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生活小论文五年级 第1篇
算起来,我学数学已经有三、四年了。虽然我学得不算是太好,但也总结了一些学习心得,相信这些思和得,一定会对我们学好数学有一定帮助的。
首先,学习数学要多翻翻课本,课本上全都是我们最基本的题目,可以让我们学得更扎实。有一次,我因为拿到题目就做,结果没把取基本的东西搞懂,结果错得很多,反倒是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其次,我们要有一股不怕难、不怕问的精神。记得上次考试,我考得不是很好。在订正的时候,我因为怕老师批评,结果在底下自己闷头做,结果订正了五、六遍,可还是不对。最终,老师都被我搞得有点头大了,虽然她脸上没有表现出来,可我自己都觉得难为情了,结果,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终于弄懂了这题的来龙去脉。正是这一次,我意识到了,不懂就多问的好处。还有,要不怕难,越是难的题弄明白了,再反过来做简单的题就轻而易举了。这就象是人挑担一样,挑了50斤的担子,再回过头来挑30斤时,就会感觉轻松自如了。
最后,要不怕错。上课要多举手,不要怕错就不敢举手,因为在错了以后才会加深印象的,以后就不会再错了。
说了一些我的心得,最最重要的就是要去具体地实践。说大道理谁都会,但真正做到却很难。包括总结以上心得的我,都不是时时都能做到的。所以请大家和我一起行动起来,相信一定能学好数学这门课的。
数学与生活小论文五年级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图形的一门学科,它具有基础性和人文性。数学是知识海洋中一颗璀灿的明珠,它有助于启迪智慧,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我是小小数学迷”数学节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关心环境,关心社会,去获取和发现新的知识,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数学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形式多样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设计手抄报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
3.进行数学小论文的评比,促使促进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学会用理性的思维来研究问题,进而展示学社的数学才能,体验数学的价值。
4.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切身体会到数学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激起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形成校园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参与对象:
全体学生及数学教师
五、活动安排:
1.一本课外书
阅读数学家的故事,汲取数学家的智慧和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促使学生爱上数学,逐渐形成理性精神。阅读数学家或者数学科普作家的书籍,如李毓佩、谈祥柏的书籍,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并进行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然后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开展读书交流会。
2.一份手抄报
教师首先在内容选择和版面设计上进行指导;然后采用小组合作或者个人独立的方式进行手抄报的`设计;其次在学生完成之后,教师组织展评,并评出一(2人)、二(3人)、三等奖(5人);最后挑选出最精美的手抄报进行张贴展示。
3.一则小论文
让学生留意身边的数学问题,关注一道问题的解决,实现解题方案的多元,写一篇数学日记。教师在学生原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加工、润色,让学生二次作文,形成较为成功的小论文。每班上交5到10篇数学小论文,形成《数学未来星》的小册子。
4.一次小竞赛
我们利用学生“好动”“好胜”的心理,结合本学期的数学学习内容,设计一些具有生活情境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
根据学生在四方面的综合表现,评选出“XX年度明道数学之星”颁发证书和奖品。
数学与生活小论文五年级 第3篇
我们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为,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得到数学的原型,我们学生粥时的身边蕴藏着许多熟悉的数学知识,比如说,上街买东西时要用到加减法,装潢新房屋时,总是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是从生活中产生的,那些可都是数学的“活“教材呀!
以前,同学们学数学知识都是生搬硬套,直接把那些知识从书本上搬到脑子里,很少会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可是此刻跟以前可大不相同,同学们都学会了把数学运用到生活中。例如,我有一次到同学家去玩,可同学独自一人在家,大清早的,我们都饿了,于是,同学跑进厨房,自我开始做早饭了。一开始,那个同学先把米淘好放进锅里,然后开始煮粥。再利用煮粥的时间来烙三张饼,他先把第一张和第二张饼放进锅内;一分钟后,他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过来;再烙一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他取出来,把第二张饼的反面放进锅里,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只需要三分钟,三张饼就烙好了,煮粥的剩余时间他就能够做些别的菜了。如果,他在煮不去做别的事,那他不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吗?那他不亏大了呀!所以说,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
同学们,让我们一齐去探索数学中的奥秘,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吧!
