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毕业论文2000字 第1篇
【摘要】
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整理收集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儿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的儿科监护室的护理方法,观察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情绪变化。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有5例患儿出现焦虑、害怕、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其余患儿情绪平稳;对照组有17例患儿出现焦虑、害怕、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其余23例情绪平稳。观察者患儿情绪平稳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心理护理;重症监护室;儿科
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儿心智发育不成熟,在监护室治疗脱离父母的照顾会造成其心理的巨大负担,产生不安、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对治疗产生抵触感,依从性较差,严重者会拒绝治疗,影响其康复。心理护理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本院对重症监护室患儿加强心理护理,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20xx年12月――20xx年12月间收治的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每组各有患儿40例。其中对照组有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儿16例,年龄范围3个月-6岁,平均年龄±岁;观察者有男性患儿25例,有女性患儿15例,患儿年龄范围4个月-6岁,平均年龄±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本实验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且所有研究对象均由其监护人同意参与。
常规护理模式下存在问题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病情多较危,重护士工作繁忙儿、心理护理方面欠缺。加之患儿处于陌生的环境,与父母隔离,同时忍受侵入性操作、限制性治疗等,会造成患儿的`心理应激行为。具体如下:①焦虑恐惧情绪,缺乏安全感,表现为哭闹不止,烦躁不安,找父母等;②暴躁行为,输液打针时拳打脚踢护理人员;③依赖行为,清醒时必须要父母陪同;④心理抑郁,担心病情不能痊愈,心理负担过重。
研究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法对照组患儿接受儿科重症监护室常规护理方案,包括对症护理,健康宣教,告知患儿及其监护人合理饮食等等。
观察者护理方法观察者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要做好患儿父母的心理工作。父母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对患儿造成影响,影响患儿的康复。因此,护理人员要首先加强对患儿父母的心理干预。护士应该在患儿入院时就对其父母进行健康宣讲,态度要温和,向患儿家属讲解探视时间等具体事务,消除家长的忧虑感,增强其治疗信心。对于家长的询问要耐心解答,若家长情绪不稳定,护理人员要忍让在线,并联系医生向其详细解释,避免造成冲突。②对于昏迷或较小、无认知能力的患儿,护理人员要主动照顾,要神情和蔼,平易近人,杜绝护理工作的机械化。对待各种治疗药对有认知能力的患儿进行结算,提高其治疗信心,消除其紧张感和抵触感。避免或尽量减轻医疗操作给患儿带来的痛苦。③若患儿出现分离性焦虑,护理人员要给予身体上的抚摸、搂抱等,以此来缓解患儿焦虑的_心情。在患儿病情许可的条件下,给患儿带来其喜欢的玩具有助于患儿分散注意力,平缓焦虑情绪。抚摸接触可以安慰疼痛,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减少哭闹,提高免疫力。对于年级稍大的患儿,我们要向其解释治疗的必要性,要加强沟通交流,消除陌生感和不安感,增强患儿对痊愈的信心。对于暴躁倾向的患儿,护理人员要加以忍耐,不能出现不耐烦倾向,以避免刺激患儿。护理人员应耐心解释,鼓舞患儿勇气,治疗后给予嘉奖表扬,降低抵触、增加治疗依从性。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害怕、抑郁、烦躁情况及焦虑情况,比较两组患儿情绪平稳率。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均以平均值±标准差(χ±s),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二、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后,观察者患儿有5例患儿出现焦虑、害怕、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其余患儿情绪平稳;对照组有17例患儿出现焦虑、害怕、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其余23例情绪平稳。观察者患儿情绪平稳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三、讨论
儿科重症监护室具有很明显的专科特色,收治患儿认知能力不完善,对父母依赖较大,而监护室无家属陪护病房,父母只能在探视时间进行探视,加之病痛、陌生环境、枯燥乏味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往往会造成患儿焦虑、不安、烦躁,严重者会产生抑郁,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患儿的心理护理干预至关重要。综上所述,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的情绪,有助于患儿康复。
参考文献:
[1]田勇丽,仇丽芳,宋静.浅谈儿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J].临床医药实践,20xx,21(8):615-617.
