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问卷的毕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图书馆学 问卷调查法 实证研究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rticles of Library Science Journals in 2013
Abstract All the articles published in 11 CSSCI library magazines in 2013 that used questionnaire method are analyzed and it is found that although questionnaire method in the field of library science had well developed, problems still exists, such as unitary research angle, the narrow scope of research objects, low degree of question standard, superficial data analysis.
Key words library science; questionnaire survey; empirical research
1 引言
问卷是指研究人员为了收集被调查者的意见,将所要调查的内容和问题编排成一种统一表格形式的测量工具。研究人员用问卷来收集社会资料是在进行有目的的测量,从而通过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行为、态度及观念等有关方面的情况,去解释所研究的问题和验证所提出的研究假设[1]。
问卷调查法是现代社会研究中最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它是根据一定的调查目的,以严格设计的问卷为工具,向研究对象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的一种调查方法[2]。
问卷调查因为其经济方便、保密程度高、调查范围大而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领域。随着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方法体系不断完善和成熟,问卷调查研究方法逐渐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核心方法之一。芝加哥学派从图书馆的社会性出发,把社会学研究的实证方法也引入到了图书馆学领域,以强调图书馆学研究的社会性与客观性[3]。大量有关国外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研究都显示,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访谈法是使用最广泛的3种方法[4]。
问卷调查法的流程包括前期资料搜集、问卷设计、预测试、信度效度检验、发放正式问卷、回收问卷与数据分析。其中问卷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十分重要,因其直接影响到调查结论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并直接决定了该研究的科学价值。标准化和规范化应该贯彻于问卷调查的每一步,具体体现为: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问卷要有预测试、信度检验、效度检验、抽样方法、计分方式和统计方法(为了论述方便,在下文中将除了统计方法外的几项统称为“问卷编制指标”)。
本研究通过对2013年11种CSSCI收录的图书馆学期刊所发表的使用问卷调查法的文章逐篇阅读,进而使用进行文章指标的录入与分析讨论反映当前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问卷调查法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图书馆学研究过程中科学地应用问卷调查法提供参考。
2 问卷调查法在图书馆学领域应用统计分析
11种期刊发表问卷调查法文章的情况
从2013年11种CSSCI收录的图书馆学期刊发表的问卷调查法文章的情况(见表1)可以看出,比例较高的在~之间,较低的在~之间,总量上都没有超过10%。这说明在当今图书馆学研究中,问卷调查法的应用虽占一定比例,但并不很高。这些应用问卷调查法的文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独使用该方法,另一类是同时使用多种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作为一种辅助方法。
发表问卷调查法文章的数量比较
从各期刊在2013年发表的问卷调查法文章占此类文章总数的比例(见表2),可以看出发表问卷调查法文章前3位的是《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论坛》和《图书与情报》,其余的期刊均在10%以下。
问卷调查对象的情况
问卷调查是以一定调查对象为研究目标的,根据文章的内容,我们将图书馆学中问卷调查法的研究对象大致分为5类:①大众人群;②高校师生、科研机构人员(不含图书馆员);③图书馆员;④企业人员;⑤其他人员。
根据调查对象数量分布情况(见表3),可以看出调查对象以高校师生、科研机构人员为主,其次是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大众人群,其余3类问卷调查对象均占较小比例。
对象特征主要是指被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年龄、学历和职业等等,有些特征既不包含在调查问卷的主体问题内,也并非人口学特征,如到馆次数、到馆时间等,因此,我们将正式问题之前的对基本资料的调查项目,包括人口学特征和非人口学特征,统称为调查对象特征,并对这部分项目做了简单的数量总结(见表4、表5)。
可以看出,大部分文章(58篇)呈现了被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以便对结果有更进一步的解释。少部分文章(39篇)对被调查者的自身情况并不关心,这可能是由于研究本身所致,也可能是问卷设计的疏忽。涉及对象特征的数量从1个到11个不等,大部分集中在2到4个之间。
问卷样本量的情况
根据问卷样本量(见表6)可以看出,超过35%问卷样本量在0~333之间,334~666占了超过10%,667~999占了超过10%,这三项总共在大约60%左右,超过1000以上的数量占了大约40%。需要指出的是,样本量不是问卷的发放数量,而是回收数量,问卷调查法通常都有回收率,通常是很难做到100%回收有效问卷的。问卷的样本量是根据研究需要决定,一般情况下样本量越大结果可能会更有代表性。
问卷主题内容的分布
文章的主题内容分为6类(见表7),可以看出,研究主题集中于读者满意度、读者需求、用户信息行为等,这些都可以视为是对图书馆服务对象的研究,其次是图书馆管理运作,再次是对于图书馆员心理认知和职业文化的研究以及其它主题的文章,最后是竞争情报主题。
问卷编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情况
文章中所使用的问卷为引用既有问卷或是自编问卷,是否进行预测试与信效度检验,采用何种抽样方法与计分方式,是否含有量表型的题目等编制和使用指标的总体情况,为了方便论述,我们把这些统称为问卷编制指标(见表8)。
可以看出,除了一篇文章采用了既有问卷之外(也没有对问卷进行任何修改),其余全部为自编问卷,这些问卷中进行了预测试的有,信度检验有,效度检验有,提及了所使用抽样方法的有,说明了计分方式的有,含有量表型问卷的有。
这表明当前图书馆学研究在使用问卷调查法时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是很低的,虽然存在一些研究者遵循着规范化程序但是未在文章中表述出来的可能,但问卷调查法的应用现状仍是编制与使用过程欠缺标准化和规范化。
统计方法的使用情况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数理统计可以分为描述性统计和推理性统计两个阶段,在描述性统计阶段,研究者利用频数、百分比等对数据进行组织,用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对数据的集中趋势进行测量,用离差和标准差来反映数据的变异性;在推理性统计阶段,研究者则利用统计分布、回归分析、统计检验等手段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挖掘,为从样本推论总体提供依据[5]。
根据文章使用统计方法的情况(见表9、表10),可以看出文章在统计方法应用上涉及面比较广,不过,推理性统计相关统计方法的使用率并不太高。
描述性统计的使用率达到了,共有70篇文章对数据特征进行了描述,其中以平均数、总数和百分比居多。除描述性统计外,使用了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主成分和因子分析和其它数理统计方法的文章总数66篇,占。但实际上这一比例应该更低一些,因为归入使用了主成分法和因子分析法的文章有一部分是因为进行问卷的信效度检验而使用该方法,而并非是对后期结果分析,还有部分文章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统计方法。
有39篇文章(4篇含有量表)只是对数据特征进行了描述,没有进一步挖掘。统计分析不够深入,将导致研究结果空泛、随后的结论分析也难以得出有价值的结论。这不意味着我们鼓励一味追求高级统计方法,但必须要注意的是数理统计方法与研究目的、研究设计的相匹配是很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对研究课题有充足的文献准备,建立起完整的理论框架,经过精心的研究设计,后期的数据分析才能深入。
3 结论
(1)在当今图书馆学研究中问卷调查法的使用有一定比例,但并不太高。使用该方法的文章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独使用问卷调查法,另一类是同时使用多种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作为一种辅助方法。
(2)调查对象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高校师生、科研机构人员为主,其次是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大众人群,其他的占很小比例,大部分研究者对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调查。
(3)超过35%的问卷样本量在0~333之间,334~666超过10%,667~999超过10%,这三项总共在大约60%左右,超过1000以上的数量占了大约40%,“大样本量”成为图书馆学界问卷调查法应用中的主流意识。
(4)研究主题文章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信息行为、满意度和需求、图书馆自身管理、图书馆员心理认知和职业文化、其它、竞争情报。
(5)目前的研究在使用问卷调查法时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很低,并且以不含量表型问题的问卷居多。
(6)统计方法中的描述性统计使用的最多,此外,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主成分和因子分析和其它方法也有使用,但整体情况为,数据分析方法偏于简单,数据挖掘不深入,导致结论较浅,分析也相对空泛。
4 分析
(1)研究视角偏向单一,研究对象范围较窄,研究焦点较为集中。研究视角多是从读者这一外部角度出发,通过了解读者的需求和信息行为对图书馆的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整改进,忽视了从图书馆员、管理者或其它相关人士等内部视角的研究。即便是研究读者群体,也存在研究对象范围狭窄的问题,多数调查对象锁定在大学师生范围,部分为普通公众。此外,问卷的发放也集中在特定区域,一些大范围调查的研究又存在样本量偏低的现象,导致调查结果普遍外部效度不高,不具有推广性。从前文的分析还可以看出,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调查了研究对象的特征指标,我们主张适当的加入一些人口学特征或其它特征,有助于研究者对比不同群体表现在研究内容上的差异,深化研究结果。
(2)问卷编制和使用过程中,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较低,随意性主观性严重。首要表现是预测试和信度效度检验的缺失。缺少预测试就缺少了对问卷修改的过程;缺少了信效度检验这一步骤,则会导致整个研究结果可靠性与准确性的降低。虽然有的研究者用正式施测代替预测试,直接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但是这样做一旦发现信效度不合格,已获得数据需要全部舍弃,将致使研究资源的浪费。如果调查研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但缺少相应说明,则会导致读者无法判断调查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程度,从而无法对其文章的科学性做出判断。其次是抽样方法和计分方式,也应该在文章中说明采用了何种抽样方法,问卷的计分和评分用方式又是怎样的,以增加文章结论的说服力。
(3)研究设计决定了研究内容的深度。我们看到,部分研究主题空洞,缺少理论框架和理论创新,致使数据无法进行深入挖掘,统计方法也仅止步于简单的百分比的罗列等描述性统计,无法深入说明问题,导致结论与分析浅显空泛,这都是前期研究设计缺陷甚至缺失所造成的。若希望结论与分析的准确、深入,从研究设计的第一步开始就要标准、规范的执行,每一步做到位,最后研究结论的科学价值自然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彭克宏,马国泉,陈有进,等.社会科学大词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_:224.
