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第1篇
林学专业学术英语的教学目标应能达到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中对ESP课程教学的要求。因此,学术英语课程应该是一系列独立学位课程或必修课程,每班人数以25人左右为宜。学术英语教学可分成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预备阶段,如学术文献检索与阅读、学术英语听说与归纳以及学术英语翻译与写作等内容。该阶段可在大学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开设,这部分教学内容可由高校的外国语教学中心或学院负责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工作;第二个阶段为学术英语的教学阶段,内容主要包括学术英语的书面交流与研习、学术英语的口头交流与研习以及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等,该阶段一般可在大学三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开设,教学内容同样由学校的外国语教学中心或学院负责;第三个阶段为林学专业用途英语教学阶段,内容包括林学专业英语词汇的构词特点,林学专业英语文献的阅读、初级学术论文写作、以小组或单人的形式组织课堂学术英语交流与讨论活动,该阶段课程一般在大学四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开设,并由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的英语教师承担该阶段的教学工作。通常情况下,考虑到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组织必须与学生的思维方式、兴趣和需求相匹配,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学术英语课程的设置应主要依据国家、社会和学生的需求进行。因此,完整且可靠的需求分析是课程设置合理与否以及教学效果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根本保证。外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犹如战争爆发前的情报收集战,完成彼此作战实力的可靠评估对战前的战略部署和战争的最终胜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把需求分析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和层面,具体包括高校应根据自身定位、社会需求和学生整体的英语基础制订教学目标和方案,教师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个人需求分析进而制订出科学、系统和个性化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此外,它还涉及学校的英语教学师资能力和授课教师角色转换的灵活性分析等。这需要各农林院校的外国语教学中心或学院在开展学术英语教学活动前,认真做好各项需求分析工作和相应的教学定位,并做出合理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设计,以便于学术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教学内容与任务
三、课程考核与评估
作为学术英语课程设置重要的自我诊断与反馈环节,学术英语的课程考核与评估体系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比需求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的组织更为重要。学术英语的课程考核评估体系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课程考核和教学评估。课程考核主要用来衡量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因此在学术英语课程开设的不同阶段,其考核内容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在学术英语预备课程阶段,课程考核主要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文献检索知识、学术词汇发音与语法特点、学术论文阅读、学术英语写作和翻译以及学术英语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因此这一阶段的课程考核以总结性考核(Summativeevaluation)为主(约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70%),以阶段性考核(Formativeevaluation)为辅(约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30%)。在学术英语课程教学阶段,鉴于学术英语教学与综合英语教学相比更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精神,因此相比较于综合英语,其课程考核的重点应放在阶段性考核上(阶段性考核成绩约占课程总成绩的65%,而总结性考核成绩约占课程总成绩的35%)。同时阶段性考核还可以作为课堂教学效果的诊断和反馈环节,方便授课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及时调整教学的方法和内容。由于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阶段主要涉及课堂讨论、课程论文写作、案例分析项目和观点陈述四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在阶段性考核方面,课堂讨论、课程论文写作和观点陈述可各占课程总成绩的15%,专题类案例分析项目占课程总成绩的20%。总结性考核包括文献阅读、英语小论文写作,各占课程总成绩的15%左右。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有赖于全面、客观、科学和准确的评估体系,简练、可靠的教学评估对教学活动的“反拨作用”极为重要。完善且可靠的教学评估体系是课程设置、需求分析和课堂教学进行自我诊断与改进的重要内部参考体系。以往的教学评估大多局限于对学生课程成绩的考核,而忽略了对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的考核与评估。对教师的评估主要体现在“英语实践能力、应用语言理论素养和敬业精神”三个方面的内容,而对教学管理部门的评估则体现在“由行政管理为中心向以服务和技术支持为中心的职能转变”。
四、结束语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第2篇
论文的国外参考文献可以在以下网站查找:
一、seek68文献馆
大型中外文献数据库整合,覆盖全科。
二、EBSCO
共收集了4000多种索引和文摘型期刊和2000多种全文电子期刊。该公司含有Business Source Premier (商业资源电子文献库)、Academic Search Elite(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多个数据库。涉及社会科学、人文、教育、计算机科学、工程、物理、化学、艺术、医学等。
三、OCLC FirstSearch
是大型综合的、多学科的数据库平台,基本组数据库包共有13个子数据库,涉及广泛的主题范畴,覆盖所有领域和学科,所有信息来源于全世界知名图书馆和知名信息提供商。
四、Taylor & Francis
出版集团拥有200多年丰富的出版经验,作为世界领先的'学术性期刊、图书、电子书及参考工具书出版社之一,出版的内容遍及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科学技术和医学等各个领域。
五、John Benjamins
电子期刊目前收录90多种学术期刊,重点聚焦语言学、文学和心理学等研究领域。
六、NetLibrary
是世界上向图书馆提供电子图书的主要提供商。
七、Blackwell
出版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期刊出版商之一。它所出版的学术期刊在科学技术、医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等学科领域享有盛誉。
八、springer
Springer期刊的学科范围包括:行为 科学、生命科学、商业与经济、化学和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球和环境科 学、工程学、人文社会科学和法律等。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第3篇
本章主要向大家介绍了中学英语论文参考文献多篇写作及规范格式,与文献撰写案例;以中西传统节日起源中的文化差异标题为参考。
参考文献:
[1]吴友富,张梅芳.西方节日与文化背景知识[J].外语电化教学,1997(3).