[2]李梅,朱敏.心理护理对急诊观察室患者的影响[J].当代医学,20xx,19(18):128-129.
[3]阎金苓,李旭.儿科重症监护中患儿家长心理护理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xx,11(11):2601.
[4]杜卓.心理护理在儿科应用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xx,3(8):177.
[5]张银瑞.心理护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的应用[J].河北医药,20xx,35(16):2533-2534.
护理学毕业论文2000字 第2篇
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科研能力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检验,是学生学习的阶段性成果的体现,如果没有前期教学的紧密配合就很难有高质量的文章。
加强护理研究课程与论文的紧密联系
目前在教学方法上《护理科研》课程仍以讲授为主,理论内容难与护理实践相结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仍是标准化考试,导致出现考试高分,论文低能的现象。建议在实习前一学期安排《护理研究》课程,采用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评价等与毕业论文紧密结合,派专任教师指导学生选题、科研没计、资料收集、统计分析、撰写论文。在课程结束时,每人完成l份开题报告及课题综述,既可作为该课程的考核成绩之一,也是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始,学生带着开题报告进入临床实习,开展课题研究,最终完成毕业论文。
将专业课程与论文的紧密联系
在前期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进行改革,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小组教学法、个别辅导、探究性学习、咨询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多接触临床,增加课间间习、课外实践、社会调查的机会。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专业、对社会的认R,并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内容上应补充介绍课题新进展、新观点,让学生带着问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3]。学生检索查阅中,一方面掌握了收集文献的方法,另一方面又自然而然地学习了专业论文的写作方法。教师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要求学生撰写课程论文、文献综述或实习报告。这些写作训练可以较早地培养学生的论文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增强重视程度,培养科研意识
作为专业教师,应意识到学生对科研的重视不是一门课、一次讲座就能提高的,而是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任课教师应结合专业课内容向学生介绍新进展、新知识、护理研究成功者的典型案例。指导学生阅读护理专业书籍、期刊,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每天定时对学生开放,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同,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科研意识。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学生逐渐认识到科研对护理专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加强论文指导,师生教学相长
由于师生双方对毕业论文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又分散在不同的实习地点,交流很不方便便,出现了学生不问、教师不管的现象。为此,采取学校与医院双向管理的模式,效果会更好。即学生在学校学习护理研究课程时,根据每个学生选题方向,确定1名学校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立题、科研设计、资料收集、撰写开题报告等,然后学生带着比较完善的开题报告进入临床实习,再由实习医院根据学生的选题确定1名临床护理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后期临床课题研究、计划的实施,保证在每个阶段都有教师指导。
加强管理,保证质量
