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论文参考文献(实用5篇)

个人学习 13 0

中学数学论文参考文献 第1篇

[1]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李晓文,王莹着.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石中英,王卫东着.基础教育新概念有效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陈秋桔.美国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J].班主任,2003( 11) .

[6]陈蕊.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案例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3).

[7]白改平,韩龙淑.专家型-熟手型数学教师课堂提问能力的个案比较研究[J].1

[8]叶立军.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9]郭桂华,宋晓平.基于“教学用问题”的“新手-熟手-专家”型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对比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8,(2):51-54.

[10]郭佳,张 宇.我国有效课堂提问研究十年-----基于对 2000~2009 年间 134篇文献的分析[J].基础教育,2011(1)

[11]黄如炎.培养提出问题能力的教学实践与实验[J].数学教育学报,2002,(1):99-102.

中学数学论文参考文献 第2篇

[1]钟志贤.如何发展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J].远程教育杂志,2005(4).

[2]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5).

[3]戴尔·申克着,韦小满等译.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4]谢景力.数学概念的二重性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湖南教育,2006(30).

[5]钟志贤.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状况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1).

[6]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徐速.国内数学学习心理研究的综述[J].心理科学,2003(5).

[8]2001 年 7 月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司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9][10]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_全.基于问题解决的处方教学设计[J].高等教育研究,2006(5).

[12]陈勃,沈继亮.指向问题解决的教育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5).

中学数学论文参考文献 第3篇

[1]钟志贤.如何发展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J].远程教育杂志,2005(4).

[2]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5).

[3]戴尔·申克着,韦小满等译.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4]谢景力.数学概念的二重性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湖南教育,2006(30).

[5]钟志贤.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状况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1).

[6]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徐速.国内数学学习心理研究的综述[J].心理科学,2003(5).

[8]2001年7月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司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9][10]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_全.基于问题解决的处方教学设计[J].高等教育研究,2006(5).

[12]陈勃,沈继亮.指向问题解决的教育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5).

[13]王锋.“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案例探究分析[J].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1(9):24-26.

[14]史宁中.《数学课程标准》若干思考[J].数学通报.2007(5):1-5.

[15]徐小建.例谈几何变式训练[J].中学学数学杂志.2005(10):8-11.

[16]_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7]史宁中.数学思想概论一一数量与数量关系的抽象[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47.

[18]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3.

[19]RaoCR.统计与真理--怎样运用偶然性.石坚等译[M].台北:九章出版社,1998.前言.

[20]M·希尔伯曼.积极学习.陆怡如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4.

中学数学论文参考文献 第4篇

[1]_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

[2]马复,凌晓牧.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

[3]王锋.“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案例探究分析[J].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1(9) :24-26.

[4]史宁中.《数学课程标准》若干思考[J].数学通报.2007(5) :1-5.

[5]徐小建.例谈几何变式训练[J].中学学数学杂志.2005(10):8-11.

[6]_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史宁中.数学思想概论一一数量与数量关系的抽象[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47.

[8]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3.

[9]Rao C R.统计与真理--怎样运用偶然性.石坚等译[M].台北:九章出版社,1998.前言.

[10]M ·希尔伯曼.积极学习.陆怡如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4.

[1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教育出版社.1990:190.

中学数学论文参考文献 第5篇

[1]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李晓文,王莹着.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石中英,王卫东着.基础教育新概念有效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陈秋桔.美国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J].班主任,2003(11).

[6]陈蕊.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案例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3).

[7]白改平,韩龙淑.专家型-熟手型数学教师课堂提问能力的个案比较研究[J].1

[8]叶立军.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9]郭桂华,宋晓平.基于“教学用问题”的“新手-熟手-专家”型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对比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8,(2):51-54.

[10]郭佳,张宇.我国有效课堂提问研究十年-----基于对2000~2009年间134篇文献的分析[J].基础教育,2011(1)

[11]黄如炎.培养提出问题能力的教学实践与实验[J].数学教育学报,2002,(1):99-102.

[12]_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3]马复,凌晓牧.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

[14]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教育出版社.1990:190.

[15]利特温秋克(赵祯译).带位移的奇异积分方程与边值问题[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16]LiWeiFeng,[J].WuhanUniversityJournalofNatureScience,2007,985-991.

[17]杜志华,杜金元.单位圆周上正交多项式渐近分析的Riemann-Hilbert方法.数学年刊27A(5):701-718,2006.

[18]GuoGuoAn,LiuTaiGe.矩阵函数分解中的奇异积分算子的性质[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118-122.

[19]路可见.解析函数边值问题(第二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刘台阁,郭国安.矩阵函数Wiener-Hopf分解与相关奇异积分算子的性质.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