[2]倪大听.美国的节日文化[J].世界文化,1998(3).
[3]傅德岷.中国八大传统节日[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4]:[M].USA:OxfordUniversityPress,2003.
[5]郭贵丽,张立玉.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8):55—58
附1:中西节日文化比较
参考文献:
[1]吴克礼.文化学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05
[2]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4
[3]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5
[4]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1
[5]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4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第4篇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English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1]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1(1):56-58. [2]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Heider,;[J].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3):62C67.
2.专著类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第5篇
[1] 陈小林,陈作习.论内部控制审计动因、成本与收益[J].财会月刊,20xx,(20):77-79.
[2]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 孙璐.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审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xx.
[4] 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xx.
[5] 戴维斯·诺思.制度创新的理论:描述、类推与说明[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 于玉林.试论面向新世纪的内部审计制度[J].审计研究,20xx,(6):17-21.
[7] 方堃.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思考[J].审计研究,20xx,(3):38-40.
[8] 余玉苗,黄兵海.我国上市公司战略审计初探[J].财会月刊,20xx,(3):37-38.
[9]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商务印书馆,20xx.
[10] 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1] 陈青.企业社会责任审计述评与实现[J].企业研究,20xx,(12):23-25.
[12] 傅黎瑛.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石:治理型内部审计[J].当代财经,20xx,(5):119-122.
[13] 何卫东.论非执行董事对于公司战略的参与[J].南开管理评论,,(4):20-22.
[14] 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5] 靳磊.企业战略审计初探[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20xx,(4):22-25.
[16] 李嘉明,赵志卫.我国企业开展社会责任内部审计的构想[J].中国软科学.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第6篇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5-0037-5 doi:
1 .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学者融入国际学术圈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近年来,国内很多高校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国际会议及在国际期刊上,以推动高校的国际化进程。建立研究生阶段的EAP课程体系不仅能锻炼学生英文学术交流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国际化意识,还为日后学生顺利接触国际学术圈,并顺利开展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梁砾文,2010:137-140)。但是,EAP教学是一种西方的教学模式。要想在中国顺利实施EAP教学,首先这两种教学模式要有个相互交织、理性融合的过程,换句话说,EAP教学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否则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ESP)教学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所学专业领域的英语运用能力。ESP主要可分为两种:EAP和EOP。EAP表示“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EOP表示“职业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张沉香,2006:48-51)。EAP教学目标是能利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和接受高等教育,一般是培养学习语言的技能及学习与专业有关的英语。本文所讨论的EAP主要是指后者即EGAP,广义的EAP包括特殊学术英语ESAP(English for special academic purposes)和通用学术英语EGAP(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ESAP涉及规范的学术性地使用英语教学的不同学科专业,如医学英语、旅游英语、法律英语、商务英语等。EGAP主要涉及专业英语学习,包括通用技巧课程如英语听力技巧、笔记技巧、文献查阅、学术阅读、学术写作、学术讨论技巧等。本文讨论的EAP指的是EGAP。
2 . 江苏大学研究生EAP课程教学研究
2 . 1 实施EAP课程教学的原因
为适应教育国际化挑战,增强研究生了解世界科技前沿的能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加快我校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脚步,江苏大学以树立研究生英语教学为专业科研服务的理念,为研究生在专业知识获取、国际学术前沿成果借鉴、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提供更为有效的语言教学,提高研究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科研和参与国际交流的能力。