[2]张兴杰.社会调查[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9.
[3]金华.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困境及其出路[J]. 图书情报工作,2008,(8):67.
[4]Philip Hilder, research methods reported in high-profile LIS journal literature[J].Library &Infor-mation Scienece Research,2008,(30):108-114.
含有问卷的毕业论文 第2篇
利用昆明理工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与网络中心的“教育在线”系统,开发了“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4]“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分为课程介绍、课程材料、课程作业与测试、学习互动与交流四大功能模块,以下分别对各功能简要说明。
(一)课程介绍模块
(二)课程材料模块
(三)课程作业与测试模块
(四)学习互动与交流功能模块
二、应用实践
(一)实施效果
多年来,在“优化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积极利用“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开展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实践研究。不断完善“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不断提高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水平。从2009年起,对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的“优化设计”课程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在该专业2006级、2007级、2008级学生中应用,推动了“优化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了一个新的教与学的环境,大大提高了“优化设计”课程教学质量。同时,推进了网络课程的有效应用。实施效果和经验总结如下。
1.优化设计课程的网络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对优化设计课程学习的自主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网络教学,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在“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过程中,可以自动统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参与网络教学的情况,并把统计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班级其他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比较,激发学生自觉学习。例如,学习情况统计结果可以反映学生阅读课程教学材料次数、上交课程作业次数、学习笔记数量、向教师提问次数、阅读课程通知次数、在课程论坛发表话题次数、课程论坛回文次数、参与课程问卷调查次数、参加在线测试的情况等。这样,对督促学生加强对优化设计课程的自主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2.优化设计课程的网络教学具有很好的交互性。在网络教学模式中,教师、学生、教学资料之间的关系是网状的,讨论、作业、测试等模式中都可以展开“双向”互动,而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传统教学模式受空间、教学任务等限制较多,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在“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过程中,对各章各节和各个知识点,都能通过讨论、作业、在线测试,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非常方便地解答学生学习中的各种问题。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互动,方便掌握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纵横联系,促使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理解、不同难度的认知,促进了学生进行有独特见解的思维活动。
3.优化设计课程的网络教学具有开放性,较好地实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条件、学习能力,来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所以,在“优化设计”课程开课学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条件和学习能力,灵活地完成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学习个体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4.优化设计课程的网络教学具有资源共享性,学生可以平衡差异、共享教学资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学习主动性高,这些学生能够收集、掌握和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弱、学习较为被动,这些学生能获取的教学资源就比较少。在“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上,提供了各种各样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不断充实与完善。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能非常方便地得到各种教学资源,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服务,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不同需求。网络教学具有近实时性、远程传输和资源集中的优点,便于实现优化设计课程的教学资源的共享。学生通过“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容易获取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
5.优化设计课程的网络教学为学生在课堂外对优化
设计课程学习的自学指导和课外训练提供了网络教学工具,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二)学生应用体会分析
从2009年起,笔者连续多年把“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在优化设计课程教学中,并不断总结和完善,在《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的实践过程中,分别对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的农机2006级学生、农机2007级学生、农机2008级学生做了问卷调查。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运用“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网络课程学习能体验到一种新型的教与学的现代教育技术,对学习有帮助。当然,网络教学过程中的不完善和网络等方面的问题,也影响了网络教学的应用。以上表明,学生对网络教学还是很欢迎的,但“优化设计”课程理论性较强,涉及数学知识较多,理论比较抽象,理解难度较大;学生普遍感觉难度较大,畏惧心理较强,导致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热情普遍不高,学生很容易对课程失去兴趣。师生互动困难,教师费时费力,学生也费时费力,所以还需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学平台,加强互动。
(三)改进措施
基于“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情况,借鉴各种网络教学的经验,网络教学还应从以下方面进一步改进。
1.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和学生两个组成部分。构建“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出发点是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围绕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改进,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目的。
2.丰富完备的课程教学资料是构建“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关键,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还需要尽可能完善和起到实效作用。目前本课程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为PPT电子教案,电子教案比较适合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但直观性、交互性差,在实践中,可将一些重点难点章节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而多媒体课件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课后自学《优化设计》重点难点内容,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生对优化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
含有问卷的毕业论文 第3篇
问卷调查可以系统地了解读者满意度、基本需要、从事某项活动的动机、工作紧张、工作负荷、工作疲劳、群体气氛、领导作风、价值观和态度等等,一般主要采用量表方式,进行定量化的测定;也可以运用提问方式,让网民自由地提交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问卷的类型
网络调查问卷依其问题提出的方式决定了问卷的结构程度,从而可以分为有结构和无结构问卷。无论是什么结构的问卷,可采用的一般有五种项目方式:
是否式:以是、否或正、误对问题做出回答。
选择式:在数个备择答案中选择最符合自己想法的一项。
排列式:按照重要性或时间性等标准,对备选答案排出等级或顺序。
填空式:在列出的问题括号中填入自己的情况或看法。
量表式:以量表的方式让网民对问题做出反应。