数学与生活小论文五年级 第4篇
这一天,我和妹妹一起去商场买衣服。商场里的东西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哇!这五颜六色的东西太好看了!”刚走进商场,妹妹就拉着我走进一家布料摊,她一眼就看中了一条50米长的粉色布料,她刚要买,我就拦住了她。“在你买之前,先考你一道数学题。”“哼,尽管放马过来吧!”妹妹自信满满,“做一套衣服,需要用布米,这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你的衣服?”“呵呵,这太简单了,50÷。77……,把27。77四舍五入是28,可以做28套!”我摇了摇头,“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因为做27套衣服后还剩1。4米布,多余的布不够做一套衣服,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去尾法’。”妹妹听了我的解说后,恍然大悟。
我们把50米布拿到裁缝店后做了27套衣服,这一天,我和妹妹一起去拿衣服,裁缝店老板把27套衣服给我们检验后,妹妹十分满意,老板正要把衣服装进袋子里时,我阻止了她,问妹妹:“每个大袋子里最多可以装4套衣服,这27套衣服至少要用几个大袋子?”“啊,这种题目对于我来说,小菜一碟。27÷4=6(个)……3(套)采用去尾法,取近似数,要用6个大袋子!”我笑了笑:“这里不能用去尾法,因为6个袋子用完后还剩3套衣服,这3套衣服也需要装一套,所以还需要一个大袋子,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进一法’。”妹妹拍着脑袋直点头。
我补充说,求商的近似数一般有三种方法:
一、四舍五入法,这是最常见的求近似数的方法。
二、进一法,不管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都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
三、去尾法,即不管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都应舍去,具体使用哪种方法取近似数要看实际需要,一般求需要多少个油瓶、多少个袋子、多少辆汽车、多少条船等,要用进一法,而求能买多少东西,能做多少套衣服,能分给多少个人等,要用去尾法。妹妹听了我的话说:“我以后一定会分清楚他们的用法,用适当的方法解题,不会胡乱瞎用了。”
数学与生活小论文五年级 第5篇
哭鼻子的数学老师在五年级开学的'第一节数学课上,我们认识了一位有趣的数学老师,在她的课堂上你总能听到一阵阵的欢声笑语,可她一发脾气就像老虎下山的情景。
不过说也奇怪,一天早上,我们准备上数学课时,屋子里乱哄哄的,有的人在玩游戏,有的人还在看课外书,甚至还有人打闹直到数学老师进班后我们还在不停的说。但那一天,数学老师并没有大发雷霆,也许是她太伤心了吧,我们的数学老师竟然哭了起来,这个场面把我们全班都镇住了,虽然那一天没上成数学课,但我从中领悟到了不少道理。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数学老师以及其它课的老师都在我们身上付出了很多心血,不过最突出的要数数学老师了,在那一天,数学老师和我们谈了一节课的心,时候我也发现数学老师真是用心良苦哇!在我们上课时,数学老师把一个个的知识都讲得有声有色,还编出许许多多爆笑连连的动画故事,生怕我们记不住
可就是这一个受我们喜爱的老师被我们惹哭了,想起来就令人感到惭愧。可数学老师却不把这件事常常挂在心头,过了一天,她的心情又转阴为晴,讲课还是像以往那么生动多彩可这却是我更加难过。
从这件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数学老师对我们的关爱,我喜欢我们这个哭鼻子的数学老师。
数学与生活小论文五年级 第6篇
他戴着一幅眼镜,高高的鼻梁,大大的嘴巴,一副博士样。他就是我们班的数学家徐振,他不仅聪明而且好学。什么?你不信,我就给你说说吧。
一天中午,我来到学校,看到徐振在位子上画呀,算呀。我走过去看到他在纸上写20元等于多少,21元等于多少?其它的同学在他身边有的玩键子,有的跳绳,玩得热火朝天。他看都不看一眼。我走过去问:你在算什么?他还是在算,在写。我在他耳边又大叫着问:你在算什么?这回他慢慢的'抬起头来,问:什么?我晕!
