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血压的毕业论文 第1篇
《 高血压情景教学论文 》
1.对象与方法
研究方法:我们根据班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在学习个系统疾病的护理时认真的选择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疾病,这些疾病的选择也比较适合于课堂上的模拟。比如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等等。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病都很常见,而且在我们的亲人或者朋友中,也有一部分患有这些病,所以以这些病为特定的情景,能够使班级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能够更好的体会和展示。同时,也能够让班级学生在模拟中更加了解这些疾病的相关知识,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更好的自我护理,或者对于家人朋友在这些疾病方面有更好的护理。并对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健康指导作用。在进行模拟教学之前,运用多媒体对班级学生进行病例的教学,提供一份准备好的病例资料。根据病例资料,比如以高血压为例,找到发病的危险因素,以及发病的过程中可能会带来的一些其他的症状,以及提出治疗的药物,对于高血压病人发病后的护理等等。对这些知识进行讲解后进行提问:
(1)患者高血压的临床表现、患者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以及护理评估所需要的资料;
(2)高血压患者发病的机制;
(3)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
2.高血压情境教学的实施
根据高血压这一病例的实际需要,要求班级学生根据高血压的临床情景进行整个护理过程的演示。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班级学生小组成员自己根据小组的讨论自己选择不同的角色扮演,比如医生、护士、护士长、病人以及病人的家属等等。在演示之前,老师对班级学生进行检查示范,引导班级学生在模拟中按照护理的程序进行合理有效地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载体,在相对应的场景里展现出病人高血压的复杂表现,比如高血压病人并发时带来的并发症心力衰竭,出现呼吸困难,面部浮肿等等。然后再分发模拟过程中所需要的`仪器,比如听诊器、血压计等等。模拟之后每个小组都要进行成员之间的分析、讨论、并按照护理程序的步骤进行详细记录,完成一份标准的整体护理计划。
3.结果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班级学生教学进行评价,从调查的结果看,有93%的同学喜欢这种教学方法,同时,对于两个班的同学进行知识考评,发现应用了情景教学法的这个班级对于这一病例的思考要更加的深刻,同时,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的熟练。
4.讨论
情景教学能够让班级学生处于一个模拟的临床环境中,模拟角色使班级学生能够更好的去帮助病人解决一些健康方面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使班级学生不仅仅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而是把知识应用起来,让班级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得到全面的提高。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激发班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班级学生在该情景中学会解决问题。传统的理论知识也是要应用于实践当中,在班级学生的模拟演示中,使班级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这样一种仿真的情景模拟中,也能够使班级学生的责任感能够更强,思想道德方面、专业素质、心理素质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与自己的小组成员互相配合,那么如何配合才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才能够达到一种很高的效率,这些问题班级学生都能够通过模拟演示自己探索出来。我们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的为病人服务,我们都知道,好的护理对于病人的病情恢复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所以,这种情景教学法就为班级学生提高了很好的平台,分工合作、团结友爱,工作能力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在教学中,班级学生就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而老师成为了班级学生的引导线,让班级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怀着疑问,怀着一颗好奇心去学习的时候,效果一般都是很好的。从我们在对于两个班级的知识测评中我们就不难发现,融入了情景教学法的这个班级的班级学生对于高血压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就要比传统授课的班级的掌握程度要高很多,而且班级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也较之更好。
但是在情景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内科护理学理论知识体系繁多抽象,班级学生难以理解记忆,学习压力大,教师和班级学生互动交流少,课堂气氛欠活跃。这种教学方法的革新是有成效的,所以在进行教学前,教师就需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教师先要查阅资料并到医院进行实地考察,再进行周密的情景设计。班级学生之间要进行良好的配合,在表演前要结合理论学习、临床见习精心设计。
关于高血压的毕业论文 第2篇
【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5年12月振安区医院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单纯的药物治疗,观察组进行药物治疗联合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的疗效和血压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40)(P<);干预后两组的血压均明显降低(P<),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临床防治效果。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防治效果