在网络问卷调查中,是否式、选择式最为常用,填空式次之。排列式和量表式较少见。因为在网页设计和后台程序的设计中较难实现这两种形式。一般情况下,可将其转化为选择式量表表达。
问卷的构成
一份完整的问卷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前文。目的在于说明调查的宗旨,在问卷的开头应附加一段说明,介绍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性质,保证保护受调查对象的隐私,保证不公开调查对象的姓名和身份,不将所得资料用于研究以外的目的,请求对方配合,反映真实的思想和情况,以期获得准确的数据。如果是有奖调查,应将奖项设置情况在此说明,以激励受调查者的参与积极性。
说明范例部分。说明答卷要求以及举例说明如何作答。
问卷内容。一般包括三部分:与调查主题相关的事实或行动项目;关于态度或意识的项目;基本项目――关于被调查人特征的项目,用于掌握调查对象的背景,以便在数据分析时作为参照轴使用。
结束语。主要是感谢之意。
设计的一般原则
要设计理想的问卷,总的原则是:立足于调查目的,使问卷易于回答。问卷的作用,根本在于帮助调查者收集有研究价值的资料,因此,设计必须围绕这一目标进行。
成功的调查取决于好的问卷设计,美国传播学者利贝卡・鲁宾等就构建问卷、设计问题提出了如下原则:
一是问卷介绍开始的部分应重申调查的重要性以及自愿参与的原则。
二是如何填写问卷的说明(或对特定题目的跳答)应该浅显易懂。
三是保证问题清楚、准确,所有回答者都容易理解。
四是一事一问,避免一个问题包含两问。
五是受访者必须对研究主题有基本的认识。
六是要求受访者的回答一定要清晰。
七是问题和答案的可能选项必须易懂,且编排具有逻辑性。
八是问卷中的问题与部分之间需要有效的连接转换。
九是如果给被访者提供答案选择,那么就要保证答案是无遗漏的,且具有互相独立性。
设计步骤与方法
从一次问卷调查开始到正式的测试,其基本步骤是:根据研究目的与假设,收集所需资料;研究问卷形式,可以从时间、主题范围、对象、分析方法和解释方法等方面考虑;列出标题和各部分项目;征求意见,修订项目;试测,求出信度、效度;进行项目分析,重新修订;正式测试。
如果单讲问卷的设计步骤,则包括五个层次:问卷的理论构思与目的、问卷的具体形式或格式、问卷项目的语句和问卷的用词。
在进行问卷设计时,首先要明确各层次的具体设计要求,以便确定问卷的结构和设计重点。问卷设计中的第一个层次是问卷量表的构思与目的。不同的目的和理论依据,决定了问卷项目的总体安排、内容和子量表的构成。第二个层次是问卷的具体形式或格式。例如,应该采用什么样的量表?量表应采取多少个等级?量表上文字说明该用多少等等。
问卷设计的第三个层次是问卷的语句。注意事项如前所述。问卷的第四个层次是用词,总的要求是避免过于抽象、一般的词语,防止反应定势。
第五个层次是项目的编排。应从一般开始,越来越具体,比如先排对学习或工作的整体看法的项目,然后了解有关学习或工作环境、奖励和团体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还应该把影响情绪的问题安排在问卷结束部分,比如,年龄、工作、身体状况等,这也是问卷设计的惯例。此外,在项目排列上还应注意顺序效应,即排在前面的问题有可能会对后面问题的回答造成影响,要设法避免。
影响问卷效果的因素
在一定的限度内,一个测验或一次测量所采用的性质相同的项目越多,测量信度也愈高。随着测验项目的增加,该测量的标准误差呈减小的趋势。但是过多的问卷项目会使答卷人疲劳、焦虑、注意力下降,使问卷结果(特别是后半部分问卷)质量大受影响。由于网民的参与习惯,单个问卷调查的问题项目数量一般不能多于八个,否则效果会有明显下降。网络调查由于受受众心理、情境、缺少调查人员的面对面交流的因素的影响,其数目应当更少。
在问卷设计中采取一些措施,可以克服和控制一部分主观倾向因素,提高问卷质量。如可以运用相反陈述法平衡“默认”定势;用强迫选择法减少社会要求性定势等等。
一个比较容易造成问卷“污染”的问题是其它人的干扰。许多问卷调查是以团体方式进行,受调查对象有机会相互讨论或启发,使问卷结果严重污染。但在网络调查中,现场控制是不可能的,网民可能是在家中独自答卷,也可能是在网吧中同周围人一起进行,还有少数网民每天多次提交,隔天提交同一选项,试图影响和干预调查结果。这就要求加强问卷设计的科学性,网络媒体可以通过后台程序来控制,拒绝重复提交的现象。另一方面,可在后期的统计分析时采取一定措施消除。
问卷初步设计完成后,一定要进行试测,因为无论怎样周密的初期设计,都可能存在错误,而这种错误依靠自我纠正是很难发现的。试测提供了一种第二方的反馈,有助于设计者发现问卷中存在的问题并有足够的时间在正式测试前纠正。试测的对象与测试的对象同质,才有可能提供与实际测试相似度较高的情境,具备一定的仿真性。网络调查涉及到后台程序的运行,程序运行情况如何,必须进行试测才能确认。
含有问卷的毕业论文 第4篇
关键词:实证研究;设计;启示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E
一、问卷设计
笔者的问卷受试对象是即将参加全国研究生(非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英语考试的低年级理工科硕士研究生,目的在于了解受试者的学习观念以及具体学习策略,并结合受试者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英语成绩,分析受试者学位英语成绩的走向以及对教学的启示。
问卷一的设计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简况,第二部分为问卷的正式内容。
个人简况主要是为了解受试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份、本科专业、工作经历(年限以及所在单位)、英语六级考试成绩以及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成绩。收回问卷经分析后发现,以上几项的设计是基本成功的。对“姓名”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方便访谈和统计工作。在回收的问卷中,笔者发现,在近60%的问卷中,受试者填写了姓名,但是却没有填写任何一项成绩;有30%左右的受试者填写了成绩,却没有填写姓名;10%左右的受试者姓名和成绩均已填写。笔者推测,受试者作为学生,加之传统文化的影响,对成绩分数还是比较看重,问卷中的这类项目涉及受试者的隐私,所以他们在作答过程中选择了回避。
问卷的第二部分是正式内容,采用从“坚决同意”到“坚决不同意”的五级答案,分别从学习英语的动机、观念、策略三方面对受试者进行考察。这些问题不是凭空想象的,笔者是参照文秋芳教授的问卷,并结合受试者的实际情况,稍作了改动。
实验后,对于少数作答答案突出的受试者,笔者安排了访谈。在访谈中由于没有填写姓名的受试者存在,所以在确认上费了些周折。受试者除回答笔者的提问外,在访谈中,受试者还普遍反映问卷太长,于是产生了敷衍情绪,且有部分问题似乎不太精练。对于成绩一项,受试者认为,该选项涉及隐私,因此不愿意作答。再者,成绩包含两项内容,受试者认为,一项成绩就足够了。事实上,笔者设计成绩一项主要是要收集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英语成绩,但是考虑到有保送的硕士研究生,所以加了英语六级成绩一项。
笔者总结这次的经验后认为,在设计上应尽量避免隐私性问题,像成绩一类的资料可以通过教研室和教务处去获得。对于问卷内容,在参照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还要做到言简意赅,最好能在正式使用前在小范围内提前试验,以达到尽量完善材料的目的。
在试验后,笔者发现,尤其是在受试者的经验谈部分,所获得的答案与预期的目标相去甚远。比如,80%的受试者在回答中说,所有的四项技能都弱,当然更谈不上分析老师教学方法与自身擅长技能的相关性了。对于这样的答案,笔者做了以下推测性分析:一是可能因为受试均来自笔者所在院校英语教学班的B班,客观上其英语水平不太高,加上认知能力的不足导致自我剖析能力的缺乏。二是可能是受到传统文化内敛、谦虚的特质的影响。
所以,笔者重新对一部分受试作了访谈,对问卷作了弥补。笔者的体会是问卷辅以访谈是很有帮助的,开放性问题需要把问题尽量细化,实验开始前的预备实验非常必要。
二、实验设计
笔者第一次的实验设计是图式理论框架下的阅读课实验。整个实验从设计到预期目的似乎都完成地比较顺利,但笔者发现图式理论对阅读理解的正面影响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仅仅以该目的设计的实验是无实际意义的。所以基于这次实验的分析以及论述没有进一步地进行。
总结第一次实验的经验,笔者经过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同样基于图式理论与阅读理解的关系,设计了第二次实验,试图回答:①在学生外语阅读过程中,图式知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如何?如果有影响,是什么样的影响?是不是总是正相关?②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内容图式与语言图式的关系怎样?内容图式对阅读理解的影响会不会随着语言图式的变化而变化?③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读者是如何运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信息处理模式的?
期待发现:①内容图式对阅读理解的负面作用。②语言图式的基础性和显著性作用。
受试者选择为笔者所在院校英语专业中一个低年级和一个高年级两个班级。试验材料为两篇难度相当的文章,其中一篇的主题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且假设大多数受试者都有其相关的图式知识。问题设计成开放式,对关键字回答正确的都计满分,开放式的目的主要是看受试者对问题的发挥,以探求受试者处理信息的能力。
总结前几次经验,关于图式知识的问卷设计,笔者也注意了各个问题的出发点。为了保证实验成功,设计完成后,笔者选择了少部分受试者背景相同但并不参加最后试验的人群,对他们做了预备试验和访谈。根据试验和访谈结果,分析修正,最后取得了预期效果。
三、启示
鉴于上述设计的经历,笔者将体会总结如下。
(1)无论问卷或试验设计,首先要明确设计的目的,并不是有目的就可行,而应该对其的可操作性、实际意义加以思考,否则就可能如笔者第一次试验一样徒劳无功。
(2)明确目的以后,对选材以及问题的设计,应该逐一考虑。比如材料的难度;该问题设计的出发点、考察的目的、问题是否具体,以免出现第二次问卷中的模糊答案。
含有问卷的毕业论文 第5篇
关键词:在线市场调研问卷设计纠正
信息时代,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不再仅仅依靠企业的物理资源挖掘,而在于对信息这一概念资源的开发和运用。谁掌握了信息,谁就能把握行业动态,把住市场脉搏,在市场竞争中夺取商机,赢得竞争优势。要想收集到大量的信息,就必须进行详尽的市场调研。
而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在线市场调研,凭借其突出优势日渐夺取了人们的目光。它打破了传统调研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缩短了调研周期、提高了信息收集效率、降低了调研成本。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调查公司的青睐。市场研究公司InsideResearch研究发现,有80%的调查公司称,他们已经在消费品调查方面使用了网上调查方式,40%称对B2B市场调查使用了网上调查。在线市场调研不仅仅是调查公司的秘密武器,而且还是企业网站获取市场信息的重要渠道。InsideResearch经过调查发现,企业在市场调研方面的投入增长幅度很大,2004年市场调查总投入比2003年增长了,达到72亿美元。其中,增长最迅速的部分是在线市场调查,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约20%。
