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的毕业论文(热门6篇)

个人学习 11 0

刀具的毕业论文 第1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得到提升,我国的数控机床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动,在数控铣床当中刀具中心与切割工件无法有效结合。

在实际的加工过程当中,刀具半径补偿的应用能够使得复杂的工作程序简化,促进工作效率。本文针对数控铣床当中的刀具半径补偿的应用进行相应的分析,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在数控铣床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工件与刀具之间存在一定的轨迹差异,这使得在编程过程中应该注意刀心轨迹,增加了实际的编程难度。刀具半径补偿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编程难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1.刀具半径补偿的用法和注意的问题

刀具半径补偿的应用,是数控铣床的一大变革,提升了数控铣床的工作效率,并且简化了手工编程的繁琐程度,在一定的程度上创新了数控铣床的加工的模式。在实际的数控铣床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编程的格式问题和有关使用过程的注意事项。

编程格式

数控铣床具有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功能,每一个编程方式控制的效果都不相同,要根据相应的铣削要求进行编程格式的调整。

其中数控铣床当中的铣削刀具半径补偿分为左补偿和右补偿两种模式,并且应该根据要求代码进行工具的选择。据有关标准要求,道具中心沿着前进的方向进行运动,贴近零件的右边轮廓称之为刀具半径补偿的右补偿,当刀具沿着前进的方向进行运动的过程中,贴近轮廓的左边称之为刀具半径补偿的左补偿。

其中左补偿用G41定义,右补偿用G42定义,在不需要进行半径补偿时用G40进行取消补偿工作。

注意事项

在刀具半径补偿的过程中,使用刀具补偿应该注意在之前刀具半径补偿取消的时候才能进行刀具半径补偿的操作。

在进行刀具半径补偿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在同一平面进行补偿操作。在相应的补偿平面应该有相应的控制。对零件进行刀具补偿的过程中,应该以G17控制XY补偿平面,以G18控制YZ补偿平面,以G19控制Xz补偿平面。

通过相应的指令进行操控。

在刀具补偿的过程中,其中间必须具有一定的可活动范围。D是存放刀具补偿数据的存储器相应地址,其可控存储地址为D01-D99,所以对补偿数值的存储应该从D01开始进行。

刀具补偿数值的大小需要人工进行输入,并且要输入指定的存储器当中。D01中输入0即表示使用D01号存储器,补偿数值就是0,以此来确保刀具补偿半径的正常运行。

在刀具半径补偿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刀具半径补偿建立指令需要在G00和G01两个指令当中进行,不能够在其余G代码指令中进行(如G02、G03等),否则会影响刀具半径补偿的正常建立,造成补偿上出现问题,影响数控铣床刀具补偿功能发挥其效应。

在数控铣床的实际操作当中,其主要补偿编程指令由G40、G41、G42进行系统的操作和控制。这三者之间的操控应该重视操作的规范性,不能多个指令同时出现。

由于数控铣床的系统中只能够进行两组数值的预判,所以不能够出现两个z轴的同时出现。这样的状况会直接的影响工作流程和工作效率。

2.数控铣床刀具半径补偿的应用

数控铣床刀具半径补偿的应用能够有效的简化数控铣床的系统繁琐程度,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简化了工作流程,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数控铣床的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多种情况。刀具半径补偿虽然是一项优化并且先进的技术,但是也要根据相应环境进行分析和研究,在适当的场合进行刀具半径补偿应用。

刀具的正常使用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刀具半径补偿的应用对于刀具的磨损会非常严重,这与刀具的正确使用和刀具本身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关系。在刀具磨损严重的情况之下,更换刀具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刀具的更换过程不重视操作会导致刀具的直径受到影响,打乱设定好的编程程序,所以这样的方式应该进行规避。

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行更换刀具,在系统之上输入刀具的准确参数,并进行相应设置,这样就避免了刀具更换带来的编程的变化,影响铣床的正常工作,影响工作效率。由此可见,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刀具的正常使用和更换尤为重要。

这就要求数控操作人员应该进行刀具半径补偿参数实际操作的掌握,理解刀具半径补偿的相关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利的进行数控铣床的使用和生产,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

