是因为蚂蚁的个体不大,学生对它们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不是很清楚的实际。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蚂蚁的过程,逐步建构自己对蚂蚁的认识,培养并保持学生热爱小动物的兴趣,为后面对其它小动物的观察等做准备。观察蚂蚁的身体特点有两条途径,一是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另一种是在课堂中的观察。经过课前精心准备(提前用白糖引诱蚂蚁,确定准确的观察地点。上课前一天,我在校园的花坛、树木、操场等蚂蚁可能出没的地方放上白糖,经过一天的观察,找到了十多个蚂蚁比较多的地方,上课的当天早晨在这十多个地方再放点白糖引蚂蚁出来,确保上课时学生能观察到。)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因为这样的观察更接近科学观察。

(一)视频课件导入,揭示课题。

1、问题激趣:你们见过蚂蚁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见过的蚂蚁的样子吗?

2、播放课件,出示课题:蚂蚁。激发学生探究欲。

(二)室外观察前的准备,让学生了解怎样观察蚂蚁。

1、说说你以前观察到的蚂蚁?

2、引导学生从蚂蚁的样子、身体有哪几部分、怎样搬运食物、怎样交流信息、怎样排队行进、遇到食物时的反应等方面进行观察。

3、观察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分组回报观察结果,开展研讨。

通过刚才的研究,你们发现了什么?每组选出一个学生代表小组发言,说说刚才的研究中你们遇到了那些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让我们一起解决。对研讨中发现的事实没有说完整的由另一个学生补充。教师把学生的观点板书下来,即使错误的发言如果全班同意也要先记录下来。当学生的发言出现矛盾时,当场讨论解决。当场讨论不能解决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课外再观察再做出结论。(通过实验、观察、研讨再形成新的经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希望被别人认可的欲望。因此尊重学生已有经验,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小学科学论文范文参考 第2篇

小学科学教学问题探讨

一、创新实验,让学生自主设计

当前的小学科学教育,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显得过于程式化,但是就是在简简单单地重复着课本上的教学资料。书上有什么,自己就教什么。尤其是在实验方面,不看具体环境,不看实验的合理程度以及与现实状况的满足程度,一味地简单照搬,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喜欢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让他们对教学实验进行充分的自主创新设计。例如,在四年级下册《摆》一课教学中,原教材里,在本节实验上选取了单摆来进行。但这其实是存在很多问题的,一是延长了活动时间;二是不利于学生进行精确的科学观测。而且两次试验的设计也略显不人性化,在操作上具有较高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课堂上的实际实验操作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设计,对过程进行改善,结果很多学生创新性地采用了双摆形式,一次性完成。相对来说,实验时间缩短一半,提高了效率,很好地实现了对教学过程的改善,完成了学生的自主化学习。

二、巧妙问答,让学生自主理解

美国著名科学家加波普尔说:“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久始于问题。”问答是教学中经常会用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取巧妙问答的方式,能够有效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化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提问原则,对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是极为有用的,因为这能够让教师帮忙学生充分实现自主化的学习过程。例如,在三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忙学生实现自主化学习,我在课堂教学伊始,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提问。“我们平时接触到的植物有哪几种?”“这些植物由什么部分构成?”“这些植物有哪些特点?”透过这样一些问题,帮忙学生在联系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进行自主思考,并透过自主思考,深入理解植物与动物的区别以及相同之处。透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之间的自主讨论,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植物在我们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及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从而帮忙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各部分之间和生命体的特性、生命周期复杂的相互作用,帮忙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课堂上的学习资料,并在课堂基本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化自由学习。巧妙问答,是教学中带动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实现自由化学习过程的有效方式。透过巧妙问答,教师能够帮忙学生强化学习效果,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学

资料,打开学生的思路,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三、互动多样,让学生自主思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要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理解,帮忙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不但需要教师运用提问的方式,还需要运用其它多种多样的互动方法进行辅助,比如小组讨论、游戏互动,等等。经过实际教学证明,这些方式都是极为有用的。例如,在六年级下册《踏上健康之路》一课的学习,我让每位学生都模仿残疾人,进行了实验互动。我让每位学生模仿体验了一只手系红领巾的费时与不灵活,与一只脚来回走的不方便和持续平衡的难度。透过这些体验活动,我帮忙学生意识到拥有一个完整的身体是很重要的,进而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怎样去持续一个完整健康的身体?”“残疾人是不是等于不健康?”“残疾人就必须是命运的弱者吗?”等此类问题。体验结束后,透过采取小组讨论与汇报的形式,我让学生谈谈自己明白的例子、想法以及日后的做法,让学生明白我们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比我们更困难的人都在坚持运动,持续健康生活,进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互动多样,是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学习,这样能够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用心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实现自主化学习的科学途径。

四、总结

前文所述,是笔者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并根据科学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及其它特殊属性总结出来的做法,并且在多次尝试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科学是一门需要创新与思维的学科,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他们在科学课堂上展翅高飞。