还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布置了几道奥数题,只见同学们有的东张西望,想从别人那儿得到答案,有的盯着黑板,愁眉苦脸,有的看着老师,希望老师加以提示,只见徐振紧锁眉头,不停地写算。老师在同学中走来走去,可一连几个答案也没让老师满意。这时,徐振举起了手。老师走了过去,脸上露出了微笑,因为徐振做的不但全对而且非常简便,老师当场表扬了他,而他却又埋头计算着,过了一会儿,只见徐振站起来说:老师,这题还有更简便的方法。老师让他说出来。听得老师连连点头,眉开眼笑。
这回你相信了吧!称他为数学家可是名副其实吧!他是那么聪明,有时那么好学。
数学与生活小论文五年级 第7篇
清明节期间,我们一家人来到了服装店。
首先,我们先去给爸爸买衣服,爸爸挑了一件他特别喜欢的衣服。正好清明节特价打八折。爸爸问我,一件衣服的价钱是150元,打八折相当于衣服的价钱乘以,你知道一件衣服多少钱吗?我想:150×,不如用150÷10=15,×10=8,再相乘,15×8=120元,结果得120元,我高兴得对爸爸说:“是120元!”爸爸问:“为什么呢?”我便把问题解答的过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对,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10,150×8=1200,再点上一位小数点就成了120.”
买完衣服,我们就来到了地上超市,爸爸对我说:“商店奶制品正在做促销活动,买二赠一,如果买两箱,相当于打几折呢?”我说:“让我算一算。”我想半天也想不出来,只好问爸爸,爸爸是这样解答的:“买二赠一就是花两箱牛奶的钱买三箱的牛奶。一箱50元就相当于花100元的钱买了150元的牛奶,那拿100÷150就相当打的.折数,100÷150等于,结果在到7折之间,你明白了吗?”我说:“噢,原来是这样的,我现在明白了!”
在回家的途中,我也发出了许多生活中的数学,例如:楼层的高度,廓的面积,太阳能的容水量,国旗的精确度等等一些问题和发现!
这就是我在生活中的数学发现,我相信,还有更多的数学问题在前方等待着。
数学与生活小论文五年级 第8篇
中午时分,我吃完了午饭,闲着没事做,便拿起了一本名叫《尖子生题库》的书。翻开负数的这一章,看了一下前面的讲解,又翻到了习题部分去做习题。我先看了一下习题,内容虽然多,但很容易。心想:”嗨!这也叫做《尖子生题库》呀,这么容易,我闭着眼睛也能把它全作对。”
于是,我开始做题了,填空题,判断题,我不一会儿就作了两页。到应用题了,我以为会难一些便认真地看了题,一点儿也不难,刷刷,两三下我就写得只剩下一道应用题了。 草地看了一下题容易容易,不对,不是已经给了速度吗?那这个“+15”和“—15”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我思来想去,这简直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啊,我又看了看题,还是不会。这时,我想到了在一本书中看到的一个公式,好像对于这道题刚好对上。我便急忙去把我买的所有关于数学的工具书都翻了出来,找呀找,怎么没有呢?我明明在书上看到这一个公式的`,怎么会找不到。事实就是事实,我便翻了翻后面的答案:200÷(35+15)+200÷(35-15)=14小时,为什么用200除以35呢?这时行程问题中的,我便拿起《小学毕业总复习》这本书,翻到有关于行程问题的这一页,里面有一个公式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它是用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这些加十五和减十五是加减法而不是正负号。
数学题真是需要认真的读和仔细的去理解呀!
数学与生活小论文五年级 第9篇
年底和年初,许多大型商场都在打折。“购物迷”——妈妈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不,她今天带我去新世界购物了。
你一进入新世界,各种各样的商品就映入眼帘。不过最抢眼的还是大减价的广告标语,我妈带我进了一家女装专柜。我妈开始选衣服,我在闲逛的时候。突然,我看到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关60?”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60?什么意思?”妈妈一边挑衣服一边对我说。是百分比,1是100?那60?那是。整数乘以?结果将小于该整数。那个标志的'意思是乘以原价不打折?并获得新的价格。新价格比原价低,是打折!”“哦!“我考虑得很周到。我们继续购物,走进“贝拉维拉”品牌商店。这里的牌子上写着“五折”。我不明白。“五折”是什么意思?我问我妈:“‘五折’是什么意思?”“黛儿,你要学会融会贯通!打五折就是原价减去五十?“说到百分比,我就明白了!妈妈让我算算现在的价格。我把乘法口诀打在手上,算了半天。我妈笑着对我说:“于二,其实乘以就是除以2。这样可以快速计算出结果!_
今天真的受益匪浅。不仅获得物质上的满足(买衣服),还能提升知识,知道百分比,学会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