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方向(4篇)

个人学习 9 0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第1篇

关键词:需求分析理论,商务英语,听力课程,改革

在现代社会,需求分析( NA,needs analysis或needs assessment)已广泛应用于经贸、教育、软件设计、培训等广泛的领域。NA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920年代的印度(Howatt1984),但是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于ESP领域却始于1970年代欧洲委员会的倡导(Richterich, 1973)。1970年代起,需求分析理论慢慢地为外语教育界所接受,并逐渐成为课程设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束定芳(2004)认为,在外语教学领域,需求分析“…至少有4大重要作用:1)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置外语课程提供依据;2)为外语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3)为外语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4)为现有外语课程的检查和评估提供参考”。

Nunan (1988)提出学习者需求会根据环境以及情感变量的变化而历时变化的,所以教育者在课程进行中要进行持续性需求分析(ongoing NA)。我们认为,外语学习者往往难以定义他们的语言需求,难以辨识自己的需求和欠缺。要想真正的实现持续性需求分析,数据来源应该是已经毕业了的大学生。这也切合陈冰冰(2010)提出的社会需求分析模型。社会需求分析模型包含四个维度,前三个维度是“基本情况”、“工作中英语使用情况”、“英语水平自我评价”,其数据采集对象为现从业的大学毕业生,第四个维度“大学英语教学对社会需求的适用度”可同时面向毕业生、社会各用人单位及行业专家采集数据。

基于这个理念,我们对我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高职高专层次)和各社会用人单位进行了一次需求分析调查。

一、研究的问题

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一般通过对公司的问卷调查来发现,而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历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来发现一个合格的、能够马上适应工作岗位的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在听力方面该如何学、学什么,因为只有他们才能精确地描述各自的岗位上在英语技能方面最需要加强的是什么,只有明白了他们的需求,我们的听力课程的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发现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有何需求以及目标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尝试通过对英语听力课程的课内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的教学改革来满足这些需求。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的受调查对象均在浙江省范围,共有两类:80名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其中回收有效问卷72份;80个用人单位,其中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本研究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采用的是问卷和深度访谈的调查形式,为期两个月。我们针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各制定了一份调查问卷,通过QQ群邮件的形式发给毕业生,通过email的方式收集。对商务英语用人单位的问卷和访谈包括6个问题,涉及对商务英语毕业生的满意程度,商务英语毕业生在商务沟通中所欠缺的技能,以及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建议。针对商务英语毕业生的问卷包括两大类15个问题,主要采取单项和多项选择题的形式。第一类涉及商务英语毕业生的个人信息、工作岗位、职责、工作对象;第二类调查商务英语毕业生在日常工作中用到最多的商务英语交流技能及其对听、说、读、写等商务英语技重要性的认识,他们对商务英语听力类课程的强度、难度、教师素质、教学模式、以及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英语听力理解方面最大的困难。

三、调查结果与讨论

访谈和问卷收集的数据经过整理和统计,得出以下发现:

1、在传统的英语五项技能中,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认为最重要的是口语和听力,其次是写作。

91%毕业生认为口语和听力都很重要,53%的毕业生认为写作很重要,这是因为他们在日常商务活动中很多时候须与对方通过Email联系。

2、商务英语用人单位对专科层次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并不是十分满意,认为毕业生在商务场合下的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方面有欠缺。

我们调查的用人单位中,对其不太满意的占68%,认为他们商务英语应用能力欠缺。在商务英语听力教学中,听、说教学更多时候应有机结合起来。在听力课堂,可以通过小组学习、案例分析、演示或者适时的提出几个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通过引起他们的讨论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多开口说。对于一些比较有趣的听力材料,可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者让学生模仿录音中的情景来进行表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听力方面最大的障碍是口音。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商务英语毕业生工作对象来自世界各地,主要职位为销售,销售的商品五花八门包括宠物用品、纺织面料、圣诞装饰品、紧固件等等。当被问到商务沟通听力方面最大的障碍是什么的时候,92%同学回答是口音。有一位已经工作了两年的同学写道::“我还是没有办法,与教材相比太难了,实在听不懂”。