小学科学论文范文参考 第3篇

生活中,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万万千千,只要你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就会发现许多奇怪的事。

星期六的早晨,我经过厨房时,无意看见桌子上的一盒火柴。我拿起火柴,从盒子里拿出一根火柴,在火柴盒一边的黑条上,不停地划着,随着“咝“的.一声,火柴燃烧起来了。忽然,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连串问题:火柴是靠摩擦什么而产生火花的呢?是不是靠摩擦后产生静电才有了火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接着拿起一根火柴在墙壁上、地上、椅子上摩擦,都没有起火。于是我又在自己的毛衣上摩擦,可还是没有燃烧起来。首先,我可以确定:火柴不是靠摩擦后产生静电而产生火花的。可我还是不明白火柴是摩擦什么而燃烧的。没办法,只好却请教好学的老姐了。

老姐听了我的问题后,微微一笑,拿起一盒火柴,指在边上的黑条上说:“秘密就在这里。”我的疑问更深了,这跟火柴的燃烧有什么关系呢?我迫不期待地让老姐给我说个清楚。老姐不紧不慢地说:“火柴两边的黑条上涂有一层叫磷的化学物质,磷非常易燃,只要一接触到空气就会燃烧。而黑条上的磷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它只有和火柴头上的火药进行摩擦才能产生火花,这样火柴就能燃烧了。”听了老姐的这段话,我终于明白了火柴燃烧的秘密。

我看着这一盒小小的火柴,不禁感叹道:想不到这小小的东西也有这么大的奥秘。科学世界真奇妙!

小学科学论文范文参考 第4篇

那天,我在家闲着没事,就随手拿了一本书看了起来。这时,我看到一篇叫《会隐形的柠檬汁墨水I》的文章。一看标题就够吸引人的,于是我饶有兴趣地往下看。文中说,只要用装有柠檬汁的钢笔在一张普通的白纸上随意写上几个字。再把白纸在火上烘干,你刚才在白纸上写的.字就会显示出来。

书上说的是真的吗?真是太有趣了!我决定也来做个实验。于是,我准备了一个柠檬,一枝新钢笔,一根蜡烛。当然还有一张白纸。实验开始了!首先,我把柠檬弄了一个洞,挤出柠檬汁,让钢笔“吸饱”了柠檬汁。接着我用钢笔在白纸上认认真真地写了个“好”字,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纸上是写了字的。我迫不及待地点起蜡烛,拿起白纸兴致勃勃地在蜡烛上烘了起来。想到实验马上就要成功,我心里一高兴,手一歪,糟了,手中的纸着火了,一下化为乌有,字永远也显示不出来了。真是乐极生悲!但我毫不气馁,重新在纸上写下了“热爱科学”四个大字。有了上次的教训,这回我小心翼翼地捧着白纸,全神贯注地烘着,生怕一不小心有重蹈覆辙。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白纸,突然,“热爱科学”四个大字奇迹般出现在我眼前。我的实验成功了!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上网查了资料,原来柠檬汁加热后,烧焦的速度要比白纸快,所以我们会看到棕色或黑色的字。

柠檬汁墨水是隐形的。其实很多事物的奥妙也是“隐形”的。只有生活中的有心人才会有所发现。

小学科学论文范文参考 第5篇

你知道吗?在我们身边也处处存在科学,你会正确使用吗?让我来告诉你吧!早晨大家起床后往往是拧开水龙头洗脸、刷牙、做饭。殊不知刚放出来的水中可能隐藏着“健康杀手”。

停用一夜的水龙头及附近水管中的自来水是静止的,水中的残留物会大量繁殖,其中可能就有“军团菌”。1976年美国一群退伍军人再费城—旅馆中举行年会,会后一个月,与会221人得了一种“怪病”,34人相继死亡,研究证实,其元凶是存在于水龙头和水槽,医学界后来把这种病命名为“军团病”,患者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高打25%—30%。最近20年来,军团病在许多国家爆发、流行,已经一夜停止不动的水,金属管壁及水不动的水,金属管壁及水龙头金属腔室产生水化反映,形成金属污染水。这就是早晨第一次放水时往往会见到一些反常现象,比如水色发黄、发浑、发白的原因。另外,我们的水源大都为地表水,受洗涤剂等有机物污染大,一些有机物化合物会和通入水中的'消毒剂——氧气反映生成卤烃化合物,如三氢甲烷。这类物质有潜在的致癌性。

由此可知,在早晨放出的水中,上述安全隐患相对来说比较大。不宜用来刷牙、漱口,可先放出一脸盆水左右,可接水使用。所以我们一定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正确的对待身边的科学。

小学科学论文范文参考 第6篇

现在的我们不要说“走近科学”,生活中遇到“热爱科学”的同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门门功课都名列前茅,班主任嘴里学习的对象,被称为“学神”的;另一类则是一声不响、闷头闷脑、整天抱着砖头样厚的书时不时冒出一句“明天,宇宙化为十二宫分子的三合体”的耸人听闻。但他们永远都不是大众生活的表现行。