在线市场调研是一种高效的信息收集方式,它通常采用让客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获取信息。我们可以看到,在许多网站上都设有网上调查问卷用以收集用户反馈信息。因此,网上问卷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调查质量的高低,问卷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调查结果。如果问卷设计得不好,那么所有精心制作的抽样计划、训练有素的访问人员、合理的数据分析技巧和良好的编码技术都将徒然无用。在市场调研中,问卷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如果问卷设计得不好,再好的分析方法也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结果。换而言之,问卷设计上的疏漏之处,必将严重影响到有效数据的获取。设计一份专业、合理的调查问卷是网上调研获得可靠结果的基础。
但是,通过对一些在线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时却发现,许多问卷设计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甚至是很明显的错误,这种状况不仅影响调查数据的可信度,也可能直接影响调查问卷的回收率,使得在线调查的总体效果不理想。归纳起来,网上问卷设计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表现在下列五个方面:
一、问题顺序安排不合理
有的问卷一开始就要求被调查者填写个人信息,如真实姓名、身份证、收入、职业、学历、家庭地址、电话等,好像在填申请表,而不是调查。这种做法不仅会招致被调查者的反感,而且会在无形中给人以压力,迫使人们提高警惕。由于担心个人信息被滥用,从而蒙受损失,很多人会拒绝参与这样的调查,或者填写虚假信息。这便造成有效问卷回收率低,并且影响调研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因此,在调研中,一方面要注意不可过多收集个人信息,另一方面,如果出于调研需要,必须收集一些个人资料。那么,这些涉及到个人信息的敏感性问题千万不可放置于问卷开头,而应放置于调查表的最后,而且最好附以说明,比如“为了奖品的准确发放,为了和您联系,请您填写如下信息”。这样可以降低被调查者的戒备之心,有助于调研的顺利开展。
合理的问题顺序安排可以提高有效问卷的回收率、提高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在问卷设计中应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来排序。容易、直观、清楚的问题置前,困难、复杂、敏感、窘迫的问题置后。随着调查的进行、交流的深入,被调查者可能降低或消除原有的戒备心理,愿意回答一些复杂、敏感的问题,从而使调查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提高在线调查的效率,增加调查结果可信度。
二、问卷形式过于严肃、死板
研究发现,很多在线调研表都存在着形式单一、表现单调的情况。过于严肃、死板的问卷会在不同程度上压抑被调查者的主动性。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调动人们参与调研的积极性,可以大胆地借用网络强大的表现力,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出声形兼备、别具风采的问卷来。比如,在对手机款式的偏好调查中,可以插入或链接图像、声音文件,是被调查者能在调研活动中看见手机外形、倾听手机铃声,知晓手机功能。三、态度不中立,有诱导性倾向
有些调查问卷设计者在设计问题时,把个人观点融入其中,使用了带有感彩和倾向性的词语。这些富有感彩的词语会对被调查者起到诱导暗示作用,有可能使其放弃自己的不同观点。例如:“很多人都觉得光明牛奶口感特别好,你认为呢?”这个问句就蕴含了个人观点,带有浓厚的感彩。
与此类似的诱导性提问往往会导致两个后果:一是被调查者不加思考就同意所引导问题中暗示的结论;二是由于引导性提问大多是引用权威或多数人的态度,这样,被调查者考虑到这个结论已得到普遍认同,自然会产生从众心理。尤其是对于一些敏感性问题,在诱导性提问下,人们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于是顺着问卷设计者的观点,随口附和。因此,这种提问常常会引出与事实不符、甚至与事实截然相反的结论,此乃调查的大忌。保持中立、不偏不倚是问卷设计的首要原则。优秀的问卷设计者必须站在中立的立场设计问卷,绝不能加入个人的主观看法、意见。只有营造出一种没有压力、能够畅所欲言的氛围,才能明白人们的真实想法、内心观点,客观反映被调查者的观点态度。
四、用词不准、语义模糊、有歧义
含有问卷的毕业论文 第6篇
从各期刊2013年发表的问卷调查法文章在本期刊本年度发文总量中所占的数量和比例可知,问卷调查法在图书馆学研究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使用,但使用比例仍然不是很高
2问卷与量表的文章在问卷设计和统计分析指标上的差异
问卷与量表在问卷指标上的使用情况问卷是否需要含有量表,主要取决于研究的主题内容和想要得到的研究结果。工具的选用适用于研究就好,但越来越多的研究为了得到更加深层的数据挖掘,更加客观科学、有说服力和预测性的结果,都在采用量表式问卷。量表的理论结构更强,数据模型更深入准确,只要严格按照程序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编制与使用,量表式问卷可使研究更加深入且有价值。从问卷和量表在编制指标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出,量表比问卷在指标的出现率和统计方法的使用上都高出很多。除了一篇文章是采用了别人设计使用过的问卷之外(即没有对问卷进行任何修改),其余的文章全部都是自编问卷。在自编问卷中,无量表的问卷占,有量表的问卷占,无量表问卷居多。量表在是否进行了预测试、信度与效度检验、采取何种抽样方式等指标上说明程度明显高于问卷,这说明通常使用量表的文章在研究标准性和规范性方面优于使用问卷的文章。一份问卷在编制完成后并不适宜马上投入使用,预测试可以检验问卷的信效度和其它适用性问题,能揭示出研究者编制过程中忽略的实际应用障碍。问卷可以通过预测试看出题目的语言歧义、语言组织、内容重复等方面的问题,而量表型问卷的预测试对于理论构架整合拆分、操作性定义的修改、语言的准确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预测试是信度和效度检验与修改的必要步骤。问卷预测试率为,占到全部预测试的;量表预测试率为,占全部预测试的。问卷编制的标准化和规范不会因为问卷是否含有量表而有所改变的。问卷虽然没有准确理论框架和操作性定义,但这不是说它们不需要信效度检验和预测试。信度是问卷所必须达到使用标准的指标,直接影响测验结果的可靠性,信度不达标的问卷不具备施测条件。显示的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占全部进行信度检验文章的;的量表进行了信度检验,占全部进行信度检验文章的。效度依据研究需要和问卷设计的不同,可以检验不同类型的效度。问卷多检验的是内容效度,而量表则需要检验种类更多的效度,如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校标效度等。的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占全部进行效度检验文章的;的量表进行了效度检验,占全部进行效度信度检验文章的。问卷的抽样方式应该做到费用与精度相平衡,并且得到调查对象认可,在实际操作中应采用正确的抽选样本的方法,使样本能真正代表总体,并恰当地确定样本的数目,以便在符合调研要求的前提下降低费用。而问卷发放时选取何种抽样方式也需要在文章中体现出来,以便读者判断结果的准确性。的问卷写出了抽样方式,占全部注明抽样方式文章的;的量表写出了抽样方式,占全部写出抽样方式文章的。量表在测量时犹如一个评分的量尺,因此,量表的计分方式需要在文章明确提出来。量表型问卷需要明确指出本问卷的计分规则和评分规则,问卷则需要提及是否含有多选题等情况。的量表写出了计分方式,占全部的;的量表写出了计分方式,占全部的。
问卷和量表在统计方法上的使用情况通过表3可以看出,问卷在统计方法上全部使用了描述统计,占到了全部描述统计的60%,其它统计方法使用率明显下降,假设检验不足10%,其余方式不足5%。量表由于问卷本身具有指定的理论框架,较多的量化,在统计方法的使用上更为多元化,高级统计方法的使用明显增多。统计分析并不是一定要追求高级统计方法,统计方法的选用应该符合研究需要,达到研究目的才是最根本的。即便是不含有量表的问卷,也有多种统计方式可以深入挖掘数据所隐含的意义。不含量表问卷数据的计分方式,决定了问卷可以使用什么样的统计方式。
问卷和量表在问卷设计和统计分析指标上的差异从问卷和量表在问卷设计和统计分析指标上的差异,可以看出除了假设检验这一项以外,其余各项均存在显著差异。当然,这一研究差异性只能代表2013年的问卷调查法文章的情况。这说明在对待问卷和量表上,研究者还是存在学术严谨性区别的。虽然二者同属同一事物,应该遵循同样的规范行操作,但问卷是否需要严格的按照量表的规范去编制和使用,本身也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而在文章中也呈现显著的差别体现。假设检验这一项上没有存在差别,这是2013年文章的情况,还是长久的普遍现象,需要持续对年度文章进行分析、研究。
3结论与分析
结论
(1)问卷调查法在当今图书馆学研究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使用,但使用比例仍不是很高。
(2)使用量表比使用问卷的文章略多,问卷编制和使用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较低。相较而言,量表比问卷要高一些,并且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需要指出的是,有的研究者对问卷的标准化与规范性持不同意见,认为问卷的编制和使用过程,部分步骤不一定严格需要。这一问题尚未有定论,本文中暂以最严格的规范标准来进行分析。
(3)使用量表比使用问卷的文章在统计方法的使用上更多元化和高级化。除了假设检验之外,量表和问卷在统计方式的使用上也存在显著差异。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并不是一味追求统计方法的高级化、复杂化,统计方法的选取与研究本身相适应是最重要的,应该符合研究需要,达到研究目的。通常情况下,统计方法的多元化和高级化更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数据,深入挖掘数据的含义。
分析
含有问卷的毕业论文 第7篇
[关键词]人文价值 问卷设计 方法论
一、问题的提出
在水资源问题日渐突出的今天,如何突破传统的知性水教育,从价值观切入影响个人意识形态已成为研究的重点。“水”是人文价值教育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尤其是东方文化,其中蕴含了大量关于水的人文价值观。通过问卷调查能了解公众对水的利用价值观和所处社会价值观的关系,有利于指导公众人文素养的价值旨归和亲水环境行为的教育。
在问卷设计方面,无论是系统研究,还是零散研究,似乎都缺乏从方法论角度的考察,由此不能很好的把握问卷设计的新发展[1]。尤其涉及到“价值观”一类的敏感性问题,如何从科学化和人性化的角度来设计问卷,如何克服研究者即有的“价值倾向”和“自卫心理”,用客观的问题来检验人们通常得到的“印象”是否真正符合客观事实[1],对于问卷设计水平的提升以及增加研究成果的应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问卷设计的方法