作为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高血压具有起病慢、病程长的特点[1-2],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由于引发的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3]。本研究以2011年2月至2015年12月振安区医院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月至2015年12月医院高血压患者80例,均符合高血压病的相关诊断标准[4],排除肝肾功能不全、继发性高血压、泌尿系统炎症、痛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狭窄、重度贫血、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和心房纤颤等。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6~72岁,平均(±)岁;1级高血压9例,2级高血压23例,3级高血压8例。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35~73岁,平均(±)岁;1级高血压9例,2级高血压24例,3级高血压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可进行分组对比。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_、利尿剂、钙拮抗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进行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高血压专业知识教育,向患者和家属讲解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方法,免费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耐心接受患者的咨询;日常行为干预:劝导患者戒烟、戒酒,保持心态稳定,控制体质量,注意劳逸结合,适量进行慢跑、步行、气功和太极拳等运动。饮食指导,指导患者限制钠盐的摄入,保证每天的摄入量低于6g,并摄入充足的钙、钾和蛋白质,降低脂肪的摄入量,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多进食水果、蔬菜、豆类以及粗纤维类食物。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的疗效和血压改变情况。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舒张压值恢复至正常范围或降低≥20mmHg;②有效:收缩压值降低≤20mmHg或舒张压值降低<10mmHg;③无效:血压降低未达到上述标准。
统计学分析:采用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对照组显效13例,占,有效16例,占,无效11例,占;观察组显效16例,占,有效20例,占,无效4例,占;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40)(P<)。
两组血压对比:对照组干预前收缩压为(±)mmHg,舒张压为(±)mmHg,干预后收缩压为(±)mmHg,舒张压为(±)mmHg;观察组干预前收缩压为(±)mmHg,舒张压为(±)mmHg,干预后收缩压为(±)mmHg,舒张压为(±)mmHg;干预后两组的血压均明显降低(P<),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随着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加快的趋势[5],并且长期的高血压对患者心脑肾等靶器官结构和功能产生严重的损害,因此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对该种疾病的认知及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6-7]。目前临床尚无彻底根治高血压的方法,而患者普遍缺乏对高血压危害性的认知,需要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对高血压的预防、保健和治疗引起重视[8]。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40)(P<);干预后两组的血压均明显降低(P<),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提示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患者的高血压,对患者的病情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综上所述,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临床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郑刚.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发展及最优降压策略的展望[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1):106-108.
[2]喻文琴.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4):99-101.
[3]王亭君.延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卒中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9(11):133-134.
[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5]齐国娥,杨老虎,于瑞彦.心理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职业与健康,2015,31(7):961-963.
[6]谢云燕,秦俭,牛秋丽.乌拉地尔和尼卡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急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4):370-373.
[7]徐钦娟.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0):1122-1123.
[8]陈慧,张煜,唐梅芳.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相关知识认知程度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3):381-383.