增强刀具使用效率

刀具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消耗,频繁的更换刀具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繁琐和影响工作效率,在刀具的使用过程中应该重视其使用效率。在数控铣床进行加工的时候,人为地操作改变刀具半径的补偿值至关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刀具磨损后,相应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变更半径的方式进行刀具的再次使用,在刀具相同的情况下达到精细加工的效果。刀具的效率能够提升机床的工作效率,对于刀具半径的调整,能够减少编程程序的繁琐程度。

因此,操作人员对于数控铣床刀具半径补偿的理解程度对整个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并确保了数控铣床工作的正常进行。

型面不同时的应用

在实际的铣床操作中能够遇到各种型面的加工物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刀具半径补偿的应用也十分重要。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可以根据指令达到一定要求,使用G42指令得到A轨迹运动,根据G41指令控制B轨迹。也就是说明,A轨迹加工模型凸点,B轨迹加工模型凹点。根据下图可以看见相应的原理。

3.结论

综上所述,数控铣床刀具半径补偿的应用,使得数控铣床的工作效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并简化生产的繁琐程度,对数控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推动了我国工业的进步和发展。

刀具的毕业论文 第2篇

摘 要:数铣加工是职业培训中重要的培训项目。本文就数控铣削加工中刀具补偿功能在实际使用中要注意的问题和精加工补偿值的确定,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关键词:数控铣 刀具 补偿 注意事项 精加工 公式

数控机床的操作能力是中职数控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教学应围绕这一核心能力,夯实操作功底,提高学生操作能力。教师应该如何开展教学,让学生掌握好知识,并获得实际的操作能力呢?笔者感觉比较重要的是,要善于总结和归纳,把复杂的情况化成浅显易懂的规律。

下面就数控铣床加工中半径补偿的功能,展开一些总结和归纳。

一、数控铣床刀具补偿的原理

在数控铣床上进行加工,由于刀具有一定的半径,所以刀具中心(刀尖)轨迹和工件轮廓不重合,如不考虑刀具半径,直接按照工件轮廓编程是比较方便的,而加工出的零件尺寸比图样要求小了一圈(加工外轮廓时),或大了一圈(加工内轮廓时),为此必须使刀具沿工件轮廓的法向偏移一个量。

运用刀具补偿功能可直接按照工件轮廓进行编程,不用考虑刀具半径。

而在刀补表中设置一定的合适数值,系统会自动计算刀具中心轨迹,进行刀具半径补偿,从而加工出符合要求的工件形状,当刀具半径发生变化时也无须更改加工程序,使编程工作大大简化。

刀具半径补偿是通过指令G41、G42来执行的。补偿有两个方向,即沿刀具切削进给方向垂直方向的左面和右面进行补偿,符合左右手定则:G41是左补偿,符合左手定则;G42是右补偿,符合右手定则。当取消刀具半径补偿时,使用G40指令。

二、刀具补偿功能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补偿建立指令G41,G42必须与G40成对使用。

二是G41、G42、G40指令应在G00或G01程序段中加入执行,不可在G02、G03等指令中加入执行。

三是加入G41、G42、G40指令的G00或G01程序段,移动的距离不能等于零,也不能小于铣刀的半径。否则无法实现刀具补偿的功能。

四是使用刀具补偿功能必须经过三个阶段:建立刀具补偿、刀具补偿执行、取消刀具补偿,缺一不可。

五是刀具补偿功能建立以后,加工平面不能改变。

六是在刀具半径偏置方式下,应在指定的偏置平面上进行连续的刀具运动轨迹描述,如果在偏置起始指令G41/G42和偏置结束指令G40之间,有连续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非指定的偏置平面上的移动指令或非移动指令,则刀具的轨迹就会发生偏离。例如:

G00 G90 G17 G42 D01

G01 F100

G04 P500

G91

G90

G00 G40

在本例中的程序段G04 P500 是非移动指令,程序段G91 是非指定的偏置平面上的移动指令。这两个连续的程序段的指令,导致系统无法正确判断刀具下一个的偏置位置而发生过切现象。

三、精加工补偿值获得公式讨论

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是华中HNC-21M数控铣床。运用G41/G42刀具补偿指令,可以实现对零件加工的粗精加工分离。