问卷设计这一具体的方法技术一直秉承着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传统,大多数研究尚停留在问卷设计的技巧层面,对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尚少。本文以人文价值水教育问卷为例,探讨了心理学的投射法在问卷设计中的运用、统计学中GT(概化理论)对维度的选择、问题的设计分类、敏感性问题的模糊性处理等。
(一)理论溯源
投射法是一种无结构、非直接的询问方式,他可以激励被调查者将他们所关心的问题的潜在动机、态度和情感反映出来,适合于对那些秘密、敏感问题的了解[1]。它是心理学上用来衡量人格的一种方法,就是要将一些刺激情景呈示于受试者,以观测他的反应。这些刺激情景之所以被选用,是因为其不会令受试者获得实验者任意加上去的某些意义,而是要使受试者获得由其本身独特人格组织所加之于该刺激情景的意义[1]。
(二)实际应用
对于投射法的分类,各类学者意见颇多。G. Lindzey 认为可以分为下列5类:(1)联想法:使受试者说出因某种刺激所引起的联想;(2)构造法:使受试者编造或创造一些东西(故事、图画);(3)完成法:使受试者完成某种材料(如语句完成法);(4)选择或排列法:使受试者将一些刺激依某项原则进行选择或予以排列;(5)表露法:使受试者利用某种媒介自由地表露他的心理状态[2]。Lindzey的这种方法颇为实用,不过各类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十分明显,有很多测验可能兼具几种形态[2]。
(三)方法的讨论
人文价值水教育(HVWE)问卷的设计关键要了解公众对水的利用价值观和所处社会价值观的关系。将投射法运用于该问卷的设计,主要尝试了“联想法”、“表露法”和“构造法”,问卷突破了以往的“问题―答案”的直入模式,采取情景构造,以故事带入,避免了受试者在回答时产生的偏差副效应。以往的问卷设计容易使受试者从一些带有感彩的词汇中判断出褒贬,进而在自卫心理的驱使下选择与自己所悖的答案。该问卷运用了投射法中的这三种方法,通过故事联想、两难抉择诱出内心表露、构造法中的情景构想式题器将抽象的、复杂的问题具体化,借以拉近所欲了解的问题与被访者之间的距离,得到较客观真实的反映(表1)。
但对于问卷中部分较复杂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只能遵循人文主义方法论,采用韦伯所说的“投入理解法”,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达到对研究问题的深刻把握。唯有如此,才不会就方法而方法,而是围绕研究目的合理的运用方法[1]。
三、问卷设计的科学性分析
(一)维度选择
维度指围绕调查主题,将问卷条目分为若干种类的类别数[3]。选择适当维度是问卷设计中一个重要的问题。HVWE问卷维度的选择采用了GT(概化理论),其原理是通过对所获数据资料中由维度引起误差的分解,考察改变维度数时,维度的方差分量所决定的类信度系数的变化情况,从而做出最优维度的选择[3]。本问卷的维度选择借鉴了刘全的概化理论问卷维度选择技术,运用GENOVA for PC 软件处理,得出随着问卷维度数目的增加,概化系数和可靠性系数均呈递增趋势,当问卷的维度数目达到4或6时,其概化系数和可靠性系数都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且以后随着维度数目的增加,概化系数和可靠性系数的增势减缓[3]。从效益来看,本问卷取4个维度较为合适。每个故事情景对应一个考察维度(表2)
(二)问卷要素分析
问卷的要素分析从问卷的问题设计分类、背景性问题、客观性问题、主观性问题四个方面讨论。
1.问题的设计分类
问卷的问题设计分类采用了鱼骨图式设计,条理清楚且层次分明地标注各个因素及其相互关联性,以形成特性主要原因图[4]。HVWE问卷的鱼骨图设计流程首先分门别类地选择和确定各个要素、特性值,并且按照鱼骨图形式进行排列(图1),Y为具体的问题,该鱼骨设计既能有效控制问题的数量,也能确定问题的排列顺序,清楚的描述要素与特性值,即维度与问题之间的关系,以及上一级问题和下一级问题之间的逻辑关联和递进排列,也有助于剔除前期问题设计中的失误[4]。具体的问题设计见表3、表4、表5、表6。
2.背景性问题。
背景性问题通常是指调查对象个人的基本情况,是问卷后续分析的重要依据[4]。HVWE问卷的背景性问题主要采集了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四类信息数据,但不采集姓名,以匿名方式调查更容易使受试者卸下“自卫心理”。
3.客观性问题
客观性问题主要是指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各种事实和行为[4]。常见的各类问卷设计中往往客观性问题明显偏少,HVWE问卷设计时在“环境认知”和“环境技能”两部分偏重了客观性问题,从水的属性、功能、辨别和解决水问题的事实和行为来考量(表3、表4),客观性问题数共13题,占到问卷总问题数的52%。
4.主观观性问题
主观性问题是人们思想、情感、态度、期望、等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继承体现,这也是最容易出现偏差的设计环节[4]。HVWE问卷设计了“环境价值观”和“环境行为”两个维度,从受试者对水的利用价值观和日常行为的主观判断来考量,(表5、表6),客观性问题数共12题,占到问卷总问题数的48%。
(三)敏感性问题的处理
HVWE问卷中“环境价值观”和“环境行为”两个维度下的问题涉及敏感性心理状态、敏感性主体。为提高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采用了模糊性处理的方法,利用模糊思想解决棘手的敏感性问题。
1.敏感性心理的模糊性处理
HVWE问卷设计在问卷封面信,即问卷问题前写有“问卷不记姓名,各问题的答案也无对错之分”的功能性文字,从而减轻被调查者的心理负重,减轻了填答问题会有损切身利益的心理反应,使其放松心里上的戒备,以平和的心态来回答问题,也削弱了问题的敏感程度[5]。
2.敏感性主体的模糊性处理
HVWE问卷设计对于敏感性主体的模糊处理是把“自己”变为“自己和别人的模糊体”,即把应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填答的问题转移到由被调查者根据他人的情况来阐述自己想法的技术处理[5]。问卷的“环境认知”、“环境价值观”和“环境行为”三个维度下的问题均将调查主题由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不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情况,而是让其回答他人的情况,以此淡化敏感程度,得到的调查资料具有更强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李俊.由社会科学方法论之对立和融合观照问卷设计的新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09,163 (1):91-95.
[2]杨国枢,文崇一等.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C].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1;4;502;505.
[3]刘全.基于概化理论的现代问卷设计技术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11,326 (2):14-17.
[4]戚雁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问卷设计的实证研究[J].广州环境科学, 2010,25 (4):32-36.
含有问卷的毕业论文 第8篇
关键词:问卷调查法 图书馆学 问卷与量表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rticles of Library Science Journals in 2013
――Questionnaire and scale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d questionnaire application article in library science, which published in 11 CSSCI library magazines in 2013, with focus on the research of the differences in compiling questionnaire and statistic analysis of questionnaire and scale used in the articl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apply questionnaire scientifically in library science research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mpiling questionnaire and statistic analysis between questionnaire and scale.
Key words questionnaire survey; library science; questionnaire and scale
1 引言
问卷与量表的联系
问卷是指研究人员为了收集被调查者的意见,将所要调查的内容和问题编排成一种统一表格形式的测量工具。研究人员用问卷收集测量社会资料,从而通过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行为、态度及观念等有关方面的情况,去解释所研究的问题和验证所提出的研究假设。问卷的使用方式可分为访问问卷和自填问卷两种[1]。
量表是根据特定法则,用数字符号来代表事物或人的某些特性。换言之,一个量表是编制好的一套符号或数字,用于测定个人或个人行为,以判定该量表所量度的变项在量表上所呈现的位置或强弱程度。不论量表在设计类型和方法上有何不同,原则上都需要个人对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统一问题或项目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答复,量表的设计需要选择一系列项目,使人们对一个题目的肯定或否定能反映态度上的赞成与否的不同程度。量表也可作量度工具解,其目的在于用定量的技术去量度多种社会变项。它的适用范围有:心理测量及社会学的态度量表;人口方面,如社区、国家、民族之中多种社会行为的方式与结果;社会方面,如社会结构与过程[1]。
有学者对问卷与量表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研究,产生这样的描述:“因为问卷中出现有评分的量尺,问卷中所涉及的又都是与新生儿密切相关的一些科学指标,具有比较严格的科学性,所以又被称为量表。在一般不涉及很多科学因素的测验中,如对一种化妆品、一种家用电器的用户满意度的调查,可以采用不经过严格检验的测试工具。这类测试工具被称为问卷(questionnaire、inventory、poll)。而在对测验工具有严格要求的测试中,必须使用经过严格科学检验的测试工具,这类测试工具一般被称为量表(scale)。随着人们科学素养的不断提高,即使是在对测试工具没有严格要求的一般测试中,研究人员也非常注重问卷的科学性。这样就出现了一个趋势:问卷与量表被当作同义词。对中国学术期刊网( http://) 和美国教育部电子数据库(http://)进行检索,可以看出 inventory、questionnaire、scale 是混用的,而polling一词出现很少。”[2]