为了缓解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繁忙的工作压力对撰写论文的影响,建议将毕业论文相关事宜安排到实习前的一学期,与护理研究课程同步进行选题和科研设计,此时学生兴趣大、热情高、精力足。在毕业实习计划中可专门安排2周的科研实习时间,实习医院根据计划进行安排,避免对其他实习内容的影响。了加强毕业论文管理,学院制定论文管理办法,并成立管理委员会,对毕业论文各阶段、各环节的实施情况进行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指导教师与学生能正常有序开展科研工作[4]。为了提高毕业论文教与学的水平,激发师生主观能动性,在毕业论文管理办法中制定激励手段和制约措施。在学生论文成绩考核中,包括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情况、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各个环节进行评分。对不合格的论文要求限期修改,否则不予毕业。对优秀论文给予学生及指导教师物质和精神奖励。
护理学毕业论文2000字 第3篇
气囊的作用:气囊的基本作用是防止漏气和误吸;对于气管切开无需机械通气的患者,如果自主气道保护能力好,可将气囊完全放气或更换为无气囊套管。
气囊充气方法与压力监测:不能采用根据经验判定充气的指触法给予气囊充气。
应使气囊充气后压力维持在25~30cmH20。可采用自动充气泵维持气囊压;无该装置时每隔6h重新手动量气囊压,每次测量时充气压力宜高于理想值2cmH20;应及时清理测压管内的积水。
囊上滞留物的清除:为预防VAP发生,应定期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尤其是气囊放气前。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可采用带声门下吸引的人工气道,宜进行间断吸引。
囊漏气试验评估上气道通畅度:气管插管拔出前宜采用气囊漏气试验评价上气道通畅度,阳性判断标准为:将气囊充气状态时和气囊放气后的呼气量进行对比,成人患者呼气量差值≤110ml,或呼气量差值与气囊充气时呼气量的比值≤15%。
护理学毕业论文2000字 第4篇
【摘要】
神经外科危重病人由于颅内病变抑制呼吸中枢、昏迷、全麻手术等导致病人咳嗽反射消失或咳痰无力。为保障病人呼吸道畅通,临床上为病人建立了工气道改善脑组织供氧。
【关键词】
神经外科;人工气道;护理
外科危重病人的急救和治疗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护有效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是争取救治时间,保障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确保各项治疗顺利实施的首要环节。人工气道是通过鼻腔或直接在上呼吸道置入导管而形成的呼吸通道;人工气道建立后,使部分上呼吸道的正常生理功能丧失。所以,人工气道的护理就成为呼吸机治疗中很重要的环节,人工气道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机械通气的疗效。
1、气囊的管理
气囊的作用:气囊的基本作用是防止漏气和误吸;对于气管切开无需机械通气的患者,如果自主气道保护能力好,可将气囊完全放气或更换为无气囊套管。
气囊充气方法与压力监测:不能采用根据经验判定充气的指触法给予气囊充气。
应使气囊充气后压力维持在25~30cmH20。可采用自动充气泵维持气囊压;无该装置时每隔6h重新手动量气囊压,每次测量时充气压力宜高于理想值2cmH20;应及时清理测压管内的积水。
囊上滞留物的清除:为预防VAP发生,应定期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尤其是气囊放气前。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可采用带声门下吸引的人工气道,宜进行间断吸引。
囊漏气试验评估上气道通畅度:气管插管拔出前宜采用气囊漏气试验评价上气道通畅度,阳性判断标准为:将气囊充气状态时和气囊放气后的呼气量进行对比,成人患者呼气量差值≤110ml,或呼气量差值与气囊充气时呼气量的比值≤15%。
2、气道湿化
湿化的前提是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液体入量随病情不同而不同,机械通气时,液体入量保持每天2500~3000ml。按照不同的湿化策略将人工气道的湿化分为如下几类:
湿纱布覆盖法
用无菌生理盐水湿纱布直接覆盖于人工气道的方式,存在误区。研究认为湿纱布应做成罩状.置于距人工气道口一定距离,湿化充分又不会减少有效通气面积,且吸痰时不必反复取走湿纱布而减少污染。
间断推注法
临床常每1~2h向气道内滴入湿化液3~5ml。吸痰前后再滴3~5ml。当一定量的湿化液滴入气管时.对于存在咳嗽反射的病人易引起刺激性咳嗽,而出现不良反应。输液管持续滴注湿化法.明显优于间断推注湿化法。因其收费较高且微量泵每次只能输50m1.需反复配制,而制约其在临床广泛使用。输液泵持续滴注湿化气道的原理与微量注射泵相同。能够在匀地向人工气道内滴入湿化液,少人工气道并发症,并可在l~500ml范围内选择滴注速度与应用微量注射泵相比可减少工作量和材料消耗。
雾化吸人法