当放出余量,进行粗加工后,需要对零件进行测量,然后根据所获得的尺寸,对第二次的精加工补偿值进行修正,从而保证所加工的零件获得所要求的尺寸精度。由于零件的内外表面的加工,对补偿值的方向要求是不一样的,就很容易在精加工的时候弄错补偿方向。

如果可以分情况,把补偿值的计算总结成浅显易懂的公式,那么在加工实习的过程中,只要熟记公式,把测量的数据直接代入,就能获得精加工时所需要的补偿数据。

下面以一个简单零件的加工情况分析,如下图所示。

1.加工外轮廓六边形

选用18mm的键槽铣刀,不考虑加工精度,直接设置刀补值为使用刀具的半径值9mm即可。但是为保证加工精度,往往需要进行粗精加工两次切削。

粗加工时,刀具半径补偿值可放出一定的余量,然后进行粗加工的走刀。在精加工阶段中,理论上只需要把刀补值改为9mm,再一次走刀即可。

但是由于存在着大量的加工误差和不确定性,而且零件目标尺寸往往带有公差,在粗加工结束后,需要对六边形对边的尺寸进行测量,并通过测量值对精加工的刀补值进行修正。总结公式如下:

δ2=δ1-(A-B)/2 (1)

式中,δ2为精加工刀补值;δ1为粗加工刀补值;A为实际测量值;B为目标尺寸公差中间值。

实际加工中,选用18mm的键槽铣刀,假设粗加工刀补值选为10mm,粗加工后,对六边形尺寸进行测量,测得实际值为,那么,在精加工时,只要把获得的数据代入公式(1),即可获得需要的精加工刀补值。

δ2=10-()/2=

(如图中所示,六边形尺寸为,其尺寸公差中间值为)。

2.加工内轮廓腰圆槽

同样选用18mm的键槽铣刀进行加工,假设粗加工刀补值选为10mm,粗加工后,对腰圆槽尺寸进行测量,测得实际值为。那么,在精加工时同样可以利用公式(1)计算需要获得的精加工刀补值。只是由于内轮廓的余量方向与外轮廓相反,总结公式如下:

δ2=δ1-(B-A)/2 (2)

进一步计算可得:

δ2=10-()/2=

(如图中所示,腰圆槽尺寸为25+,其尺寸公差中间值为)。

3.总结

由公式(1)和公式(2)可以进一步获得:

δ2=δ1-|(A-B)/2| (3)

由此我们可以获得,不管是外轮廓还是内轮廓的加工,粗加工时,先选择δ1值,令此值略大于我们选用的刀具半径~。然后对零件进行粗加工。

加工完毕后,根据零件图对所要求的尺寸进行测量,获得实际测量值A,然后计算目标尺寸公差中间值B,最后把所获得的值代入公式(3),即可获得精加工所需要的刀补值δ2,对零件实现精加工。

当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绝大部分的数铣加工零件尺寸情况是上述的双边尺寸情况,但是也有很特殊的单边尺寸的情况。那么公式(3)只要变为

δ2=δ1-|(A-B)| (4)

也是完全适用的。

刀具的毕业论文 第3篇

1.了解铣削加工的工艺特点及加工范围。了解常用铣床的组成、运动和用途,了解铣床常用刀具和附件的大致结构与用途。熟悉铣削加工的加工方法和测量方法,了解用分度头进行简单分度进行的加工。在铣床上正确安全工件、刀具并完成对平面、沟槽等的铣削。

二、数控实习目的

对于数控专业学生,本实习使学生了解数控机床的一般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GS983-X9型)数控机床的功能及其操作使用方法,掌握常用功能代码的用法,学会简单程序的手工编程方法,掌握数控加工的编程坐标与机床坐标的关系,学会工件装夹及找正对刀方法,加深理解有关的刀具知识和加工工艺知识。接受有关的生产劳动纪律及生产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产劳动纪律和安全意识。扎实习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大部分学生能达到中级工、部分学生达到高级工考证的要求。