校方希望通过EAP课程教学以培养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具备无障碍、准确阅读该专业英文文献的水平,提高研究生写英文摘要和文献资料翻译能力,基本满足听懂英语学术讲座和英文授课要求,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
2 . 2 EAP课程定位
江苏大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我校根据研究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语言学习潜能及学习需求分析,将学生划分为普通、提高、拓展三个不同层次,确定相应的教学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方面充分体现差异性及层次性,帮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学有所获。这种课程定位本着知行统一的教育理念,学用结合。围绕研究生英语学习目标要求开展研究生外语教学,正确指导研究生提高相应的语言能力,为学生进行国际交流与深造以及进入职场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2 . 3 EAP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体系由必修模块及选修模块两部分构成。必修课程模块按照拓展班、提高班、普通班的课程目标设计相应的课程菜单。选修模块课程菜单的设计原则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设置。各层次的课程目标如下:
(一)拓展班
掌握英语学术期刊论文的结构特征和语言规范,能撰写基本符合学术规范的英语专业学术论文,能基本无障碍地进行相关的国际学术口头交流。拓展班课程教学内容:
(二)提高班
提高阅读和翻译专业文献资料的能力,基本掌握英语学术期刊论文的结构特征和语言规范,具备一定的运用英语撰写专业学术论文的能力,能够基本无障碍地用英语进行日常生活会话,能进行基本的口头学术交流。提高班课程教学内容:
(三)普通班
提高阅读理解长难语句、分析篇章结构、写作结构复杂句子的能力。掌握专业文献的基本内容、语言特点,培养并提高学生阅读和翻译专业文献资料的能力。讲授和训练英语学术论文的论点和论据、论文结构、论文语言、表达方式、论文撰写、格式规范等。掌握基本的英语会话技能。普通班课程教学内容:
2 . 4 EAP课程评价体系
江苏大学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修完规定的英语课程模块并通过考试,方能获得英语课程4个学分。学位英语成绩合格者,方有资格申请硕士学位。
英语课程考试
课程考试卷面成绩占最后总评的70%,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等)占最后总评的30%。口语成绩占该学期课程成绩的20%。不及格者需重修。
学位英语
学位英语成绩按合格与不合格两个等级计,由入学后的CET-6、TOEFL或IELTS、GRE、GMAT等国际语言测试成绩与英语课程成绩暂按60%和40%比例折算获得。为提高研究生职场竞争力、鼓励出国深造,今后将逐步减小和取消课程成绩所占比例。
入学后参加CET-6考试,成绩达425分及以上者视同学位英语合格。入学后参加TOEFL考试成绩85分及以上者、IELTS成绩分及以上者、GRE成绩1200分及以上者、GMAT成绩650分及以上者视同学位英语合格。
2 . 5 江苏大学研究生EAP课程教学成果调查分析
EAP课程教学改革实施2年来,为检测改革情况,根据2014年的教学情况,针对2013级学生做了一份问卷调查,其中对于所有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共有课程《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与《口语》得出以下结果,如下图所示:
如图所示,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普遍觉得《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这门课对于他们的学习与研究的帮助小,但是在普通班中觉得这门课程对他们来说有作用的学生比拓展班要多,可见这门课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比较有帮助。
如图所示,拓展班和普通班的学生对于外教口语课的态度截然相反,在拓展班中觉得口语课对他们没帮助的最多,在普通班中觉得口语课对他们帮助很大的人最多。对于提高班的同学,由图中可看出,觉得作用小的人还是多于觉得作用大的人。
当被问及现有的英语水平是否能基本满足专业学习、研究和交流的需要的时候,拓展班同学表示能满足的人最多,提高班次之,普通班最少。普通班的同学觉得现有的英语水平不能满足课业与交流需要的人最多,拓展班最少。
2 . 6 教学效果
EAP的教学效果体现在学术语境下学生学习技能的提高上,经过一年的EAP课程改革实践,江苏大学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以下方面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提高
在EAP的课程设置中,学生从基本掌握英语学术期刊论文的结构特征和语言规范开始逐步发展到提炼文章论点选择论据再到段落和篇章书写,通过避免撰写学术的禁忌和掌握撰写文章的技巧,学术论文的撰写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能进行英语口语无障碍交流
中国学生的英语普遍都是哑巴英语,据了解,江苏大学的本科课程设置中,除了英语专业学生,别的专业学生少有英语口语课,导致大部分学生虽然通过了CET-4或CET-6考试,遇到需要面对面交流英语时却张不了口。在外教的口语课上,学生们通过轻松的课堂氛围,全英文的课堂教学,学习英美文化,从害怕开口说英语到课下争相与外教进行交流,逐步提高了交流的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EAP课程的学习,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论文和报告的撰写需要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接下来按照各自不同选题进行撰写论文的各项工作,由于每个班的同学来自各个专业所以选题也不尽相同,所以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各项工作,如查阅文献资料,提取其中精华,并将其引用到自己的论文中,这些过程都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
3 . 对EAP课程教学的建议
EAP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学生对EAP课程的适应性,师资力量和教材选用等,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加快我校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步伐,我们的教学改革更要与时俱进,本文基于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即普通班、提高班及拓展班所展开的问卷调查,笔者将分别提出不同建议:
3 . 1 对于普通班课程设置的建议
普通班的课程包括《综合英语》《文献阅读与翻译》《口语》和《学术论文写作》,前文中的图一与图二,显示普通班普遍觉得《口语》和《学术论文写作》这两门课很有用。在被问及“《英语文献阅读与翻译》课程对您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是否有帮助?”时,有的同学觉得作用小,还有的同学觉得这门课没有帮助,也就是说六成的学生觉得这门课对他们帮助小。调查显示,普通班中有的学生CET-6考试最高成绩不超过425分,也就是说有六成的学生不能通过六级英语考试。因此针对这部分英语基础差的学生,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保留《口语》和《学术论文写作》这两门课程。
(2)取消或减少《文献阅读与翻译》这门课程的课时。
(3)设置一定课时的六级考试培训或一些提高他们英语基础的课程。
3 . 2 对于提高班课程设置的建议
提高班的课程包括《文献阅读与翻译》《口语》和《学术论文写作》。调查显示,只有三成左右的学生觉得《文献阅读与翻译》和《学术论文写作》这两门课对他们课业有帮助。至于口语课,觉得帮助大的有,觉得帮助的小有,结果相差很小。因此针对这部分英语基础中等的学生,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口语课对于学生不可或缺,所以针对提高班的学生加大口语课难度。
(2)减少《文献阅读与翻译》和《学术论文写作》两门课的课时,可适当精简课程内容。
(3)针对提高班的英语水平增加既能提高英语基础又有些许难度的课程,如托福、雅思的课程。
3 . 3 对于拓展班课程设置的建议
提高班的课程包括《托福雅思训练》《口语》和《学术论文写作》。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觉得《口语》和《学术论文写作》这两门课作用较小。因此针对这部分英语基础好的学生,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精简《学术论文写作》的内容。
(2)增加《口语》课程难度并提高对于拓展班同学英语交流的要求,不仅要能无障碍交流,并且需要他们在交流时保持流利并减少语法错误。
4 . 结论与思考
在中国,EAP英语课程教学对于国内很多高校来说还是陌生的,但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与国的竞争不再是硬实力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我们一方面不断回顾过去在外语教学上的成果,累积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不断注入新的血液,与时俱进,以完善我们现有的教学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一波三折,从最初实用逐渐走向功利,四、六级英语考试制度的确立使功利主义达到极致(肖俊一,2013:150-152),其弊端日益凸显,并有从由本科生教育向研究生教育蔓延的趋势。
当代的研究生面对科学技术的国际化,他们中的大部分同学不是准备留学就是有出国工作的打算,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将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日常用语,他们更多的是要面对大量的英文讲座及课堂教学,而且还需要查阅和分析学术资料的能力,来完成学业。而江苏大学EAP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这种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语言各项技能的能力为目的,以语言学习的实用性为目标的教学方式,可以为高校英语教育提供借鉴。EAP是大学英语改革发展的一个方向,是大学英语基础教育阶段的延伸(韩金龙,2007:24-25)。江苏大学EAP教学的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为我校在大学英语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课程评估等方面提供了许多启示,尤其是在口语对话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目前,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只把英语作为一门普通的语言课程来学习,对学生的考核最终还是笔试成绩说了算。目前英语课程的学习只局限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法、单词和句型上,偶尔会涉及中英文化异同及文化冲突等方面,至于口语交流和批判性思维训练则几乎没有。笔者通过英语教学改革组对江苏大学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不同班级做的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觉得口语表达很难,尤其是对课堂发言,很多学生保持沉默,而他们的实际英语水平并不是差到张不了口,他们的不敢开口与这么多年的英语教育氛围有关,中国学生普遍缺乏一种学术文化意识,而这恰恰是目前EAP课程教学的研究兴趣,也就是研究语言运用能力、专业学习和学术意识三者之间的正确关系。西方的教育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越积极越好。而国内学生更习惯被动地听教师的教学,所以中式教育常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达到外语教学效果,在我校的研究生英语教学中,我们实施了EAP教学改革,培养他们的口头交流和自主学习、熟练运用外语的能力,促进英语语言各项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并希望能为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提供借鉴。虽然,我们的改革实施时间短,也存在些许问题,但是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反映不断地调整。
参考文献
韩金龙.EAP:大学英语改革与双语教学[J].高教探索,2007(6):24-25.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第7篇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English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举例】
[1]王xx.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xxxx,21(1):56-58. [2]夏xx.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xxxx(1):46-52.
[3]Heider,;[J].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xxxx,(3):62C67.