我们只有在教科书上才能真切体会到“科学”两个本身神秘又庞大的字眼。因为“科学”两个字太大,大到是天、是地,却又小到是水、是沙。无奈之下,我只好到网上寻找答案。我看到一段让我释然并勇敢致力于其中的文字,“科学就是把任何被研究的对象进行无限放大跟无限缩小,在无限放大跟无限缩小的工程中,找到接近100%的完美理论,得出价值,做出贡献。科学的意义平凡于人类的生活当中。”是啊,想到科学,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爱因斯坦和牛顿的苹果,他们的伟大正是因为用科学武装了头脑而后造福了社会。这么一说,我舒心多了。小时候憧憬做个科学家,说要研究很厉害的东西,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虽然对科学所涉及的内容还是肤浅的`不了解,可是我却发现自己走进了它,科学的伟大正在于它是为人类能更幸福、更安宁的生活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而存在的。所以,大家所想,都是一个目的,为伟大的世界和平而奋斗。

这样就足够了,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吧!

小学科学论文范文参考 第7篇

我今天读了一本书,名叫《我爱科学》,我想大家都知道《我爱科学》是一本科学书。里面分4大部分,分别是1。一起寻找植物2。种类繁多的植物3美丽的花朵们4我们的.生话需要植物其中我最喜欢的是2。种类繁多的植物中的九死还魂草,我刚看这页就以为这草有毒。我只记住一个名字,其他都没看就上网查了起来。网上是这样说的卷柏,属卷柏科 蕨类植物,又叫做九死还魂草。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份。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而得名。

网上还说九死还魂草还有一个传说“在昆仑山上,有一个金光闪闪的天池,那是王母娘娘洗澡的地方。在天池岸上,生长着一种仙草,这种仙草能起死回生。有一年民间大旱,瘟疫流行,成千上万的百姓死亡。住在天池中的龙女,看到人间遭受灾难,十分同情,把天池岸上的仙草偷偷带到人间为人民治病,普救众生,成千上万死去的百姓竟然起死回生,龙王知道此事,大发雷霆,一怒之下、把龙女打下人间。龙女到人间后,心甘情愿变成还魂草,普救众生。

还魂草生命力强,晾干后放入水中又生长,故名还魂草。”啊!九死还魂草尽然没毒。以后还真得多读点书。

小学科学论文范文参考 第8篇

摘要:本文笔者主要阐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根据此提出关于小学科学课堂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科学课堂;学生注意力;策略探讨。

一、当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问题

在当前小学科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自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极大的影响着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众所周知,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需要先对教材内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之后再根据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上进行授课。

然而,在目前的情况下,笔者发现有许多学校和教师对科学课程都缺乏重视,并且很多时候科学课程教师都是由其他课程教师来兼职。而这些教师在身兼两门课程的教学时,通常会将精力更多的放在自己原本所教课程上,对于科学课程的教学往往就是草草了事。这样就导致教师对教材内容没有深入的理解,就更不用说来教授学生,自然而然就不可能取得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问题

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教师渐渐意识到将课堂的主体位置交还给学生的重要性,并且在课堂上更多的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特别是在科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上,由于科学课程本身就是要求学生具备极强的动手能力,以及涉及许多实验,因此教师在科学课堂上都会留出许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科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过犹不及的情况。教师给学生留出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探究性活动,虽然量多,却不能保证质量,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往往流于表面难以深入。与此同时,教师又没有很好的扮演一个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吸收教材内容,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在科学课程上的注意力学习。

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学生注意力有效性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对于小学科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来说,科学教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要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提高科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质。而要做到这一点,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和讲座,并且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以此来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对于科学教师的选择自然也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科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质。

当然仅仅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科学教师拥有强烈的责任心。在授课前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仔细的研究,并且对自己所教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在科学课堂的授课时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引导学生在科学课堂中对科学更加感兴趣,使学生的科学课堂学习注意力稳步提升。

(二)教会学生知识与生活相结合

科学教师要想在小学科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取得更加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那么就必须要将课程知识与实际的生活相结合。这是因为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每一个科学知识都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而将这些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科学课程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科学学课的注意力,从而让他们更加主动积极的投入到科学课程的学习当中。

这是因为由于小学生处于独特的心理和生理期,在这个时候他们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专注力却不够。而采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能够让他们从实际的生活当中去接触每一个科学知识,在利用他们对外界强烈好奇心的同时,还能够解决专注力不够的问题,让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更感兴趣。

(三)多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在科学课程的学习当中,科学探究活动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要提高学生在科学课堂的注意力,就必须要注重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这是因为对于学生来说,不仅需要掌握牢固的科学理论知识,同时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而科学探究能力除了包括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外,还包括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领导能力。

因此,教师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时候,除了要注意科学探究活动与科学知识的结合,同时还要注重在活动中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领导能力的培养。当然,在这其中,教师一定要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引,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活动,并且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祀泉.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5(4):177

[2]陈晟明.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5(10):269

[3]张小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5(29):57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