一份问卷可以不包含量表,也可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量表。两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本文中为了更加准确的进行表述,数据表中的分析指标采用“不含量表的问卷”和“含有量表的问卷”这种表达形式,而正文陈述为了语言的精炼,采用“问卷”与“量表”的表达方式。
问卷与量表的区别
问卷和量表同是测量工具,量表作为问卷的一部分,在设计测量上更加注重理论框架和测量指标的量化和结果的精确统计。
问卷编制的架构只需要主题,设计问卷架构时需锁定问卷的主题、理清主题脉络、列出框架,就可以设计问题了,最后将问题进行编排,就可得到问卷初稿;问卷不要求对架构的构成因素进行定义,只要紧扣主题编制问题即可;问卷以各个题目为单位计算次数,得出问卷测量的结果,用回答某一选项的人次表示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用次数表示,不可加可比,可选用非参数检验。
量表编制的架构需要理论依据;量表要求对架构的构成因素做出明确定义;量表以各个题目为单位计算分数,得出总量表或者每个分量表的分数,得出测量结果;量表测量的结果用分数表示,结果可加可比,可选用很多统计方法。
2 各期刊发表问卷调查法文章的情况
从各期刊2013年发表的问卷调查法文章在本期刊本年度发文总量中所占的数量和比例可知,问卷调查法在图书馆学研究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使用,但使用比例仍然不是很高(见表1)。
3 问卷与量表的文章在问卷设计和统计分析指标上的差异
问卷与量表在问卷指标上的使用情况
问卷是否需要含有量表,主要取决于研究的主题内容和想要得到的研究结果。工具的选用适用于研究就好,但越来越多的研究为了得到更加深层的数据挖掘,更加客观科学、有说服力和预测性的结果,都在采用量表式问卷。量表的理论结构更强,数据模型更深入准确,只要严格按照程序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编制与使用,量表式问卷可使研究更加深入且有价值。
从问卷和量表在编制指标的使用情况(见表2)可以看出,量表比问卷在指标的出现率和统计方法的使用上都高出很多。除了一篇文章是采用了别人设计使用过的问卷之外(即没有对问卷进行任何修改),其余的文章全部都是自编问卷。在自编问卷中,无量表的问卷占,有量表的问卷占,无量表问卷居多。
量表在是否进行了预测试、信度与效度检验、采取何种抽样方式等指标上说明程度明显高于问卷,这说明通常使用量表的文章在研究标准性和规范性方面优于使用问卷的文章。
一份问卷在编制完成后并不适宜马上投入使用,预测试可以检验问卷的信效度和其它适用性问题,能揭示出研究者编制过程中忽略的实际应用障碍。问卷可以通过预测试看出题目的语言歧义、语言组织、内容重复等方面的问题,而量表型问卷的预测试对于理论构架整合拆分、操作性定义的修改、语言的准确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预测试是信度和效度检验与修改的必要步骤。从表2看到问卷预测试率为,占到全部预测试的;量表预测试率为,占全部预测试的。
问卷编制的标准化和规范不会因为问卷是否含有量表而有所改变的。问卷虽然没有准确理论框架和操作性定义,但这不是说它们不需要信效度检验和预测试。信度是问卷所必须达到使用标准的指标,直接影响测验结果的可靠性,信度不达标的问卷不具备施测条件。表2显示的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占全部进行信度检验文章的;的量表进行了信度检验,占全部进行信度检验文章的。
效度依据研究需要和问卷设计的不同,可以检验不同类型的效度。问卷多检验的是内容效度,而量表则需要检验种类更多的效度,如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校标效度等。从表2可以看出,的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占全部进行效度检验文章的;的量表进行了效度检验,占全部进行效度信度检验文章的。
问卷的抽样方式应该做到费用与精度相平衡,并且得到调查对象认可,在实际操作中应采用正确的抽选样本的方法,使样本能真正代表总体,并恰当地确定样本的数目,以便在符合调研要求的前提下降低费用。而问卷发放时选取何种抽样方式也需要在文章中体现出来,以便读者判断结果的准确性。从表2可以看出,的问卷写出了抽样方式,占全部注明抽样方式文章的;的量表写出了抽样方式,占全部写出抽样方式文章的。
量表在测量时犹如一个评分的量尺,因此,量表的计分方式需要在文章明确提出来。量表型问卷需要明确指出本问卷的计分规则和评分规则,问卷则需要提及是否含有多选题等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的量表写出了计分方式,占全部的;的量表写出了计分方式,占全部的。
问卷和量表在统计方法上的使用情况
通过表3可以看出,问卷在统计方法上全部使用了描述统计,占到了全部描述统计的60%,其它统计方法使用率明显下降,假设检验不足10%,其余方式不足5%。量表由于问卷本身具有指定的理论框架,较多的量化,在统计方法的使用上更为多元化,高级统计方法的使用明显增多。
统计分析并不是一定要追求高级统计方法,统计方法的选用应该符合研究需要,达到研究目的才是最根本的。即便是不含有量表的问卷,也有多种统计方式可以深入挖掘数据所隐含的意义。不含量表问卷数据的计分方式,决定了问卷可以使用什么样的统计方式。
问卷和量表在问卷设计和统计分析指标上的差异
从问卷和量表在问卷设计和统计分析指标上的差异(见表4),可以看出除了假设检验这一项以外,其余各项均存在显著差异。当然,这一研究差异性只能代表2013年的问卷调查法文章的情况。这说明在对待问卷和量表上,研究者还是存在学术严谨性区别的。虽然二者同属同一事物,应该遵循同样的规范行操作,但问卷是否需要严格的按照量表的规范去编制和使用,本身也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而在文章中也呈现显著的差别体现。假设检验这一项上没有存在差别,这是2013年文章的情况,还是长久的普遍现象,需要持续对年度文章进行分析、研究。
4 结论与分析
结论
(1)问卷调查法在当今图书馆学研究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使用,但使用比例仍不是很高。
(2)使用量表比使用问卷的文章略多,问卷编制和使用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较低。相较而言,量表比问卷要高一些,并且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需要指出的是,有的研究者对问卷的标准化与规范性持不同意见,认为问卷的编制和使用过程,部分步骤不一定严格需要。这一问题尚未有定论,本文中暂以最严格的规范标准来进行分析。
(3)使用量表比使用问卷的文章在统计方法的使用上更多元化和高级化。除了假设检验之外,量表和问卷在统计方式的使用上也存在显著差异。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并不是一味追求统计方法的高级化、复杂化,统计方法的选取与研究本身相适应是最重要的,应该符合研究需要,达到研究目的。通常情况下,统计方法的多元化和高级化更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数据,深入挖掘数据的含义。
分析
一篇有科学精神的论文应当是秉承实证主义认识论的研究论文,即站在研究对象之外,客观中立地观察和描述研究对象[3]。可大部分研究者对问卷调查本身作为一种方法重视不够,认为问卷调查法是一种普遍使用的、简单而随意的方法。使用者对问卷调查法的认知偏差,忽视了问卷调查法的技术内涵,对问卷调查法的方法论背景没有准确的理解与定位,并且没有将该方法视为本质上是一种实证方法的社会调查工具,使用者对问卷调查法方法论背景的认识偏差,会导致对该方法的不合理定位,最终使得研究者忽视了具体方法、程序的掌握与运用问题。
另外,问卷调查法本身也存在区别对待问卷和量表的态度,量表的编制和使用,规范性标准化显著高于问卷;在统计方法使用上,问卷的统计方法使用描述统计过多,深入分析太少。但在理论上,问卷和量表只是同一种测量工具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而已,准确的说,量表是问卷这一测量工具的一种更科学更精确的形式。但只要是问卷,都需要严格的编制程序和规范的施测过程,问卷虽然没有度量单位的计分值,但也有许多适用于问卷的统计方法。
研究者的态度不仅影响到社会调查研究的具体效果, 还影响到被调查者对问卷调查法的学术信任感和尊重感。只有使用者自身的方法规范和对方法尊重,才能树立问卷调查法的学术公信力,增强公众对问卷调查法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彭克宏,马国泉,陈有进,等.社会科学大词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_:221-224.
[2]袁军.问卷与量表的发展历史[J].科学教育研究,2006,(10):47-49.
含有问卷的毕业论文 第9篇
关键词:多课程;并行;系统组卷;题库管理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ulti Course Parallel Examination and Examination Question Bank Management System
ZHU Tie-ying
(Computer & electric engineering department,Guangsha College of Appli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ongyang 322100, China)
Abstract:Questions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 and manual mode of test paper will be gradually replaced by computers, which make the teaching test more objective, more scientific, and more just,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the teaching level continuously in the school.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subject a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First, the problems of the examination system are analyzed at this stage,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main elements and innovation of the system. Second, the development structure, development platform and database technologies of this subject are discusses in this paper. At last, Parallel multi-course test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is details Elaborated from Needs analysis, the overall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realization, system testing, etc.