这种困惑同浙江省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浙江省以开放型经济为主,是一个外贸大省。据来自浙江省商务厅网站的数据显示,浙江省进出口市场覆盖全球 其中亚洲、欧洲、北美洲三地区占贸易份额的绝大多数。根据Lesznyak(2002)的估计,世界上至少80%的日常商务交流是在非英语母语者之间进行的,非英语母语者讲英语的时候会受到母语发音和语法的影响。全世界的人都在浙江做生意,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日常商务交流中会同操各种英语口音的人打交道,碰到听力方面的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

因此,客观现实要求英语教师、尤其是英语听力教师思想和教学模式应实现从EFL到EIL之间的转变。

在调查问卷中,有毕业生写道:“国外客户口语,以及书面语有时候不够规范。一般我们上课的时候,老师会跟我们提到的只是英语国家会有的一些习惯性问题,可是我们接触到的客户是来自世界各地,有些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的客户,用法就会跟欧美国家差很多。”这反映了一种客观现实。在中国,英语被作为一门外语(EFL)来教授。我们传统的听力教学假定的交流对象为母语为英语的外国人,交流语言为标准英语。但是,在国际商务领域,英语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语言(EIL),操这种语言的人可能来自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英语从外语到国际性语言的地位的转变必定要求英语听力教学进行改革。论文发表。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在国际商务环境中应对不同英语变体的能力。论文发表。在英语听力课堂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入不同英语变体的材料,也应该非常了解英语不同变体的规律性特征。

为了帮助学生应对EIL,教师还可以采取一些训练措施来帮助学生适应各种不同英语口音。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非英语母语者讲英语的材料。录音材料可以通过对非英语母语者的访谈来获得。访谈的时候要营造一种轻松的气氛以便让访谈对象自如地谈谈自己国家的文化或者他们在中国的工作、生活情况。

另外,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在听不懂的时候使用了一些策略,如适应说话者的外貌和说话方式、克服内在的和外在的干扰、对说话者内容产生兴趣、听中心思想和主要信息、预测说话者接下来要说什么、注意副语言信息、问相关问题、在已知信息基础上合成新的信息、要求客户重述(如不确定客户的意思,按自己的理解重述给客户,并问是否自己理解正确)等。这些策略是经过实践证明有效了的,可以在课堂教学当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4.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对商务英语听力教材和教学模式不满意。

79%的调查对象认为所使用的商务英语听力教材内容趣味性较差、实用性不强,多数教师教学手段单一,缺乏互动性。

英语课堂应当被看作是通往现实国际商务实践的一座桥梁。在搭建这座桥梁的时候,要注意在课堂中创设尽可能接近真实情境的国际商务场景,课堂应该提供让商务沟通技能自然发展的环境,并且课堂所培养的技能应当可以迁移到在实践中,课堂应当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可以在实践中运用的语言能力基础。在商务英语听力课堂,可以使用情境化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基于情境认知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应当和真实的活动(activity)、语境(context)及文化(culture)联系在一起(Brown, Collins, & Duguid, _)。情境认知理论强调在于给学习者创设一个虚拟的真实的学习环境,该学习环境由一系列的尽可能接近真实情境的国际商务场景,由学习者和同伴合作完成一项项活动来学会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商务沟通。论文发表。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创设在线3D虚拟国际商务圈,虚拟出一个商务世界,学生可以通过扮演虚拟世界的一个角色,通过和其他角色合作完成虚拟的一个又一个的任务,来掌握商务沟通的技巧和其他商务技能。

四、结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将会同来自世界各地操不同口音英语的人打交道,要培养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良好商务交流能力的优秀人才,这对商务英语听力教学来说既是挑战又是个机遇。听力教师应当开拓视野,使教学观念适应EIL时代的需求,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发听力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培养学生适应不同口音英语的能力的有效的途径,不断分析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的变化,探索适应商务英语岗位需求的听力教学模式和实训模式,探索多媒体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在商务英语听说课程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Brown, J. S., Collins, A., & Duguid, P. (_). Situated cognition and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 (1), 32-41.