2.专著类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第8篇
[1]胡敏.基于阿米巴经营理念的财务成本管控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xx,40(20):119-120.
[2]谢建厂.大数据视角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策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xx,40(20):120-121.
[3]贾晓佳.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工作的影响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xx,40(20):122-123.
[4]贾红艳,杨书想.营改增后增值税税率调整对建筑业税负影响及应对措施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xx,40(20):124-125.
[5]张玉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问题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xx,40(20):147-150.
[6]赵霖昊.会计事务所行政处罚机制对审计质量影响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xx,40(21):178-179.
[7]薛晨冉,王帆.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收益质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xx,40(19):7-9.
[8]谭欣.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与成本粘性研究--基于市场化程度的调节作用[J].现代商贸工业,20xx,40(19):53-55.
[9]姚华建.论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J].现代商贸工业,20xx,40(19):95-96.
[10]李晓珊.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管理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xx,40(19):104-105.
[11]熊巧.战略差异、成本粘性与企业研发投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xx,40(19):115-117.
[12]黄淑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失效研究--以浦发银行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xx,40(19):120-121.
[13]王清君.论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J].现代商贸工业,20xx,40(19):183-184.
[14]刘志辉.我国建筑企业融资方式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xx,40(21):11-12.
[15]崔学贤,岳洋.研发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以长春长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xx,40(21):107-109.
[16]邓欣.“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预算管理改革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xx,40(21):119-121.
[17]陈永霞.奶牛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会计计量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xx,40(21):138-139.
[18]张倩.从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案看企业会计诚信问题[J].现代商贸工业,20xx,40(21):159-160.
[19]闫文婧,颜苏莉.股利政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西昌电力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xx,40(21):161-162.
[20]曹诗萌.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xx,40(21):172-173.
[21]沈炎方. 我国乡镇政府内部控制问题与改进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xx.
[22]董浩. 不同动因下杠杆收购模式及目标企业绩效[D].浙江工商大学,20xx.
[23]唐剑波.高校预算支出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智库时代,20xx(25):27+34.
[24]范卫东.论大数据时代财务会计如何向管理会计转型[J].智库时代,20xx(25):51+58.
[25]王丽.制造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xx(18):44-45.
[26]周琼.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及管理的相关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xx(18):46-47.
[27]王晓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xx(18):52-53.
[28]张永秀.县级基层单位会计成本管理中的'激励问题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xx(18):57-58.
[29]龙媛.浅析黄金珠宝加工行业成本管理及控制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xx(18):58-59.
[30]吴杨.公路工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xx(18):60-61.
[31]杨洁.钢铁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以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xx(18):79-80.
[32]姜玉华.“营改增”后建筑施工单位纳税筹划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xx(18):100-101.
[33]施心怡.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研究--以哈药股份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xx(18):118-121.
[34]韦望梅.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xx(18):141-142.
[35]刘霞.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xx(18):146-147.
[36]韩雪雁.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xx(18):149-150.
[37]袁小根.高速公路施工企业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xx(18):151-152.
[38]张艳红.关于深圳邮政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中国集体经济,20xx(18):152-153.
[39]杜晨光.浅析制药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xx(18):154-156.
[40]徐玉德,俞盛新,徐菲菲.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应用变迁及展望[J].会计之友,20xx(12):12-18.
[41]冷继波,杨舒惠.“互联网+”背景下业财融合管理会计框架研究[J].会计之友,20xx(12):19-23.
[42]唐建纲.二元结构理念下政府税务会计的嵌入与应用[J].会计之友,20xx(12):46-51.
[43]黄云梅,唐敏,尹佳佳.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J].(自然科学版),20xx,36(03):29-34.
[44]黄延霞.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电商企业物流成本核算[J/OL].商业经济研究,20xx(11):95-97[20xx-06-19]..
[45]苏宝金,雷光美,赵琦玮,张巍,_宸,蒋雨政.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xx(04):34-36.
[46]马航航.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xx(04):36-37.
[47]李优.电子商务类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统计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xx(04):46-48.
[48]唐建纲.二元结构理念下政府税务会计的嵌入与应用[J/OL].会计之友,20xx(12):46-51[20xx-06-19]..
[49]赵政,张敏.公平关切下总承包项目收益分配策略分析[J/OL].会计之友,20xx(12):94-99[20xx-06-19]..
[50]杨士英,王薛.新销售模式下的收入确认问题研究[J/OL].会计之友,20xx(12):139-143[20xx-06-19]..
[51]刘红梅.制造业小微企业财务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xx(16):71-72.
[52]_.浅谈火力发电企业环保成本的控制措施[J].中国市场,20xx(16):95-96.