对于非数控类专业非考证学生(2周),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数控设备结构、加工原理,掌握数控设备的操作、数控程序的编制方法和简单零件的加工,了解自动编程的应用。

刀具的毕业论文 第4篇

数控刀具管理的意义

以前大多数的车、铣、钻、刨、磨机加设备只是具有单一功能,而今车削中心、加工中心以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往往是多种加工功能的集合,为了满足这种加工功能集合的趋势,刀具材料、刀具型式也经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刀具材料也由以前以高速钢、YT类硬质合金为主逐渐向高速度、高韧性、高硬度、高耐磨性发展。刀柄类型统一化标准化。再加上数控车间的出现,大量数控刀具要被应用。

如果还是按照起初的单台管理模式管理势必带来以下弊端。

第一,刀具重复购置增加企业成本。单台设备刀具往往由设备操作员管理,这种情况下各设备的操作员之间有许多相互重复的刀具并不同时使用造成闲置浪费和重复购置浪费。

第二,刀具取用时间成本增加。刀具数量大大增加后如果没有统一标示及分类摆放,造成刀具取用时乱找一气,时间成本增加。

第三,重复添置大量的刀具调整工具。由于不同类型的刀具装夹调整工具不同,分散管理导致要因人数配置大量工具,有时候相互之间乱拉乱放,虽然工具很多,但用时也不能得心应手。

第四,人员新老交替时要单独培训增加人工教育成本。而且有些刀具价值较高,一旦调整应用不当就会造成较大损失,机会成本较大。刀具的修缮处于无控制状态,小毛病本来可以修复,但由于责任不明无人解决可能直接报废。

第五,刀具分散管理也不利于工艺设计人员根据刀具合理安排工艺。工艺人员如果不能掌握刀具的实际情况就没办法在加工工艺上降低成本。

当然刀具分散管理不是一无是处,他的主要优点是的有利于本机床操作人员的应用。

刀具集中统一集中管理有利于解决分散管理带来的弊端主要由以下好处。

第一,统一管理有利于降低刀具重复购置成本。刀具购置可以按通用情况设备标准配置和比例配置,充分利用刀具尽可能减少闲置。

第二,刀具统一管理有利于加强专业化,更合理的利用刀具。刀具不仅是随取随用还需要日常维护,冷却液长期在刀具中形成锈死,影响刀具的重复使用,有专人维护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报废。

第三,刀具统一管理有利于企业产品设计及工艺标准化;工艺及产品设计可以参照现有刀具合理设计避免使用特殊刀具增加成本。

第四,刀具统一管理可以节省刀具取用时间。刀具管理员可以根据生产计划提前准备刀具以利使用。有可能的话还可以按产品对刀具分类,大大提高刀具准备时间。

第五,刀具统一管理有利于企业设备的统一选型。

实行刀具统一管理解决了分散管理的弊端,但要增加相应专业管理人员。所以刀具的统一管理更适用于大量数控设备存在的数控车间。

刀具实物管理配置及方法

(1)硬件配置:计算机(主要负责录入刀具信息)对刀仪、刀具架(铣刀刀具架、钻柄刀具架、镗刀刀具架、特殊刀具架、钻头架、铣刀架、模块架等)、工具架(通用工具架、专用工具架)。

(2)人员配置:按作业班次或生产计划配备。刀具管理员的职责:除正常维护刀具管理区秩序(环境卫生清洁、刀具码放、维修、造册登记等)外,在新产品试制阶段要配合工艺出刀,要对成熟产品按加工程序建立零件用刀表,方便在生产任务下达时及时出刀。

(3)建立刀具借用管理制度:①按设备通用情况基础对设备进行刀具标配,如镗铣类设备由设备操作员管理粗、精铣面铣刀、中心钻等基本用刀,数量不超过十把。②操作员除管理好设备标配刀具,还应管理好其他借用刀具。③建立借用人员明细,形成借用制度,根据刀具损毁频次确定刀具更新规律。

(4)刀具的软件管理:①建立刀具管理台账,台帐的主要内容从经营成本的角度应该能反映出当前刀具的总价值,刀具的消耗率及刀具的总数量。从使用的.角度应该能够反映出刀具的类型种类、库存量、以及零件刀具用表等。②形成合理有效的刀具管理制度。规范与刀具有关联人员的相关职责、明确奖惩降低刀具应用成本。③依据刀具使用情况进行工艺反馈实现工艺优化。④根据刀具使用及报废情况制定合理购置