关于高血压的毕业论文 第3篇
关于第七届全国高血压基层防治大会通知
尊敬的各位医师:
高血压是我国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亿,每3名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高血压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的防治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政府主导、部门协调、专家培训指导、媒体宣传教育和基层具体实施。基层是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应该在基层就诊和管理。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积极参与本届会议。如果您有好的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治、护理及相关领域学术议题、适宜基层的新技术、新方法请您将题目和摘要提交给我们。欢迎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投稿,优秀文章将刊登在《高血压通讯》上。交流稿件会议期间将评选奖项:
一等奖1名,奖金1000元并发证书。
二等奖2名,奖金800元并发证书。
三等奖3名,奖金500元并发证书。
纪念奖10名,纪念品并发证书。
本次会议将授予国家一类继续医学教育4学分。
高血压联盟(中国)
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
11月12日
参会回执
² 本次会议对所有参会代表免收注册费。(注:代表往返交通费、食宿费用自理。会议期间提供午餐)外地代表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5月10日;
² 会议组委会联系人:漆卫芳老师 010-8476 6022;1360 115 2267;
² 传真:010- 8476 6322电子邮箱:qiwf@ 。
【关于高血压】
1.遗传因素
大约60%的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目前认为是多基因遗传所致,30%~50%的高血压患者有遗传背景。
2.精神和环境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因素也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3.年龄因素
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4.生活习惯因素
膳食结构不合理,如过多的钠盐、低钾饮食、大量饮酒、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压升高。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5.药物的影响
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均可影响血压。
6.其他疾病的影响
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嗜铬细胞瘤、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关于高血压的毕业论文 第4篇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是近年来治疗颅内出血的简便可行的新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不受年龄和重要脏器功能的限制[1]。我院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病例选自2002~2004年在我院住院的40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_高血压脑出血_诊断标准。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45~70a,平均55a;均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150~280/90~140mmHg;CT检查:额叶出血10例,颞叶出血10例,基底节区出血20例;出血量30~110ml;发病时间6h~7d。
治疗方法为患者剃头,根据CT片测量好合适的穿刺部位,在无菌操作下配合医生在定位处经头颅钻孔,然后将直径、长35cm的硅胶管经钻孔置于血肿腔内进行冲洗引流,末端与无菌引流瓶连接。
2护理
做好术前准备,向家属交代病情的危害性及手术的目的、方法、优点,消除家属的心里负担,取得配合,认真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记录。
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置于穿刺部位以下10~15cm处,将其固定于床头,患者枕于钻孔对侧,使穿刺部位悬空,头部作适当的限制,活动不可过频,幅度不可过大,在翻身治疗等操作中,动作应轻柔缓慢,注意不要牵拉引流管,防止引流管脱落;及时检查引流管是否受压、扭曲,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若血肿未液化,血凝块堵塞引流不畅时,给予尿激酶1万μ加生理盐水5ml随管注入后夹闭引流管,待30min后放开,每日1次,以溶解血凝块保证引流管的通畅。尿激酶是一种纤溶酶激活物,有较强的溶解血块作用,还可以清除抑制因子对纤溶酶的抑制作用,无抗原性及毒性。小剂量应用短时间内可达到分解血凝块的作用,体外血凝块分解实验证明,4h对血凝块的分解作用可接近完全[2]。每日更换无菌纱布及引流袋,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并做好引流液的记录。
术后患者未清醒前,垫高其头部或将床头摇高30°,以利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对于躁动患者为严防垫床及其手抓引流管,应加床档及保护带约束其双手。