Key words:multi-course; parallel; system test paper; test bank management
目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并且在高校校园网建设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和学习已成为大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高校中,各个环节都已经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但在考试这个环节中,依然过分依赖于传统的考试模式,很少提供在线考试的功能。
已有的在线考试大多采用B/S结构,客户端通过浏览器页面进行考试,这种“瘦客户端”结构势必导致服务器负荷过重,根本没法应对大规模正规考试。通过浏览器考试的另一个问题是响应迟缓,还易受到木马病毒的攻击,难以确保考试的正常进行,不具实用性,考试系统的设计首先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和程序的可用性。基于C/S的计算机模型能够完善的解决这一问题,C/S模型将数据库和应用程序分离,由服务器和客户端来分别执行,体现了“服务请求/服务响应”的关系。既合理地利用了服务器和客户端的相关资源,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网络的通信负担。
本系统不仅是一个统一的试题库维护平台,同时还提供考试安排、出卷、组卷、改卷、成绩统计以及题库导出导入等功能。由于采取按课程分设题库,教师不仅可以联网在线题库管理,还可方便地将自己课程的题库带回家脱机维护。采用统一的标准题库模板,按课程分别建立题库,分布式数据库服务,有效降低了服务器负载及考试的响应延时,使大规模多课程并行考试成为可能。
1 系统的总体架构
本系统采用三层C/S结构,合理地将任务分配到服务端和客户端来实现,利用中间件从逻辑上将应用分为业务逻辑层、数据存储层和表示层。作为构造三层结构应用系统的基础平台,中间件提供了以下功能:负责服务器与客户机、服务器与服务器的连接和通信;实现应用与数据库的连接;提供一个三层结构应用的平台。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2 系统的功能设计
本系统采用分布式数据库、题库分设、后台集中组卷、C/S结构等技术方案,充分利用负载平衡,有效地解决了大规模、多课程并行考试的诸多技术难题,适用于各类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实行网上考试及学生自主在线训练。
本系统由考试和管理两大子系统构成。考试子系统提供判断、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以及阅读理解等常规考试的各种题型,界面简洁,操作方便,而且具备后台自动提交(每分钟)答题数据、自动计时、意外中断恢复续考等优秀功能。
管理子系统提供考试安排、人工出卷、集中组卷、人工改卷、成绩统计、题库导出导入等功能,采用统一的标准题库模板,按课程分别建立题库,分布式数据库服务,有效降低了服务器负载及考试的响应延时,使大规模多课程并行考试成为可能。此外,题库分设还有利于加载和移除,也方便任课教师将题库带回家离线操作,通过脱机客户端软件,任课教师不用上网也能在家出卷、改卷及题库维护等。本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图2所示。
3 系统的模块设计
本系统的用户可分为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两类,由考试和管理两大子系统构成。
管理员(教师)负责统一维护试题,同时还可以操作考试安排、人工出卷、集中组卷、人工改卷、成绩统计、题库导出导入等子模块。从实际出发,本系统提供了多种组卷方式,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在集中组卷部分,如具备足量题库,管理员(教师)可选择随机自动组卷方式;对于暂无足量题库或难以确保难度均衡的考试,可选择人工抽题、混序组卷的方案;对于高等数学一类包含复杂公式符号的考试,管理员(教师)可以选择嵌入式Word文档出卷考试。
学生登陆考试子系统后,可以进行考试。考试题型提供了判断、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以及阅读理解等常规考试的各种题型,界面简洁,操作方便,为了预防死机或停电事故,在考试过程中具备后台自动提交(每分钟)答题数据、自动计时、意外中断恢复续考等优秀功能。
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包括:题库维护、人工出卷、Word出卷、集中组卷、人工改卷、考试安排、学生信息、成绩登记等几大模块。
1)题库维护:管理员(教师)模块可对题库中的试题进行三种操作:添加题目、删除题目、修改题目,其中试题类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问答题、论述题、阅读理解题,教师可以对每种试题设置题干、答案、分值、插图等属性,教师还可以进行题库的导出,导入和清空等功能设置。
2)人工出卷:管理员(教师)可以从题库中选择试题,形成试卷。
含有问卷的毕业论文 第10篇
【摘要】城市夜间环境识别的问卷设计是“夜间导识”系统研究的一部分,本身即包含了问卷设计的形成过程与方法以及问卷后的分析与总结,这将成为课题研究的理论性初步调研和课题研究成果,同时也为空间设计成果的“预后”与检验奠定了对比与改进的基础,对后期“夜间导识”的系统性研究与设计工作提供客观而真实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夜间环境识别;问卷设计;夜间行为
【中图分类号】C811
城市夜间环境识别的问卷设计需要通过对空间和时间以及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需要统筹夜间城市空间环境内部各因素之间、各因素与城市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结合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和标识设计的共同作用来完成。
环境设计的依据之一是空间中人的行为模式,通过“问卷”可以获得包括定量和定性两方面的资料,因而问卷的设计既是课题的预研究,问卷设计的“水平”也决定结论的可靠度。
1.问卷素材的依据
自己的使用体验
通过对在烟台大学校园环境空间的五要素——道路、边界、标志物、节点、区域进行夜间行走与使用的识别感知,有助于形成自己对校园夜间识别性的直觉和感性认识。
另外,对烟台其他校园进行夜间行走与使用体验,通过对比能对本校夜间识别性有更加充分的理解。
对在校师生的简单访谈
采用轻松聊天的形式,以方便取样、就近选择作为访谈对象的选择原则(涉及校内多个专业的师生及员工),以此来进一步了解问题存在的多样性及使用过程中的影响性,为编写问卷做准备。例如烟台大学校园在被调查者心目中的总体意象是位于海边,是莱山中心区与大海之间的一个重要节点,与他连接的有滨海中路、观海路和银海路。夜间,烟大东门在艺术灯光的重点照明投射下,作为滨海路上的一个亮点,易识别且易形成较深的印象记忆;而西门和北门由于所处非主要街道清泉路,且街道路面较窄,人流车流又相对较多,大门出入口本身缺乏特色及重点照明,其在夜间的识别性较之东门则相对减弱不少。
通过体验和简单访谈明确问卷调研需要了解的信息和调研的问题,实现调研目标,并列出所要调研的项目清单。
2.问卷的建构细节
指示性说明
在问卷的卷首做简要的说明,主要说明调研的目的、完成问卷需要的时间、匿名和保密等,以消除被访者的紧张和顾虑。问卷的说明要力求言简意赅,文笔亲切又不太随便。下面以实例说明。
您好:
我是建筑学院课题调研组的采访员,我们正在进行关于“烟台大学校园夜间环境识别”的调查,旨在了解烟大校园在夜间使用时的识别情况。您的回答无所谓对错且完全保密。调查会耽误您5分钟左右的时间,谢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题目设置需注意的细节
语义模糊不清
对每一个问题的表述都必须规范、具体、意义明确,使得每一位被调查者对问题都有一致的理解,定义不清的问题会产生很多歧义,使被调查者无所适从,则只能得到含混不清的回答,从而影响调查的准确性。因此明确定义提问问题极其重要。
首先,要明确问题的六要素,即在问题中尽量明确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为什么做及如何做。问题的含糊往往是对某个容易产生歧义的要素,缺乏限定或限定不清引起的。因此在设计问题或在检查问题时,可以参照这六要素进行。其次,避免使用含糊的形容词、副词,特别是在描述时间、数量、频率、价格等情况的时候。像有时、经常、偶尔、很少、很多、相当多,几乎这样的词,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这些词应用定量描述代替,以做到统一标准。
心理暗示禁忌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在有外界压力存在的情况下,被调查者提供的是符合压力施加方偏好的答案,而不是他自己真正的想法。这表明使用带有感彩和倾向性的词语会对被调查者起到诱导暗示作用,有可能使其放弃自己的不同观点。因此,问题设计时应避免出现诱导性倾向,尽可能地使用中性词语,调查者的态度要“执中”,避免掺杂设计者的观点、看法,以免影响调查结果的客观公正。
另外,问题设计要考虑人们的心理因素和心理承受能力,不直接询问隐私和敏感性问题。这类问题包括个人隐私、涉及个人利害关系、风俗习惯禁忌以及个人经济收人,如果直接询问往往引起很高的拒答率,因此最好采取间接询问的方式,并且语言要特别委婉。对于敏感性问题的答案可以采用模糊理论来设计。被调查者只需回答模糊数量就可以了,不需要回答具体数量。这种模糊数量的答案,被调查者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记忆、计算,只需从已给的几个模糊数量答案中选择自己赞成的答案就行了,调查者也不需要花很多时间、人力去进行整理、计算,而调查的结果同样能满足研究的需要,因此调查效率比较高。
答案可选不足
答案的设计首先要遵循穷尽性和互斥性的原则。穷尽性是指问题所列出的答案中包括了所有可能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个被调查者都有答案可选,不至于因所列答案中没有合适可选的而放弃回答。如果不可能把所有的答案一一列出,那么应在若干答案后面,加一类“其他”,这样就可使在前边所列答案中没有适当答案可选的人选择这一答案。另外也可以在问题中说明“许多人都没有固定的意见”,这样人们在作决定时的心理压力要小一些,减少臆测的可能性。另外,不同答案之间不能相互包含。每一个问句后所列出的答案之间必须互不相容,互不重叠,否则被调查者作出有重复内容的双重选择,就会对资料的整理分析不利,影响调查效果。
3.预调查
也叫预试验,是为了评价开展大规模研究设计的可能性,预先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用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试验的一种调查方法。为了保证问卷的各个题项表述的可靠性,在正式调研之前,必须进行欲调查。结合试调师生对问卷的一些建议,在实际环境中对每一个问题进行讨论,以确定是否包含了整个调研主题,是否容易造成误解和语意不清楚等,对部分问题的问法进行调整,加以合理的修正,形成最终的问卷。
4.结语
含有问卷的毕业论文 第11篇
关键词:图书馆学;图书馆学期刊;问卷调查法;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DOI:
The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rticles of Library Science Journals in 2014
Abstract The articles using questionnaire method published in 11 CSSCI library magazines in 2014 were reviewed and analyzed about their survey objects and quantity, research topics, preparation and then their statistical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though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in the field of library science had a good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there we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research angle, scope of research objects, degree of standardization, and data analysis.