[2] Howatt, A. (1984). A history of English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Nunan, D. (1988). The learner-centredcurriculu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陈冰冰. 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9,2 .

[5] 陈冰冰.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 外语学刊,2010,2.

[6] 束定芳. 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第2篇

【关键词】英美文学修养 商务英语专业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商务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社会的需要,商务英语专业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作为一名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自身专业素质的高低。就现在商英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来分析,大家对西方文化的掌握情况并不是特别深入。

英美文学是英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一个国家的文学映射了一个国家人民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以及精神面貌。英美文学是英语类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但实际情况是很多高校开设商务英语专业时,在课程设置上并没有考虑英美文学,或是仅仅作为选修课程而已。这样的课程设置很难引起学生对英美文学的足够重视。很多学生将商务与英语进行割裂,单纯的学习英语和商务知识,认为英语只是在商务活动中使用的一种语言而已,并没有注意到所有课程的综合学习,没有体会到“语言-文学-沟通”之间的内在关系。由于缺少对根植于西方国家文化的了解,学生在日后的跨国交流中出现了众多问题,跨文化交际能力明显不足,进而也严重阻碍了经贸活动的开展。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1.跨文化交际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现在的中国人眼界开阔了,很多人对出国旅游、探亲、留学、以及贸易有很大的热情,因此,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交流也越来越多,跨文化的交际自然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这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应该把握这个机会,先人一步的进入这个“地球村”中。在掌握正常的交流的同时,应该注意不同国家的文化。英美文学中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阶层的精神面貌,充分的掌握英美文化,就能真正的了解一个国家的人民。

2.文化是商务活动的杠杆和润滑剂。商务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各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如果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多方的文化,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商务活动的正常进行。比如说,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很有可能造成语义上的误解;商务谈判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中国人讲究以技巧取胜,但是美国人的性格比较直接,重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谈判中会讲究谈判的实质性效果,不喜欢那种漫长式的谈判过程。这都与一个国家的文化有关,这些文化很多都体现在文学中,同样我们可以在这些文学作品中获得商业广告的创意灵感。

3.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的重要素质。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这个时代高素质人才的突出特点,无论是你从事于外贸、外交、或在外企工作等,都离不开跨文化交流。再加上,当今社会不同文化相互交融,我们随时可以接触到外国友人、观看到外国电影或者阅读外国文学,这些都是这个时代的特征。许多企业都很看重一个人的英语能力,这说明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才不可或缺的素质。

三、英美文学修养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1.减小了沟通的障碍。不同的文化都与这个国家的历史发展、政治格局、生活水平有关,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是跨文化沟通的鸿沟,这个障碍必须铲除,才能保证跨文化交流的正常进行。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承载了一个国家的历史、风俗、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在阅读这些作品的同时,发觉这个国家的语言表达习惯以及处事风格。当我们掌握了一个国家的文化,才可以说真正学会了这个国家的语言。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身处不同文化国度的人在交流的时候才能更加的顺畅,打破了双方的沟通障碍。

2.有利于避免因文化冲突造成的误会。在商务谈判的时候,因文化差异引起的冲突屡见不鲜,很有可能因为一句话触碰到了对方的敏感点,造成整场谈判的失败。因此,了解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在外贸谈判中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仅是在谈判的过程中,在一些其他的商务往来中也会有相应的体现,例如餐桌礼仪,送礼物或者是穿着方面,作为一名将来要从事贸易的商英专业同学,必须要“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3.有利于培养英语表达思维。中英的语言表达思维是很不一样的,中国商人注重“先大后小”并且很少锋芒毕露、形怒于色。但是美国人能够很快的将谈判进行到实质性的阶段,很少花时间在谦虚礼让方面。这些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往往会给谈判造成困扰,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