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引流颜色正常时,呈暗红色,比血液稍稠。如引流量多与血肿不成正比,颜色呈淡血水样,说明出血部位已破入脑室,引流液中混有大量脑脊液。如引流液突然变红且外流速度加快,则提示有再出血可能。
当引流量与血肿的比例基本相符时,一般在置管2d内如无引流液即可拔管。拔管时间一般为3~10d,拔管时,钻孔处用碘伏消毒,纱布覆盖,加压包扎。对有脑脊液流出者,要随时观察辅料是否干燥,如湿润后,要立即更换纱布,如发现纱布湿润并呈鲜红色,可能有再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
瞳孔意识的观察,意识的变化是判断病情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当病人意识状态恶化或出现躁动时,应注意查找原因,是否继续出血、血压高或引流管堵塞等。瞳孔的观察对脑出血尤为重要,应密切观察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存在。如发现异常应尽早处理以免发生脑疝。
生命体征的观察,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脑出血患者多为中枢性高热,药物降温效果差,经常更换部位,防止冻伤,必要时可采取人工冬眠疗法以有效的降低机体代谢,特别是脑组织的代谢,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注意观察颅内压的变化,若颅内压增高时,机体内保证足够的脑血流量就通过增高血压来提高脑灌注压而使血压升高。因此,当血压升高时,应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后,血压自然下降,当经降颅内压无效时再用降压药。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对神志不清者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翻身扣背,有利于痰液的咳出,及时吸出堵塞呼吸道的痰液或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引起吸入性肺炎,减少肺部感染。当痰液粘稠时可给予生理盐水20ml+沐舒坦15ml雾化吸入,每日2次。加强口腔护理,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每日2次,预防口腔炎。按时翻身(在不影响引流管的前提下)经常按摩局部受压部位。搬动患者时避免推、拖、拉,动作要轻柔。保持床铺平整干燥,预防褥疮发生。
做好生活护理,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时用力过猛而致血压突然上升引起再出血。给予足够的水分和富于营养的高蛋白,低热量的流质饮食。神志不清者给予插胃管鼻饲饮食。
参考文献
关于高血压的毕业论文 第5篇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妊高症)指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三大症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先兆子痫,子痫),是产科四大死亡原因之一,一般轻中度妊高症对患者的影响易控制,但重度妊高症,先兆子痫,子痫,病情变化莫测,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1(。妊娠期肾病综合症的患者较少见,除具有妊高症特征外,以大量蛋白尿(尿蛋白>),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伴有水肿为特征,加之孕期有高脂血症的增重,可出现高凝状态,血栓性并发症增多<2>。我院于2000年5月底收治了一位孕233/7W的重度妊高症(先兆子痫)、合并肾病综合症、低蛋白血症、胎儿畸形的病人,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病情好转,如期出院,现介绍如下:
1病例介绍:
主要病史介绍:
患者女性,33岁,因233/7W,因头晕眼花、胸闷气急于外院就诊,因先兆子痫、肾病综合症由我院会诊而急诊于收治入我院,入院当天主要体格检查:神清,BP:170/110mmHg,尿蛋白(++),四肢浮肿(+++),HR:120次/分,律齐,未及病理杂音,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腹部肝肾B超示:腹腔积液(肝前腹水);产科B超示:胎儿畸形(脑膜膨出、脑膨出;眼底检查:双眼底动脉痉挛渗血。给予吸氧、心电血压持续监护、24小时出入量监测、解痉降压、扩容利尿、补充白蛋白等治疗。因主诉胸闷,胸片示:双侧胸腔积液、心界左移;EKG示:窦速、窦不齐;实验室检查:明显的低蛋白血症(白蛋白:),血尿酸(,血脂(,考虑疾病程度严重,有心肌严重受损及心衰征兆,故急诊在全麻下行小型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术后24小时持续心电血压氧饱和度的监护、24小时出入量监测,气管插管持续给氧,抗感染,降压,扩容利尿,同时予西地兰强心治疗,配合积极有效的抢救护理。于日(术中),分别放腹水,胸水:3000ml,1200ml,减少压迫症状,同时于晨8AM因生命体征平稳拔除气管插管该面罩吸氧,2天后为一般低流量给氧,2天后停氧。期间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病人病情稳定好转讯速,于出院,只住院9天。
入院后前三天和后三天的主要监测比较
针对病人情况在心率、血压、呼吸、SaO2、尿量和中心静脉压(CVP)等前三天()和后三天()比较,见表1
入院后前三天和后六天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比较
针对病人的病情在尿素氮、肌苷、尿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和白细胞计数等方面的比较,见表2
2护理体会
术前护理
一般护理:
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半卧位(因腹水),可根据病情适当进行四肢被动操的运动,以防肢体血栓形成;同时保持病室安静,避光,避免噪音刺激,可以戴上深色墨镜,以减少光源刺激;控制家属的探视,减少对外界的接触以防感染;床旁桌上备好急救物品,如:开口器,压舌板,拉舌钳,10%的葡萄糖酸钙等。
饮食护理:
宜予清淡可口、易消化、低盐、高营养的饮食,如:鱼、肉、蛋、奶,莲子,赤豆等;根据水肿、血压情况确定钠盐、蛋白及水的摄入量:食盐控制在3g/日,若浮肿明显者应无盐饮食<2>,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劝之不吃腌制食品,如咸肉、火腿、咸蛋、榨菜、雪里蕻咸菜等,蛋白控制在2g/kg/日,以优质蛋白为主,如禽肉、鱼类等;调整脂肪摄入量,少吃动物性脂肪以植物性油脂代替;增加钙锌的摄入,如多吃海产品和奶制品。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妊娠和疾病,造成身体上的严重症状,且胎儿又为畸形儿,感到恐惧、悲观。我们应该及时疏导,告之患者疾病与妊娠的关系,使其对我们的治疗有信心;同时要她接受丧失胎儿的事实,并积极鼓励她家属给予她心理支持和疏导,取得患者的合作,以防精神紧张、恐惧、疲劳及不良刺激,这些不利因素易导致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使体内加压素,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使血压增高而加重病情。该患者在入院时曾出现一度精神高度紧张和抑郁的情况,使血压和心律间接出现持续上升和变化不稳,经过护士的耐心劝导和有效的护理,使病人以比较平稳的心态进入手术室。
观察护理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认真听取和观察病人的主诉和症状,如有头痛、恶心、呕吐、明显的心悸等症状立即报告医生;同时密切观察脑水肿,心力衰竭,肾功能变化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如眼花、血压下降和尿量减少(警惕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注意先兆流产的症状(如宫缩,见红及胎膜早破等),一旦有临产征象,做好及时终止妊娠的准备。同时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尤其是每小时的尿量,每天测尿蛋白(必要时每1-2小时测),同时测腹围,体重,了解腹水的增长情况和肾功能代偿情况。该病人由于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急症小型剖宫取胎术,故不仅要及时有效的进行术前准备,而且要在不增加任何不良刺激的情况(包括治疗和护理操作)下进行各项观察护理。
术后护理
一般护理
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12小时后可半卧位。麻醉未清醒前禁食,6小时后可进流质?半流质(排气后)?软食(通便后)。由于术后子宫收缩痛及切口的疼痛,使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故要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噪音,继续给患者戴上墨镜,医护人员动作轻柔,各种治疗、护理操作相对集中,清除诱发抽搐的刺激因素,并且注意保暖和少动。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术后留置气管插管,极度烦躁不安,应做好解释工作,这是因为病情需要,一旦病情好转,可及早拔除插管,让病人懂得厉害关系,取得积极合作,故予术后第二天上午由于病人的恢复较好及时拔除气管插管。
.药物护理
患者术后应用降压药(硝普钠),利尿剂(速尿),西地兰等,我们应掌握药物的用法,主要药用原理,按医嘱准确给药,硝普钠应避光,由于作用强而降压速度快,故开始剂量要小,10?15ug/min,以后逐渐增加,以免引起低血压,应严密观察血压;利尿剂应用后,应观察尿量,尿量过多应及时和医生联系;西地兰静脉推注时要慢,至少5min以上。必要时应用输液泵和推注泵,以利有效控制。
.重症监护护理
吸氧
氧流量4-6L/min,使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表1得出:通过有效的氧疗,病人的氧饱和度从原来的89%(均值)上升到(均值)。
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应呼吸道插管,呼吸道护理尤为重要,严格无菌操作,气管插管内吸痰时,应按无菌操作原则,每吸一次痰,更换一根吸痰管,吸痰前鼓励病人咳嗽,根据氧饱和度的测定和按医嘱抽取血液监测血气分析,及时了解病人是否缺氧。插管拔除后要帮助病人翻身、拍背,以防发生坠积性肺炎。
必要时的有创监测
患者因妊高症和肾脏疾病,大量的胸腹腔积液,而使心肌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故应在中心静脉压(CVP)的监测下,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补液的总量和滴速,持续监测心率,每小时测尿量,如发现心率>120次/分或<40次/分,胸闷气促,CVP>12cmH2O,尿量<30ml/h应及时报告医生,患者在入院后三天的CVP控制在9-16cmH2O(均值在),但患者的其他指标控制良好并无不适主诉。
各项指标的密切观察
对血压的控制波动不能太大,舒张压控制在95-100mmHg左右较为理想,下降过快可能促使发生子痫及脑血管意外。从表1得到:血压均值165/100mmHg(入院三天)至143/97mmHg(四至六天),控制下降的比较稳步;患者产后仍有可能发生子痫和先兆子痫的危险,故护理人员仍应严密监测血压的变化,重视患者的主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另患者因合并肾病综合症,故产后仍应定时测尿蛋白,做蛋白定量,记录24小时尿量,并按医嘱定时送检尿常规;由于扩容,利尿剂的应用,应注意电解质是否异常,及时抽取血电解质,根据报告及时补充电解质。
胸腹水护理
患者因有严重的胸腹水,要定期测体重,腹围,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擦伤,受压,定时翻身。同时保持一个舒适和耐受的,放腹水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速度要慢,一次放腹水<300ml,放腹水后腹部要放置沙袋,以免腹压骤降引起的低血压。