计划。

(5)刀具存放:按刀具类型制作存放工具架,如铣刀架、镗刀架、钻柄架、模块架、废旧刀具架、配件架等。各种刀具架在合理分层,如铣刀架可以分为面铣刀层(又可按刀具直径再分层)、立铣刀层(还可按莫氏锥度继续细分),钻柄可按莫氏锥度分层,镗刀可按镗孔直径分层,另外每种刀架最好再设一特殊层应对同类特殊刀具的摆放。

2 数控刀具应用:数控刀具应用可以分为基本应用和特殊应用

(1)基本应用是指按照金属切削原理使用刀具:即掌握刀具的切削角度(前角、后角偏角等),能刃磨刀具,就是要掌握原先普通设备关于刀具的实用知识。其中最为基本的是能够根据切削材料及转速计算公式(V=∏Dn)确定刀具的切削条件。当然越来越多的专业刀具生产厂商已经在代替生产者对刀具的研究,如国际上的山特、伊斯卡,国内的株洲、关工、哈工等,生产者只需提出自己的要求刀具生产商就会给出解决方案,当然此类解决方案的成本也会相对较高,因此我们除了选用别人的解决方案,为了降低成本我们还应尽可能发挥当前刀具的全部价值,普通刀具的特殊应用用就是我们要研究的方向。  (2)刀具的特殊应用主要是指根据刀体的形状、切削刃的形状以及工件的特殊性非常规使用刀具。

①90 °直角面铣刀除了可以加工垂直轴线的平面,还可以加工平行刀具轴线的平面,唯一的缺点就是在加工刀具轴线平面式表面粗糙度不容易提高。另外在用刀具侧刃加工时要注意刀具有足够的活动范围。

②三特维克的大孔径精镗刀除了可以精镗内孔,还可以用来加工较浅的外止口,使用时将精调镗头旋转180 °反装即可,但是它的外止口深度必须小于刀尖至加长板的距离。

③锪孔,除了选用常规的锪孔钻外,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将钻头磨成平钻用来锪孔。当然,还可以用键槽铣刀锪平,另外在底孔加工好的情况下立铣刀也能达到该

目的。

④镗刀加工长腰槽。加长铣刀的加长长度也是有限的。在遇到长腰槽时,我们可以用镗刀插镗的加工方法实现长腰孔的加工。

90 °面铣刀的侧刃加工和插镗加工其实就类似于CAM在曲面加工中刀具路径微分的集合,只不过这两种刀具用法微分的方式比较简单,可以用手工方式描绘出来。

刀具的特殊应用主要要根据设计要求及使用要求合理应用,各企业的产品及工艺能力不同都会创造不同的新应用方法。比如有些小企业在加工薄板小孔时把钻头磨成两半圆形,在加工较大孔时把镗刀变换成圆规形切削刃绕刀具中心做圆周运动。总之,刀具的特殊应用很多需要大家拿出来分享共同进步。

3 刀具标准类型及代号

关于目前数控刀柄的类型及编号已经有相应标准,刀柄的管理可参照它制定。

国家标准GB10944-89《自动换刀用

7∶24圆锥工具柄部40、45和50号圆锥柄》对刀具柄部及拉丁提出了一些必要的技术要求,刀柄的寿命和可修复程度都需要按标准去执行,作为一名普通的数控设备操作员要管理和操作好设备是很难有更多精力去做这些刀具管理工作的,再者从工作传承的角度讲,如果让全部的设备操作员都掌握刀具管理的细节势必又是一项巨大的投入,不如有专门的人员传承简单方便,而且在传承的过程中可以形成标准化、模块化、图表化等简单易学的方式。另外还可以由刀具管理员依据平时刀具的应用及损耗情况和操作员沟通对刀具的应用提出合理化建议或形成一定的应用标准。