通常每4~6h1次,每次15~20min。以生理盐水20ml,糜蛋白酶4000U,庆大霉素8万U配成湿化液,行气道内雾化吸入,3次/d、15min/次。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率。使用时适当降低通气频率,增加吸气时间,使雾化效果更好。于脑外科重症患者,采用24h持续雾化吸入湿化气道,亦可预防和消除由于昏迷、咳嗽反射减弱造成痰液附着管壁。
直接喷雾湿化法
将喉头喷雾器对准套管口处,按压气囊45次,将湿化液直接喷到气管内。这种方法能使湿化液进入气管分叉处甚至更深的部位,充分湿化气道。
人工鼻的应用
人工鼻以其高效的加温湿化作用,在我国已逐渐被使用。它是由吸水材料及亲水化合物构成.当气体呼出时,呼出气内的热水被人工鼻保留下来,当气体通过人工鼻进入气道时,热水重新进入气管内,保证气道获得有效、适当的温湿化。
3、有效吸痰
引负压要求:美国呼吸治疗协会2004年提出成人适合的负压范围~.吸痰吸引负压波动范围较大,应注意气道湿化及吸痰过程中患者的反应,以此为依据来选择合适的吸引负压。
痰注意事项:应用呼吸机病人吸痰前后提高吸氧浓度2min,即按100%纯氧或智能吸痰操作键,避免吸痰时发生严重的低氧血症。吸痰操作要柔、准、稳、快。吸引时间小于15s.注意无菌操作,避免造成肺部感染,抽吸过口鼻腔分泌物的吸痰管决不可再吸气道内分泌物。
吸痰方法:开放式和密闭式2种,而密闭式吸痰的安全性更高,因此广泛用于严重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
4、预防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以先气道后口腔为原则,吸痰时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相对固定。
上呼吸机的病人有条件可采用封闭式吸痰管,护理操作应采用一次性医疗用品,每次吸痰后应立即更换,湿化液每日配置更新。
体位护理:病人进食后应给予30度~45度半卧位,防止误呼吸反流。长期卧床病人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应给予翻身叩背(方法为:五指并拢,向掌心微弯曲,呈空心掌,从肺底到肺尖,从肺外侧到肺内侧适度叩背);特别是在吸痰前应翻身叩背,可使痰液易于吸出。有条件者可应用机械辅助排痰。
呼吸机的管理:上呼吸机的病人应及时清理呼吸机管路中的积水,防止管路中冷凝水的细菌繁殖,并返流至下呼吸道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每星期更换呼吸机管道及湿化装置。
口腔护理:做口腔护理时,应以保持口腔清洁为原则,根据口腔的pH值选择适宜溶液进行清洗。如:pH值呈碱性时可选用2%~3%硼酸溶液;pH值呈酸性时选用2%的碳酸氢钠;pH值呈中性时选用1%-3%过氧化钠。同时必须在气囊充气情况下进行,以防误吸。
小结
人工气道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病人治疗的效果,以及是否能够早日康复。这需要有关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要以“待气管如血管”的态度严格认真完成各项医疗护理工作,减少可避免性并发症的发生。不但为病人减轻了痛苦,减少了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为了抢救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降低了死亡率,促进了早日康复,取得了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施毅,陈正堂.现代呼吸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
[2]李有莲,郭搂英.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护理相关因素的监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2):141.
[3]贵艳玲,胡俊玲,邵静.喷射雾化器持续雾化对气管切开气道湿化作用的研究[J].医学信息.内外科版,2009,22(3):227
护理学毕业论文2000字 第5篇
湿化的前提是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液体入量随病情不同而不同,机械通气时,液体入量保持每天2500~3000ml。按照不同的湿化策略将人工气道的湿化分为如下几类:
湿纱布覆盖法
用无菌生理盐水湿纱布直接覆盖于人工气道的方式,存在误区。研究认为湿纱布应做成罩状.置于距人工气道口一定距离,湿化充分又不会减少有效通气面积,且吸痰时不必反复取走湿纱布而减少污染。
间断推注法
临床常每1~2h向气道内滴入湿化液3~5ml。吸痰前后再滴3~5ml。当一定量的湿化液滴入气管时.对于存在咳嗽反射的病人易引起刺激性咳嗽,而出现不良反应。输液管持续滴注湿化法.明显优于间断推注湿化法。因其收费较高且微量泵每次只能输50m1.需反复配制,而制约其在临床广泛使用。输液泵持续滴注湿化气道的原理与微量注射泵相同。能够在匀地向人工气道内滴入湿化液,少人工气道并发症,并可在l~500ml范围内选择滴注速度与应用微量注射泵相比可减少工作量和材料消耗。
雾化吸人法