产后护理
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及时应用宫缩剂,以防产后出血,应及早应用中药皮硝给患者回乳,不能用苯甲酸雌二醇(因妊高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肝损),配合麦芽煎茶饮用,减少患者乳胀痛苦,以免加重病情。
.基础护理
认真做好早晚两次的基础生活护理(包括会阴、导尿护理,颈静脉留置和气管插管的护理等),保持口腔和皮肤的清洁,使病人拥有一个舒适的感觉,同时又预防感染,引起并发症。
健康指导
该患者入院9天,恢复良好,于上午出院。护士为了是患者能够保持生理的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准备下次顺利的孕育,为患者进行了细致详细的健康的健康指导。具体包括:饮食、休息、活动、卫生、复诊和随访、检查治疗、避孕方法、受孕前的准备、受孕时机等等。
3.小结
这例妊高症合并肾病综合症的病例,在临床上较少见,面对这种重症病人,护士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全面的业务知识,以及熟练掌握各种观察技术,能够及早及时地发现异常病情。我们的护理和医生的治疗配合得当,是重危病人转危为安的关键。
参考文献:
关于高血压的毕业论文 第6篇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
(接上期) 5高血压的治疗 治疗目标 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这就要求医生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患者检查出来的所有可逆性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并适当处理病人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危险因素越多,其程度越严重,若还兼有临床情况,主要心血管病的绝对危险就更高(表5),治疗这些危险因素的力度应越大.
关于高血压的毕业论文 第7篇
关键词:循证护理;高血压;效果;观察
基于我国民众在现阶段饮食及生活方式等方面所存在的不合理不科学现状,我国高血压患病者比例之高和患病者群体数量之多均令人担忧,做为严重威胁我国民众整体健康水准的重大公共卫生难题,有必要探索针对该病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护理干预方式[1]。循证护理是建立于可信的具实践应用价值的科学研究结果基础之上的先进护理模式,该模式通过确定护理问题、寻找和运用研究实证为护理对象提供最优质护理产品的实践模式,已在多个病种的护理实践中均获得了良好效果。我们尝试性地对高血压病例施以循证护理干预,效果较为理想,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于我院的高血压病例154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77例)和对照组(77例),试验组中男女高血压病例数分别为40例和37例,平均年龄为±岁;对照组中男女高血压病例数分别为41例和36例,平均年龄为±岁。两组高血压研究对象在临床治疗方案、年龄、男女数量比例、病程、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 ) ,具有可比性。
护理方法
对照组病例接受一般高血压护理常规内容。试验组高血压研究对象接受循证护理服务。
评价指标
选择对高血压治疗方案依从性和血压控制达标率两个指标做为干预后效果的评价指标。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病例数/全部入选高血压病例数,血压控制达标率=血压控制达标病例数/全部入选高血压病例数。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获得的数据采用 S P S S 1 统计分析软件处理。两组高血压研究对象干预后各项指标的比较均采用X2检验,以 P<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高血压研究对象干预的对高血压治疗方案依从性和血压控制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入选高血压病例, ( P< ) ,见表1 。
3讨论
关于高血压的毕业论文 第8篇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服务;干预效果分析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它是由于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因素以及多基因遗传等所造成的,它会导致患者的脑、心、肾功能发生障碍,进而有可能引发脑卒或者是冠心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高血压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高血压临床综合症的具体表现就是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即舒张压与收缩压增高。