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毕业论文好过吗 第1篇
1.为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信息化水平,学校统一使用“中国知网”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网址为:
2.教师登陆账号均默认为教工号,学生登陆账号默认为学号,密码前期已告知全体师生。如忘记密码可与各学院教学秘书联系。具体操作详见“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首页“通知公告”栏中的《指导教师操作手册》和《学生操作手册》。
3.请各学院负责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教学秘书积极关注南昌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QQ群(726214011)。教务处工作人员、知网客服人员和技术人员实时值班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确保系统的顺畅使用,并满足特殊时期的特殊需求和设置。
教务处
2020年2月20日
疫情毕业论文好过吗 第2篇
1.疫情防控期间,全体毕业生不得擅自提前返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通过网络线上开展,并按学院具体进度和要求执行,不得降低质量要求。
2.毕业生应主动与指导教师沟通交流,按要求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定期向指导教师报告进展,接受指导教师和学院的指导及检查。
3.毕业生应及时主动关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安排,服从学校、学院及指导教师统一安排和指导,严格执行过程管理中的各项要求,对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第一时间与指导教师、学院或学校联系解决,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顺利实施。
4.毕业答辩时间安排,各学院可根据实施进展合理安排,原则上在学生毕业之前完成。
疫情毕业论文好过吗 第3篇
1.各学院应根据学校整体进度安排、专业特点及自身实际做好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实施预案,落实具体时间安排和实现途径,并通知到全体毕业生和指导教师。
2.指导教师要做好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确保质量。指导教师应通过“南昌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在线交流(QQ、微信、邮件等)和电话方式等主动联系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资料收集、文献查阅(图书馆已开通远程服务)等相关开题准备和论文撰写工作。指导老师与学生沟通交流至少每周1次,及时了解学生工作进度,提出评价和指导意见。
3.对以实验、实践调研、实物制作等为主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确因疫情不能及时开展的,指导教师应及时与学生沟通,有必要的可重新调整选题或调整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要求。
4.对于极少数因网络等原因确实无法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完成指导的学生,待开学后由指导教师进行统一帮扶,努力确保学生如期按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5.各学院要做好对毕业生的学术诚信教育,指导教师为查处学生学位论文抄袭、代写、买卖等学术不端行为的第一责任人,各学院应督促指导教师对学生论文的全过程指导。对发现有学术不端行为者,一经查实,学校将严肃处理。
疫情毕业论文好过吗 第4篇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按照原工作计划继续开展。各学院要按《关于做好2020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的通知》(闽科教﹝2019﹞194号)文件要求,于5月20日前将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报送教务处。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提供以下资源供师生开展文献查询和论文查重:
1.通过SSL-VPN系统登录校园网,访问学校网络资源及师大图书馆的电子期刊等数字资源,具体操作步骤详见《关于为本院全体师生提供SSL-VPN接入服务的通告》,链接为:;
2.登录相关学术文献资源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教育、超星集团),获取免费服务。(详见附件2《相关学术文献资源服务平台免费使用操作指南》)
疫情毕业论文好过吗 第5篇
疫情期间,学校暂停所有线下毕业实习(含集中实习和自主实习)工作。针对因疫情影响可能造成的实习时间比原计划缩短或者没有时间组织线下实习等情况,教务处提供以下参考建议:
1.减免实习学分(学时)。根据实习大纲,在基本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免毕业实习学分,减免标准参照1学分=周计算。毕业资格审核按照该专业减免后的总学分执行。
2.线上实习。有条件的专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线上实习,可以对线上实习单列学分、单独考核,也可以将线上实习考核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毕业实习总评成绩。单列学分的课程名称为《毕业实习(线上)》。
3.课程替代性实习。有条件的专业安排虚拟仿真实训课程供学生修读,修读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毕业实习总评成绩。
4.成果转换替代性实习。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已结题的(认定不超过3名项目主要完成人),可单列认定为毕业实习1学分;政府部门举办的学科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类竞赛获省级三等奖及以上的(排名前3的项目组成员),可单列认定为毕业实习1学分。项目和成果每生最多可单列认定毕业实习2学分。项目组成员排名第1的按“优秀”等级进行成绩转换,排名第2、3的按照“良好”等级进行成绩转换,项目和成果交叉的,成绩就高转换。单列学分课程名称为《毕业实习(成果转换)》。
5.弹性累计毕业实习时长。学生提前参加毕业实习的时长(认定时段:1月6日-1月24日,实际在岗时间)按最多不超过3周计入毕业实习总时长。
各学院要根据实习大纲和专业特点及时调整实习方案,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多措并举、综合运用、动态调整,确保如期完成毕业实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