[53]王培.加强企业会计诚信建设的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xx(16):98-99.
[54]张淑君.公立中学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J].中国市场,20xx(16):163-164.
[55]王元元.论制造业企业工程项目的预算控制[J].中国市场,20xx(17):91-92.
[56]谭金卉.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市场,20xx(17):110-111.
[57]欧阳剑宇.电力工程监理预算与成本控制管理[J].中国市场,20xx(17):118+127.
[58]袁彬.论医疗行业系统财务精细化管理实现途径[J].中国市场,20xx(17):119-120.
[59]邵芳.增值税改革下建筑施工企业纳税筹划探析[J].中国市场,20xx(17):138-139.
[60]范文红.提高医院餐饮成本核算的路径探究[J].中国市场,20xx(17):142-143.
[61]王卓.事业单位内控财务体系考评的问题探析[J].中国市场,20xx(17):144-145.
[62]王艺斐,王亚璐.绩效评价视角下村级财务代理记账问题探析[J].中国市场,20xx(17):147-148+152.
[63]李俊霞.事业单位报账会计的财务管理工作核心研究[J].中国市场,20xx(17):149-150.
[64]刘斌.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会计核算的影响[J].中国市场,20xx(17):155+164.
[65]方东.移动互联网金融支付模式下电商企业财务风险的探讨[J].中国市场,20xx(17):185-186.
[66]唐黎.大数据背景下政府部门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市场,20xx(17):191-192.
[67]生华,范若楠,安嘉琪,唐浩越.论营改增对建筑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智库时代,20xx(24):33-34.
[68]孟杰.会计制度改革对政府预算审计的影响分析[J].中国市场,20xx(18):53+55.
[69]胡倩倩.环境会计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xx(12):160-161.
[70]孙月.我国环境会计未来发展及推进措施[J].合作经济与科技,20xx(12):162-163.
[71]畅蓓.高校财务报销难成因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xx(12):190-192.
[72]彭亚文.建筑企业PPP项目财务管理探讨[J].中国市场,20xx(18):41-42.
[73]万会萍.中小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xx(18):45-46.
[74]林佳樱.汽车租赁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xx(18):58-59.
[75]李保祥.浅谈制造业企业资金管理[J].中国市场,20xx(18):60-61.
[76]陈慧.新能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xx(18):64-65.
[77]姜雅利.酒店业成本管控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xx(18):66-67.
[78]赵玉棠.中小学预算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xx(18):108-109.
[79]金英男.浅谈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xx(18):145-146.
[80]王晓婷.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xx(18):151-152.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第9篇
Traugott,[R].PaperpresentedattheEleven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glishHistoricalLinguistics,SantiagovdeCompostela,Spain,September2000.
崔希亮.事件情态和汉语的表态系统[R].第十二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湖南长沙,2002年4月.
2.论文集论文
Bybee,:AsymmetriesinTenseandAspectSystems[A].(ed.).PerspectivesonGrammaticalization[C].Amsterdam::235-254.
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A].文秋芳,王立非.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55-259.
3.网上文献
王岳川.当代传媒中的网络文化与电视批评[OL].
2004.(2005年11月18日读取)
4.专著
Bloomfield,[M].NewYork:Hol,1933.
吕叔湘,_熙.语法修辞讲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2.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译著
[M].;:Duckworth,1983.
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AGrammarofSpokenChinese)[M].丁邦新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68/1980.
6.编著/论文集
Giacalone,A.&(eds.).TheLimitsofGrammaticalization[C].Amsterdam:JohnBenjamins,1998.
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补语研究资料[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7.学位论文
Tabor,:AConnectionistModel[D].:StanfordUniversity,1994.
祖生利.元代白话碑文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
8.期刊论文
Bolinger,[J].Language,1965(4):555-573.
