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图片宽度高度 第1篇
关键词:钢结构,施工质量,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author according to many years' working experience, and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method is expounded, for reference.
Keywords: steel structure, construction quality, quality control
钢结构工程具有重轻、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大跨度、高耸、重载工程,如大跨度桥梁、展览馆、体育中心等。近年来,钢结构工程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大量的高层高耸钢结构、大跨钢结构建筑不断涌现[2]。但由于钢结构工程构件制作精度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结构的安全,如何在钢结构施工安装过程中控制工程质量已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经济、技术管理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土木业的总体技术与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并且施工方面的法律法规又相对滞后[4]。本文现对钢结构工程施工时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应用进行阐述,并详细分析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建立起钢结构网架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以此来保证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防止一些常见的质量缺陷,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一、钢结构工程质量问题分析
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钢结构在工程中应用逐步推广,钢结构生产质量管理逐渐完善,工程质量也越来越好。然而,国内钢结构生产安装厂家数量较多,产品良莠不齐,一些小型生产厂家未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进行生产安装,市场各方责任主体把关不严,导致钢结构工程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和工程建设事故的发生。
钢结构科技含量较高,无论是设计、制作和安装都要求严格精确,特别是大、中跨度的钢结构多用于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人员聚集很多,贵重设备与设施很多,故对结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要求更高。大量的理论分析、试验及几十年的工程实践经验说明,钢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极高的,这也是它在世界各国被长时间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
由于我国现代建筑都是以混凝土结构为主,从事建筑施工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混凝土结构比较熟悉,而对钢结构的制作和施工技术相对比较生疏。因此,应重视对建筑钢结构的专业培训,让一大批从事建筑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这对于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确保工程质量,发展钢结构事业,是非常紧迫的一项任务。
2.钢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及一般原因
钢结构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质量事故主要有这些形式:变形、倾斜、倒塌、钢度差、强度不足、屋面漏水、构件位移、失稳、材料撕裂等,从结构的生命周期而言,可分为建设阶段、正常使用阶段和老化阶段。
而多数质量问题主要出现在建设阶段。建设阶段的风险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违背建设施工程序; 2)地质勘探数据有误; 3)设计计算处理不当; 4)采购材料不符合要求; 5)施工与质量管理不完善; 6)气候环境影响。
由于钢结构施工过程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种预制化、装配化的施工过程,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出错。如: 1)对制作、加工精度、测量、定位、放线要求严格; 2)焊接工作量大; 3)钢结构安装的机械设备及技术要求高; 4)钢结构材料品种多、构件多,对物资、劳动力要求良好的组织供应,因此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作为建筑施工的主体,人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人为失误后果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引起施工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另一种是引起结构或构件不满足规程标准等质量问题,由此引起钢结构使用期的可靠性降低,增加成本消耗和事故发生概率。
正常使用阶段的风险主要来自非正常的外界活动,特别是自然和人为的损害;而老化阶段的风险则主要来自各种损伤的积累和正常抗力的减弱、丧失。
二、钢结构安装施工流程
钢结构安装是钢结构组装、吊装、调整、固定、涂漆、检验评定等施工阶段的全过程管理工作。这是实施施工合同、工程计划、施工技术计划、工程质量措施计划、安全技术措施及降低成本措施计划的关键阶段。钢结构工程质量好坏,除材料合格、制作精度高之外,还要依靠合理的安装施工流程。如图1所示为钢结构安装施工的规范流程,图1中省略了每一步过程后面的检验和校正,当质量满足规定的要求,进行下一步的施工。严格按照施工流程操作,对钢结构的施工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保障。
三、钢结构工程三阶段质量控制体系
钢结构三阶段质量控制特点是钢结构制作安装各个工序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是项目管理学提出的较新型质量控制理论,运用到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是我们最近的工作重点。三阶段质量控制主要指: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1.钢结构施工质量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其内涵包括两层意思: 1)强调质量目标的计划预控; 2)按质量计划进行质量活动前的准备工作状态控制。施工前预先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计划、制定施工组织和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作为一种行动方案进行部署;同时,确定施工中各环节质量控制的指标和标定办法。