通常每4~6h1次,每次15~20min。以生理盐水20ml,糜蛋白酶4000U,庆大霉素8万U配成湿化液,行气道内雾化吸入,3次/d、15min/次。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率。使用时适当降低通气频率,增加吸气时间,使雾化效果更好。于脑外科重症患者,采用24h持续雾化吸入湿化气道,亦可预防和消除由于昏迷、咳嗽反射减弱造成痰液附着管壁。
直接喷雾湿化法
将喉头喷雾器对准套管口处,按压气囊45次,将湿化液直接喷到气管内。这种方法能使湿化液进入气管分叉处甚至更深的部位,充分湿化气道。
人工鼻的应用
人工鼻以其高效的加温湿化作用,在我国已逐渐被使用。它是由吸水材料及亲水化合物构成.当气体呼出时,呼出气内的热水被人工鼻保留下来,当气体通过人工鼻进入气道时,热水重新进入气管内,保证气道获得有效、适当的温湿化。
护理学毕业论文2000字 第6篇
个人基本修养
有修养的人总是会受到别人的尊重,修养是可以从语言、举止和个人形象上反映出来。主要看个人的内在德行。德,即品德,是内在的东西,是个人修养的主要内涵。行,是由内在品德素质决定的外在表现。这两样构成了个人修养。要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首先要有仁爱之心,对人要和善亲切、诚恳热情。从内心去爱、去关心、去帮助别人。朋友之间更要互相理解互相宽容。其次,谦虚随和:古人说: 满招损,谦受益。 谦虚总是受人欢迎的美德,社交场合上任何自傲情绪的流露都会成为你通向成功的障碍。最后,诚信守约:一个人能够在社会上立足,靠的是信用。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内涵的多样化,人们的时间观念越来越强。参加各种活动要守时,不论是什么原因迟到都是失礼的。另外,修养往往与个人的文化水平有关。有文化气息的人,在谈吐举止之间,自然地流露出一种高雅,一种文质彬彬的感觉。当然,修养也包括了举止,仪态,谈吐等。如何提高自己的修养,我想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谈吐和举止,不做不文雅的`举动,不说不文雅的话,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要让自己多看点书,从书里沾一些书香气息回来。
语言素养
中国有很多古话、俗语、成语与说话有关,等等,说话必须天天说,比吃饭的时间长,但是小于睡眠的时间,毫不夸张地说,说话占据了人生一半的时间,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甚至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护生要具有良好的语言素养,要明确几个交谈原则。首先,要应答及时,有问必应。回应的方式可以是点头、摇头、微笑、眼睛凝视对方、有声简短回应等。其次要学会倾听,俗话说 说话听声,打锣听音 ,听比说有时更重要,第三要多鼓励少责难,鼓励产生正面效果,责难产生负面影响。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观点,正性生活事件可以导致人的正向社会化,负性生活事件可以导致人的负向社会化。第四是要适应对方,以对方乐意接受谈话为准则。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愿意听从对方,必须以喜欢对方为前提。第五就是注意避讳,要注意对方的禁忌和有些特殊问题,例如有的患者忌讳以床位号代替患者姓名,护士就要尽量避免引起患者不快。
沟通素养
护士在为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防病治病、促进健康和减轻痛苦的护理工作中,除了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和良好的护理道德之外,还要具备处理越来越多的伦理难题、处理不同利益所引起的冲突和纠纷的能力.
在护理实践中,护士要面对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护士之间的关系、护士与其他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护士也是社会的一员,一切医疗护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所以,护士还要面对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具体的护理实践中,作为护士,除了担负护理的重任之外,还要参与护理科研、医学科研的权利和责任,所以,护士还要面对其与发展医学科学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护生要具有良好的沟通素养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游刃有余。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沟通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脉的简历,善于同各种各样的人交流并且建立良好的关系显然十分重要,而语言作为人们之间交往与沟通的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