朱永生.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83-90.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9.词典
Hornby,’sDictionaryofCurrentEnglish(6thedition)[Z],:OUP,2000.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第10篇
0引言学术能力的培养是21世纪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学术能力主要包括学习专业理论、专业知识的认知能力,应用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以及探究学问过程中所具有的创新能力。研究生学术能力是衡量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生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专业领域内国际规则并在各领域内用英语直接参与国际交流的专业人才为目标。这一培养目标对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英语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提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术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学术能力是当今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关键。语言课程与交流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与外语学术能力的整合是研究生教育课程改革的理性选择。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的增加,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迫使我们对目前的研究生英语教学重新调整。制定与时俱进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课程体系及学分比重重新设置,剔除偏重人文性的教学内容,增加学术性和专业性题材的文章,把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满足各个不同起点水平学生的需要,改变单一性评价机制,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能力,真正达到英语学习促进专业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的目的。
1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现状教学大纲滞后陈旧,与本科大纲脱轨2003年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2007年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都将英语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听说等语言技能为重点。中国由“本土型国家”向“国际型国家”的转变,对外语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一直沿用1992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试行稿)》,此大纲与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相比,对词汇、听、说、读、写、译各技能的要求在定量与定性两方面都偏低,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主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生对英语能力的内在需要,也不能适应社会对研究生英语能力的外在要求。既不符合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实际,也没有体现高层次性。课程设置不均衡,学分比重不合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设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多数高校开设的必修课程包括以精读、听力为主的综合英语课程、以文学赏析、英美文化等人文素养为主的通识类课程和科技论文写作、国际会议交流英语等学术类课程。课程设置没有突出学术性和实用性,不能满足研究生学术能力和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英语课程学习的总学时中,基于学术能力的科技论文写作和国际会议交流英语课程占总学时的比重不超过20%,学术英语课程所占比重较低,不能最大程度提高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的效率。偏重人文性教学内容,缺少实践性和学术性以精读和听力为主的综合英语课程在词汇、语法、句子结构和语篇等方面进行精读课文的讲解,以阅读分析能力为主,费时低效。综合英语精读课文极少选取与研究生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或会议论文等题材内容,缺乏针对性。而文学赏析、英美文化、新闻英语等课程又都侧重于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知识,突出人文性,缺少专业性和学术性。这样培养出来的还是“继承型”、“积累型”学生多,“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少。缺少互动交流式和自主探究式学习,无法满足研究生个性化需求,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提高研究生学术能力所需要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教学评价单一,缺少综合性成绩评定研究生在读期间要求有两个学期的英语成绩,基本上每学期成绩都由期末一次性考试确定。有的学校还要求研究生参加英语学位考试。这种评价机制缺少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的整合,没有量化学生学术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能力,没有评估学生用英语开展研究中表现出来的团队沟通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种“一考定终身”评价体系导致研究生不重视课堂参与、交流和学习,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只要考试通过,上不上课不重要。这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师的教学态度。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
2调查研究调查工具本次调查对象为河北某高校2012级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攻读工学、理学、管理学、会计学、法学等不同专业,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进行,旨在了解研究生对英语教学现状的满意度、英语需求情况及对英语教学的建议等。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90份,最后回收有效问卷172份,有效回收率为。在参与调查的172人中,女性94人,占总样本的;男性78人,占总样本的。说明样本的性别比例趋于合理。从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来看, 的学生通过了四级考试,的学生通过了六级考试,说明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并未达到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标准。从全国统一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成绩来看,80分以上4人,占;70-79分10人,占;60-69分62人,占36%;50-59分的66人,占;40-49分29人,占。说明研究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但大多数学生成绩集中分布在50-70分之间调查结果与分析问卷题目分为教学现状、需求分析和教学建议等多个维度,以单选题、多选题、排序题等形式设计题目,旨在了解研究生对目前英语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及对学术英语的需求程度,从而构建基于学术能力的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TP耿延宏.tif,BP〗如上表所示,Q1关于研究生第一学期综合英语(精读、听力)的课程设置是否有必要的调查,表明的研究生认为有必要设置综合英语,尤其对新闻英语、英美文化、翻译等偏重人文性的课程较感兴趣(Q2)。通过访谈得知,研究生认为综合英语很必要的原因主要是其考虑出发点不同。有的是从兴趣的角度,有的是从个人能力的角度,有的是文科专业,有的是习惯了精读、听力等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纯粹为了获得学分以便顺利拿到硕士学位而选择了满意,这部分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从需求的角度,学生选择了学术英语(Q5)。Q3代表的“专业课老师或导师要求研究生读本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的数值为,说明研究生被要求用英语检索自己专业文献资料的比例越来越高。Q4代表的“研究生被要求用英语写摘要或论文”的数值为。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导师要求研究生用英语写论文。“在读研期间,你最想学习哪方面的英语?(Q5)”,的研究生选择学术英语或双语教学,只有的学生选择综合英语。由此可见,研究生对学术英语的学习需求是非常迫切的。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需要搜索和阅读本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或用英语写摘要和论文。从专业需求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研究生更需要学术英语。Q6代表的“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能否促进专业学习”的数值为,说明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与目前的课程设置相比,更有利于提高研究生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是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走出去”、“请进来”的学术交流机会不断增加,研究生必须掌握英语学术环境下的一些基本技能,以便能用英语开展他们专业工作,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