2.钢结构施工质量事中控制
毕业论文图片宽度高度 第2篇
对于分辨率,一般杂志都会明确要求 dpi 在 300 以上,对不同的图片类型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彩图 ≥ 300 dpi,线条图 ≥ 1000 dpi,灰度图 ≥ 600 dpi。大部分期刊要求最低都是 300dpi 以上。Nature 对图片分辨率的最低要求就是 300 dpi(下图)。
毕业论文图片宽度高度 第3篇
关键词 钢结构设计原理 桥梁与渡河工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
随着钢桥和组合结构桥梁建设的不断增加,设计和施工单位急需大批熟练掌握桥梁钢结构设计和施工知识的专业人才。由于过去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本科阶段钢结构教学内容及教材侧重点与工业民用建筑专业无异,刚毕业的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很难适应桥梁钢结构方面的工作,导致桥梁钢结构专业人才短缺、质量不高。一方面,钢桥和组合结构桥梁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钢结构人才短缺,二者的矛盾造成了该领域就业空间广阔,并且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该空间还将不断扩展。①为了满足社会对钢桥和组合结构桥梁人才的需求,我校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方面也在不断进行改革。
1 教学内容
教材
目前,国内已有的《钢结构设计原理》教材,大多基于《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②编写,适合工业民用建筑专业的本科生进行学习。涉及公路桥涵、铁路桥梁的钢结构设计规范的《钢结构设计原理》教材极少,以至于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学生学习此类③④教材后,无法直接应用于钢桥和组合结构桥梁的钢结构构造与结构设计中。针对上述问题,我校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选用东南大学叶见曙教授编写的“结构设计原理”⑤第三版第四篇――钢结构。该书结合我国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进行编写,较好地解决了教材脱离规范的问题。此外,结合钢桥、组合结构桥梁参考书籍,在授课过程中紧紧围绕桥梁专业用钢结构构件的设计原理进行讲解,使学生工作后,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更快适应工作。
侧重点
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学生在进行“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学习之前,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等专业基础课都已经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在“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涉及到这部分的内容适当从简讲授,而增加更多针对桥梁钢结构的内容。例如在材料性能方面,将讲解的重点放在桥梁钢结构用钢材、高强钢绞线、桥梁钢结构用新材料如耐候钢、耐高温钢材等材料的性能方面,让学生了解现有桥梁用钢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这些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图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桥梁钢结构应用中,适当介绍索设计的内容,例如钢梁桥中的体外预应力索、斜拉桥中的拉索、悬索桥中的缆索等,以有助于学生学习后续的钢桥和组合结构桥梁课程,列出主要的参考文献,供学生在课余时间有选择地学习;桥梁钢结构尤其是铁路桥,由于受到动荷载的影响,钢结构焊接的疲劳问题不容忽视,在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中必须补充疲劳设计的相应内容。为拓展学生的就业面,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适当增加工业民用建筑用钢结构设计原理的知识,对其所用规范进行介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 教学方法
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应该既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同时不断启发学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逐步培养出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这种学习方法的传授,使学生既能掌握书本知识,又能不断创新进取,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理论教学
针对学生对图片或视频信息的兴趣浓厚,对单纯的数字或者文字兴味索然的现实情况,对抽象的理论问题,用动画或搜集实际工程中的图片,以幻灯片或视频形式播放给学生,让学生以娱乐的方式掌握知识。例如,钢结构的连接和破坏问题,每一项钢结构的破坏或失稳现象都通过图片展现,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机理问题,诱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该节课程教授的重点,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图片或视频的应用,还能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的感性认识。
但对于计算原理和公式,一定要用板书演示其推导过程,让学生的思路紧随教师的演示,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消化计算原理,提高教学效率。在计算理论讲解完成后,结合工程应用,介绍实际桥梁钢结构的细部处理及节点构造措施,让学生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掌握工程中处理具体问题的方法。
采用习题课、讨论课的方式,对学生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点评解题过程中的易错点和答题错误的原因。在讲解和讨论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规范解题步骤,总结解题技巧,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同时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现场教学