现实情况中是许多老师傅一辈子都只接触到普通机加设备如车铣钻刨磨,这些设备功能单一,刀具也单一,他们很少认识这样那样的数控刀具。实行统一管理后可以在刀具制造商和设计生产制造之间形成定期的沟通,从而进一步的提高新刀具新材料的应用,对工业生产形成良性的推动。

整体式工具系统标准JB/GQ5010-1983《TSG工具系统 型式与尺寸》TSG工具系统的刀柄其代号(按1990年国家标准报批稿)有四部分(JT-45-Q32-120)组成,各部分含义如下。

JT―工具柄型代码

45―圆锥柄锥度规格

Q32―表示工具规格

120―表示刀具长度

他所表示的工具为:自动换刀机床用7∶24圆锥工具柄(GB10944-89),锥柄为45号,前部为弹簧夹头,最大加持直径为32 mm,刀柄工作长度(锥柄大端直径θ mm到弹簧夹头前端面的距离)为120 mm。

参考文献

[1] 陈立海.数控车间刀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

[2] 徐国栋,昆明.自动车间刀具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昆明:理工大学,.

[3] 数控刀具合理使用与管理[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1).

[4] 吴林祥.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刀具的毕业论文 第5篇

1.影响数控刀具选择的因素

在选择刀具的类型和规格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

(1)生产性质

在这里生产性质指的是零件的批量大小,主要从加工成本上考虑对刀具选择的影响,

例如在大量生产时采用特殊刀具,可能是合算的,而在单件或小批量生产时,选择标准刀具更适合一些。

(2)机床类型

完成该工序所用的数控机床对选择的刀具类型(钻、车刀或铣刀)的影响。在能够保证工件系统和刀具系统刚性好的条件下,允许采用高生产率的刀具,例如高速切削车刀和大进给量车刀。

(3)数控加工方案

不同的数控加工方案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刀具。例如孔的加工可以用钻及扩孔钻,也可用钻和镗刀来进行加工。

(4)工件的尺寸及外形

工件的尺寸及外形也影响刀具类型和规格的选择,例如特型表面要采用特殊的刀具来加工。

(5)加工表面粗糙度

加工表面粗糙度影响刀具的结构形状和切削用量,例如毛坯粗铣加工时,可采用粗齿铣刀,精铣时最好用细齿铣刀。

(6)加工精度

加工精度影响精加工刀具的类型和结构形状,例如孔的最后加工依据孔的精度可用钻、扩孔钻、铰刀或镗刀来加工。

(7)工件材料

工件材料将决定刀具材料和切削部分几何参数的选择,刀具材料与工件的加工精度、材料硬度等有关。

2.数控刀具的性能要求

由于数控机床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效率高、加工工序集中和零件装夹次数少的特点,对所使用的数控刀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刀具性能上讲,数控刀具应高于普通机床所使用的刀具。

选择数控刀具时,首先要应优先选用标准刀具,必要时才可选用各种高效率的复合刀具及特殊的专用刀具。在选择标准数控刀具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选用各种先进刀具,如可转位刀具、整体硬质合金刀具、陶瓷刀具等。

在选择数控机床加工刀具时,还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数控刀具的类型、规格和精度等级应能够满足加工要求,刀具材料应与工件材料相适应。

(2)切削性能好。为适应刀具在粗加工或对难加工材料的工件加工时能采用大的背吃刀量和高进给量,刀具应具有能够承受高速切削和强力切削的性能。同时,同一批刀具在切削性能和刀具寿命方面一定要稳定,以便实现按刀具使用寿命换刀或由数控系统对刀具寿命进行管理。

(3)精度高。为适应数控加工的高精度和自动换刀等要求,刀具必须具有较高的精度,如有的整体式立铣刀的径向尺寸精度高达,

(4)可靠性高。要保证数控加工中不会发生刀具意外损伤及潜在缺陷而影响到加工的顺利进行,要求刀具及与之组合的附件必须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及较强的适应性。

(5)耐用度高。数控加工的刀具,不论在粗加工或精加工中,都应具有比普通机床加工所用刀具更高的耐用度,以尽量减少更换或修磨刀具及对刀的次数,从而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和保证加工质量。