四、如何加强商英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1.加强对英语国家风俗习惯的了解。学校可以在学习英美文学之余,给学生延伸一些英语国家相关风俗习惯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一个国家一种语言,也有利于对文学知识的深层理解。例如,在在课堂上放映相关的电影,比如说有《刮痧》、《推手》、《面纱》等,还可以放一些民俗特点浓厚的外语电影。如果一部文学作品有相关的影视资料也可以给学生播放,使学生有更直观的了解。还可以专门聘请相关方面的学者,来学校讲座,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2.案例教学中融入文化分析。案例教学对商英同学来说是一本更加直接的教学材料书,通过这些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谈判经验,下面是一个谈判中关于时间问题不同处理方法的对比案例:巴西一家公司到美国去采购成套设备。巴西谈判小组成员因为上街购物耽误了时间。当他们到达谈判地点时,比预定时间晚了45分钟。美方代表对此极为不满,花了很长时间来指责巴西代表不遵守时间并在谈判中一直不依不饶,使得巴西的代表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以至于最后匆匆签约,损失了自己的利益。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一个日本公司的身上,因路上堵车,在与美国的谈判中迟到了,日本代表是这么应对的:“我们十分抱歉耽误了你的时间,但是这绝非我们的本意,我们对美国的交通状况了解不足,所以导致了这个不愉快的结果,我希望我们不要再为这个无所谓的问题耽误宝贵的时间了,如果因为这件事怀疑到我们合作的诚意,那么,我们只好结束这次谈判。我认为,我们所提出的优惠代理条件是不会在美国找不到合作伙伴的。”教学过程中,在从经贸角度分析案例的同时,配以相关国度的文化剖析,从文学、文化的角度解析造成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不同的处理方式以及不同的结果,从而使学生更加注重对不同文化的了解,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3.鼓励学生利用第二课堂,培养跨文化意识。英语角、各种演讲比赛等二课活动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有效途径。鼓励学生利用第二课堂模拟国际贸易的谈判场景,利用不同的案例背景,然后自己想出更好的应对策略;组织中外学生交流会,促进双方的进一步交流,培养跨文化交流的意识。

4.加强学术群体和师资队伍建设。我国自引进跨文化交际学至今有十多年的历史,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很远的距离。所以,相关专业的大学教师应该不断努力,不断推出新的理论成果。大学的领导应该鼓励教师们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开展各种研讨活动,以及给教师提供更多出过考察的机会。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第3篇

毕业论文是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对学生2年半学期各门课程学习效果的检查.其主要目的是:

1、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写作能力及运用商务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检查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并将论文成绩作为学生能否毕业的主要依据之一。

3、训练学生搜集运用资料的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论文写作要求:

1、以英文/汉语完成论文写作。

2、字数要求不低于3000个单词或字, 统一采用A4(210x297mm)页面复印纸单面打印.其中上边距,下面距,左边距,右边距,页眉页脚装订线.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倍行距.页眉内统一为:用5号宋体

1) 科学性:观点正确,论据充分可靠,结构合理,能反映出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系统掌握的程度及其某一问题有较深理解很认识

2) 实用性:选题应该具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应该体现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

3) 逻辑性:论证应该有力,层次应该分明,逻辑应该严密,结构应该完整合理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第4篇

论文关键词:英语,商务英语,商务技能

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后,对外贸易出口额不断增长。在全球化经济的促动下,一国经济发展早就不单单局限在某一个国家内部。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作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第一官方语言的英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与此同时应运而生的商务英语,更是受到了英语学习者的热捧。而商务英语作为现代国际化企业中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不可缺少的技能。应时代需要,许多高校的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以英语为基础,学习商务领域的各种知识,用于商务沟通和操作。因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与普通英语专业的学生不同,应该具备与商务沟通和操作相关的能力。

2. 商务英语和普通英语的区别与联系

英语是当今世界的国际社交语言,它的使用范围之广是史无前例的。从使用它的人口来说,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数仅次于汉语而居世界第二位,大约有四亿多人。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使用更为广泛,使之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国际通用语.