在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讲授过程中,多媒体、板书等多种手段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但对于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来说,仅有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尽管有多媒体作为教学工具,但毕竟还是图片或短暂影片,学生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钢结构的概念,对钢结构的感性认识依旧不够具体深刻。在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理论教学学习期间或结束后,充分利用学校周围已建或在建钢桥与组合结构桥梁,进行现场参观、学习,便于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接轨”,有选择性地带学生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教学实践很有必要。在进入现场之前,负责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师,需要事先向学生讲解工地现场实践中所涉及的系统知识。安排好班级分组与带队教师,特别强调实习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与组织纪律问题。在施工现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真实的螺栓、焊缝、纵向和横向的加劲肋,辨别现实构件中的受拉构件、受压构件、受弯构件或压弯构件、拉弯构件,观察构件的现场连接拼装。请施工单位负责人讲解施工现场钢结构的基本概况,采用的施工方法,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安全保障措施,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案等。现场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认真聆听讲解,将书本上的图纸和现场的实体结构充分比对,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同时,结合工程技术人员的讲解,学习工程中处理具体问题的方法,真正达到现场教学的目的。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分为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两部分。学生在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学习过程中,如果对某个问题有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可以通过参与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提出自己的研究课题。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制作钢结构实验模型,通过实验结果验证自己的想法或发现自己提出的方案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课程设计,有助于帮助学生系统地应用理论课程学习到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但以往的课程设计都是在理论课讲授完毕后进行,设计效果不佳。为了改善课程设计效果,打破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的严格界限,将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同步进行。⑥在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开始上课之时,就给定课程设计题目,随着授课进度的深入,让学生以长期大作业的方式分步骤完成。这样,在理论授课过程中,学生随时可以针对课程设计的内容进行提问,并能得到及时解答,课程设计周学生只需整理计算书、绘制图纸。这样,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掌握钢结构设计原理的各项设计环节内容,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3 考核方式
在对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成果进行考核时,如果仅仅通过期中、期末的考试结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显然将会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准确的。在钢结构设计原理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考核形式,例如随堂测验,课堂提问,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针对钢结构设计中存在的某一问题,让学生提交研究报告等方式进行考核。对学生的日常测验,也可以采用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的形式,或者把一次测验拆分为多次小的测验,这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降低一次考试所带来的偶然性。传统的考试方法大多偏重对知识的记忆,形式单一,难以客观、全面地评价教学效果,也难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桥梁与渡河工程的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考试,借鉴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的考试模式,在考卷中,可能涉及到的全部公式均给出,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此外,可考虑“半开卷”考试,允许学生将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事先书写在一张A4纸上,考试时允许查看,考后随试卷上交。这样,学生对自己认为的重点进行总结,通过总结内容的实用性,可反映学生对课程重点的把控。
4 结语
针对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学生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1)选用《结构设计原理》教材,并结合钢桥和组合结构桥梁相关参考书籍,已学过的内容适当从简讲授,紧紧围绕桥梁专业用钢结构构件的设计原理进行讲解。(2)对抽象的理论问题,用动画或搜集实际工程中的图片,以幻灯片或视频形式进行播放;但对于计算原理和公式,一定用板书演示推导过程;采用习题课、讨论课的方式,点评解题过程中的易错点,总结解题技巧。(3)在理论课学习期间,充分利用学校周围已建或在建钢与组合结构桥梁,进行现场参观、学习。(4)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同步进行,进行大学生创新实验。(5)考核中,借鉴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的考试模式,给出考卷中可能涉及到的全部公式;也可考虑“半开卷”考试。
① 苏庆田,吴冲.钢与组合结构桥梁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4):37-40.
② 钢结构设计规范[S].GB50017-2003.
③ 陈绍蕃.钢结构[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3.