(6)断屑及排屑性能好。数控加工中,断屑和排屑不像普通机床加工那样能及时由人工处理,切屑易缠绕在刀具和工件上,会损坏刀具和划伤工件已加工表面,甚至会发生伤人和设备事故,影响加工质量和机床的安全运行,所以要求刀具具有较好的断屑和排屑性能。

3.刀具的选择方法

刀具的选择是数控加工工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影响机床的加工效率,而且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质量。由于数控机床的主轴转速及范围远远高于普通机床,而且主轴输出功率较大,因此与传统加工方法相比,对数控加工刀具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精度高、强度大、刚性好、耐用度高,而且要求尺寸稳定,安装调整方便。这就要求刀具的结构合理、几何参数标准化、系列化。数控刀具是提高加工效率的先决条件之一,它的选用取决于被加工零件的几何形状、材料状态、夹具和机床选用刀具的刚性。应考虑以下方面:

(1)根据零件材料的切削性能选择刀具。如车或铣高强度钢、钛合金、不锈钢零件,建议选择耐磨性较好的可转位硬质合金刀具。

(2)根据零件的加工阶段选择刀具。即粗加工阶段以去除余量为主,应选择刚性较好、精度较低的刀具,半精加工、精加工阶段以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为主,应选择耐用度高、精度较高的刀具,粗加工阶段所用刀具的精度最低、而精加工阶段所用刀具的精度最高。如果粗、精加工选择相同的刀具,建议粗加工时选用精加工淘汰下来的刀具,因为精加工淘汰的刀具磨损情况大多为刃部轻微磨损,涂层磨损修光,继续使用会影响精加工的加工质量,但对粗加工的影响较小。

(3)根据加工区域的特点选择刀具和几何参数。在零件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应选用大直径、长径比值小的刀具;切削薄壁、超薄壁零件的过中心铣刀端刃应有足够的向心角,以减少刀具和切削部位的切削力。加工铝、铜等较软材料零件时应选择前角稍大一些的立铣刀,齿数也不要超过4齿。

选取刀具时,要使刀具的尺寸与被加工工件的表面尺寸相适应。生产中,平面零件周边轮廓的加工,常采用立铣刀;铣削平面时,应选硬质合金刀片铣刀;加工凸台、凹槽时,选高速钢立铣刀;加工毛坯表面或粗加工孔时,可选取镶硬质合金刀片的玉米铣刀;对一些立体型面和变斜角轮廓外形的加工,常采用球头铣刀、环形铣刀、锥形铣刀和盘形铣刀。

在进行自由曲面加工时,由于球头刀具的端部切削速度为零,因此,为保证加工精度,切削行距一般很小,故球头铣刀适用于曲面的精加工。而端铣刀无论是在表面加工质量上还是在加工效率上都远远优于球头铣刀,因此,在确保零件加工不过切的前提下,粗加工和半精加工曲面时,尽量选择端铣刀。另外,刀具的耐用度和精度与刀具价格关系极大,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选择好的刀具虽然增加了刀具成本,但由此带来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的提高,则可以使整个加工成本大大降低。

在加工中心上,所有刀具全都预先装在刀库里,通过数控程序的选刀和换刀指令进行相应的换刀动作。必须选用适合机床刀具系统规格的相应标准刀柄,以便数控加工用刀具能够迅速、准确地安装到机床主轴上或返回刀库。编程人员应能够了解机床所用刀柄的结构尺寸、调整方法以及调整范围等方面的内容,以保证在编程时确定刀具的径向和轴向尺寸,合理安排刀具的排列顺序。

刀具的毕业论文 第6篇

铣工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又是我们大学生、工科类的大学生,院的学生的必修课,非常重要的也特别有铣工实习又是我们的一次实际掌握知识的机会,离开了课堂严谨的环境,我们会感受到车间的气氛。同时也更加感受到了当一名工人的心情,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肩负的责任。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铣工。同时也懂得了为什么有人说“当铣工是最累的!” 铣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使用各种工具来完成零件的加工、装配和修理等工作。与机械加工相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但是可以完成机械加工不便加工或难以完成的工作,同时设备简单,故在机械制造和修配工作中,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种。 铣工的常用设备有铣工工作台、台虎铣、砂轮等。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