这几年,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趋势,老年高血压患者逐年增多,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帮助老年人预防高血压成为社区护理干预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次研究针对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附近社区的38例高血压患者为调查研究对象,而且保证这38例患者符合我国《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随机将两组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19例患者,其中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其中男性患者为18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57~76岁之间,两组高血压患者的年龄以及性别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给予社区护理服务,即保证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规范的培训,进行全科医学教育,使社区工作人员定期到居民区开展专家义诊,进而使患者在门诊诊治期间接受常规的院内健康教育。其中社区护理干预工作包括:饮食方面,戒烟、戒酒,注意饮食摄入的原则,即低脂、低盐、低热量;心理方面,克服患者对高血压的恐惧心理,改变高血压患者落后陈旧的观念;还要注意制定合适的运动量。
、统计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也就是说高血压患者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下降,与社区护理干预前相比较有较大的差异,所以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一: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多发病,社区人群对高血压的症状、病因、治疗护理方法等相关高血压的知识不是很了解,常常表现出对高血压不在乎或者是对高血压高度紧张的错误态度。本次研究表明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服务干预是必要的,不仅可以纠正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错误态度,使高血压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用科学的干预措施控制、改善高血压症状,进而达到消除高血压患者烦躁和焦虑情绪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健康指导高血压患者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比如用养花、打太极拳、散步、练气功、听音乐等轻松、健康的社交活动来代替打麻将、喜浓茶、饮酒等,进而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到较好的控制,缓解高血压患者的躯体症状,更好的调节高血压患者的情绪,使高血压患者自愿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与此同时,还可以加强高血压患者之间的沟通,在不断沟通的过程中学会更多的自我保健知识,进而促进护患之间的关系。
根据调查存在很多高血压患者肆意用降压药物的现象,这些高血压患者根据自我感觉随意停止服用或者是增减降压药物,所以在社区护理服务干预进行过程中,要帮助患者建立长期治疗的思想,注意提醒高血压患者注意不同降压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学会自我护理、观察。本次实验表明,经过有效的社区护理服务干预后,高血压患者基本可以坚持合理服用降压药物,而且没有任何并发症发生。
在本次研究中,还可以发现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是至关重要的。在社区护理服务干预实践活动中,不难发现患者的家庭、家庭成员对其重视程度、以及家庭内外环境等都会对患者的血压变化、情绪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应该注意对患者以及高血压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而且患者以及家属都积极配合,给予重视态度,这些都说明了社区人民已经开始理解、关注社区护理服务干预,而且对自身而言,有了较强的保健意识。
很多高血压病患不愿接受社区护理服务是由于对工作人员的不信任,所以应该提高社区护理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为人处事对待高血压病患的态度,消除高血压患者的顾虑。
在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表现良好。对于社区护理服务干预的工作人员而言,不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增长了专业相关知识以及提高了专业技能,而且还学会如何与高血压病患进行沟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护理临床与护理教育的距离。
针对社区护理服务干预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应加强完善社区护理部门的管理体系,将新社区护理独立出来,使其成为医院的一个独立的部门,完善社区组织的管理体系,加大物力人力资金的投入,进而使社区成为一个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在社区护理服务中,指导是社区健康促进模式,核心为群体和社区的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进而使社区大多数的中年社区居民养成每年体检的良好习惯,大大提高社区人民的健康意识。
综合全文,高血压患者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无论是舒张压还是收缩压都有明显的降低,所以应在治疗高血压时,大力推广应用社区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陈敬欢 贾雪梅 郑梅兰.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 33(12):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