而商务英语是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是专门用于英语中的一个分支,是英语在商务场合中的应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的经济起飞,我国开始全面参与与国际间经济、文化、科技、政治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外各界人士相互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与过去已不能同日而语。因此,人们学习和运用英语开始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和目的性,传统的、一般意义上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已不能满足各种专业领域里从事交际活动的需要,商务英语专业便随之应运而生。它涉及技术引进、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对外劳务承包与合同、国际合同、国际金融、涉外保险、海外投资、国际运输等等,人们从事这些活动所使用的英语统称为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源于普通英语,并以此为基础,完全具有普通英语的语言学特征,但同时它又是商务知识和普通英语的综合体,因而具有其内在的独特性。商务英语可看作是商务场景下所应用到的英语,基本上为了适应不同的商务场合因此提出不同的词汇和句子,就构成了商务英语一定的特色。

3. 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要求

当今企事业单位对英语类毕业生的要求一般要达到英语六级水平,部分企业还要求达到专业八级水平。拥有流利的口语,能快速的进行听、说、读、写、译。

但是,仅仅是具备英语能力是不够的。由于中国加入WTO,国际间的贸易飞速发展,市场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现代企事业单位需要的是具备商务英语能力的工作人员。例如,进出口公司的相关职位要求毕业生所学专业为经管类英语,这对英语水平的要求就更加具有了专业性。还有一些职位需具备相关英语类证书,比如商务英语证、报关员证、单证员等,这些证书所对应的英语技能对学生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注重培养的具体能力

英语语言技能

因为英语在商务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必须首先要培养的就是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巧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利用好课堂的教学与课外的练习,从基本的单词、句式,到篇章的构建修辞,再到交际的委婉忌讳,所有普通英语所涉及的内容,都要努力打好语言功底。

掌握熟练的读、写、听、说、译的能力会使得毕业生们在工作中更快的得到适应,并且能够进一步的了解对方所需要和希望达成的,进而在短暂而有效的时间内与对方达成良好的共识,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拥有过硬的语言技能,不但是为公司谋取到更好的机遇,同时,也是为自己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商务专业知识

普通英语的使用在商务场合是不够的。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商务专业知识。国际商务的迅速发展,还要求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掌握国际商务理论与实务知识,还有国际金融、物流、保险等相关知识,市场营销、策划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等。与此同时还要求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的技术操作能力,具有国际商务业务一线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公关交际,市场开拓能力等相关技能。

商务操作技能

作为一名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对英语的认知及运用能力和对商务专业知识的了解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掌握商务的操作技能。而在商务领域中,商务技能又分很多种类:如商务文书写作、电话技巧,商务会议的基本组织能力,报价还价,商务谈判,索赔等。

以商务电话共同为例,就必须以系统的思维去探求隐含在沟通中的细节。所谓商务电话沟通技巧,实际上并不像它的名称所代表的含义那么简单。在看似简单的打电话和接电话之中,是实在的商务操作技能。拿起听筒前,首先应明确通话后该说什么。最好先打个腹稿,尤其是给陌生者或名人、要人、上司打电话前,这样准备会给对方沉着,思路清晰的感觉。话应该说得简单明确又符合礼仪规范。

再以商务信函为例,它是商业活动中对外交往最主要的书面表达方式之一。英文商务信函,作为国际上最常用的商业联系媒介,因而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信函写得好,就可能为你赢得新的业务,有助于促进和发展你和客户的关系,也能够消除彼此间的误会,缩小分歧;反之,也可能因不当信函招致新的矛盾,失去原有客户。

5. 结论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日益加快,国际商务活动日益增多,广泛的国际交流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已把英语能力提高到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对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上升趋势, 但与此同时,英语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的局面依然严峻,英语专业毕业生,面临着严重就业压力。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首先具备扎实的英语基本功,才能实现跨国的沟通和交流中,把自己的想法和意图准确到位的传达给对方,同时又要接收对方的信息。商务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也是十分重要的,它体现了专业特点;国际商务理论与实务知识,还有国际金融、物流、保险等相关知识都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所应该学习研究的。而在真正的商务共同中,商务操作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当前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商务英语毕业生又必须抓住机遇,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增强专业技能,达到社会的要求,不断的改进自己,不断学习,将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将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本国国际贸易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帅建林, 2005,《国际贸易实务[M]》,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张弘等,,2004,《商务大全》[M],呼和浩特: 远方出版社

吴国新、郭凤艳,2008,《国际贸易事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