④ 彭伟.钢结构设计原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毕业论文图片宽度高度 第4篇
关键词:海洋钢结构;施工设计;新工艺
DOI:
0 引言
因为海洋钢结构所使用的环境是海洋,较陆地环境更为恶劣与控制,因为其施工设计的要求也要高于普通的陆地钢结构。目前我国较为常用的海洋钢结构主要是桩基导管架型平台,其结构设计是在陆地钢建筑的基础上进行调试、改进的。海洋钢结构的是海洋油气开采的重要基础,其施工设计质量自然是重中之重。为了保证海洋钢结构质量的同时,其施工效率也开始成为企业重视的要点,新技术的使用也开始被逐步使用。
1 钢结构施工设计的现状与内容
目前海洋钢结构的施工设计主要以绘制施工所需要的现场施工设计图纸、施工工艺方案、所需要材料及相关的文件[1]。现场施工设计图纸是在按照规范的设计技术规格书所绘制的钢结构施工设计图,并根据施工现场环境对其进行修改,使之能够完全用于现场施工的设计图纸。其内容主要为底钢结构的细化与杆件编号的,帮助施工人员更好的施工的钢结构。
组块建筑程序是钢结构的施工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它阐明了组块结构从材料、焊接、涂装及检验的各个环节的施工,并给整个钢结构的施工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文件。该文件类似与施工工艺的考察文件,证明了其施工工艺的可操作性。该程序不对施工工艺产生直接影响,而是作为证明材料存在。
总体建造方案是对组块建造过程的完整规划,其内容包括总体建造方案的规范书、施工技术要求及流程、现场环境、整个建造的流程与施工环节以、各结构的布置图及相关的材料或文件清单。总体建造方案类似于海洋钢结构的完整企划书,其中详细阐述了施工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与要素。
从上文可以看出,现有的施工设计主要将重点放在具体的设计图纸、方案与规划程序方面,重视各类的文件与相关规范制度。结构设计工作的重复性大,使得整体设计工作的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开采的逐步深入,对钢结构的施工设计效率也有了很大的需求。如何简化不必要、重复的工作程序,最大限度的发挥设计图纸与规划方案的效用,以有效提升其整体的施工效率,是新工艺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2 钢结构施工设计的新工艺
钢结构设计图纸可变为对具体的零件或构件设计图,直接发到相应的施工单位,让施工人员将其作为参考资料进行施工。这是将整体化为部分的过程。通过对零件、配件机构件的详细设计,以此来保证钢结构的整体设计,并减少了不必要设计方案,如水平预制方案。
将钢结构施工设计所需要的、关于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的方案全部规划编制成统一的建造技术规范方案,参考相关的行业标准、规范制度及其发展,整齐规范的列入到同一本方案中,使之成为整个施工工程的重要的标准。这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通过整齐划一的制定规范,以减少多余的设计方案,如划线方案或卷管程序等。
将整个钢结构的施工设计制定成一个完整的方案书,其中详细制定了整体钢结构的施工技术要求与规范,并将其相关结构施工的要求与规范编入中,对整个设计工程起到总体概括与指明方向的作用。
3 新工艺在钢结构施工设计中的应用
总装配图
总装配图主要是对工程整体施工规范与要求进行阐述,让施工人员对钢结构的整体施工过程及设计方案有一个整体概念,以有效保证对零部件设计规范。随后再在总装配图后面增加各装配图、构建图、零件图与单件图,以控制整个施工设计的过程与节奏。
装配图
装配图是对结构中的构建与零件组装的参照方案。配件图需要详细的阐述各个零部件的组织过程与程序,并且其中的杆件号必须与其他零部件图纸中的相同。装配图中主要是对甲板整体、吊机立柱平台、防火墙及挡风墙等结构进行详细的阐述。
零件图
零件图顾名思义就是对结构中每个零件的结构、形式、规格等进行具体的阐述。通过对结构中需要使用到的零件进行统一的规范与描述,是整个施工设计质量的基础保证。文中所谓的零件图主要针对加强筋板、盲板等钢管中的零部件。所有的图纸都必须按照原始比例绘制,并在旁边详细的注明杆件号、材质、数量、规格等信息,并与其他图纸中的信息相同,不能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在图纸的最后要附上完整的零件清单,以车间工人能够之间进行制作加工,而不需要先制作样品进行比较讨论。详细具体的零件图能有效提升车间工人的工作效率,规范了零部件的使用标准。
构件图
构件图可以看作是对零件图的补充。构件图将单个部件组合过程具体展现的图纸。在构件图中,需要表明杆件号、使用材料、构件规格与所需要的数量,杆件号必须与其他图纸中的相同。图中主要阐述主要结构预制与相关节点及附属结构与相关节点的详细信息。主要结构主要包括水平片、甲板片;附属结构主要有吊机支架、火炬臂、楼梯、栏杆等。
单件图
单件图可以认为是构架的补充与延伸,主要可分为钢管单件图与组合梁单件图。组合梁单件图详细表现了各钢板之间拼接的工艺、形式及钢板的具体规格、形状和数量。单件图是施工设计、施工检验的重要工具,对保证整个施工方案的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4 结论
海洋钢结构的施工中,不仅要重视其质量,也要重视效率、新工艺主要是针对传统工艺中设计重复、程序繁琐等问题,通过制定总装配图,与详细的零件图、配件图、构建图与单件图,逐步建立施工细节及程序的标准与规范,让施工工人能够直接施工,而不必浪费过多的时间在图纸设计、参照行业惯例及研究样品讨论具体施工程序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