Key words library science; library science journals; questionnaire survey; empirical research
1 引言
问卷是指研究人员为了收集被调查者的意见,将所要调查的内容和问题编排成一种统一表格形式的测量工具。研究人员用问卷来收集社会资料是在进行有目的的测量,从而通过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行为、态度及观念等有关方面的情况,去解释所研究的问题和验证所提出的研究假设。问卷的使用方式可分为访问问卷和自填问卷两种[1]。
问卷调查使用方便,作答较为客观,可进行大范围的团体调查,可用于很多关于态度、感受等内容的社会学研究,得到的数据结果可以高度范式化、数量化和科学化。另外,问卷调查的经济成本较低,调查人员虽然要掌握一些调查技巧和规范,但是不需要特别的专业培训。问卷调查研究方法逐渐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核心方法之一。在图书馆学中,根据笔者连续几年的总结研究发现问卷调查法的使用在平稳中呈上升趋势。
本研究选取了图书馆界比较稳定的11种核心期刊逐篇阅读,对2014年发表在这11种图书馆学核心期刊上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文章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以期通过剖析与总结,系统地总结出问卷法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使用情况、使用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而为问卷法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规范性和标准化提供理论和实际支持。本文使用对所统计的文章各项指标进行逐一分析和对比分析,发现了一系列值得研究者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讨论。
2 问卷调查法在图书馆学领域应用情况的分析
此次删选出的文章总数为105篇,总累计百分比为100%,但是有时候会出现分项相加不到105,累计百分比总和不足100%的情况,主要是我们在进行数据录入时设置了缺失值。缺失值的出现是因为有部分文章内容缺失,我们无法界定某一项目的类别。如有的文章调查对象没有明确指出,有的文章虽说采用了问卷调查法但文中无方法使用和分析过程就直接分析结论,故采用缺失值表示。
文章发表的情况
从2014年我国11种图书馆学核心期刊的发文总量、问卷调查法文章量以及占本期刊年度发文总量的比例(见表1),可以看出发表问卷调查法文章最多的是《图书情报工作》(25%),其次是《图书馆论坛》(14%),其余期刊均在10%以下。
问卷调查对象的情况
问卷调查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而选定不同的研究对象,根据2014年实际发表文章的情况,我们将调查样本分为6类:普通公众、高校师生、图书馆工作人员、政府和企事业人员、科研人员、其他。根据统计数据(见表2)可以看出,调查对象以高校师生最多占,其次是公众占,其余调查对象都低于10%。这也说明,我们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高校馆,其次是公共馆。
从样本数量分布图(见图1)可以看出,样本量最多的区间是0~250之间,其次是250~500之间,超过500后出现数据骤降。根据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数量分布图(见图2),可以发现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主要是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年龄、学历和职业等等,有些特征既不包含在调查问卷的主体问题内,也并非人口学特征,如到馆次数、到馆时间等,也可以放在正式施测的题目之前进行特征调查。有接近四分之一研究没有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因此为0。调查基本情况的数目以4个为最多,一般是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或者专业。
问卷调查主题内容的情况
通过文章的主题内容分布数量(见表3)可以看出,与2013年我们所做的图书馆学使用问卷调查法文章的主题数据相对比[2],在“满意度或需求”主题方面的研究有略微减少,“图书馆利用与管理建设”和“信息与信息行为”两个议题研究热度有所上升,“图书馆教育”也有小幅提高。
问卷规范化程度的分析
问卷设计完成后,还不能马上用于研究施测,首先要对问卷进行预测试。因为任何一个设计者都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问卷的最初设计始终是基于理论而开展,研究者只能做到尽可能的周密详尽。不过最有效的方式还是用实践去检验理论,在实践面前,我们难以自我察觉的细小错误都会从调查者处一一得知。通过预测试,就问卷型的工具而言,我们可以找到语言歧义处、语言组织不清之处、题目重复或者自相矛盾等问题;而对于量表型的工具,预测试则有着更加基础性的关键作用,预测试可以检验出整个理论构架是否合理,操作性定义是否准确、理论体系优化组合的方式,这些都是研究的根基,若根基不稳整个研究都将被。
从问卷的设计和实施指标统计数据(见表4)可看出,进行预测试的问卷有,量表有,预测试的程度很低,特别是问卷。预测试提供了被调查对象对于问卷作为工具本身优劣的反馈,是信度和效度检验与修改的必要步骤,设计者可以通过预测试及时发现设计过程中潜藏的问题,并在正式测试之前有足够的时间修改。如果不做预测试,会让研究承担较大的风险,当正式测试全部完成之后再检验,一旦发现问题基本就难以修改,只能舍弃现有的数据。
用于调查的问卷还有两个重要的指标就是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该问卷是否可以真实的反应被测者的态度,也是指测量工具的稳定性,即无论何时何地使用该问卷测得同质样本的态度差异都是相对稳定的。若在一定时间段内,前后测试同质样本的反差很大则说明该问卷的测试真实性或者稳定性不高。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测量到的是不是所要测量的特征。比如一项测试要求测量注意力,结果测量到的是学习动机,即便测量到的学习动机再准确,对于测量注意力这个研究而言,这份问卷都是一个无效工具,需要被替换。还可看出,进行信度检验的问卷有,量表有,进行信度检验的问卷有,量表有。
抽样是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被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称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出来进行实际调查研究的那部分对象叫做样本。抽样方式主要有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系统抽样。每种抽样方法各有优缺点,不同的研究设计应该选用不同的抽样方法。抽样方法是常被研究者忽略的内容,根据我们的调查,在所有文章中只有极少的一部分研究提到了抽样方法。其实抽样不合理会造成结果误差过大,甚至结果的偏离,抽样整个研究过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可看出,明确提出抽样方法的文章分别为和。
计分方式主要是指量表采取了何种分数级别来表示被试者的态度倾向程度,现在最常用的就是里克特五点计分法,还有后来的心理学家在里克特的基础上改进的七点、九点等多种划分方式。从我们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超过90%的问卷只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可看出,明确提出计分方法的量表有。
问卷数据统计分析的情况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数理统计可以分为描述性统计和推理性统计两个阶段,在描述性统计阶段,研究者利用频数、百分比等对数据进行组织,用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对数据的集中趋势进行测量,用离差和标准差来反映数据的变异性;在推理性统计阶段,研究者则利用统计分布、回归分析、统计检验等手段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挖掘,为从样本推论总体提供依据[3]。问卷绝大多数用的是描述统计,而量表较多的运用了高级统计方法。统计方法的选用以能最大程度的挖掘出数据所蕴含的意义,最准确的服务于我们的研究目的为最好。
目前,问卷的统计分析上,整体呈现出数据挖掘过浅,结论匮乏,分析浅显的情况。从调查样本的统计方法统计结果(见表5)可以看出,描述统计是被运用最多的统计方法,问卷中、量表中86%都使用了,后期分析则骤降。也就是说大部分文章,特别是问卷型的文章,数据分析停留在对数据表象描述,而没有深层去探讨样本之间统计学上的区别与联系。问卷的数据由于都是选项频次的非参数数据,经常出现样本量大、研究内容多,但是最后一步的数据分析却因为没有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而分析过于浅显宽泛。
3 结论与分析
预测试和信效度检验的缺失率较高
预测试是信度和效度检验与修改的必要步骤,提供了被调查对象对于问卷作为工具本身优劣的反馈,设计者可以通过预测试及时发现设计过程中潜藏的问题,并在正式测试之前有足够的时间修改。而预测试也是检验信效度的必要步骤,如果进行了正式测试再检验,一旦发现问题会难以修改,前功尽弃。
对于预测试和信效度检验,存在一点争议。量表必须要进行预测试,然后根据预测试结果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有可能是多次测试和检验,直到量表达到全面施测的标准。而对于问卷是否一定要进行预测试、信度和效度检验则存在不同观点。笔者认为: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无论是精密测量仪器还是普通的米尺,都一定要具备测量工具最基本的特性,那就是可靠性(准确性)和有效性。问卷以选取自己倾向的选项陈述为作答方式,没有量化评分,虽然在精确度和科学性上比量表略低一点,但问卷作为一种测量工具也需保证真实反映被测特征,以及测量到的是研究者所要测量的特征。因此,从这个角度说,问卷也是需要通过预测试来检验信度和效度的,只是测试的信效度种类可能与量表有所差别。但是,无论问卷还是量表,并非所有内容都需要进行信度检验,人口学指标不牵涉到被试的态度,一般不需要信度检验。如果测试的是被试的态度则通常需要进行信度检验[4]。
从研究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量表的设计和使用在规范性上明显优于问卷。但是对于二者来说,这样的规范程度都远远不够,严格意义上这三项的指标都应该达到100%,也就是说每篇文章都要对使用的研究工具问卷或量表进行预测试,信效度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这样的研究结果才具有科学性和可借鉴推广的作用。
抽样方法被忽略,计分方式仍需准确化
抽样方法仍然是最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不论问卷还是量表本质上是同一种方法的不同表现,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在应用上都遵循问卷调查法的方法论原则,按照某种抽样方式抽取样本实测。因此,抽样方式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测试结果的意义。从本研究分析中可以看出,抽样方法是一个屡屡被忽略的内容,只有极少的一部分研究提到了是按照什么抽样方法来选取样本的。抽样不合理会造成结果误差过大,甚至结果的偏离。然而,本研究所分析的文章中,抽样方式成为研究者最严重忽视的一个问题,问卷抽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样本的选取欠缺科学性。再者就是计分方式,很多量表没有提出自己是如何计分的,如采用几点分法,导致读者在阅读后期统计分析时不明就里,对结果产生质疑。
统计方法使用单一,数据挖掘不够深入
很多问卷的数据由于都是选项频次的非参数数据,因此,经常出现文章有研究点、样本量也较大,前期准备工作做了很多,可最后一步的数据分析却虎头蛇尾。从本研究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超过90%的问卷只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其实在统计学中,非参数的数据也有很多对比分析、交叉分析的方法,可能由于大部分研究不是很熟悉,导致这部分的数据分析相对浅显。也就是说,大部分采用问卷的研究只是呈现出了调查对象的表面认知和态度,而没有分析出内在的区别与联系。
通过以上种种分析,笔者认为使用问卷调查法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主要是因为研究者对该方法缺少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定位。研究者对问卷调查法的方法论具有的科学性认识不够,并没有从根本上把问卷调查法视为如实验法一般需要严谨操作的科学研究方法,因此导致研究操作程序和应用层面都出现不同程序的欠规范,从而影响了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长此以往,研究者本身的学术怠慢也会影响到公众对问卷调查法的学术尊重感。人既作为研究的主体,又作为研究的客体, 制约和影响着问卷调查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作为一种具体的社会调查方法, 问卷法有着其特定的方法论背景和基础。事实证明,只要认真规范地使用问卷调查法,研究者是可以获得有价值的研究结果的,这点是值得任何研究者提高问卷调查质量和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彭克宏,马国泉,陈有进,等.社会科学大词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社,_:224.
[2] 徐建华,王翩然,李盛楠.2013年图书馆学期刊问卷调查法文章的总体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4(6):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