3基于学术能力的教学模式以通用学术英语为基础学术英语可分为通用学术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简称EGAP)和专门学术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s,简称ESAP)两种。通用学术英语的教学内容专业性不宜太强,教学重点是各学科英语中的共性东西,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是如何用语言来表达的,为专业学习做准备。在课程设置方面可开设学术英语口语、学术英语写作、国际会议交流英语、科技文献阅读、文献翻译实践等综合性学术英语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训练学生听英语专业课程和讲座、记笔记的能力、搜索和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撰写规范的学术论文和摘要的能力,进行科研成果汇报的演示陈述能力,以及参加学术讨论的能力等等。教材选取以通用人文类和通用科学类文章为主,即没有专业背景知识也能理解的科普性文章,如转基因食物、温室效应、计算机病毒等。这些教材内容适合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所组成的英语学习自然班的特点,也适合来自同一专业的学生组成一个班。采取任务式教学,让学生更多的“做”、“问”,整合语言学习与语言实践,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其学术交流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以专门学术英语为升华专门学术英语是针对某专业学科知识的英语教学。侧重特定学科(如医学、法律、工程等学科)的词汇语法、语篇体裁以及工作场所英语交流策略和技能的培养。各高等学校可根据学校和专业情况,开设如机械英语、电子英语、商贸英语等学科知识课程,教学内容有明显的专业词汇和知识内容的差异,如机械、电子类撰写实验报告、法律类撰写法律案件、商贸类撰写商业合同等。同时强调工作场所英语技能,如技术报告写作、会议陈述演示等。教学以专业交际和写作的英语技能为重点,将技能训练融入专业知识课程。同一专业的学生组成一个班,采取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强调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让学生在遵循真实性原则上自我设计、自作、自我评价。以专业英语为终极目标专业英语是全英文的专业课程。内容上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要求学生能听懂用英语讲述的专业课程和英语讲座,鼓励学生以组别形式进行专题报告,能够较为流利准确地就一般或专业性话题进行对话或讨论等,能够把英语熟练应用到所学专业领域,将语言驾驭能力和专业知识密切结合。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选取课程原版教材,由海归专业教师、具有很强英语能力的专业老师授课或聘请外籍教师。这一阶段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真正做到这一点,就能解决困扰学生多年的英语学习问题,如听全英文课程抓不住重点;阅读英语文献或原版教材速度慢;听英语讲座不敢参与讨论、提问题等。
4结语基于学术能力的英语教学模式是培养研究生从“学习英语”转向“用英语学习”,将理论知识、语言技能与科研方法等不同层面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强化研究生语言能力,拓展专业知识,从而提升其学术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志勇,崔雪娟.研究生学术能力:一个基于政策文本分析的理论框架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 (6):92-99.
[2]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 (4):306-308.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第11篇
小学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1]张海娟.针对小学英语高段教学中两级分化现象的研究策略[J].学周刊,2016,05:52.
[2]李艳文.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6,05:104.
[3]张盼静.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6,05:185.
[4]张婷婷.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6,08:63.
[5]石丽君.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6,08:123.
[6]张琦.小学英语有效教学途径的几点尝试与探索[J].学周刊,2016,08:178.
[7]骆北刚,陈伟娜.性别差异对小学英语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6,02:45-46+135.
[8]陈欢.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科教导刊(下旬),2016,01:130-131.
[9]刘顺利.小学英语歌谣情境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英语广场,2016,04:153-154.
[10]马毅新.让情感教育成为小学英语和谐课堂的催化剂[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06:123-125.
[11]彭熹.小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6,09:178-179.
[12]张婧.小学英语教育理论与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和应用的有效结合[J].电子测试,2016,07:165-166.
小学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1]刘珊珊.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107.
[2]邱菲菲.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J].学周刊,2016,17:154-155.
[3]易凤.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单词记忆方法[J].学周刊,2016,20:200-201.
[4]李文娜,梁付民.微信辅助小学英语教学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5:37-38.
[5]殷景芹.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5:47-48.
[6]顾诗月.也谈构建“生活化”的小学英语有效教学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4:207-208.
[7]林吉.探究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4:60.
[8]沈兰.兴趣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催化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4:61.
[9]谢洁红.农村小学新任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困惑[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04:36-38.
[10]王洋.小学英语教材话题适切性的现状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6,14:53-55.
小学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1]高敏.幼儿英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仲伟秀.幼儿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8.
[3][意大利]蒙台梭利.任代文主译校.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吴牧之.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双语教育网,2004.
[5][美国]乔姆斯基.乔姆斯基语言哲学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6]林泳海.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8]强海燕,赵琳,西格尔.幼儿英语浸入式教育活动[M].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9]哈默,田贵森.怎样教英语[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2.
[10]边静.TPR教学法在儿童英语学习中的运用[M].宿州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